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有仪天下 » 第三十七章(徐老道的回忆)

第三十七章(徐老道的回忆)

    徐长风苍老深邃的眸子望着上官飞羽,他能看出,男子那对眼神流露着坚毅神色,想是这更坚定了他出山的决心。

    徐长风深深叹出口气,为司马长撄的离逝也感到无限伤情,声音低沉的说道:“老夫虽不及你家先生这一生的遭遇,但也历经波折,感世事苍凉。期间,不知杀了多少江湖败类,贪官污吏,非但没有改变现状,反观这个世道更加混乱。这世上虽有恶人,但也有善良之辈,要是当官都是这般,只顾一己之私,天下士子皆已心寒,还有什么上报于国,下安于民的志向呢?侠以武乱纪,要想使得天下大治,便需依法治国,君上以仁德而御万民,惠及百姓,如此,何愁天下不治。”

    “自从我厌倦那个腥风血雨的江湖,便隐居至此,老夫碌碌一生,还不死心,那一日把你救回,似乎是上天安排,便有心培养,才让你跟着长撄小侄做学问,又将自己一身本领传授于你,只希望你将来不仅要做一个侠义之士,除暴安良,更想让你在马上安定乾坤,身居庙堂为民伸张正义。”

    徐老道言及于此,一双眸子转向天上的圆月,似有所感的说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看呀,这天上的月儿圆了又缺,一如既往,失去的人,就像是倒掉的酒,虽然记忆中还残留着些许酒香,但是他再也回不来了。”

    上官飞羽见身旁的老人语气凄凉,一对苍老的眸子尽是岁月的痕迹,见老人正抬头望着天空中的圆月,些许是回忆起起了伤心之事,微微合上了那双历经岁月蹉跎的眼睛,不易察觉从眼眶里留下了一行泪水,这还是他头第一次见这位江湖奇侠老泪纵横,想是老人此刻心情也很沉痛,却听老人沉声问道:“小鬼,想不想听听老夫的过往。”

    上官飞羽原本还在丧失先生的悲痛之中,但听到老人这么一说,一下子来个精神,瞪大了双眼,老人之前是给他讲了一些江湖奇闻,不过却是一些零散的武林怪谈,这更让他好奇老人的江湖之旅,此刻见老人肯讲自己的过去,不免有些激动。

    可他始终没有开口,自从他听了他先生的经历,又不想让老人讲述他的过去了,深怕他陷入回忆中黯然神伤,这些人的经历都太过凄凉,每一件往事都让人痛不可当,上官飞羽紧紧的攥住拳头,一时拿不定主意,是要老人讲还是不讲。

    徐长风见男子也沉默不语,睁开苍老的眸子望着上官飞羽,只见上官飞羽心想下,回忆是一条归途的路,不想让人陷入回忆之中了,摇了摇头。

    徐老道一张苍黄脸膛露出一抹惊讶的神色,心想:[这小家伙以前想方设法的在背后打听老夫的过去江湖事迹,此刻老夫愿意亲自给他讲述,他反而却不想听了。]

    徐老道想着借故人离逝的黯然之情,想着讲述自己的故事,可却被上官飞羽拒绝了,一张脸膛多少露出些惬意之色。上官飞羽看着徐老道,他其实很想知道老人过住江湖事,当下又对着老人使劲点了点头。

    徐长风望着男子,似乎明白了上官飞羽所担忧之事,心下暗笑:“算你小子还有良心,是在替老夫着想呀。”

    徐长风微微一笑,只将腰身弯下去,将那酒壶里的酒一口喝完,脚下用力一点,纵身一翻,立在地上,浑然内力一嗓子喊出,整个深山都似有他老人家的回声。上官飞羽急用手掩住双耳,不知徐老道为何突然间发起酒疯,只见老人无比随意的打起一套拳法,动作行云流水之间,伴随着几句诗句脱口而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笑饮花林一壶酒,试问天下谁敌手?古来圣贤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

