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星烁寥廓 » 第九章 泽乡的青春之问

第九章 泽乡的青春之问

    话说,牛泽乡、李思调格着骑行车往家去。远看真是不一样的风景:一条不到两米宽的黄土泥砂路,路面时有坑洞石块;路边杂草丛生。这是衡口镇最最窄的一条乡村小路,也是全镇、全市区最差的一条路。路上,两位穿着质扑、约十五六岁的年青小伙在骑着车。两个人,两辆车,一车在前,一车在后,车道太窄,无法并行,李忠诚骑旧三轮在前面,牛泽乡骑新自行车在后面。

    两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各,两人心里都在想着今后的打算,这是相同的他方,两人心里想的内容各异,这是不同的地方。

    “真感谢好兄弟牛泽乡带我一起进山、一起进成、一起挣钱。没有他,我一年也不可能挣到二千元,有了他,我家也算开始脱贫了,真是想都不敢想,如今我家都存教上千了。”李忠诚想。

    “贫穷闭塞了思想,封闭导致了山村的落后。我的家乡,我们的金盆岭、山青水绿、物华天宝、土地肥沃,民风淳扑,人民勤劳,按理不应该这么穷,这么落后。山村的穷根在哪里?乡村脱贫致富的出路在何方?”牛泽乡内心嘀咕。

    “牛泽乡待我如亲兄弟,我以后要视他为亲兄长,谁欺负他,我就跟谁急。他已经分给我两千元了,还带我进城长见识,我可不能再分他的钱了。本身,我出力又少,赚的钱里我贡献的份额又少,可不能再占他的便宜了,如果那样?我脸面何在?”李忠诚又想。

    “如今党中央鼓励脱贫致富的好政策已经清楚的写在纸上。如果每个山村存在一等二靠三要的思想,山村如何才能实现快速脱贫的梦想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放眼山村,交通闭塞、整体贫困,要挖掉贫穷落后的穷根,就要打通一条宽敞、平坦、结实、耐用的脱贫路、致福路、希望路,彻底改变山村交通闭塞的面貌。”

    “人民从来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山乡的民风纯朴,人民勤劳、团结一心,就是缺少致富经、缺少致富的能人,没有经,要到外地去借,要到书上、报上去找。没有能人,要靠自己培养,靠天、靠地,最终得靠自己。我是金盆村里走出的第一名高生生,我也要成为村里第一名大学生,用知识充实头脑,在实践成才。脚下跬步,亦是寥廓,让我来做闪烁乡村、照耀寥廓的一颗星辰吧。”

    “具体怎么办呢?钱从哪里找呢!摘黄桃,挖山药?捕鱼摘野果吗?种菜变钱吗?或打工营生吗?终究要找一种能带动整个乡里富裕的办法才好呀。”牛泽乡心里嘀咕着。

    “古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金盆岭村山高水长,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我们致富脱贫的现实条件;全村老老小小八百余位父老乡亲则是改变旧貌的主体力量。”

    “当务之计,是要让目树立致富榜、激起脱贫热情。就让牛家李家成为山村的致富的典范吧。只有树立榜样,才有感染力,说服力,乡亲们的思想才会得以解放起来。”

    “山水林湖草是相互联系的,有着内在的规律,山乡的发展依然跳不出这一实际条件。我要申请承包金盆岭第四峰、第五峰作为我发财致富的根据地。”

    “积累了一定资金后,我要投资修公路、建学校,挖鱼塘……过上幸福的居家小日子。”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我要做一个敢于有梦、勤于圆梦的金盆村人。不管失败还是成功,我都要不忘初心、砥研前行。”这就是牛泽乡入城返乡后发出的青春之问。也是这一问,改变了乡村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