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不得已我成了大明的万岁 » 第二十四章 朝堂喋血

第二十四章 朝堂喋血

    朱允炆刚想要把手里的奏章砸下去,咂向走出来的这个人,但是一听声音,一看这位老将军,忍住了。

    眼前这位老将军,在自己记事起,就一直给太祖牵马,虽然无大将之材,但历经了很多次战役,就像一匹老马一样对主人忠诚。

    带领他打仗的太祖、太祖手下的徐达、汤河、常遇春、蓝玉等等,无论是多么天纵英才,都去世了,只剩下这批老马,任劳任怨,一直坚守着,成了过去那些英雄的缩影。

    不仅如此,他还救过高祖很多次,对身边的士兵,不计钱财,也要资助那些陷入贫穷、疾苦的人。

    所以他享受着不一样的待遇,高祖也经常和朱允炆说:“战争结束了,但是为战争胜利、为这国家建立的老兵们就像一批批老马,要把他们放在庙堂,身上披着绸缎,上好的精料饲喂他们,以此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朱家,从来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朱允炆看着他,又想起了那句哈,心中火在克制中,也慢慢第淡下去了。

    “伍仁老将军,你说!”朱允炆说道。

    “陛下,自朱棣反贼席卷江山以来,李景隆挂帅出征,却屡战屡败,丢掉了大半个江山,贼军逼近了都城,张玉猖狂,想要几天内侵占我大明京都,一瞬间,京都人心惶惶,富贵的人都收拾东西向北方跑去,穷困的人连粮食都没有了,像砧板上的肉在等待死亡。”伍仁说道。

    整个朝堂静悄悄,文臣也难得停止了喧嚣,伍仁停顿了一下,整个华丽的大殿能听到针掉下里的声音。

    “平安将军朝堂一和‘我去’从此,大明战神出现,危难之际见英雄,英雄是什么,不是遇事吵吵嚷嚷,告诉别人该怎么做,而是风雨来临时,毅然挡在别人面前,心怀坦荡地说:我来做!”老将军慷慨激昂,人们感觉到了共情。

    接着,他继续说道:“臣老了,这几日来,心神总是不安,茶饭不思,总是想着太祖打江山的难,其中一些将军,更是以打仗的才能为要挟,想要和太祖要更多的东西,我再想,像蓝玉他们如果像汤和将军一样,谦逊为民,不做自私自利、结党营私,该多好啊,臣就多了很多的战友,平日里烹羊宰牛且为乐,一遇这种战事,大家一起冲刺厮杀,该多好啊!”

    伍仁说话的声音越来越激动,所有的人为这位忧国忧民的老将军所感动。

    “哇!”忽然老将军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快快!传太医!”朱允炆一看伍仁竟然激动如此,心中早就被感动了。

    “陛下!别叫太医了,臣老了!”伍仁说道。

    “臣今天说一句公道话,陛下不该怀疑平安啊,臣自小就为太祖牵马、喂马,太祖身边的将军很多,平安是可以像徐达将军一样,成为大明的万里长城啊!咳咳咳”伍仁一直在竭尽全力地使劲儿,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迈身躯,似乎已经支撑不起这门激动了。

    “父亲!医生可是叮嘱让您别激动的啊!”武将中伍仁的儿子伍大勇实在忍不住了,泪水已经挂满了脸上,看着摇摇欲坠的父亲,赶紧上前搀扶。

    朱允炆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想起了往事,想起了平安的确一直在为国战斗,即使成为了驸马之后,也从不骄傲,每次对自己上奏折,说话谦逊低调。

    “伍仁将军,朕明白,你放心吧,下去休息吧!”说实话,朱允炆是一个非常心善的人,此刻,真的非常怜悯这位老将军。

    “平安是大明的万里长城啊!”伍仁实在是太激动了,年迈之躯实在是扛不住了,说完晕倒了过去。

    “父亲”伍大勇急着抱住了这位忠义老人。

    “快快,召太医”朱允炆也连忙叫护卫护送老人下朝,并且派遣太医就诊。

    朝堂有些安静,朱允炆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黄子澄描述的情况如果都是真实,那么平安着实是可恶,绝对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奸诈小人。

    可是伍仁老将军说的也对,自天下大乱以来,是平安屡次拯救国难,没有他,自己的皇位早就是四叔的了,更遑论在这里说什么其他情况。

    “各位爱卿,你们有什么说的没?”朱允炆问道。

    “陛下!”方孝孺站了出来。

    “先生有什么说的,请说说看!”朱允炆也想听一听方孝孺的看法。

    “当今此时,大明面临着内忧外患,阿鲁台已经绕过北京城行军三天,沿途烧杀抢掠,据前方战报说来,大同府正面临着被攻克的危险,如果大同府北攻克,忻府、太原,这江山北边屏障完全就消失了。”方孝孺说道。

    一众大臣皱紧了眉头。

    “此刻,最佳的办法,就是迅速地攻破朱棣,然后挥师北上,杀灭阿鲁台。”方孝孺接着说道。

    朱允炆点了点头,他觉得方孝孺说的也有道理。

    “平安将军可能是为了战机考虑,但是我们考虑的全盘,整个战场,如果光谋一点一面,可能是满盘全输啊!”方孝孺终于把平安是定义为战法的问题,而不是态度的问题。

    能力不足可以培养,态度不好不能用,上下五千年的管理之道。

    朱允炆顿时明白了了自己该怎么办,接着说道:“好的,先生,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下旨,让平安三日内必须攻克扬州城,否则,军法处置!”朱允炆说道。

    顿时,群臣中,尤其是武将,面面相觑,他们眼神中的表情,感觉上面坐了个傻逼。

    远在千里之外的平安打了个喷嚏,他刚刚安顿玩手下的商队,这个商队是他建立的国际商贸工资,隶属于中科院,战争期间,专门负责军用物资的筹备。

    现在生意不好做,尤其是粮食生意,平安就派遣他们去北京城周围高价收购粮食。

    即使再难,也得收购足够的粮食,不仅如此,还有限制边关,粮食和马匹的交易,不能让粮食流失。

    还有,为了以防万一,专门派遣两只队伍,一只去了东北,一只入蜀,战争之时,粮食永远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