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文武双全朱厚照 » 第三十四章 今日无事,皇宫听曲

第三十四章 今日无事,皇宫听曲

    锦衣卫百户钱宁卑微的站在刘瑾旁边,恭敬地说道:“刘公公,恭喜恭喜,您现在成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陛下可是相当器重您啊!”

    “不管调到什么位置,都是为了皇爷做事,没什么喜不喜的。”

    刘瑾笑着摆摆手。

    “那可不一样,您现在是司礼监的人,司礼监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内廷啊。”

    “呵呵,钱百户啊,今日来找咱家是有什么事情吗?”

    “没事就不能看您了吗?卑职在东厂可是很想念您啊。”

    “你在东厂就好好干活,皇爷对东厂是很重视的。”

    “诶,您放心,您对卑职的教诲我是日夜思考啊。”

    “行了,别拍马屁了。”

    刘瑾嘴上虽然说不要拍马屁,但是看表情一点都没有不要的意思。

    钱宁继续说道:“刘公公,卑职有个事情想请教一下。”

    “什么事情,你说说看。”

    “卑职想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陛下面前露露脸。”钱宁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个嘛……你怎么不去问问萧敬呢?”

    “说实话,卑职和萧提督没有跟您那么熟,而且现在谁不知道您才是这大内最炙手可热的。”

    “你小子……哈哈。”

    刘瑾看着钱宁也笑了,现在确实自己是最受到重用的,可是他也感受到了压力,现在张永控制着皇店,他以前就跟着刘瑾,不足为虑。

    可是丘聚不知道怎么就被皇爷想起来了,这可是自己的重要对手,以前自己没到东宫之前,就是丘聚在侍候皇爷,自己到了之后才凭借手段把他挤走,现在他又凑上来了。

    刘瑾知道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了,钱宁就不错,有野心,能力也不错,是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行,钱宁,咱家知道了,有好事肯定不会忘了你的。”

    “卑职多谢刘公公指点迷津,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您收下吧。”钱宁把一锭银子塞到了刘瑾的手中。

    刘瑾也不客气,放进了怀中。

    他思考着怎么样稳固自己的地位,找一些能歌善舞的献给皇爷,再进献一些小动物,以前皇爷就喜欢小动物。

    ……

    乾清宫。

    “皇爷,您看,这些都是能歌善舞的宫女,奴婢可是挑了好长时间呢。”

    “嗯?不要弄这些,朕不好这个。”

    “皇爷您怎么了?奴婢看您这些日子太过于劳累,想让您放松一下,您可是大明的天,不能太累。”

    朱厚照把题本放下,笑着说道:“行,朕就歇一歇。”

    他自打穿越过来之后就没有体验过这个,正好看看古代的歌舞和现代的有什么不同,都穿越过来了,该享受的就得享受嘛,刘皇叔都爱享受呢。

    朱厚照放松的躺在榻上,前面的小桌放着水果、糕点,葡萄酒。

    一阵音乐响起,十几名宫女奔到殿中,长长的水袖随着舞步跳动,宫女翩翩起舞,身形随着舞步起伏。

    朱厚照可是经过后世的信息轰炸,看过的跳舞不计其数,擦边的和不擦边的,露的多的和露的少的,这些现在还迷惑不了他,不过他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的,他还没有看过纯古代的舞蹈。

    这要是原本的朱厚照,现在估计已经笑开花了。

    他拿起琉璃杯,将剩余的葡萄酒喝光,看着琉璃杯愣住了,现在的工艺已经足以制造透明玻璃了吗?

    那要是用它来盖大棚,冬天不就不愁吃的了吗?还能让农民在冬天也有活干,皇店也能增加一项营生。

    “刘瑾,皇宫内有温室吗?”

    刘瑾在旁边也很享受,听到了皇上问话,摆了摆手让宫女们停下。

    “回皇爷,有温室,不过都是秋冬才会使用,种植蔬菜以供皇室。”

    “规模大吗?”

    朱厚照很好奇,这古代的温室大棚到底有多大规模。

    “皇爷,这温室的规模不大,现在的温室蔬果也就够供应皇室和偶尔赏赐大臣之用,大臣们都说这温室太过于费钱,孝宗皇爷就削减了不少。”

    朱厚照对于现在的这几位辅政大臣真是看着就生气,这是多好的解决流民问题的途径啊,就没有人想到吗?真是够蠢的!

    不对,这能当上内阁大学士,怎么会蠢呢?难道是他们背地里用了温室?然后自己赚钱?