    上官飞羽眼神一变,全神贯注看着老人打的那一套拳法,是根据五行生克衍变而出,由此八式,分别各演变八式,即八八六十四式,手法有点、抓、劈、插、刁拿、扣;身法有撞、挤、靠;腿法有勾、挂、盘、剪、提、蹬、弹、缠、扫、戮;步法有滑、叉、盖、跳等。其跌扑滚翻的内容有“翻身”、“乌龙绞柱”、“鲤鱼打挺”、“抢背”、“盘腿跌”、“前、后滚翻”等等。

    上官飞羽看在眼里,这拳法可算是老人至今为止,最为潇洒自如的一套拳法了。徐老道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仍是气势逼人,仙风道骨,尤其看他耍拳,令人赏心悦目。

    一套拳打完,且看他收住拳势,立住身形,也不见得他气喘吁吁,而是哈哈大笑,声音洪厚的说道:“呵呵呵,你说人啊,任他是权势滔天,到头还是一抔黄土,荒冢草木深深,也任他是世间绝顶高手,才智过人,还是不敌这岁月无情,英雄美人,都不敌这时间无常一霸。”

    上官飞羽听到老人所言,心领神会,这是为时间流逝而感慨啊,无论他是什么样的风流人物,终将有一天,与他先生一样,化为此间灰烬,不复存在。

    几间草堂燃烧着,升起一团火光,上官飞羽的心是一片寒冷,似如海底冰石,双膝点地,看着天空升起浓浓的黑烟。

    徐老道找了一个能坐的地方坐了下去,缓缓讲来:“老夫本是贫苦人家岀身,母亲生下我,不久便病逝了。父亲是以打柴为生,因母亲的死,父亲将我视作不祥,总是醉酒后对我大打出手,可我从未怪罪过他,反而从小就很懂事。有一天,我同父亲上山打柴,却不想我被毒蛇咬伤,我吓的惊叫了起来,父亲见状第一时间冲到我的身前,我第一次看到他惊慌失措的神色,原来我在他心中一直都很重要,父亲为了救我,不顾自身安危将蛇毒吸出,我身中蛇毒很快便昏死过去,最终我活了过来,父亲反被蛇毒害的身亡了。”

    上官飞羽听到此处,双眼瞪的鼓鼓的,没想到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身世竟也如此凄惨,隐隐见那老人眼眶湿润,本能的拿起酒葫芦喝酒,却已是成了空葫芦,没了酒水。上官飞羽隐隐发觉,老人喝酒似是为了掩住心伤事,站起身子,从旁捡起木柴,听老人继续讲道:

    “我爹娘皆因我而死,我也越发觉得自己是个灾星。那时,我才七岁,和救回你那时的模样,相差无几。村里有百来户人家,都比较朴实心善,邻里邻间,经常互相帮助,乡亲们同我一起埋了我爹……”

    上官飞羽拾来一堆柴火,在老人身前生起了火,挨着老人坐下,听老人继续说道:“乡里有位很有学问的先生,听说曾经是教过皇上的老师,后来告老还乡的,他在乡里德高望重,他有二个儿子都在京城做官,家底很殷实,有四个丫鬟伺候,仆人护院的也有好几个,他见我身世可怜便收养了我,打小我便要劈很多柴,我人小,却练得一手好力气。”

    “老先生共收养了五个孩子,我们都是他收留的下人。因我是个灾星,从不敢接近旁人,每天都拼了命的干活,很受老先生的喜爱,后来他让那个护院的头领,教我几招本事,那护院的算是我武道上的第一位师父。他样子看起来很凶,脸上留着大胡子,素来爱喝酒,一把年纪了还未娶妻,我方才打的那套醉八仙拳,便是他教我的,也就是那时我便同他喝上了酒。”

