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高宗朱雄英 » 第四章 陪老朱上朝

第四章 陪老朱上朝

    天还没亮,鸡还没叫,朱雄英就被老朱从被窝里拽出来了,乾清宫专门腾了一间偏殿给他,在一群太监宫女洗漱穿衣伺候下。

    朱雄英迷迷糊糊就被老朱拽上了龙撵,看见天还是黑乎乎的,靠着老朱就睡着。

    等他被宫里的报时钟声弄醒,诸位大人已经站在奉天殿前的空地上侍立着。

    纠察风纪的御史如穿花蝴蝶一样在大臣间不断穿梭,他们的政绩就是抓出上朝前衣冠不整,行为不端的人,什么叫行为不端?你在皇宫里挖鼻孔肯定是行为不端。

    随着他跟着朱元璋下了御撵,朝臣们立刻分成分文武两列叩拜在御道两边,朱雄英大步跟上朱元璋还没上台阶就被朱标一把抓住。

    太子朱标斥责道:“没规没矩,那御阶是你能走的吗?”

    朱英雄无语道:“我不能走?那你抱我进去吗?”

    那御阶两旁大臣通道窄的可怜,要是哪个大臣长得太胖,不小心挤到他这小身板,他岂不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宫里被摔死的皇孙?

    朱标手指都要指到他眉心,朱元璋一把拨开呵斥道:“先管好你自己,他是咱的孙子轮不到你教训。”

    朱标彻底呆住了,我我我是他爹啊。

    要不怎么说隔辈亲呢?

    朱雄英拉着老朱的手,进了奉天殿大殿,御台之上老朱端坐在龙椅上,太子在边上侍立。

    他看了看四处没有自己位置,自己还没成年总不能跟大臣们挤在一起吧?

    人家还小,还没想好以后当文臣或者武臣呢。

    于是他迈着小腿一路小跑,爬上了老朱的龙椅,没办法,他现在一米二,龙椅近八十公分。

    太子朱标刚要伸手把他抱下,就被朱元璋横了一眼。

    朱元璋一挥手,太监黄狗儿手持拂尘现在御台下尖起嗓音道:“五品以上奏事。”

    明初官职很特殊,五品以上就属于高级干部,五品以上能进翰林院,能任地方知府。但是有一群人他们可以不看品级,风闻奏事,随意在朝堂上弹劾他人。那就是言官,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都属于这类,还有一些人就庶吉士,人称半部翰林,他们大多任东宫属官,毕竟属于将来要进翰林院的高级储备干部也有在朝堂发言的权利。一般属于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人,少数也有从二榜挑出的。

    二榜的进士出身就惨了,大多数只能进六部观政,上朝连奉天殿门都进不去,只能跪在下面广场恭听圣谕,连皇帝面都见不了还想发言?

    三榜同进士出身就连惨的资格都没有,哪里偏远地区有个县令出缺你就偷着乐吧。运气好熬到退休前,头上知府突然暴毙,没准能混进高级官员队伍里。

    朱雄英做梦也没想到,这洪武朝上朝还是个体力活,早上四点不到就要起床,心里为下面上面的大臣们默哀,因为他们大多数甚至凌晨一两点就要穿戴整齐往皇宫集合。

    住得远的那真是彻夜赶路,睡觉?马车上睡吧,洪武朝迟到你还要不要命啦?

    就这早朝制度,老朱家自己的娃都顶不住,在朱老四和胖子朱高炽时期还勉强维持,到好圣孙宣宗朱瞻基时期几乎形同虚设。实际是内阁产生替代了皇帝跟外朝沟通,让皇帝用早朝沟通大臣处理政务的途径失去了意义。

    这也是为啥在朱老四在锦衣卫后面加了个东厂之后,成化年又跑出个西厂,甚至正德年还有个内厂,这都得谢谢堡宗,让文官集团不仅掌管了皇帝的治权,还掌握了全国兵马。

    像后来的内阁首辅,皇帝要任命谁得经过廷推,皇帝要修建宫殿经费得靠他们批钱,皇帝要派军出征,主将必须由他们任命,还得是文官自己的人。

    等土木堡之后,仅剩的勋贵武将也得依附文官生存,钱袋子、官帽子和京城宿卫都在文官手里。大明的中后期,除了嘉靖一朝,总体上内阁的相权一直压倒皇权。

    大臣们讲的文采斐然,朱雄英听的直打瞌睡,瞟着朱元璋脸色时而阴晴不定,朝臣们站着都战战兢兢。

    朱雄英心想别看衮衮诸公现在被吓得像一个个鹌鹑,过了洪武永乐两朝之后他们就起飞咯。

    老朱废除中书省左右宰相后,早朝经常要处理上百件事,拖到午朝是常事,他还好,站着的太子和大臣就受老罪了。

    常务副皇帝朱标不光要替老朱回复诸位大臣,还时不时要亲自下去赏赐有功之人以示恩宠,三个时辰后,朱标的手脚有些哆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滑落,嘴唇苍白。