    “宫内有多少温室?”

    “大概有五十亩地,都是宫内的太监负责种植。”

    朱厚照琢磨着五十亩地确实也就够皇室吃了,要是想要卖出去赚钱,根本就不可能。

    他想了一下对刘瑾问道:“现在皇庄有多少?”

    “皇爷,现在皇庄一共有一万二千多顷。”

    “都在京师附近吗?”

    “是的,皇爷。”

    朱厚照把顷换成亩,一顷地是五十亩,一万二就是六十万亩,我屮艸芔茻,我有这么多地吗?我岂不是中国最大地主了?

    不对,可能还有比这更多的,明朝时期土地兼并的很厉害,明面上看他们的土地都没有多少,谁知道隐藏起来的土地到底有多少。

    朱厚照按下激动的心,看着殿内的宫女们说道:“行了,你们都去休息吧,朕过几天再看。”

    “是,陛下。”

    朱厚照开始规划着怎么用这些皇庄,现在来看是需要在皇庄扩大温室的规模,那就按照宫内的温室修建就行,不过肯定不能把全部的皇庄都盖温室,先改一部分,然后分批种植蔬菜瓜果,保证冬天的每个月都有新鲜的上市,这样皇店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赚钱了。

    正好朱厚照前阵子把京师所有的煤矿都收归了,燃料肯定不缺。

    人手的话,就用皇庄原来的人就行,让宫内的太监去教给他们,来一个入门培训。

    不过煤炭这部分,还得保证京城的居民冬天日常所需,那就还得增加煤炭的产量。

    不过朱厚照兴致很高,现在内库的钱足够,而且每年还有税收进账,不怕资金链断裂,他努力的规划着,基本上把现阶段能考虑到的都加进去了。

    “刘瑾,传张永进宫。”

    “是,皇爷。”

    不多时,张永就到了朱厚照的面前,跪下说道:“奴婢张永叩见皇爷,愿皇爷万岁。”

    “张永,汇报一下皇店的事情。”

    “回,皇爷,现在各家盐店已经基本改装完了,再有几天就可以开业,各家也把存有的盐送至奴婢这里,皇爷请看。”

    “嗯,你继续说。”

    “煤店的进度跟盐店是一样的,也是等着开业呢,煤矿那边已经按照您说的方法进行洗煤,制造蜂窝煤了,而且奴婢试了试这蜂窝煤,确实要比原先的煤炭更耐烧了。”

    “嗯,你干的不错,该赏。”

    张永眼珠子转了转,皇爷现在对于赚钱很在乎,他在这些日子也有了帮助皇爷更赚钱的想法,口中说道:“皇爷,奴婢对于皇店有个想法,想扩张皇店。”

    朱厚照看着张永笑了,不错嘛,这就得放出去锻炼。

    “你说说看,想怎么扩张?”

    “皇爷,奴婢是这么想的,之前皇店要开启煤店和盐店,但是也没有关闭之前就卖煤和卖盐的店铺,奴婢想着是不是把所有的煤、盐店都关了,以后京师只有皇店能卖,这皇店不是就能赚的更多了吗?”

    朱厚照笑着点了点头,口中说道:“张永啊,你过来。”

    “是,皇爷。”

    张永匍匐着向前爬。

    “再往前来点。”

    张永爬到了朱厚照的脚下。

    “朕赏你个你最爱吃大脚丫子!”

    朱厚照说完就撩起衣服的下摆,一脚就踹到了张永的脸上,将他踹的转了几个圈。

    “过来!”

    朱厚照怒吼着让张永回来。

    刘瑾和所有的宫女都害怕的跪倒了地上,只敢看着面前的地。

    张永连滚带爬的回到了朱厚照的脚下。

    “你可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你的饭都吃到狗肚子里面去了?啊?你是光长肌肉不长脑子吧?”

    “奴……奴婢没有啊,皇爷,奴婢……”

    “你知道朕为什么不取缔那些店吗?为什么要让你重新选址开盐店吗?”

    “奴婢不知。”

    “如果朕今天听了你的建议,那么你的死期就不远了,还让朕背上骂名,说朕与民争利!”

    张永害怕的哆嗦上了,自己只是想让皇店更赚钱。

    朱厚照刚开始设置煤店和盐店的时候,只是为了赚钱,但每天睡不着的时候,开始想这种能不能行,也想过把所有的煤、盐店并到皇店之下,但是他知道,不能这么做。

    如果这么做了,许多以此为生的人就得改行,而且文官这里就开始劝谏了,陛下乃是天下之主,岂可与民争利?

