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杂谈 » 第二十六回:救龙驹赵云打虎

第二十六回:救龙驹赵云打虎

    上回书说到,赵云回乡途中,路遇一猛虎追赶一匹骏马。只见在白色骏马身后大约百十丈的距离,一头体型庞大,估摸着至少有上千斤的吊睛白额猛虎正在山路上奔腾跳跃,紧追前面的“照夜玉狮子”,锲而不舍。

    看起来这一虎一马已经追逐了许久,白马已经露出了疲态,而猛虎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边狂追,一边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希望能够震慑猎物。

    白马嘶鸣着朝赵云狂奔而来,鸣叫声中似乎有祈求救命之意,令赵云不由得怦然心动,“既然遇上了,吾当先救这匹骏马,能否收为己用,就看造化了!”

    打定主意,赵云拨马闪开去路,放这匹白色野马从身边蹿了过去,同时弯弓搭箭,将弓弦拉的如同满月,瞄着后面紧追不舍的猛虎就是一箭。

    “嗖”的一声,利箭破空而出。

    吊睛白额虎虽然察觉到了赵云的敌意,但由于冲的太猛,躲避不及,被一箭射中了颈部,鲜血直流,不由得进入了狂暴的状态,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猛冲,看看距离赵云只有几丈的时候,突然腾空而起,从天而降,带着巨大的呼啸声,势如泰山压顶。

    “不好!”

    白驹过隙的瞬间,赵云侧翻下马,躲过了这头猛虎的这一扑,但战马却躲闪不及,被这头重达千斤的猛虎摁在了身子底下。嘴掌并用,一巴掌闪过来,虎趾上的指甲犹如锋利的刀片一般,瞬间就把战马的腹部撕开了四道血淋淋的伤口,鲜血汩汩而出。

    不等战马发出嘶鸣,这头吊睛白额虎张开血盆大口,一下子撕咬住了战马的颈部,一个猛虎摆首,生生的将战马的的颈部撕裂。

    “畜生看箭!”

    赵云来不及多想,再次弯弓搭箭,奔着白额虎就是一箭,朝着它的眼睛,疾如闪电般射出。

    夜色之中,白额虎的两颗眼睛发出绿油油的光芒,犹如两颗宝石,在黑暗中尤为醒目,也让赵云的准星提高了许多。

    “噗”的一声,正中这匹撕咬赵云坐骑的猛虎右目,只让这头牲畜发出更加惊心动魄的怒吼,只震的漫山遍野的树木上仅有的枯叶簌簌飘落。

    这一箭射的太狠,而且是要害部位,这头吊睛白额虎似乎失去了理智,在咆哮怒吼的同时,从马背上腾空而起,以鱼跃龙门之势恶狠狠的扑向了赵云,恨不能把赵云撕成碎片,以泄心头之恨。

    说时迟那时快,赵云就地一滚,再次躲开了猛虎这一扑,就在猛虎擦着自己头顶过去的瞬间,手中的龙胆亮银枪以雷霆万钧之势狠狠的插进了猛虎的腹部,然后就地滚开。

    猛虎再次发出一声吼叫,但却已是强弩之末,吼声中带着不甘心与悲哀。身体在地上挣扎了几下,但却已经被长枪自下腹中透背而出,虽然不甘认命,却终究回天乏术,尾巴摇晃了几下,最终慢慢咽气。

    “呼……好险啊!”

    赵云从地上爬起来,擦了下额头上的汗珠,依旧心有余悸:“吾活了二十多年,猛虎也见过许多,还从未见过如此雄伟的猛虎呢,当真可以称得上虎王!”

    赵云唯恐这头猛虎未死透,拔出佩剑来又在虎身上补了几剑,确定死的不能再死了,这才拔出长枪,在虎皮上把枪杆上的血渍擦拭干净。

    “可惜,战马却被这畜生咬死了?难道剩下的路要步行了吗?”赵云走到自己的战马前,看了下,也已经死透,不由得眉头紧皱。

    就在赵云愁眉不展的时候,那匹刚刚冲过去的“照夜玉狮子”忽然去而复返,一路奔跑着来到了赵云的面前,并且用头部在赵云胸前蹭来蹭去,似乎是在感谢赵云的救命之恩。

    “哈哈……太好了,这马儿竟然知道感恩图报,看来这是上天赐我良驹!”

    因祸得福,赵云喜出望外,伸手揽了这匹白马的颈部,笑问:“从今随我征战四方,扬名立万可好?”

    马儿似乎能够听懂赵云的语言,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雄壮的嘶鸣,仿佛在回答赵云的请求。这一刻,宝马被英雄折服!

    赵云当即把原先坐骑上的鞍铲嚼环全部摘了下来,套在了照夜玉狮子的身上,扳蹬认鞍,翻身上马,嘴里叱喝一声“驾”。

    宝马得了命令,发出一声嘶鸣,四蹄腾空,如同利箭一般射了出去,只让赵云大感意外。虽然知道这坐骑脚力非同寻常,但却没想到冲刺速度竟然快的如此匪夷所思。

    “我原先的战马一个时辰能赶七八十里路,照此马的速度,只怕一个时辰一百五十里不在话下,当真是千里良驹也!”赵云一边策马奔腾,一边在心中暗自狂喜。

    照夜玉狮子撒开四蹄,如同腾云驾雾般驮着赵云一路向前,而且更让赵云感到神奇的是,这匹良驹不用火把照明,仅凭双目就可以赶夜路。一路上闪转腾挪,躲避着路上的坑坑洼洼,如履平地,浑身雪白的鬃毛在黑夜里散发着白莹莹的光芒,犹如狮子夜奔,当真是矫健优美。

    河北巨鹿郡。这是一个繁华的所在。这地方商贾云集,整天是车水马龙啊。

    忽然有一天下午。在北大街太平桥下,这围着好多人。里三层,外三层。真称得起是人山人海呀。这么多人站在这,这是看什么呢?有人居高临下,这么一看呢。哦。原来有一个小孩在这卖马呢。

    这小孩也就十五六岁。哎哟,长子太好看了。那张小脸啊,就像三月的桃花一滋嘴,六月荷花一放水,红扑扑粉蠕蠕白嫩嫩水灵灵。生的是宽脑门,尖下颏,细眉毛,大眼睛,前发齐眉,后发盖颈,身上穿着宝蓝色的短衣。脚下一双鹿皮靴子是兜跟窄腰,在左肋下挎着一条镔铁棒,有三尺多长。

    小孩手里头牵着一匹马。哎哟,这马可真漂亮。小孩生的俊,马也出色呀。这马头至尾有丈二,蹄至背高八尺,细蹄座大蹄碗竹签耳子刀螂脖,干棒骨开前胸。像一头灰龙似的。真要把这马牵到海里去?大概能变成龙。要把他拉到山头上。他能成为一只虎。这马呀,鞍铲鲜明。可惜哟,就在那马鞍子上插着一根草标。这马是卖的。

    小孩啊,瞅了瞅,这么多人围着,嘶,怎么没有一个问价钱的呢?有人可就说了话了。嘿。小伙子。你这马卖吗?当然卖了。要多少钱?小孩看了看这人。你真想买吗?当然买了,既在江边站,我就有望水的心呐。你说说,要多少钱呢?小孩把左手往起这么一抬,伸了一个手指头。哦,一两银子?小孩乐了:我这马呀,要纹银,一千两。

    欲知此人为谁?为何在此卖马?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