    “老先生待人都很和善,为人乐善好施,他开设私塾,教我们这些穷孩子识字。一日,我见一个小女孩因不小心摔破了一个罐子,便被一名仆人大打出手,那女孩被打的嚎啕大哭,我实在看不过,便出手和那仆人打在了一起,我虽然当时人小,却和大胡子师父学了几招卸力的招式,我的一手蛮劲也不比那仆人差,他的几下拳劲,都被我暗暗卸去了,我原本没有想要伤他的意思,谁知他好似一头发怒的狮子,从旁拿起棍捧,便一副要打死人的凶狠样。”

    “我虽然和大胡子师父学了几招,但那时也只是个孩子,只被那仆人几棒乱劈,一棍棒打在头上,当场头上鲜血直流,只吓的那女孩哇哇大哭。我伸手摸见头上的血迹,看到血的一刻,我立时头昏目眩,却隐隐听到房顶上传来骂声:[他奶奶的,欺负孩子都下这么重的死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还等什么,小鬼,打呀。]”

    “我见那房顶上正躺着一人喝酒,他的目光没有看着我,仍然躺在房顶上晒着太阳,可我听到他的声音甚为愤怒,见到大胡子师父让我出手,我一下来了底气,一闪身,几个来回间,便打的那仆人鼻青脸肿,掩面痛叫,看到他那落魄的样子,我怕是头一次满心欢喜,那时我才体会到做侠客的快感,也是那时生出仗剑天涯的念头。”

    “当我在看时,房顶上已经没有了大胡子师父的人影。可我头上还鲜血直流,那女孩来到我身前,替我擦拭了血迹,包扎好伤口,我从她嘴里得知她叫兰儿,也是父母早亡。从此我便和这个女孩关系非常要好。”

    “我们一天天长大,几年过后,我变的身强体壮,而兰儿模样也越发漂亮,为人又心地善良,我心里很喜欢兰儿。却不想一日老先生家里失窃,丢失了很多财宝,有人向老先生告密,是我偷的,最后果然在我的房间内找到了那些丢失的财宝,可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珠宝是如何在我房间里的。老先生见到是我偷窃的,当时即便是他,也已是怒不可遏,因为赃物在我的房间,我有口难辩,老先生便让随从用棍棒将我打出了府上。”

    “当日说来很不巧,天下大雨,我不知道该去哪里,就呆呆的站在府外。我是被人栽赃嫁祸了,因为那告密之人,就是老先生当处所收留孩子的其中一个,他原先见我和兰儿走的很近,就找来那另外三个男孩一同找我的麻烦,可我和大胡子师父是学过武艺的,他们那次都被我给打了,之后便与他们多次交恶,他们每往都故意滋事,都被我给侥幸避免了,没想到他们这次竟用如此歹毒的方法,将我赶出了老先生家。”

    “天上下着大雨,我也不知道该去哪里,便在大雨中呆了一夜,后来兰儿偷偷出府给我带来了几个馒头。她说她相信我,那些财宝一定不是我偷的,我当处身无一物,兰儿将她祖传的玉佩给了我,从那刻起,我便打算扬名天下,将来等我有了身份,好回来娶她。”

    “也不知道我真是个灾星,还是上天有意怜悯我,我打算回以前的住处,看过那里,就打算离开。却不想第二天便来了一伙马匪,足足近五十来号来人,我的家比较偏僻,早已是破落不堪,连乞丐都懒得上门,才躲过了一难。马匪烧杀抢掠,最为富有的老先生家更是首当其冲,即便是大胡子师父的武艺也没能逃过,村里百来户都遭了难,几乎没有几个活人,马匪走后,我找了所有地方,最终也没能找到兰儿,火堆里全是尸体,我以为兰儿也葬身在了火海,我痛苦不已,却记住了那山匪首领的模样,是个彪形大汉,刀疤脸的男人,我发誓一定要找他报仇。”

    “后来我来到了京城,将兰儿给的玉佩换了银两,因为那枚玉佩色泽不是很好,只是做工精致,才换了五两碎银,因为这是兰儿给我的,我请求那位店主一定要将这枚玉佩给保留好,等我将来有钱了,一定还要赎回去的,那店主嫌那玉佩质量不好,即便放他那里也没人要,便答应给我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