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不得已我成了大明的万岁 » 第九章 划江而治

第九章 划江而治

    一下朝,朱高燧在前面趾高气扬地走着,乍一看,平安成了跟班。

    所有人都以为,平安是来欢送朱高燧回燕国的,朱高燧立马嘲讽平安:

    “我们朱家的事儿,你也管,你管的着吗?你管的了吗?”

    平安不答话,只是淡淡地说道:“找个地儿,先把他囚禁起来!”

    身边的护卫也看不惯朱高燧的嚣张劲儿,说道:“好的!大人!”

    压着朱高燧就去了关押战犯的监狱里。

    接着,平安去了军营,让盛庸派兵去告诉朱棣,要想接回他的三儿子,立马过来投降。

    盛庸派出去的兵到达朱棣的宫殿前十分钟:

    朱棣正在和众臣商量军情。是否攻打扬州,当然了,本来正常情况,朱棣顺利的攻打扬州,接着高邮,通州,泰州,逼近南京。

    但是由于先行军张玉受到了挫折,丢盔战甲,跑回来,并且说平安如何优秀。

    朝廷顿时议论纷纷,一种观点就是守住现在的胜利成功,暂且观望一下。

    张玉坚定的说:“陛下,平安的作战布局很厉害,不如现在看一下情况,最好是让朱允炆杀了他。”

    陈亨说道:“殿下,我不同意张玉的看法,他是被打怕了!”

    朱棣什么也没说,看着俩人在不断地争论,直到突然有人报信来。

    朱棣看着跪在下面的士兵,心里有一种焦虑,说不出是为什么?自从平安出现后,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陛下,敌人派来使者,在殿外侯着。”

    朱棣环顾了一下周围,这座宫殿是他攻打泗州后,所占据的一个办公地点,据说是前元王爷的宫殿,成了沈万三的家产,后来又被征收,成了父亲朱元璋的行宫,但是父亲哪有时间游乐,尤其是像泗州这样的小地方,他更没时间过来。

    一家人,成了这样,谁也不想,要是大哥活着就好了,他当皇帝,我当藩王,为他守国门,保边疆。

    我那个侄儿,哎,朱允炆啊!朱允炆你何必相煎何太急呢?

    你杀了我多少兄弟了,真的不给一条活路吗?我朱棣是马上长大的,是战火中长大的,我还怕你个小娃娃,既然你不识相,那就来吧,让你叔叔我教你一下,真正的帝王之道。

    “好!让他进来”朱棣说道。

    一个士兵慢慢地走了进来,胸有成竹,甚至有些倨傲,直接说到:“燕王,给你一个机会!立马投降,你的儿子朱高燧在大将军手里!”

    陈亨说道:“大胆,见了燕王还不跪下!”

    士兵傲然地说道:“我!不跪叛军!”

    “你不怕死吗?”陈亨说道。

    “有种你杀了我!你看我们大将军会不会替我保持!明天早晨你们就会收到朱高燧的人头。”士兵不为所动。

    来的时候,盛庸专门叮嘱士兵,切不可失了专使的威风,不要让敌人看轻了。

    瞬间,朱棣手下,陈亨、张玉、丘福、朱能……都哑口无言,只是从眼神里看得出怒火。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都看向了朱棣,而朱棣此刻已经起身站了起来。

    慢慢地走下台阶。

    走到了士兵旁边,更近了,和士兵静距离相看。

    士兵突然有些害怕了,但他依然强撑着,不让其他人看出来。

    “你很好!你如果投降我的话,我会封你千夫长,让你将来封侯拜将!”朱棣说道。

    “死到临头了,还大言不惭!”士兵一点也不觉得诱惑,他觉得在平安将军带领下,这帮人很快就会被剿灭。

    话音未落,刀光闪过,“咕隆”一声,斗大的人头落在了地上,滚了滚。

    “殿下!”所有人急呼。

    “没有人可以威胁到我们伟大的事业!我的儿子也不行!”所有的战将心中都更佩服起朱棣,这是多么伟大的将领啊,不为私情所动。

    “我决定:攻打扬州,今晚子时全力进攻!”

    “杀!”这殿上,哪一个不是杀人如麻的将军,如今群情激奋。

    “阿弥陀佛!慈悲为怀,不必动刀动枪!”

    忽然,从黑暗中,走出来一个和尚,身形瘦削,眉目狠厉,淡淡地长大家说到。

    扬州城内,朱棣秘密地派使者吴玉招降扬州的守将王礼。

    王礼听闻燕军到达,早有投降之意,被监察御史王彬、指挥崇刚觉察后,逮捕入狱。

    崇刚加紧操练兵马,修缮城池,与王彬共守扬州,昼夜身穿铠甲,随时准备迎战朱棣。

    朱棣下令把书信射入城中,悬赏擒拿王御史,“有缚王御史降者官三品”

    王彬防范严密,身边常跟着一名能举千斤的大力士。

    王礼的弟弟王宗花重金买通大力士的母亲,在王彬沐浴时,把大力士叫出去,千户徐政、张胜趁机闯入,绑了王彬,王宗救出王礼,然后开城投降。

    “扬州被占了!”军情迅速传到了南京都城,朱棣马上要打到京城了。

    “我该怎么办啊!我该怎么办!”朱允炆在皇宫里开始痛哭流涕地哭泣。

    一边的内侍王景弘说道“陛下,您别急,这不还有黄子澄呢么,还有平安将军,有事儿您让他们出主意啊!”

    “对对!快招平安将军,让他把朱高燧抓回来,我要杀了朱高燧!”朱允炆已经急得失了主意。

    扬州到南京二百来里,朱棣一天半就能打过来。

    “不!不能杀!不行我和朱棣划江而治吧!”

    ……

    当平安见到朱棣时,被他吓坏了,只见他眼神空洞茫然,一个劲儿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平安说道:“放心吧,陛下,我自有安排!”

    朱允炆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真的吗!爱卿真的吗?!”

    平安说道:“但我有一要求向您说。”

    朱允炆说:“你说的朕都答应!”

    “陛下,我向您申请杀了朱高燧、李景隆,并且允许我训练一只新军,您提供资源。”平安说道。

    “行,朕准了,但是朱高燧走了,你只能杀了李景隆吧。”朱允炆说道。

    “这不用您担心,这个交给我。”平安说道。

    “好吧,那你赶紧去派军队去,消灭燕王吧,千万别让他打过来!”朱允炆说道。

    “没问题!必不负皇恩!”平安说道。

    平安转头就要下朝。

    “将军留步!”朱允炆说道。

    “陛下!”平安实在想不通朱允炆辛心里素质怎么可以这么差。

    “如果打不过,就谈吧,划江而治也可以啊!”朱允炆声音颤抖,有点哀戚。

    平安什么也没有说,阔步走了出去。

    此时,平安不知道的是,朝堂上,又多出了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