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快穿忘川河的功德 » 第七十一章大晋朝实录

第七十一章大晋朝实录

    不怨常明恨嫁,而是大晋朝为了人口规定小娘子十七岁必须嫁人。

    在这个时代对外战争不断,讨伐匈奴,平定西域,人口在封建朝代都是重要的问题,女子十七不嫁就被官媒许配,哪怕是个傻子瘸子不嫁也得嫁,不然爹娘被打三十大板,还要罚五十金,这五十金可是大家族一家子的人头税了,有些体弱的三十大板就要人命了。

    常明前世是中朝国中民党的总理,推翻了封建帝国主义,建立新中朝的民主社会,她凭借强硬的政治手段,迎来了全新的政治生涯,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救国,整改土地,打压军阀,实现统一中朝,用强硬的手段打退了侵略者,才使得二战时期并没有参战。

    平息战争之后常明大刀阔斧的改革,触犯了各阶层的利益,以挪用四百万保障金的罪名打入牢房,最后的岁月在监狱里度过。

    虽然在监狱,常明日子过的也不算艰难,日日盘算如何到了这个局面,推翻复盘政治路线,才明白自己触犯了政治家最致命的问题,触犯了高层与中层的利益太急于求成,古语有一句话叫“治大国如烹小鲜。”常明明白后痛心疾首,再睁开眼的时候天翻地覆,沧海桑田。

    常明在三岁之前都在骂老天,给了她辉煌的一生,又让她回到最古老的朝代,难道是惩罚她推翻封建社会?

    也不知道是不是常明骂老天太起劲,在十岁左右迎来一个金手指,大概二亩地的肥沃土地开启储存良种的空间,这个空间很奇特每次常明只有让现实生活中一百亩良田种上空间良种,才能解封下一个良种,空间时间和外面一摸一样,自己种粮,自己收获,育秧,播种看节气,收获粮食,等于说常明拿出一个良种自己在空间里种好了,才能把良种拿出去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除了可以放东西便婕简直就是鸡肋。

    常明这才在粗茶淡饭的家庭,勉强不再咒骂,不动声色的改变家里的生活,拿出产量极高的粟种,这种改良的品种是大晋朝粟米几倍的收成。

    常明老爹常汉生根本没有高瞻远瞩的心思,拿着良种藏着掖着,只想自己家能步入中产阶级的典型的小农思想。

    常汉生自家地里闷声发财,对外也是哭穷,今年收成一般般,你看我们几麻袋几麻袋?都是杆子,不是粟。

    常明忍不住道:“阿爹,你自己闷声发财有什么意思,你拿出良种给大兄搏个一官半职,咱们家绝对不亏的。”

    常汉生骂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拿这么好的良种,上官才不管是不是尽忠,把良种霸占了,他们去博官儿了,哪里想起你来。”

    常明无奈道:“你跟他一条心,他当了大官,你是不是混个小官当当?什么叫做搏?赌都不敢赌,你这一辈子就当个西城卫?”

    常汉生每次说不过常明总会骂道:“傻女子,改明儿老子给你说个婆家,去管你婆家的事儿。”

    常明在这该死的封建社会,每日学的都是纺线织布,她十二岁的时候改良了纺线机,织布机,极大提高了找工作效率,很快整个西城出了名的巧娘子。

    每朝每代对于改革都有宽松的政策,晋朝官员奖励了常明的爹娘,给常汉生升了官,成为西城狱令,奖励十匹锦缎免了一年的人头税。

    常明慢慢把棉花种了出来,不怪她敢种棉花,常明去东街闲逛是,发现西域来的客商,店里插的干花就是棉花,万分惊喜之下花了两个铜板买下了棉花。

    当时常明在后院开了半亩菜地种棉花,拿出来的就是空间良种,为此还被常老爹骂道:“好好菜地,种哪门子花?”

