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文武双全朱厚照 » 第四十四章 天子亲军

第四十四章 天子亲军

    李东阳思考着怎么回答,他其实是希望圣天子垂拱而治,皇帝不需要掌控朝堂事务细节,控制大方向就行,其余的事务有文臣来帮助陛下处理。

    但现在来说锦衣卫还是陛下的亲军,一般情况军队内部怎么处置军官,都是军队内部处置,其余的部门也没有插手的权利。

    没想到因为朱寿带人先弄死了一个,然后现在闹到这么大,但是李东阳知道皇帝肯定不希望亲军被插手的,如果是别的朝堂公务,李东阳怎么样都得争取陛下同意的。

    李东阳思考了一番谨慎地说道:“启奏陛下,臣认为锦衣卫乃是陛下亲军,锦衣卫自有镇抚司,可自行决定,但问刑条例也是弘治年间颁布天下的诏令,是为了补充大明律无法裁决的部分,臣愚钝,思虑良久也不知该如何处置,唯陛下圣裁可定。”

    朱厚照听完李东阳说话,知道他就是在和稀泥,心中暗道老狐狸,难怪你以后是文臣领袖呢。

    朱厚照看着下面的许多大臣都在等待自己的决定,他凝视着下面的大臣脑海中在思考怎么办。

    他思虑良久,开口说道:“锦衣卫乃天子亲军,身负重要职责,牟斌。”

    牟斌站出来有力地说道:“臣在。”

    “诏喻南镇抚司,所抓之人按照锦衣卫军法严格处置,不许纳银赎罪。”

    牟斌单膝跪地回答道:“臣遵旨。”

    朱厚照说完不看各位大臣,直接走了出去。

    刘瑾马上大声喊道:“退朝!”

    等到皇帝走出奉天门的时候,众位跪着的文武群臣面色沮丧地站了起来。

    内阁三人依次率众离开,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追上李东阳说道:“李公。”

    李东阳转头一看,温和地说道:“廷和啊,怎么了?”

    “下官只是很疑惑,勋贵们的反应怎么这么大,他们应该不在乎这么几个职位吧。”

    “我也不清楚,谁知道他们那简单的脑子里想什么呢。”

    杨廷和附和着说道:“是啊。”

    ……

    朱厚照回到了御书房,今天的事情虽然看着人很多,但是东厂也调查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跟周家有点关系,要不就是托人求着人家帮忙。

    他在上面坐着看的可是很清楚,中高层文臣没有几个站出来为周家,甚至是勋贵武将说情的,因为文臣大部分实际上是不希望武将做大的。

    朱厚照想起了前世的刘瑾是怎么干的,他在正德前期跟文臣斗的可是很厉害,而现在的刘瑾已经被他提拔起来了,现在缺的就是底下的小弟,就是所谓的阉党。

    看来以后要减少上朝,然后刺激文臣这边。

    朱厚照开始分析起了前世的刘瑾,凭借着司礼监的权力拉拢了不少的文官,从文臣里面分化了出来一批人,这么操作是可行的。

    但是到后来刘瑾也没控制住,自己的野心也膨胀了,还有朱厚照也没有顶住文臣的压力,不得已杀掉了刘瑾,然后朝堂的局势瞬间又逆转了,皇权又重新被限制住了。

    不过这一世应该不会发生了,朱厚照一直在控制刘瑾的野心,一直在敲打他。

    而且现在的锦衣卫在经过这一番清理之后,基本上就是完全听命于皇帝了,内部的闲杂人等都弄走了,相信刘瑾在现在也不会头发昏脑发涨了。

    朱厚照看着旁边得刘瑾,该你发力了,不要让我失望啊。

    现在朱厚照既然决定放权,之后也不上朝,那就把研究院的事情提高优先级,而且在朱厚照经过后世的熏陶,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太对了。

    将研究院的技术发展起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对皇权的巩固可是太重要了。

    想到这朱厚照召来了丘聚,问起了研究院的进度。

    丘聚说道:“回皇爷,现在研究院进度略微缓慢,主要是因为军匠们需要从认字开始学起,而且许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朱厚照也皱起了眉头,确实啊,工匠基本上都不认识字,而且之前全凭经验,一时半会肯定琢磨不过来,这可怎么办呢?

    等工匠们成长起来的时间太长了,朱厚照思考了一会说道:“刘瑾,去工部,传一些懂技术的官员到研究院,朕在那里等他们。”

    “是,皇爷,奴婢这就去工部传旨。”

    朱厚照到了研究院,看到大部分的施工已经完成了,没上工的匠户在一旁互相教着认字,一部分人围在炼铁炉附近,认字的匠户在记录。

    匠户们看到皇帝到了之后,都跪倒在了地上,激动地喊着皇帝万岁。

    因为皇帝现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俸禄,还让他们学习认字,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他们回了家还把学习的知识交给了自己的孩子。

    “都起来吧,听丘聚说现在进展很缓慢,朕过来看看。”

    领头的匠户惶恐地说道:“陛下,不是俺们故意拖延,实在是俺们之前都是靠着经验操作的,现在让俺们改进,改进之后的炼铁炉虽然铁的质量要更好,还不如没改进之前的产量。”

    “嗯,万事开头难,其实现在不需要一步登天,一步步来就行,朕已经派人去工部调人过来了,有工部的人带着你们,朕相信可以加快速度。”

    刘瑾带着六个人来到了研究院,上前说道:“皇爷,人都来了,奴婢在工部都问过了,他们以前是工匠,前些年是凭借技术获得了官职。”

    朱厚照惊喜地说道:“那最好了。”

    他看向了面前躬着身子站着的工部官员,看身上的官服,有从五品,还有正六品的,看样子职位都不是很高。

    “行,你们暂时就在研究院带着这些匠人钻研技术,工部那边先不要回去了。”

    “是,陛下。”

    朱厚照想起来永乐大典,继续说道:“永乐大典中记载了许多技术,你们根据现在的需求,去文楼抄录出来响应的副本,抄录回来之后你们一起钻研。”

    “遵陛下旨意。”

    工部的官员认真地回答道。

    “嗯,你们就在这熟悉熟悉吧,丘聚。”

    “奴婢在。”

    “给他们安排好,保证好衣食住,还有,你们现在是六个人,每个人带一队人,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嗯……”

    朱厚照指了身穿五品官服的工部官员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下官工部郎中徐景。”

    “你先负责海带的项目。”

    “是……陛下这海带是什么项目?”徐景纳闷地问道。

    朱厚照略带兴奋地说道:“这海带可是个好东西,里面有个提鲜的东西,朕前几日喝了海带汤,感觉别的食物中是没有的,你需要带人从中提取出来这个东西。”

    “陛下,您是不是说的是……炼丹?”

    徐景没有理解朱厚照表达的意思,但他感觉应该跟炼丹差不多。

    朱厚照很有耐心地说道:“不是炼丹,你知道煮东西吗,就把这海带放在大锅里煮,之后水干了应该就差不多能看见了,这东西应该跟盐差不多。”

    朱厚照没有别的例子了,现在没有跟味精相似的晶体,只能拿盐举例子。

    徐景经过朱厚照的指点,知道这个方向了,先带着人煮吧。

    “谨遵陛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