    虽然是便宜老爹,朱雄英也忍不住拽了拽老朱的龙袍衣袖道:“皇祖父,殿下身体有恙久站不利于恢复。”

    朱元璋这才意识到太子的异常,连忙吩咐:“来人给在朕左边为太子设座,以此为常例。”

    太子朱标惶恐道:“父皇不可,这金台之上只有皇帝位,哪里能有儿臣位置,与礼不合,儿臣请陛下三思。”

    朱元璋黑着脸道:“朕不在的时候,朕的位置你就没坐过?少来那些虚的,东宫路远,以后太子上朝可以用天子卤簿。记住这是朕的嫡长孙仁孝。”

    朱标不仅没感激他,在坐下之前微不可察的横了他一眼,朱雄英无语了,自己这个便宜老爹,假惺惺做派跟文臣中的伪君子一样,咋滴咱妨碍你贤明储君人设了?

    他是马皇后养大的,跟朱标有个屁感情,朱标成天忙于朝政自然也不会关心娃,不然历史上的朱允熥在太子妃去世后被欺负的那么惨。

    快四个时辰了,他扫了一下,朝臣们好些年纪大腿脚不好的已经东倒西歪,他指着几个皓首苍颜青衣补服的老头,这些人最可怜,是胡惟庸案后,被递补上来的低级官员,大多年龄六十往上了,前两排的朱紫袍服高级官员差不多给老朱割了几茬了,递补上的都比较年轻。

    在洪武朝当官只有死亡没有退休,老朱点你名了,等上朝时你都卧病不起了怎么办?锦衣卫会贴心的抬着你去见阎王。

    等朱元璋训完大臣,朱雄英借机拽了拽他衣袖后说道:“皇祖父,孙儿读到《礼记》圣人曰: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不不暖亦。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汉室文帝曾下旨八十以上每人给米一石,肉十二斤,酒五斤;九十以上每年又赐帛一匹,絮三斤。”

    “孙儿曾想世人终有老态龙钟时,恳请皇祖父下达善政,以彰显我煌煌大明不仅复汉唐衣冠亦是复汉唐之礼。”

    他想了想汉文帝可是历代皇帝的偶像,加上老朱年近六十也属于老年人。这种不疼不痒的小事刷声望实在是再好不过。

    朱元璋龙颜大悦拍打着扶手,对着当朝诸公炫耀道:“你们瞧瞧,你们八岁的孙辈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朕的嫡长孙说话已经说到咱的心坎里去了。”

    “传朕的旨意:大明辖内家有七十以上老者,许一子免役以赡养,八十以上贫者按月发给米五斗、肉五斤、酒三斗;九十以上的每年加赐帛一匹、絮一斤。”

    “朝廷不论品级官员六十以上者,可入朝持杖,七十以上者可乘轿入宫,殿内赐座,八十以上者除大朝会外允许在家休养。”

    古代平均年龄三十岁,六十岁以上就可以称人瑞,朱雄英没问老朱为啥不给他们坐轿,老朱上个月还添了一个大胖闺女,很简单以己度人呗。

    诸位大臣匍匐在地俯身叩拜道:

    “圣孙仁爱诚孝恭谨大明江山万年昌盛,臣等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皇上布施仁政天下归心矣,臣等恭贺圣主临朝大明国祚永昌。”

    看着大臣们七嘴八舌吹着彩虹屁,朱元璋像吃了人参果一样红光满面。

    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什么马匹比夸他儿孙更正中下怀的。

    他站起身背着手朗声道:“传朕旨意皇嫡长孙雄英天资聪慧,仁孝至诚深肖朕躬,即日起立朱雄英为大明皇太孙,颁布金册金印诏告天下。”

    “对了,别忘了还要写进咱的《皇明祖训》里。”

    啥叫《皇明祖训》,就是老朱给自家儿孙立的家规,也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由来,详细到个人的只有立太子朱标,把他朱雄英写进去的意思,就是相当于给他的继承权立了法统,哪怕朱元璋不在了,朱标继位也不能废了他,你敢做你就是不孝,先皇说你不孝,你的位置还坐的稳吗?

    朝堂诸位大臣俯首称善,突然冒出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说道:“父皇不可,雄英轻佻不可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