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成长1986至2006 » 第三十四章 “非典”打破了平静

第三十四章 “非典”打破了平静

    二零零三年春末时节,已是一片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大好光景。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是能够带给人们无限的憧憬与美好的向往,也能激发人们奋斗的热情。

    但那个春天,实在是不平静。所有人笼罩在一场瘟疫带来的恐惧中,人们在明天与意外不知哪个会先来的茫然中,生活得惴惴不安。

    这场瘟疫的名字简称“非典”,这是一种罕见的流行疾病,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传染范围之广,一时令国际医学界人士对其束手无策。在“非典”流行初期,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患者一旦被病毒感染,便会迅速死亡。瘟疫爆发以来,全球各地区感染者不断激增,因病死亡人数也在连日攀升。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瘟疫,国际医疗卫生组织迅速集合全球优秀医学人才,针对传染病毒进行分析研究,以找到最快、最有效的医治方案。国内各大医院全力整合优质医疗资源,第一时间将感染者进行隔离,力求控制或切断传染源。

    尽管全世界人民都在与这场疾病进行着殊死抵抗,但瘟疫并没有立即停止对人类的肆虐。当时,每日电视、广播里实时播报的感染及死亡人数,令人胆战心惊。一时间人们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如有地球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不祥之感。

    有意思的是,当时坊间流传着一个“方子”,说是能有效抵抗“非典”病毒。“方子”里面的几味“药材”,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买到的,有白萝卜、橘子皮、生姜等七八种食材。据说,将这些所谓的“药材”混合在一起,用大火熬制四十分钟后,饮其汤可有效防治传染病。

    消息一传出来,家家户户便纷纷效仿。有的人还将其推陈出新,自扮起了“郎中”在“方子”里另外添加几种食材。大街小巷上的人们道听途说,口口相传,闹得人们难以分辨到底哪个才是真正对症的“方子”。

    此“方”一出,便迅速走进了千家万户,自然也传到了学校里。当时,我所在的中学食堂就为广大师生们熬制了这种汤,在中餐和晚餐时间,供全体师生免费饮用。

    尤记得,中午最后一堂课的下课铃一响,学生们像是得到了一纸号令,第一时间飞奔向食堂。那场面十分壮观,仿佛脱缰的野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进了食堂,大家顾不得打饭,每人手里拿着饭盆先去舀一大勺汤,随后,一饮而尽。这饭前一口汤,在当时也算是解了心宽。

    同学们你争我抢,不大会儿,汤就见底了,锅底剩下些葱、姜、白罗卜等食材。那汤的口感带着一种鲜辣味,除此以外我是喝不出任何味道了。

    至于人们相传的这“方子”是否能治疗“非典”,没有人能说清楚,其实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不过是老百姓们图个心理安慰罢了。没多久,这“方子”就被板蓝根取代了。人们又纷纷到药店采购板蓝根,甚至有的人家还拿出了囤货的架势,一次购买许多。导致板蓝根一时断货,药店纷纷停售此药。

    这样一来,造成了物价飞涨,尤其是米面粮油等与老百姓一日三餐息息相关的粮食、蔬菜等涨价尤其明显。据说,当时的白萝卜一度卖到十元一斤。这也许是有些不良商家趁机哄抬物价,借机炒作,发国难财吧。一时间,人心惶惶,学生们无心读书,工人们无心工作,所有人都无法安心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应急措施。大中小学及幼儿园一律停课,全体师生暂时放假回家,开课时间另行通知。由于“非典”的影响,当年的高考也延期两个月进行,部分学校将高三师生封闭在校内进行考前阶段的冲刺。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也纷纷缩短工作时间,一些企业甚至暂时停止了生产,员工一律回家休息。

    对于我们寄宿生来说,一些最新消息不能第一时间获取。只能靠走读的学生传达,或是中午用餐时,在食堂里通过电视新闻,了解疾病蔓延的最新情况。

    那段日子,我们与家人通话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非典”展开。电话里,了解家人是否安好,也打听一些社会上的最新动向等。总之,所有人心里充满了恐怖与担忧的情绪,很难做到静心学习。

    一天,听走读生讲许多重点高中都已经放假了,就连市一中这样的重点学校也放假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心里一时有点儿愤愤不平,有些同学便向学校要求放假以防止病毒的扩散感染。其实,预防疾病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家心里都盼着放假能缓解学习生活的紧张感。

    学校迅速进行了部署,并作出了放假安排。每班分为四组,每组安排一名负责人,将每日该组成员的体温数值通过电话获取后统一报至班主任,对于体温无故上升的还要报至疾病防控中心。

    当我们得知放假通知后,整个教学楼里传出了好一阵欢呼声。晚自习后,我们匆匆跑回了宿舍,纷纷整理自己的物品准备第二天带回家,心情既激动又难过。一来我们为这突如其来的假期感到无比兴奋;二来也为无期的分别而伤心,更不知这一分别今后会面临什么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骑自行车来接我回家。我将一些书本和换洗的衣物放在车筐内,便坐到了自行车的后座上。

    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很少,显得比以往清净了许多。偶尔过路的行人都是戴着口罩,疾步匆匆地朝前走。墙壁上能见到粉刷的,或是悬挂条幅的标语,写着“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等文字。真没想到,那在老电视剧里才能见到的景象居然有一天,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一时令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为放假而开心的情绪立刻荡然无存。

    进了家,母亲正在忙活着午饭。她告诉我超市和市场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采购完都是互不交流地匆匆回家,没有人在外面停留,商超里已显得十分萧条了。

    当时,电视机里正播着各地“非典”病情的最新情况,一连串上升的数字,让我感到有些绝望。我望着父母忙碌的身影,脑子里胡乱想着会不会这次瘟疫夺去了所有人的生命呢,会不会不久将要与父母分别呢,刚刚繁荣富裕起来的日子,就真的被“非典”彻底击垮不复存在了吗……一连串的问题在我心里反复问着自己,我感到一股热泪在眼里翻涌。

    接下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日外出打工。我复习功课,每日测量体温上报,也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空闲时间就是通过电视了解关于“非典”的最新情况。我听着播报中还在上涨的数据,心跟着紧张焦急;看着被疾病夺走的生命,感到十分痛苦与恐惧;看着医护工作者们无私的奉献,内心充满了感激与感动。在那样一种生命安危难以确保的时期,我自然是没完全投入精力学习的。

    没成想,这个假期居然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可以算是提前过了一个暑假。假期里,我基本上是以休闲的方式度过的。

    有句话叫人定胜天,在对抗“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终将是人类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终于迎来了祥和太平的新生活。

    六月中旬,市区的大中小学校陆续开学了。我们也重返校园了,时隔两个月,当宿舍里八位女生再次见面时,大家互相拥抱在一起,欢呼雀跃,像是我们每个人亲身打了一场胜仗一样激动,一时聊起个没完。

    返校后,我们升入了高二年级,学校针对高二年级进行了文理分科。当许多同学都在犹豫,为选择文科还是理科而拿不定主意时,一向偏文科的我没有过多思考,而是果断选择了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科。

    文理分科后,班级和宿舍成员进行了重组,我与原三位舍友分在了同一间新宿舍。这次分班调整对我来说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不久,在会考中,我以四个B,五个C的等级通过了考试,这让我始终悬着的一颗心放松了。我开始一门心思学习,每日行走于宿舍、食堂与教室之间,过着紧张且忙碌,单调又枯燥的三点一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