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水浒之圣水将 » 第三十八章 吴用修书举戴宗 建康府好汉劫法场

第三十八章 吴用修书举戴宗 建康府好汉劫法场

    宋江知道躲不过去,只得跟着赵能赵德到郓城县归案。

    知县时文彬见了大喜,责令宋江供状。

    当下宋江笔供招:不合于前年秋间典赡到阎婆惜为妾。为因不良,一时恃酒,争论殴,致被误杀身死,一向避罪在逃。今蒙缉捕到官,取前情,所供甘罪无词。

    知县看罢,且叫收禁牢里监候。县里叠成文案,结解上济州听断。

    济州府尹看了申解情由,赦前恩宥之事,已成减罪,把宋江脊杖了十,刺配江州牢城。当厅带上行枷,押了一道牒文差两个防送公人,无非是张千,李万。当下两个公人领了公文,监押宋江到州衙前。宋江的父亲宋太公同兄弟宋清都在那里等候;置酒管待两个公人,发了些银两。

    宋太公唤宋江到僻静处,叮嘱道: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鱼米之乡,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你可宽心守耐。我自使四郎来望你。盘缠,有便人常常寄来。你如今此去正从梁山泊过;倘或他们下山来劫痔你入夥,切不可依随他,教人骂做不忠不孝。

    宋江和两公人上路。经过梁山泊地界,怕遇上梁山好汉被逼落草,只从小路里走。却还是被赤发鬼刘唐和拦路虎毛振宇带着喽啰寻着,便来杀那两个公人。宋江寻死觅活的,才保下两公人。

    不多时,只见吴用花荣等都到,硬请宋江上山盘桓。迎接上山,到聚义厅上,单廷珪林冲鲁智深晁盖等相见。

    晁盖谢道:自从郓城救了性命,兄弟们到此,无日不想大恩。”

    单廷珪心中不喜宋江,嘴上却也谢道:“蒙引荐诸位豪杰上山,光辉草寨,思报无门!

    宋江答道:自从杀死淫妇逃在江湖上,去了年半。本欲上山相探兄长面,遇得石勇,捎寄家书,只说父亲弃世,不想却是父亲恐怕宋江随众孚汉入夥去了,因此写书来唤我回家。虽然明官司,多得上下之人看觑,不曾重伤。今配江州,亦是好处。适蒙呼唤,不敢不至。今来既见了尊颜,奈我限期相逼,不敢久住,只此告辞。

    晁盖道:直如此忙!且请少坐。

    宋江怕梁山头领杀了公人逼自己入伙,便叫两个公人只在交椅后坐,与他寸步不离。

    梁山众头领皆劝宋江留下入伙,尤其是晁盖劫生辰纲一伙和后来上山的花荣一伙。单廷珪知宋江此番绝对不会答应入伙,故而劝了一句后便不多说。见晁盖苦苦劝说宋江,心道:“晁盖是个实诚人,却不知宋江日后上山,夺了你的权,笼了你的兄弟,要了你的命。”

    晁盖等苦苦相留,宋江当晚在梁山住了一夜,次日早起坚心要行。

    吴学究道:兄长听禀:吴用有个至爱相识,见在江州充做两院押牢节级,姓戴名宗。本处人称为戴院长。为他有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唤他做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义疏财。夜来小生修下一封书在此与兄长去,到彼时可和本人做个相识。但有甚事,可教众兄弟知道。

    众头领挽留不住,安排宴送行;取出一盘金银送与宋江;又将二十两银子送与两个公人;就宋江挑了包里,都送下山来。一个个都作别过。晁盖和花荣直送过渡,到大路二十里外,众头领回上山去。

    且不说宋江离开了梁山,酆都阎罗王凯去建康府,又惹出了一桩祸事,梁山好汉建康劫法场。

    话说这酆都阎罗王凯,趁着三更天下山去,直至日中才到江宁城中。王凯不识这江宁城中方向,于路人问道,路人见他一脸煞气,哪个敢答?一连问了三五个人方才知晓,却早被几个官差撞见,官差们见王凯来的凶恶,急忙跑回府衙,向知府告之,周知府慌得就叫人埋伏好,只待王凯到来。王凯直奔府衙,早有公人拦住,吃几下搠翻闯了进去。不曾想,前脚才踏入厅中,就被绳索绊倒,又遭人按住绑了。周文远在厅上喝道:“早有官差来报之,你这厮凶神恶煞地问本府所在,定是来行刺我,还不如实招来!”

    王凯怒骂道:“直娘贼,老爷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梁山泊上的好汉,酆都阎罗王凯便是!你若识趣,趁早放了俺与沈统制,不然俺们兄弟打入城来时,砍了你的狗头,老子入你亲娘!”

    周文远听了大怒,道:“却是紫金山上的贼首,如今投了梁山泊,左右与我用力夹打!”

    就将王凯拷打了一回,教去面大枷钉了,押下死囚牢去。

    此时哄动了江宁一府,沈涛得知,急忙入监牢探望,与王凯私语道:“你好大的胆,怎敢只身一人来闯这江宁府?哥哥现今如何?”

