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高宗朱雄英 » 第二十九章 富贵

第二十九章 富贵

    杨士奇因材施教对于跟不上同龄人的吴王朱允熥和江都、宜伦两位公主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他讲课讲的很慢不像解缙讲到自己觉得简单的地方就一句跳过。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他不厌其烦的一一解答。

    一个月后,在学堂讲了三个多时辰的杨士奇刚刚下值,就看见解缙坐在偏殿一角喝酒。

    解缙一个人在喝闷酒,见来人举起酒杯醉醺醺道:“闲来无事,杨兄过来喝一杯。”

    杨士奇看了看外面日头眉头紧皱,但为了和这整天不见人的同事打好关系,忍住不适坐了下来。

    解缙倒了一杯酒放在他面前,看着比自己仅仅大三岁却显得特别老成的杨士奇忍不住吐槽道:“你我都是江西同乡,想我解缙本是少年英才,本来十六岁就有望中举。可我那食古不化的老父非要我在家修劳什子族谱害得我白白蹉跎三年大好年华,不然老弟我可未必不能与那宋朝的晏殊晏同叔比肩。”

    杨士奇心里苦涩,像解缙出身书香门第,幼时师从欧阳衡那样名满天下的大儒。而同样的年纪,他还在四处游学,过着吃了上顿愁下顿的日子。

    解缙的童年像是蜜罐子里成长,而他则是苦水里泡大的。想想自己二十六岁还是个秀才靠着继父好友混了个贡生,而小三岁的解缙已经是从六品的翰林清贵,这种甜蜜的苦恼大概这辈子都落不到自己身上。

    “解大人令尊是为了磨炼你的心性不得不为之。”

    噗嗤拿着酒杯的解缙一声哂笑,摇头晃脑道:“我看老头子是嫉妒我才华远胜于他,想我解某六岁能诗十六岁满腹经纶。你我同乡自然知道吉安府解元的含金量,如果不是春闱那年,我是所有举子里年纪最小之人,陛下压着我,不然那御街戴花夸官领头之位,解某探囊取物也。”

    杨士奇没想到解缙看似高冷实则是个话痨,解缙持才傲物自负天下第一才子,身边自然没几个朋友。如果他俩不是吉安老乡,恰好又都在西宫教学,杨士奇敢保证大街上遇到解缙都不会正眼瞧寒酸的自己一眼。

    两人推杯换盏,解缙口若悬河,杨士奇时不时附和两句,日上三竿,解缙已经醉步蹒跚,他拉开衣领放声大骂,将杨士奇吓了一跳。

    “他朱元璋有眼无珠,他朱雄英年少无知,我堂堂解缙治国理政修典治经无一不精,空有管仲令伊之才只能在这西宫之中学那老童生为顽童开蒙。这叫什么?这叫金子埋于砂砾,贤才弃于市井,他老朱家就配不上我解某人这样的大才。”

    听到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杨士奇小心脏扑通扑通,小心翼翼看了看一旁侍立的马公公。

    这要是传到皇帝耳朵里,西宫上下还不血流成河啊。

    马三宝一身黑衣憨厚道:“杨先生请勿见怪,解大人经常发酒疯,殿下在的时候说了他要闹就让他闹个够,到了饭点自己就会滚回来了。”

    杨士奇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感情这解缙是天天作死,以后可不敢再跟他喝酒了,别喝着喝着等一醒来发现躺在锦衣卫诏狱里了。

    解缙紧紧抓住他的双手,故作神秘道:“杨兄我观燕王任人唯贤可谓雄主,而且燕王移藩南昌离你我家乡不远。不如你我二人结伴而投成就千古佳话,杨兄意下如何?”

