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文武双全朱厚照 » 第一章 朕是朱厚照?

第一章 朕是朱厚照?

    “陛下,陛下。”

    朱厚照半梦半醒之间听见有人说话,悠悠转醒看见一个太监站在他的床前。

    眨了几下眼睛,看着眼前的人,他脑海中混乱的记忆慢慢对应。

    现在站在他面前的是他的大伴刘瑾,此时的他还不是那个“立皇帝”,只是朱厚照的贴身太监。

    朱厚照有点不知所措,看着穿太监服饰的刘瑾,他也反应过来了,他穿越了!

    穿越到了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身上!

    他茫然的看了看自己的身体,现在的朱厚照还是少年时期,不过身体已经逐渐开始向壮硕发展了。

    朱厚照咽下了口水,自己只不过是在企业单位混过几年罢了,这种勾心斗角让我来参加是不是有点越级了?

    一个单位混子穿越到皇帝身上,怎么应对朝堂的阴谋诡计,在线等挺急的!

    “陛下,内阁三位阁老递了牌子求见。”

    朱厚照缓慢起身说道:“求见?什么事情?”

    “因为刘文泰的事情,阁老们觉得陛下对于刘文泰的处罚过重,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厚照气愤的说道:“处罚过重?他给我父皇下错药罪不至死吗!”

    他穿越之前也看过很多明朝的故事,其中就有明孝宗莫名其妙死亡的悬案,其中刘文泰作为太医下错药导致明孝宗病症加重,可到最后刘文泰却全身而退,落了个善终。

    现在穿越了肯定要改变这大明朝,消除内忧外患,就从刘文泰先开刀吧。

    朱厚照站起身说道:“走吧,看看他们怎么说。”

    “臣刘健(李东阳、谢迁)参见陛下。”

    “诸位阁老免礼,赐座。”

    刘健坐下后就不说话了,开始神游天外。

    李东阳看了一眼刘健,知道他能过来就不错了,指望他率先开口说话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开口说道:“臣恳请陛下收回赐死刘文泰等人的旨意。”

    朱厚照打量着这三位阁老,他们三个都是他父皇留下的辅政大臣,刘健是弘治时期的内阁首辅,李东阳和谢迁协助刘健处理内阁事务,不过李东阳的地位要高一点,历史上在刘健告老还乡之后,是李东阳接任了内阁首辅。

    “李师傅,为什么要朕收回这份旨意?”

    “回禀陛下,经都察院几番审讯,英国公和诸位御史弹劾刘文泰的罪名不成立,目前都察院对于刘文泰的罪名是交结内官,依据律法刘文泰等人罪不至死,应将刘文泰等人发配。”

    朱厚照听完李东阳说的话没有看他,反而对着刘健问道:“首辅,您的看法呢?”

    刘健听到皇上的问话,仿佛回了神回道:“回陛下,臣没有异议,全凭陛下圣裁。”

    朱厚照砸了咂舌,刘健这是不支持不反对啊,言外之意是你是皇帝,想杀或者不杀都可以,我都支持。

    转头看了看谢迁,面上毫无表情,手上却在数珠子,也不知道那几颗珠子有什么好数的,看你这么爱好数珠子,要不然送你出家?

    朱厚照看着三人的神态,顿时对于他们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刘健是内阁首辅,文臣领袖,对于李东阳提出的建议没办法置身事外,只能采取不支持不反对的策略。

    谢迁是阁臣,估计跟李东阳也是面和心不和,参与进来估计也是因为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现在的局势就是,李东阳为主力,谢迁参了团却在划水,刘健在一边观望。

    “李师傅,你说的对,按照现在都察院的结论来说,刘文泰等人确实罪不至死,旨意暂时可以收回。”

    李东阳听到朱厚照此话,顿时心生满意,心说小皇帝还是挺听话的嘛,不像原来在东宫时那样了。

    “陛下圣明,大明有陛下这样的明主,大明可传万代。”

    朱厚照摆了摆手说道:“李师傅不要夸赞朕了,朕还没有说完,旨意可以收回,不过朕对于刘文泰等人还有许多疑问,都察院可能不太适合审讯……”

    李东阳有点没反应过来,都察院不适合审讯,那哪里适合?刑部?我看刑。

    朱厚照思考了一下说道:“大伴,拟旨。”

    “命都察院将刘文泰等人移交东厂,三日后下廷议重审。”

    朱厚照在穿越前就知道,想让一件事不按照对方的操作执行,最好的办法是将事情闹大。。

    廷议刘文泰等人就是将所有的文臣都拉进来,总不能你李东阳已经掌控朝廷所有的文臣了吧?总会有跟你反对的声音,就比如英国公,还有好多御史肯定就不同意啊。

    这对于李东阳来说是不可控的,他现在还不是那个文臣领袖,内阁首辅,扳倒阉党,谥号文正的太师李东阳。

    他现在只是内阁次辅,没做到文臣巅峰,话语权还没有那么大,何况还有诸多御史在盯着。

    李东阳听到这句话脑袋嗡的一声,刚才不还是说收回圣旨吗?怎么发回重审了呢?而且最重要的是,怎么还让厂卫参与了进来?陛下这浓眉大眼的是不相信文臣了吗?

    李东阳有点急了,想着三司会审无所谓,他的学生比较多,很多人都在都察院,最起码还能占据一部分话语权。

    重要的是不能让东厂重新进入朝堂,他和刘健谢迁在内阁这么多年,无时无刻不在弘治皇帝耳边劝说,东厂是迫害文臣的,官宦不能干政,多年苦功不能毁在他手里。

    “陛下,厂卫不可擅用啊!”李东阳急忙跪了下来说道。

    “诶,李师傅快快请起,朕知道厂卫的危害,你放心,朕不会冤枉忠臣的。”

    朱厚照看了一眼刘瑾,刘瑾急忙过去将李东阳扶起来。

    李东阳站在那不知所措,心说他是不是忠臣我还不知道吗,小皇帝一点都不像弘治帝,只要我劝谏几句,他就认真听取我的建议。

    “朕还没有进膳,三位阁老告退吧。”

    朱厚照起身缓步的走出了暖阁。

    李东阳呆呆的看着朱厚照的背影,刘健看着发呆的李东阳嘴角微微翘起,没有说话先行出了暖阁。

    ……

    “召萧敬前来见朕。”

    “是,陛下。”

    朱厚照坐在椅子上,看着站在他面前的萧敬,打量着这位从英宗时期过来的老人。

    弘治皇帝很信任萧敬,弘治三年就开始在司礼监当掌印太监,现在这位掌印太监又被弘治皇帝留给了他。

    “萧大伴,你跟着父皇多少年了?”

    “回陛下,弘治初年开始就跟着大行皇帝陛下了,现在有十八年了。”萧敬恭敬的回答道。

    “十八年了……萧大伴,你兼着东厂也很多年了吧。”朱厚照漫不经心的说道。

    “是,不过大行皇帝不怎么喜欢东厂刺探情报。”

    萧敬犹豫的说了出来东厂的事情。

    弘治皇帝耳根子比较软,只要文臣劝谏他,宦官如何如何,弘治皇帝就压着东厂不让动,英宗和宪宗时期东厂、西厂、锦衣卫并行的风光也已经不在了。

    “以后厂卫都要动一动了,不能让他们闲着,你说对吧萧大伴。”

    朱厚照歪着头看向萧敬。

    “朕让刘瑾去协助你,你们俩去挑选得力人手,东厂先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