    而且他确定了,皇店官营是为了平衡物价的,不是单纯的为了赚钱,赚钱只是一方面,他现在是大明皇帝不能因小失大。

    “张永,你以后没事的时候要多读点书,拿着这个,下去吧,朕现在看到你就烦,滚!”

    张永颤巍巍的接过了本子,手忙脚乱的退出了暖阁。

    刘瑾上前给朱厚照揉腿,讨好着说道:“皇爷,犯不上跟这个没脑子的生气,您气坏了就糟了。”

    “张永这脑子怎么长的?果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是是是,皇爷您消消气。”

    “去,换个宫女来,你的手劲太大了。”朱厚照不耐烦的说道。

    刘瑾识趣的退下,点了一个眉目清秀的宫女给朱厚照按腿。

    朱厚照无奈了,这都是什么人啊,不是都说明朝的太监都是识字的吗,怎么张永这么没脑子呢。

    刘瑾小心翼翼的进来小声说道:“皇爷,南镇抚司千户刘清请见。”

    “宣他进来吧。”

    不多时,刘清进来跪地说道:“卑职刘清,参见陛下!”

    朱厚照懒散的说道:“起来吧,看样子事情办完了?”

    “是的,陛下,这是卑职整理的名单,请陛下过目。”

    朱厚照看着递上来的两份厚厚的本子,好奇地问道:“怎么两份?”

    “回陛下,一份是有罪的锦衣卫,另一份是无罪但需要开革出去的锦衣卫。”

    朱厚照一条条的对照名字看过去,好嘛,这有罪的可是不少,有的判死刑抄家真是够够的了,南镇抚司的建议是也不放过,而且其中有许多都是勋贵的亲戚。

    他又拿起另一份名单,其中都是有一部分是罪行较轻的,还有一部分是吃空饷的。

    “都在里面了吗?”

    “回陛下,经过卑职的细心调查,基本上都在里面了,现在只需要对抓捕的锦衣卫询问口供,让他们认罪就可以了。”

    “嗯,你办的不错,照常处理吧。”

    “谨遵圣命。”

    刘清仿佛有话要说,正在那犹豫。

    朱厚照看着刘清问道:“还有事?”

    刘清下定了决心说道:“陛下,卑职通过南镇抚司查出来,自永乐之后,许多文官和勋贵就有恩荫进入锦衣卫的家属,这部分人员是否需要开革出去?”

    “这部分人有多少?”

    “卑职只是对京师大致调查过,大概有几千人之多。”

    “他们犯了什么错吗?”

    “他们并没有什么过错,因为他们领的也是恩荫的官职,没有实权,锦衣卫日常的工作也不需要他们。”

    “这么多人干领俸禄不干活吗?”

    朱厚照想起来刘清说的只是京师,问道:“那全国现在一共有多少锦衣卫?”

    “回陛下,现在全国上下共有锦衣卫十万人之多。”

    朱厚照惊讶了,怪不得每年的税收也不见得多,这么多锦衣卫的军饷就够不少了。

    “这么多人,让朕想想到底应该怎么办。”

    刘清跪在那里,没有说话。

    朱厚照坐在那里沉思,这么多的锦衣卫,那为什么不见锦衣卫发挥作用呢?

    十万人的锦衣卫,那可算得上是全国最大的卫了。

    哦对了,锦衣卫是世袭的,永乐年间到现在也一百多年了,世袭的这么多锦衣卫一个都没有开革,还一直进人。

    朱厚照思考了许久,那就按照南镇抚司提出的那套要求,对全国的锦衣卫进行考核,将门槛定高,最少开革出去一半人才够,还得取消世袭,如果还是世袭的那帮人,锦衣卫的整体能力也会降低,那就丧失了锦衣卫的功能。

    朱厚照苦笑了一声,现在锦衣卫也快丧失了他的基本功能了,监察百官就是个笑话。

    “刘清,等京城的清查完毕之后,要把京城的锦衣卫考核完毕,争取将不合格的人全部开革,之后朕会颁布诏令,取消锦衣卫的世袭,改为选拔制。”

    “等京城的弄完之后,全国的锦衣卫你也要负责起来,在全国各所都要建立小的南镇抚司,京师的南镇抚司垂直管理各所南司,人手不够就报名单。”

    “卑职明白。”

    “行,你先按照这样去做吧。”

    “卑职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