    常家祖母怒斥便宜阿爹道:“明娘什么时候瞎折腾了,去上值吧你,这半亩地老媪我做主了,就给我家明娘,让她收拾,种不了也不怪她,就当给她玩了。”

    常明从育苗到收获整整用了半年时间,收获了三百斤的棉花,常明找来木匠做了轧棉机,弹棉器,亲戚朋友都得到松软的棉被和褥子,人的发展创造是无限的,从棉被知道棉布,从棉布知道纺织,一步一步的改造,一步一步的进步。

    常明一个庶民改革纺织种植棉花,让棉花进入百姓朝臣的视野,慢慢纺织就是金钱,促进社会的发展。

    常明从来不后悔拿出良种棉花,棉花让不少贫民也度过寒冬,通过纺织也让走投无路的女性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

    常明渐渐从饮食到劳作的农具,从农具到社会的制度,常明觉得类似于秦朝之后的周朝,但这个朝代不叫周,叫大晋朝,这是常明认知中没有的朝代。

    常明搞出来棉布,棉布透气又舒适很快成了紧俏货,常明让常汉生把庄稼地里一半的庄子全种成了棉花,收成之后光卖棉花和棉籽让常家一下成了整个西城的名人。

    常家远亲卫成携家带口来投奔表舅爷常汉生,这个卫成是个匠人,做了一手的木匠活,但辽州鞑靼常年侵犯边境,卫成无奈之下来中州讨生活。

    常明正愁找木匠,卫成送上了门,试了手艺,常明惊艳万分,可以说只要常明说个大概,卫成就能做出来,两人一拍即合开了一座织坊

    卖机器的同时还买棉布。

    卫成深知自己的一切都是常明给的,死心塌地的跟着常明干,常明开办纺织学院的同时,开办织布机制造与研发。

    小小的一个女娘子如何能在偌大的中州立足,靠的还是家族的势力,常明每年给族中就要捐三十匹棉布和二十金,常家一直都是西市地头蛇,从太爷爷辈都是西城卫士,祖上最大当过西城令,常氏家族在西城,南城庶民中根深蒂固,有时候西城令要做什么事还要找常氏族长,一个小小的常氏就能如此,更何况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

    常明生活在这个社会,也清楚的认识到了封建社会民众对无知世界不接纳的可怕,她不敢太过于神通,无根无据不是被人奉之为神,就是被人打入魔道。

    什么玉米,芋头,土豆,红薯,常明从来不往外拿,在这个把信鬼神的时代,白化病被人看成恶鬼降世把刚出生的孩子扔入火中焚烧,常明每次回想起那个婴儿的尖锐啼哭心里痛很这个无知的社会,民众思想不开化,无知让人们并不认为自己的残酷。

    常明八岁的时,邻居家十三四岁的少年去世,邻居日夜啼哭不已,他家亲戚朋友都说给少年娶个媳妇。

    常明当时天真的以为他们准备买个奴婢当新娘,让这个新娘过继一个孩子可以安度一生,毕竟这个时代都希望承继香火,然而却不,把买来的十二岁奴婢极其残忍活生生的钉在棺材里。

    十一二岁的奴婢因为哭闹还被邻居打了个半死,埋葬的时常明根本不敢上前。

    常明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人把生命看得如此低贱活生生的祭祀让亲朋好友并无丝毫的不忍。

    她忍不住问常祖母:“祖母,为什么可以把活生生的人钉在棺材板里,为什么让那个小女娘被活埋?难道这个新娘抱了孤儿不能养在秦二郎名下继承香火?”

    祖母抱着常明笑道:“良贱不通婚的,这小奴成不了妻子,只有良民才可成妻子,良家谁会嫁给她家做寡妻?官府也不同意,再说了你看到咱们家的鸡子被宰了,你哭不哭?”

    常明摇了摇头,祖母又道:“所以,这些奴就如鸡子,死了也就死了,不值得阿明为此伤心,阿明你的善心不应该给这些奴,他们生来有罪,都是恶人的化身,你对他们好了,反而会被他们咬一口,你的善心应该给良家,我们的佃户常家的亲朋好友。”

    常明这才清楚的明白时代的残酷与冷漠,阶级等级的严重划分,民众的不开化与依附贵族生活的历史性,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变法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