    死死掰开对方的手,杨士奇挥袖而去,他是来当教书先生不是陪着他解缙去跳火坑的。

    燕王?或许是个人杰,可跟他这个穷秀才有一毛钱关系吗?杨士奇刚走出奉先殿,一位身穿蟒袍的老太监就追了上来。

    “杨先生留步。”

    黄狗儿手持拂尘,杨士奇拱手作揖道:“学生杨士奇见过公公。”

    第一次见书生见到宦官如此彬彬有礼,黄狗儿忍不住赞叹道:“咱家司礼监提督太监黄狗儿,杨先生如此谦虚他日前途不可限量。”

    杨士奇在进宫以前没和太监打过交道,自然不知道对方找自己何意?

    “不知黄公公找在下何事?”

    黄狗儿一挥手,一名小火者端着着一盘银灿灿的元宝上前,他笑道:“杨先生教导皇孙有功,这里有两百两,是陛下赏你的。”

    杨士奇叩谢道:“草民杨士奇谢陛下隆恩。”

    黄狗儿摆手严肃道:“陛下口谕赐杨士奇同进士出身,任翰林侍读学士,司职文华殿教育皇子皇孙钦此。”

    面对一条通天捷径,一般人都是喜笑颜开领旨谢恩,刚刚解决温饱的杨士奇明显不是一般人,只见他磕头谢恩道:“草民谢过陛下恩典,但秋闱在即,草民想凭一己之力闯一闯,否则草民将会抱憾终身。”

    黄狗儿也不经动容道:“你知道你拒绝的是什么吗?”

    杨士奇向乾清宫方向三拜九叩后起身,一脸正色道:“陛下赐草民一条登天阶梯,但滔天富贵唾手可得非草民所欲也,草民愚钝仍一心想科举证道。”

    “你杨士奇是第二个拒绝陛下的好意。”

    杨士奇好奇道:“第一个是谁?”

    “礼部六科给事中铁铉。”

    杨士奇告别了黄狗儿,天快黑了还没走到宫门,天上就下起了濛濛细雨,他没带伞只能用袖子挡雨,马三宝追了上来撑起一把伞油纸伞。

    “天黑路滑先生小心脚下,若是先生路上有个磕绊,殿下回来该责怪奴婢了。”

    杨士奇在马三宝的带领下上了龙纹雕刻的太孙金辂。

    马车缓缓行进,对那个素未谋面却对自己有恩之人,杨士奇不由好奇道:“太孙殿下是怎样的人?”

    马三宝目光虔诚一脸真挚道:“太孙殿下待人宽厚,告诉奴婢不要以身份低微就看轻了自己,每个人都是生下来都是平等的。”

    “可我听说那些小火者都很害怕殿下。”

    杨士奇副业是内书房教育小太监,不止一次听小太监们谈论地狱有十八层,而太孙是第十九层。

    在那些人眼里太孙就好像青面獠牙三头六臂噬人恶魔一般。

    在解缙这类士大夫眼里太孙殴打太子顽劣不堪、忤逆不孝,将来必是刘宏赵佶一般的昏君。

    他很奇怪这世上怎会有人有如此多的面孔?

    “那是因为他们跟太孙殿下接触不深。皇爷眼里容不得沙子,多少人靠着娘娘的恩德保命,而太孙殿下救了娘娘两次。”

    “早朝时间紧,很多大人俸禄微薄,租不起内城住的远只能披星戴月连夜赶路,到了朝会时常耐不住饥饿晕厥,太孙殿下改了老皇爷的典章让他们不仅能睡好觉还有饱饭吃。”

    “先生不知殿下为何命我等小火者读书,殿下说了知识改变命运,因为读书可以明智,哪怕宦官身份卑贱将来亦可为国家栋梁。”

    “殿下在的时候老皇爷脸上总是笑呵呵的,殿下不在这段日子老皇爷脸上杀气腾腾,大家每天听到的都是奉天殿上哪位大人触怒了皇爷被下狱处死,哪个宫人因为走路大声吵到了皇爷落得死无全尸,殿下不在无论宫人或是朝堂上的大人们哪个不在皇爷面前如履薄冰。”

    “太子和太孙一向不和,可殿下不在这些日子,那春和宫每天都派人来问殿下是否回来。”

    听到这些话杨士奇对着素未蒙面的太孙朱雄英感到更加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