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不得已我成了大明的万岁 » 第三十四章 春药

第三十四章 春药

    往日再美好,也是过去,留下多少相思。

    平安在夕阳中,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扬州多水,江河水漫漫。

    平安在激荡的河流边儿上看风景。

    水中世界,水上世界,好像是两个世界。

    时间待久了,平安感觉自己快要适应这个动荡的社会。

    感觉自己过去所经历的好像是一场梦。

    我到底是现代穿越来到大明的?还是大明人做了一个穿越现代的梦?

    打开手上的信件,上面清秀隽永的字,把平安带回到了现实。

    书信是宜伦公主寄过来的。

    朝堂风云变化莫测,几天前回去的黄子澄参了平安一本。

    一条罪状比一条罪状都严重,黄子澄何其阴毒狠厉。

    1、勾结朱棣,拖延不战。

    2、劫掠百姓,毁大明根基。

    3、私密贩买贩卖,蓄养死士,图谋不轨。

    这些罪哪一条拿出来都是要砍头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

    皇帝朱允炆没有表态,而这种没有表态恰是最真实的态度。

    或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群文官开始攻击自己,杀武将,博取名声,是那一帮人最擅长的事儿。

    到时候,即使最慷慨,最有忠勇之心的武将也会沉默。

    舆论之下,自己就成了一只待宰杀的羔羊。

    书信中,宜伦公主满是焦灼。

    皇室宗亲聚会的时候,皇帝朱允炆表现的很友好,多次在宴会期间赞扬平安。

    原话是这样说的,“国难思良将,平安是国家的良将,更是朱家的福将”

    但是,单独召见宜伦公主的时候,严辞间有很多不满。

    抱怨内容的关键,在于平安初期拖延不战,黄子澄去了,才有了朱棣的逃跑。

    平安看着宜伦公主写得信,迎面而来的是朱允炆深深的怀疑。

    对朱棣的出战,平安在奏折上解释过很多次了,朱允炆仍是充满嫌隙。

    平安陷入了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思考、感慨。

    在不远的南京城,宜伦公主哭着从皇宫里出来,就在刚刚,宜伦公主和皇帝吵了一架。

    宜伦公主快不认识自己的弟弟了,多年的文化熏陶,怎么做一个皇帝,他应该熟悉啊!

    如今,将在外,他不仅仅全力信任,授权,而是怀疑,监督。

    更过分的是,还对杀了朱高煦、朱高燧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敌意,好像平安杀了朱家人,为他招致了一个杀亲人的名声,都是平安的错。

    倒不如平安被杀死,万里江山都送给他们,才是对的。

    “你不信任他?为什么要用他?你不如放了他,让我们一起过踏实日子去!”宜伦公主感道,哭哭啼啼地跑出了皇宫,留下了发愣的朱允炆。

    朱允炆落寞地坐在椅子上,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现在也是犹豫不定。

    白昼里,齐泰和他说道:“平安现在名声太盛,朱棣被打跑,他成了大明的战神。”

    黄子澄更是补充道:“平安劫掠百姓,真金白银地拉进了营帐。”

    有钱有名,他平安打赢了朱棣,谁来打平安?

    当年郭威、赵匡胤带军席卷天下,回过头来,就黄袍加身,成了天下的主人。

    历史不远,让人铭记,动荡的根源是动荡时期的军权无法限制。

    至于说平安是大明的驸马,杨坚、曹操、赵匡胤,哪一个覆灭前朝的巨奸,不是皇帝的亲戚。

    如今,天下大事,江山飘零,皇爷爷才走了多长时间啊!

    四叔朱棣,朕不打算杀他,他为何要造反?

    异族鞑靼,趁机作恶,战火烧到了河间。

    防不住他,又得用他,皇爷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朱允炆有些颓唐,但是他又想起齐泰说的话。

    “臣有一计,可保无忧,您刚才说,平安成立中科学,赚得不少白银,有很多献于陛下,我今想,利用这些银两,扩大直隶诸卫亲军。”

    朱允炆立马想起来,自己的直隶诸卫亲军,大部分已经折损在了和朱棣的战斗中。

    剩下的士兵,在守城之战中,编进了平安的队伍,已经进了扬州,开始了东征。

    现在的确是,京城已无兵可守,只有几千士兵应急,朱允炆一想到这里,心里不由得后怕。

    无论是平安、朱棣、鞑靼阿鲁台,任何一方,挥师南来,南京城如何守得住?

    不过,幸好,平安现在还是大明之长城。

    至于,将来的隐患,只能是见机行事。

    朱允炆的心情又调整过来。

    自从朱棣围城之后,朱允炆感觉自己有了心理上的后遗症。

    患得患失,不信任人,情绪总是起伏不定。

    有一次,御医华庭号脉,说道,次症是惊吓过度,郁燥伤肝。

    朱允炆听完后,让锦衣卫把他拉下去打了三十大板。

    说皇帝惊吓过度?

    这不是在找打!

    恰好,龙虎山林真人进献祥瑞,送来仙鹤两只,龙虎修仙经,还有两枚龙虎丹。

    朱允炆摇了摇头,不再多想,看了看夜色,让太监拿出来一枚龙虎丹。

    龙虎丹是朱红色的,朱允炆闻到了血腥的味道,他也有些听闻,龙虎丹炼制中有一剂药,是阴年阴月阴时出生的女子的初次经血。

    朱允炆吃了一枚,喝了一些山泉水,感觉到自己火神充满了力量。

    过了一刻钟左右,朱允炆感觉浑身发热,额头有些烫,内心有了很多冲动。

    “快!送我到荣妃那里!”朱允炆说道。

    朱允炆的贴身太监说道:“陛下,今天早上,陛下让老奴提醒陛下,今晚去皇后那里,商议国事。”

    朱允炆双眼有些赤红,诡异的声音冒出来,“别废话,咱们速速前去荣妃那里!”

    王忠看了看,朱允炆有些异常,又小心谨慎地说道:“陛下,要不找找御医吧!”

    “啪!”朱允炆一个耳郭打了过来。

    所有的人,包括朱允炆自己都有些震惊。

    朱允炆感觉自己在火上烤,来不及说其他,“王忠,你还不带我速速荣妃处!”

    “好好好!”王忠心里委屈,但是多半辈子的风云,学会了随机应变,立马召集其他小太监,把朱允炆送到了荣妃处。

    是夜,荣妃的殿里,鬼哭狼嚎,有人想进去看看,都被王忠组织了。

    “陛下,您长这么大,没打过老奴啊!”在荣妃殿守着的王忠,心中满是伤痕。

    “莫非!莫非!陛下他吃了春药?”王忠忽然想到了什么,惊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