    王凯道:“都头如今在跟我们上了梁山,还望去那里走上一遭告之。”沈涛道:“这个自然。”便离监牢,作起神行法,仅一刻钟头就到了梁山山。

    且说王凯私自下山后,众人清早醒来,不见了王凯踪影,石粮诚忙道:“以哥哥的性子,定是去闯江宁了。”

    众人就要起兵前往,陈明远拦道:“切勿慌,江宁城中有我那日行千里的沈涛兄弟,若有甚事,必来相告。”

    单廷珪捋须道:“明远兄之言甚是,我们等了沈涛兄弟在说。”

    随后有小喽啰来报:“有个江宁府来的汉子,唤作疾风步沈涛,见在山下。”

    众人慌忙下山迎接到山上见了,沈涛诉说王凯失陷一事,徐宝和刘唐听了大惊,道:“俺们不可担搁了,早些发兵去救取。”

    陈明远思量着,便道:“诸位兄弟休惊,为兄现有一计,可智取江宁。”

    单廷珪笑道:“兄长莫非是要劫法场否?”

    陈明远笑道:“知我者寨主也。”

    众人不解请教,陈明远又道:“江宁城中,那青莲楼的两位掌柜曾受周衙内欺凌,被我出手救了,只怕那衙内贼心不死,不如教沈涛前往,将事告之,她二人看我面上不会不帮。我等领一百精干儿郎,扮作商客、樵夫、乞者,分批进入城中,入潜在青莲楼中,待事成后携她二人逃离此境,一同拉上梁山泊入伙。”

    咸纬广道:“哥哥果真好计策,我等即刻收拾准备。”

    商议已定,沈涛返往江宁府,至青莲楼,却只有吴忱诺一个,待说明了来意,吴忱诺哭道:“今早那衙内又来闹事,将姐姐强掳去府中,至今不知消息。”

    沈涛惊道:“待我先回府去打听打听,你且行事,专待哥哥们到来。”

    吴忱诺便将酒楼关了,等候大桐山人马。沈涛去府中打听,知那余媛不肯从周衙内,只被关在屋中,与饭菜供着。再看陈明远一干人,乔装打扮,星夜下山,次日就到江宁府,分批入城,俱藏匿在青莲楼内。

    隔日,那周文远坐厅,一心要置沈冉于死地,又怕梁山泊人马前来解救,思前想后,就下令,当日把沈冉、王凯二人问斩。沈涛知了,忙去青莲楼通会众好汉,宋凯强道:“这狗官也忒心急了,我等速速准备动手。”

    陈明远便与吴忱诺道:“贤妹先起身去往梁山,待我们劫了法场,再救出余贤妹便回。”吴忱诺道:“诸位兄长多加小心。”就先行一步离开,众人便去埋伏。

    周文远早已使人去十字路口打扫好法场,点起士兵和刀仗刽子,亲自做监斩官,巳牌一过,从牢中取出沈冉与王凯,也不做梳洗,押到市曹十字路口,团团围住。又有一众与沈冉交好的士兵,见沈冉要被问斩,奈何又救他不得,只暗暗叫苦。围观百姓看那犯由牌,上写道:

    “江宁府犯人一名沈冉,包藏杀人凶犯,又结连梁山泊强人,通同造反,律斩。犯人一名王凯,乃梁山泊贼寇,聚众谋反,律斩。监斩官江宁府知府周某。”

    只待午时三刻到来,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

    刀棒刽子就去开枷,执定法刀在手。那时节,只听得叫喊:“梁山泊全体好汉在此!”

    只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跳下两个莽汉,手起处,斧落杵下,早坏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人群中有钻出一众好汉,手执刀枪杀将而来。原来跳楼的那两个,便是徐宝、李杰。余下的便是单廷珪,陈明远、季晓宇、朱然、晁盖,孙安、卞祥,杨志,杨乙尧、石粮诚、朱成、咸纬广、宋凯强、钱仓政、王宇琪几个,这一行带领一百小喽啰,四下里杀将起来,先抢了沈冉与王凯,王凯身上疮伤未愈,教石粮诚背了,又听沈冉与那些个士兵叫道:“汝等若还记着沈某的好,便不要与那周文远出力!”

    士兵们听着这一声喊,俱都收手立在原地。周文远正欲逃走时,早被咸纬广杀至跟前,连人带马一棒打翻在地,沈冉夺过尖刀,上前踏住道:“奸贼!今番饶你不得!”

    就地剖腹剜心,割下首级。众人又杀至周文远府上,已有沈涛接应,将一门良贱尽数诛戮,救出余媛,教季晓宇背了,复夺了家当,冲出城去,有那愿追随沈冉的士兵,亦跟走了几十人。

    众人返回大桐山,路途中赶上吴忱诺,吴忱诺与余媛见了,抱头大哭,又深感众头领大恩。待回山后,先教徐宝、李杰回梁山泊去报知,次后众头领将夺得的家财并山寨钱粮装载上车子,共是一十五个头领,一把火烧了山寨,带领一众小喽啰,投梁山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