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成长1986至2006 » 第三十章 调整心情再出发

第三十章 调整心情再出发

    填报志愿过去了大概半个月之后,我家的信箱里收到了一个破旧得几乎快被揉碎了的信封。打开一看,是高中录取通知书,我被国立二十二中录取了。由于这所学校距离家很远,地理位置偏僻,学校的条件也比较差。我和母亲仔细考虑后,就放弃了这所中学。

    在这之前,母亲已为我相中了一所私立中学。这是一所民办高中,学校距离我家也比较远,但学校的环境干净整洁,各方面条件都很好。

    起初,母亲与我商量时,我是有些担心的。以当时我家的经济条件上贵族学校,多少有些困难。这所中学一年的学费是五千元,加上住宿费、伙食费、书本学杂费等,算下来一年的支出大概要一万元,三年下来就得三万元。

    当时父亲打工每月工资一千出头,母亲的工资每月只有五百元。以这样的经济收入应付高额的学杂费,必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我想到这些,心里多少有些担忧。

    但母亲劝我选择这所学校的态度比较坚定,她认为这所学校的条件十分优越,母亲想给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我的担忧,母亲更是一再宽慰我。她表示父亲会努力打工赚钱,自己也在尽力攒钱,加上家里原有的一点儿积蓄,支付我三年的费用,应该是没太大问题的。母亲叫我不要考虑钱的事儿,选一所好学校才是当务之急。

    我被母亲的话说动了,并同意第二天同母亲一起去学校参观。

    七月下旬正是暑热之际,一大清早,母亲带我来到了方正中学。当时学校周围是成片的庄稼地,还有一排排的平房。空气里满是庄稼和果树的香气,成片的绿油油的田地,一眼望过去令人心情舒朗。或许是许久不接触大自然了,来到了这儿,我觉得像是在田野里一样自由开心。

    学校气派的大铁门朝西开,迎面是一座三层的浅灰色教学楼,东侧是一座多媒体综合教学实验楼。往南有宽阔的操场、篮球场和主席台。西侧是生活区,设有两个食堂,以及教师和学生宿舍楼。

    我和母亲沿着一条蜿蜒的石子小路,来到了女生宿舍楼。这是一座三层浅粉色的筒子楼,楼内走廊十分整洁,也很宽阔。南北两侧是一间间的宿舍,每间宿舍能容纳八人,屋内东西两侧靠墙各安置着两组上下铺,还配备了铁皮衣柜。学生们铺着同款式色调的床单,物品摆放整齐划一,看起来显得规整干净。

    每间宿舍都有独立卫生间,内部设施也比较齐全。每层楼的西头设有洗衣房,供学生们日常洗漱,也方便晾晒。单就住宿条件来讲,在当时算是远远超过了所有的学校。

    听宿管老师讲,学校食堂的饭菜并不贵,也很干净卫生,菜品丰富,炒菜的肉基本上都是好瘦肉。食堂的大师傅们变着花样的为师生们做饭菜,很多老师也是一日三顿与同学们在一起用餐。

    听了这位生活老师的介绍,再想想我的小学和初中校园,眼前的景象与那些老校舍的环境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从心里也开始喜欢上了这所中学。

    从生活区参观完,我们来到了教导处。负责接待的老师告诉我们,一些中考成绩不错的学生也有来这里就读了,不光是因为学校条件好,也是因为当时聘请的任课教师许多是来自外县一中的。师资力量过硬,也是许多学生和家长考虑的关键一点。

    母亲与我商量报名的事,我欣然答应了。没过几天,母亲带着六千多元钱和一些资料,顺利地为我报了名。

    报名的手续办妥后,我和母亲都感觉格外得轻松和愉悦。尽管天气炙热,阳光炽烈烤得物体发烫,路旁的树木一动不动,只有知了在不停地哼唱着小曲。这些可爱的知了仿佛懂我的心思,它们唱得那样欢愉,正好迎合了我此刻的心情。我内心像是涌动着一股清风,想到未来三年将在如此好的环境里学习生活,一时觉得未来有着光明的前景和无限的希望。

    办完入学手续,算是一桩大事落了地,我和母亲都踏实了许多。此时,距离高一年级开学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父母为了缓解我初中三年的郁闷心情,带我到天津游玩了一天。

