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八八种地发家 » 第三十三章 扩大生产

第三十三章 扩大生产

    周厚阳打听出了李国亮的住址,就等着晚上李国亮下班之后,去他家里找他。

    爸爸有些胆小,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爸爸虽然是成人,但相比起后世的他,在为人交际方面实在是差的太远。

    八十年代的时候不需要投入太大的成本,就能搞定一些事情,如果不借机做一些事情,那就会错失良机。

    撑死胆大的这个胆大,不仅仅是敢于去经商创业,而且还要敢于去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关系就是生产力,别人不敢去拉关系,布局人脉,而有人敢,那就能做成大事。

    周厚阳此时有机会接触上李国亮这样的县面粉厂的副厂长,怎么能不需要借机与李国亮建立起人脉关系?

    爸爸看不到这一层,同时也缺乏胆量,周厚阳现在要培养爸爸的胆量,带着他一起去找李国亮。

    周厚阳带着爸爸去买了两条香烟,又去买了饼干桶和点心匣子,然后又去了买两瓶当地产的串香白酒,买好后就去了李国亮的住处。

    周厚阳还想从空间里头拿两只鸡给李国亮的,但又怕爸爸发现,只好作罢。

    到了李国亮的家门口,周厚阳让爸爸去敲门,爸爸不敢去,周厚阳推着爸爸去敲门。

    爸爸终于鼓起勇气敲了门,李国亮的老婆出来开门,爸爸一看,不知说什么了。

    周厚阳连忙道:“我们要找李厂长,白天见过面的。”

    李国亮的老婆丢了他们两人一眼,连忙转身去叫李国亮。

    李国亮走出来,一看是他们俩,很惊奇,爸爸不知说什么好,周厚阳则道:“李叔叔,我和我爸过来再和您说说设备的事。”

    一听周厚阳的话,李国亮便多看了周厚阳两眼,然后看到周厚阳和爸爸手中的东西,迟疑了一下,便让周厚阳和爸爸进去了。

    “你们怎么带着这些东西过来?”李国亮道了一句。

    周厚阳笑道:“第一次到叔叔家,一点小小的见面礼。”

    周厚阳这么一说,李国亮又看了周厚阳几眼,他的面色变的有些微红,只是在晚上别人看不出来。

    作为厂里的副厂长平时偶尔有人过来给送他一点小礼物,但不像周厚阳和爸爸过来送这么多。

    李国亮心跳有些加快,但是却没有多说什么,请周厚阳和爸爸走进了屋子里。

    李国亮的家也是三间瓦房,但没有张远生在乡里的家属院大,院子很小,周厚阳扫了几眼,觉得这个时候吃商品粮的人也并不富裕。

    如果说富裕,那也是与农村人相比。

    周厚阳进了屋子后,就和李国亮又说了免费送设备的事,想让李国亮尽快把这事给落实了。

    李国亮立刻答应下来说没问题。

    周厚阳想让爸爸和李国亮说点什么的,爸爸却说不上来,周厚阳见了,只好起身告辞。

    李国亮一看,连忙让周厚阳把东西拿走,周厚阳笑了笑,就急步带着爸爸走了。

    当走出李国亮的家之后,爸爸拍了一下胸口,紧张地说:“浩浩,派出所不会抓我们吧?”

    周厚阳听了,不禁呵呵一笑,爸爸的想象力真是不错,居然说派出所会抓他们,爸爸的胆子不但小,人情世故也太差了,得锻炼啊。

    周厚阳没多说什么,天色已暗,爸爸说要回去,周厚阳问怎么回去?

    爸爸说步行回去。

    来的时候是坐着张远生的吉普车来的,妈妈跟着回去了,现在也没车子回去,爸爸居然要走回去。

    要说爸爸这样说也没毛病,此时除了骑自行车,也就是步行了,村里人出门,步行个几十里,上百里都是有的事。

    周厚阳没同意,而是带着爸爸去找宾馆住,县城此时还没有私人旅馆,只有县城的招待所和国营宾馆。

    招待所不对外,因而只有去住国营宾馆了。

    结果一去,宾馆服务员就要求他们出示介绍住,周厚阳这才想到没有介绍信,是不能住宾馆的。

    周厚阳就问多花些钱可不可以?服务员就说不可以,然后就不理会他们了。

    没有办法,周厚阳最终是跟着爸爸步行往回走,好在天上有月亮,不然走在路上,都看不清楚路。

    真的是披星戴月,二十华里路,周厚阳和爸爸走了近两个小时,到了晚上十点多回到了家,可把周厚阳给累坏了。

    而爸爸却是没感到什么,二十华里路,步行对他来说太轻松了,如果不是周厚阳的步子小,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家。

    躺到床上休息,周厚阳心里头在想,八十年代太落后了,不仅仅是经济落后,政策对人的束缚和经济的束缚太多了,这才是真正的落后。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要得到改变,一进入九十年代,经济的自由度就大大增加,这种找到宾馆却住不进去的情况就不存在了。

    第二天早上,张远生就派人来到面粉厂告诉爸妈,说县面粉厂来人了,给送设备来了。

    爸妈一听很惊奇,想不到这么快,爸爸一得知这事,就想到了昨天晚上去李国亮家中送礼的事,心说礼物一送,作用就这么大?

    县面粉厂的人就帮助乡面粉厂安装调试了他们淘汰下来的设备,这些淘汰的设备无法满足县面粉厂的生产需求,但是足以满足乡面粉厂的生产了。

    乡面粉厂生产的面粉单一,只是用来蒸馒头,做普通的面食,而县面粉厂生产的面粉品种多,有面包粉、饺子粉、饼干粉,各种各样,而且县面粉厂生产的最低级别的面粉也是标准粉。

    乡面粉厂连标准粉都生产不了,只能生产普通面粉。

    经过县面粉厂的技术改造,乡面粉厂的产能增加了一倍,虽然质量上没有提高,但产量增加,效益也就增加。

    而此时神农空间里面的麦子又成熟了一季,周厚阳收割了下来,运到厂子里用来生产,爸妈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事,只知道赚了不少钱。

    周厚阳让爸爸经常与李国亮联系一下,以后肯定还有用的到李国亮的时候,爸爸听了,只是答应着,却不知如何与李国亮联系。

    由于业务比较繁忙,而乡面粉厂连一部电话都没有,乡里头是不会花钱给面粉厂装电话的,因而周厚阳就让爸妈给厂子装上一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