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九天十界志 » 初来昆仑的日子

初来昆仑的日子

    昆仑山的星夜和瀛洲岛的完全不同,这里的夜空没有瀛洲岛那么寂寞,也许是因为瀛洲岛坐落在海中,也许是因为昆仑山的弟子太多,具有一般洞天福地不具有的烟火气。

    也许是在岛上养成的习惯,瀛洲总喜欢在夜晚登高望远,来到昆仑山也还是如此,幸亏天墟峰够高,昆仑山够大,天墟殿有看台,不然还真满足不了瀛洲的这个癖好。

    望着夜色下巍峨的昆仑山,瀛洲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感慨,即便现在是仙殇时代,昆仑也依旧恢宏无比,不落“万教之祖”的名号。

    感慨了片刻后瀛洲便转身回到了殿中,若儿正在蒲团上打坐,她今天没少吃二师兄的包子,现在正在炼化那些包子的灵力。

    瀛洲在若儿旁边也打坐下来准备修炼,只是他没有立刻闭上眼睛,而是看了一会若儿才安心进入冥想状态。

    这一炼化就知道二师兄的包子的厉害,瀛洲感觉到体内仿佛有火在烧,但是这火却并不伤人,只是让人觉得难受,但是当熬过去后便会有片刻的通体舒畅,这片刻时光胜过难受太多,但是时间也短,在舒畅过后便又是烈火灼身的感觉……如此循环,不尽不绝。

    瀛洲也不知道他经历了多少次痛苦和舒畅的轮回,在他睁开眼的那一刻,之前的经历仿佛就像是一场梦,忘得无影无踪。他看向四周,殿内的烛火已经熄了,若儿还闭着眼睛,远方的天空露出了鱼肚白。

    瀛洲起身,发现自己精力充沛,精神比之前任何一次修炼都要好,不由得对二师兄生出了几分敬佩与好感。

    见若儿还在修炼,瀛洲便轻轻走向看台,他想看看昆仑山的日出。他望向东方,东方的天空漂浮着几片云朵,云是橙色的,在背光的一面微微泛乌。除了东方的天空亮一点,其他方向的天空都呈现一种绀青色。

    “你看见了什么?”瀛洲还在等着东方的日出,一道声音突然在身边响起。

    瀛洲扭头,发现身边正站着渊行,不由得急忙行礼,随后才道:“弟子修为浅薄,只看得见天和云。”

    “你运起灵力到双眼,再看。”渊行道。

    瀛洲闻言照做,心中大骇,只见东方紫气氤氲霞雾升腾,在紫气之中仿佛有龙影在蜿蜒出没。

    “弟子在瀛洲岛从未见过此等景象。”瀛洲不禁感慨道。

    “你有什么想法?”渊行看着东方翻腾的紫气问道。

    瀛洲一愣,思考了一下才道:“弟子想要借其修炼。”

    “你父亲和你想的有一点点不一样。”渊行道,“他直接捉了一条紫气龙灵炼化了。”

    瀛洲不禁咋舌,对于他的父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问道:“师祖的意思是我也……?”

    渊行道:“你父亲当时是天梵境。”

    瀛洲明了,不再有僭越的想法,他现在连清溦境都不是,而清溦境与天梵境之间还隔着一层涅槃境,这个想法道阻且长,不是现在的他需要考虑的。

    瀛洲看向渊行,恭敬行礼,道:“还求师祖指点。”

    渊行依旧看着那片紫气,道:“你修炼的是什么功法?”

    “太上无极道。”瀛洲答道。

    渊行终于看了瀛洲一眼,古井无波的眼中似乎也起了一丝涟漪,他开口问道:“你父亲让你修炼的?”

    “正是。”瀛洲感觉到渊行话中有话,不禁问道:“师祖,这功法有什么问题吗?”

    “功法没有问题,是这世间最好的。”渊行道。

    “父亲也是这样和我说的,他说这是世间流传最广的功法,只有修炼得最好才能有所成就。”瀛洲道。

    渊行沉默了片刻,道:“可他自己修炼的不是这个。”

    瀛洲没有听出渊行话中的意思,说道:“这我倒是不知道了,父亲总是与众不同。”

    “世间万物,皆有灵气,以星辰为最,可借之引灵力入体。日出为紫气,日中为阳气,日落为阴气,月有月华,星有星光。还有什么不懂的来主殿问我就是。”渊行说完这句话就消失了,但是瀛洲能感觉渊行有些惆怅。

    瀛洲也没有多想,立即盘坐下来,开始修炼,尝试引紫气入体……待到再睁开眼时,他的眼前是一双滴溜溜黑洞洞的大眼睛,正好奇地盯着他。

    “你在干什么?”瀛洲和若儿同时问出声来。

    “少爷,我在看你呀。”若儿答道。

    “我在修炼。”瀛洲说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巳时。”若儿回道。

    瀛洲心中微动,他刚才入定想引紫气入体修炼,但是和平常没有任何区别,还以为是他修为不够,引动不了紫气。听了若儿的话,他这才发现自己已经修炼了两个时辰,但是感觉上也只不过一瞬而已,这次入定比他以往修炼要更快速和深入。

    “以后每天你都和我一起修炼。”瀛洲向若儿吩咐道。

    “是,少爷——哦,对了,先前有人送了早膳过来,我看了眼,好像还是二师兄的包子,您要吃吗?”若儿道。

    瀛洲本想拒绝,但是一想到二师兄的包子功力非凡,便道:“吃一点吧。你昨天也吃了不少,都炼化了吗?”