    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天津,那里的一切都令我感到新鲜。我们游览水上公园,坐摩天轮观看市区风光,观赏电视塔,逛一逛南市食品街,品尝了狗不理包子和天津麻花,还参观了水族馆。短暂的一日游,却是无比得开心。

    可一天的旅游似乎并不过瘾,父母又带我到BJ玩了两天。我们参观亚洲最大的海底世界,逛动物园,走一走王府井大街,前门,大栅栏等有名的商业区。品尝了老BJ炸酱面,游览了名胜古迹故宫,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董其昌曾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只有走出去,见识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世界有多么精彩。对于我一个三年整日埋头书本的学生来说,这两次旅游,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更体会到了祖国正在飞速地发展。

    以至于从BJ回来,我常常陷入旅游的回忆中难以自拔。我翻看着那些旅行中的照片,真切地体会到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而美好了。

    没过几天,父亲的单位组织职工及家属去南戴河旅游。得知这个好消息,我简直太兴奋了,立刻请求父亲报了名。

    在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我们玩得十分尽兴。这里有惊险刺激的运动项目,我体验了滑沙、滑草和过山车。同父母一起游览海底世界,观赏海狮、海豹及美人鱼表演。伴着钢琴曲《致爱丽丝》响起,海底一位穿着美人鱼服装的姑娘缓缓地向观众游来,她的长发在水中随着她轻舞而散开,她微笑着偶尔向观众打一个飞吻,周围便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幕太美了,我深深陶醉于其中,幻想着自己畅游在海底,永远享受着梦幻中的美好。

    夜晚,我们品尝了海鲜烧烤,看着夜市的小摊上琳琅满目的贝壳艺术品,吹着阵阵海风,望着月色下的海水涌来了又退去,真想将眼前的画面定格在那一刻,我多么希望同父母就这样沉醉在那晚的海滩美景中啊。

    暑假里难得的三次旅行化解了我长久压抑在内心的愁绪,也抚慰了我的心灵,更激发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良苦用心。他们在支出了高昂的入学费用后,还挤出钱来带我旅行,只为让我忘记忧愁,快乐地成长,这种恩情让我此生难以报答。

    其实,在得知中考成绩后,我并不怎么难过。这个成绩是我和母亲预料到的结果,我比较坦然的接受了。虽然小学一度不如我学习好的学生远远超过了我,但三年的初中学习我拼尽全力了,得到这个分数也便不觉得遗憾了。

    那段日子里,我并没有闷闷不乐或是垂头丧气,相反我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有时我与同学出去聊天散心,逛街游玩;有时和母亲逛公园,逛夜市,到超市采购;或是帮母亲打理家务,日子过得轻松自在又充实快乐。

    只是,这样的日子很快即将结束,高中开学的日子临近了。想起高中校园那么美丽,全新的校园生活在迎接着我,我内心无比的期待;但想到未来三年,每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看望父母,心里又涌起了无限的酸楚。当美好的期待与恼人的酸楚交织在一起,我内心无论如何也无法平静,总是藏着几分忧愁。

    开学报道的头一天晚上,我收治着住宿需要带的生活用品,母亲在一旁为我缝行李袋子的提手。我看着堆在地上的脸盆和洗漱用品,看着叠放整齐的衣服。再看看宁静的灯光下,母亲在认真的默默穿引着针线。一缕头发散落在她的鬓角,已掺了几丝银发。母亲的脸上多了些皱纹,却在看我时永远笑得将皱纹都绽开,我此时想着即将与母亲分别,过新的住宿生活,半个月才能探家一次,三年也不过五十多次,内心便无比失落又难过。有几次我背过脸去,不敢再看母亲,生怕看一眼,我的泪就会忍不住流出来。

    从小到大,我还没有与母亲长时间的分别过,我又是那么依恋母亲。想想十六年与母亲朝夕相处,母亲伴随我成长,见证我的点滴快乐与成绩,也感受着我的委屈与痛苦,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中噙满了泪。

    我想起了《游子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就是天底下的母亲对孩子的爱,这份爱是游子身上衣的温暖与包容,是对孩子一人在外的不舍与牵挂,更是为孩子勇往直前,面对前方路建立的一份勇气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