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文武双全朱厚照 » 第八十四章 May I help you?

第八十四章 May I help you?

    皇店现在畅销的商品不仅是棉布,还有蔬菜,都是新鲜的蔬菜,品类众多,不过往常这种新鲜的蔬菜都是权贵们才能享用的。

    现在皇店对外出售新鲜蔬菜,许多百姓们也来尝尝鲜。

    价格虽说贵了点,但是尝一尝还是可以的。

    冬日里他们可吃不上这么新鲜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吃窖藏的蔬菜,还有腌制的白菜,干菜等。

    自宋以后,百姓们冬季日常最常吃的就是菘,也就是现在的大白菜,不过那时候大白菜叫白头菜,大白头,小白头这种名字。

    《齐民要术》之中对于贮藏蔬菜的办法有过记载,书中称用于贮藏菜蔬瓜果的地窖为“荫坑”,其“藏生菜法”为:“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穣厚覆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

    荫坑不仅可以贮藏蔬菜,葡萄、梨、苹果等瓜果均可秋贮冬食。

    窖藏能延长果蔬保质期,用于冬季消费的贮藏手段还有沙藏、冷藏、混果、蜡封、密封等。

    还有一种“混果法”,就是将不同的果菜品种放在一起贮藏使其不变质。如贮藏梨时混贮萝卜,过年时都不会坏。

    当然了混果法肯定不能贮藏容易变质的水果。

    宋朝以后也开始流行了黄豆芽和韭黄,这种黄化蔬菜。

    黄豆芽还比较便宜,韭黄就相对来说比较珍贵了。

    黄化蔬菜这种培植方法都是使用地窖火炕之类,它们的作用跟温室类似,不过占地面积较小,基本上只有有钱人家和商人才会去建造。

    重要的是皇店现在出售的蔬菜品类较多,不像个人建造的温室,产出的蔬菜就那么几样,这也是朱厚照为了把皇庄弄成规模化种植。

    皇店现在售卖的蔬菜对于明朝百姓来说是比较多了。

    但是对于朱厚照来说,还是太少了,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

    他现在想着去哪里抓点外国人,看看他们来中国是不是带了什么种子过来。

    毕竟许多后世有的蔬菜,现在还没有传进中国,只有这些从海上来的商人会带一些过来。

    他们这些商人在这方面还是有较大的贡献的。

    其中这些商人们最出名的就是波斯商人了。

    成化年间,开放了宁波市舶司、泉州市舶司,弘治年间又相继开放广州、厦门等等数处沿海市舶司进行对外贸易,在这几个地方是有外国商人居留的。

    波斯商人出名的原因也是因为波斯有奇珍。

    还有就是波斯距离中国很近,往返来回相对来说方便。

    当然了,他们也会在中国带一些东西回去,比如中国的蔬菜种子,瓷器,丝绸,或者知识。

    朱厚照让勇士二营回到御马监驻地,自己则是带人前往北会同馆看看。

    明朝时期的会同馆有两个,南北会同馆。

    明朝朝贡的国家很多,在正统时期就改建了两座会同馆,以供这些外国使节居住。

    “陛下,会同馆皆是外国使节,如果陛下要见这些人,可通过鸿胪寺让他们前往奉天殿觐见。”

    “我来看看这些外国使节有没有带奇珍,如果有,也好让皇庄栽种一些。”

    朱厚照看着刘健三人说道:“你们就在马车中等我吧,就不要进去了。”

    “陛下……”

    “行了,我马上就出来。”

    朱厚照换上便装,让刘瑾把自己的铠甲收好。

    随后进入了北会同馆。

    在会同馆中居住的外国使节,除了规定时间可以外出的时候,其余的时间必须再会同馆内,不允许私自外出。

    其中只有两个属国是可以无视时间限制,并可以随意外出购买商品的,是朝鲜和琉球。

    因为会同馆都是外国使节的原因,许多定居在中国的外国人也在这附近,一是使节们出手阔绰,来中国一趟不仅不花钱,还能赚很多,所以有新来的使节就会雇佣通译协助,二来也是他们抱团取暖的原因。

    朱厚照过了几间房,听到的都是喝酒玩耍的声音。

    他也在注意这里面的花花草草,没准就有意外收获呢。

    到达安南使节的房间外面,一名白人正坐在那里津津有味的看书。

    朱厚照以为自己眼花了,又换了个角度仔细观察他的皮肤,确认确实是一名白人。

    虽然他带着黑色头巾,遮盖了自己金色的头发,还用黑色墨汁染黑了自己的鬓角。

    但是朱厚照还是看到了隐约的金色。

    朱厚照主动上前问道:“MayIhelpyou?”

    这名听到母语的白人身形一僵,却还是控制住自己的心神,抬头问道:“这位官爷,您说什么?”

    朱厚照听着一口正经的明朝官话,几乎听不出来口音,如果不是他的肤色,他只会认为是普通百姓。

    他不再用英语和这名白人说话,用官话跟他说道:“你是哪国的使节?”

    “下臣是安南国使节,阮福。”

    “你来我朝多长时间了?”

    “一月前刚刚抵达。”

    “你能说官话,看来你在安南国地位不低啊。”

    “下臣只是阮氏的旁支,这次是奉命前来朝觐明国。”

    “你知道我是干嘛的吗?”

    阮福这才有功夫打量眼前的人,他自己本来就很高了,但是在此人面前却也是低了一头。

    他身形高大,虽然身着便服,却也遮盖不住他壮硕的身材。

    两眼炯炯有神,正好奇的盯着阮福自己。

    “下臣不知,敢问这位官爷在何处当班?”

    朱厚照眼含笑意的说道:“成阳侯朱寿,现在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

    “原来是朱镇抚,下臣冒昧了。”

    “你说错了,你应该叫我成阳侯。”

    阮福干笑着说道:“下臣错了,成阳侯在上,还请恕罪。”

    “没事没事,不过有件事我需要你配合一下,是你跟我走,还是我们带你走呢?”

    朱厚照带他走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想知道一个白人是怎么来到这的。

    按说来中国最早的白人,应该是葡萄牙人,大概是在正德中期,他们为了来中国贸易,穿过重重海洋到了广州。

    可是现在在安南国使节中就已经有了一名白人,这让朱厚照的兴趣起来了。

    他们会不会已经到达了美洲?是否开始从别的国家开始了抢劫?

    现在的答案全在眼前的这名白人阮福身上了。

    今天朱厚照必须要把他带走,要从他身上问出一些什么!

    阮福此时已经有些乱了,说道:“我是安南国使节,你们无权带我走!”

    “在这北京城,还没有我朱寿带不走的人!你乖乖的跟我走,要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朱厚照的护卫眼疾手快的去控制阮福。

    阮福不敢挣扎,只得被绳子牢牢地绑住,也不知道这些护卫是不是有特殊癖好。

    他们用绳子在他后背穿了几个花,然后找了一根竹竿,把他拴在了竹竿上面,两名壮汉护卫扛着,还颠了颠,阮福痛苦地叫了出来。

    这个绳艺还有个学名,叫做四马倒攒蹄。

    此时屋内喝酒的人纷纷冲了出来,许多人脸红脖子粗的喊话。

    “你们干什么?我们安南国使节,你们说捆就捆,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滚!锦衣卫办案!”

    领头的安南国使节声也不吭,带着人返回了屋内,紧紧地关上了大门。

    屋内又响起了觥筹交错的声音,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