    若儿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没有什么感觉。”

    “无妨,以后和我一起修炼,我看着你。”瀛洲道。

    “是双修吗?”若儿好奇地问道。

    “……”瀛洲面色一僵,正经道:“少看凡人那些话本,乱七八糟,不务正业,谬论百出,害人不浅……”

    此日无事,焚香,煎茶,看书,修炼……

    翌日无事,事事如昨。

    一日又一日,事事如常。

    在平淡甚至是慵懒的重复中,瀛洲有些恍惚,觉得时光都变慢了。这一日,瀛洲拉住来送膳的仆人,道:“师兄可知捉住了贼人否?”

    这仆人立即跪拜惶恐道:“仙人折煞小人了,我就是一个道仆,不敢担师兄之名啊。”

    “那你说说外面是个什么情况吧。”瀛洲扶起他道。

    “这几日白仙子带着一众仙人在这闻道峰及周围几座仙山搜索,但是好像没有找到那贼人的下落。有人推测那贼人可能是逃出昆仑了,再过两日可能就不在搜了。”

    “那现在我能出去走动吗?”瀛洲问道。

    “依白仙子的说法,那贼人的确被打成重伤,没有什么威胁了,但是毕竟那是贼人,这么多天也没捉到,想必有些手段。二位仙人还是等白仙子确认贼人伏诛或是逃出昆仑后,再出去吧。”

    瀛洲不语。贼人潜入,师叔下令各峰戒严,涅槃境下弟子,不得擅动,但是整个天墟城,涅槃境以下都是孩童,只有他和若儿例外,就连这个仆人都有涅槃境修为。

    “少爷,你觉得闷得慌吗?”若儿在那道仆离去后便开口问道。

    瀛洲摇了摇头,收拾了一下心情,道:“你说那贼人修为也不高,怎么敢潜入这昆仑山?”

    若儿歪着脑袋想了想,最终还是挠了挠头,承认道:“若儿想不出来。”

    瀛洲仔细回想着当日的情景,那贼人当日的一举一动都在脑海中浮现,过了半晌,终于,瀛洲认为他找到了答案,拉着若儿向她分析道:“若儿,你想想看,当时那贼人是不是在崖间御剑?”

    若儿木讷地点了点头。

    “那你看,他是不是速度不快?”

    若儿又点了点头。

    “那你再看,他是不是在东张西望?”

    若儿偏着头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所以你看,速度不快,东张西望,那贼人一定是在找东西。”瀛洲兴奋地肯定道。

    若儿一脸明悟,问道:“那他在找什么呢?”

    “不知道。”瀛洲道:“这里是昆仑山,找什么都有可能。”

    “少爷,那白若仙知道这贼人是在找东西吗?”若儿问道。

    瀛洲想了想,道:“应该想得到吧,毕竟白师姐冰雪聪明。”

    “哦。”若儿浅浅应了一声。

    事实上白若仙确实猜到了,她在追索贼人的同时也在清查闻道峰及附近各峰的洞府,但是什么特别的奇珍异宝也没发现。她现在依旧疑惑这贼人的目的,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潜入昆仑,若是只为了几件普通的东西显然不合逻辑。更不可能是破坏,那贼人修为不过涅槃初境,就算想与外面的贼人里应外合都做不到。而且,当初昆仑内斗内耗最严重的时候都没有人敢打进山门,更别说现在了。

    其实白若仙最开始就是从贼人想要盗窃昆仑山的法宝这个方向考虑的,毕竟这已经是昆仑山的传统思维了。

    昆仑山镇山之宝,十大神器之一的轮回镜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盗走的,甚至当时还不是仙殇时代,昆仑山还有无数神祇。这对昆仑山来说是不可容忍之耻,所以一旦有贼人潜入昆仑山,首先就会从盗窃这个方向考虑。

    昆仑山一直在寻找轮回镜,从仙古时代到仙殇时代,历经数万年从未放弃。外界普遍认知轮回镜藏于昆仑山,但是各大宗派真正的核心其实都知道轮回镜已经不在昆仑了,只是出于各种原因和目的,都不会挑明罢了……

    数日无果,白若仙依旧不见有什么大的表情变化,依旧冷若冰霜,出尘脱俗,不食人间烟火。但是众弟子还是从一句“传讯诸峰,贼人已经逃出昆仑,万事如常”中听出了一丝无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