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丽人行 » 第16章 贾府的秘密

第16章 贾府的秘密

    戊辰之变,就是五年前那场帝位变更事件。

    涉及的皇家主要人物是当今太上皇昌明帝、当今皇上盛德帝和前监国皇太弟——原义忠亲王。

    五年前的戊辰年,前清和鞑靼联军进攻宣府,昌明帝御驾亲征,留下皇太弟义忠亲王监国。

    大德军独石口守将被收买,叛变投敌,联军长驱直入,大德军大败。联军直逼居庸关,昼夜猛攻,形势危殆。

    战乱中,昌明帝失联。有说已经战薨,有说已经被联军俘虏,重演前明土木堡之变。

    京城里的前清和鞑靼细作也大肆造谣,蛊惑人心,煽动城里人外逃和守军投降。

    昌明帝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大臣们有人就主张让监国皇太弟义忠亲王登基称帝,以凝聚人心,稳定大局。

    义忠亲王觉得皇兄的消息不明,此时登基不合适。万一皇兄昌明帝没死,自己却称帝了,皇兄回来了怎么办?

    义忠亲王这边不愿意称帝,就有大臣主张由昌明帝的嫡长子,也就是当今的盛德帝继位。

    当时盛德帝愿意继位,但他不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合法继承人是皇太弟义忠亲王,但他又不愿意继位。

    在犹豫不决之时,皇太弟义忠亲王带兵前往居庸关增援,又在战场上战死。

    国不能一日无主,于是内阁主张由当今盛德帝继位。最后由当时的太后和昌明帝皇后、盛德帝生母,如今的太后李牛太后这两宫裁定,由盛德帝继位。

    盛德帝继位后,继续死守居庸关。撤换了蓟州镇原节度使,蓟州镇出兵增援,辽东镇出兵威胁前清后方。

    联军久攻不下,损伤巨大,后路又有被包抄危险,只好退兵。

    联军退兵半月之后,昌明帝率领二十来人归来。

    原来昌明帝只是受伤,一直躲避追杀,并没有死,也没被俘。

    关于义忠亲王之死,也有一些传说。有说是正常战死,也有传言说是被自己人杀死,背后指使者是当今盛德帝。目的是为自己上位扫清障碍,于是就有盛德帝得位不正之说。

    总之那一段时间非常混乱。

    昌明帝归来之后,就有了两个皇帝。

    官方的说法是,昌明帝因为战败羞愧,主动退位。

    盛德帝临危受命,扭转乾坤,保留帝位,尊昌明帝为太上皇。

    在那场帝位之争中,支持皇太弟义忠亲王继位的,也支持昌明帝,被视为旧党。

    支持当今盛德帝的继位,被视为新党。

    支持皇太弟义忠亲王继位,根据是兄终弟及。

    支持盛德帝继位,根据是父死子承。

    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种两党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延续至今。

    作为两家国公府,贾家也不可避免牵涉其中。

    贾家的情况比较特殊,明面上支持义忠亲王,但是又在跟盛德帝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东安王那边给予了很大支持。

    这个东安王,不属于四王八公那个老贵族的圈子里面,那里那个是东平王。

    东安王名叫穆蒔,是贾代善的学生,穆家跟贾家也是世交。荣国府荣禧堂大门的那副对联“座上玑珠昭日月……”,就是穆蒔书写的。

    四王八公一般被视为旧党圈子的家族,东安王等一些新贵族,被视为新党圈子的家族。

    所以贾家被视为两头下注。

    贾家是这场危机中的输家,结果就是贾敬这个进士仕途看好时,辞官到玄真观修道,再不问世事。

    贾家的亲家,李纨的父亲,国子监祭酒李守中获罪流放。

    李纨是贾母的长孙媳妇,但是在府里穿素衣,十分低调,地位不如王熙凤,就是因为她是犯官之女。,

    另一个受牵连的,是李纨的丈夫贾珠,也因为这次贾家站队不明受牵连。说是病死,但是也有传说,贾珠是被逼跳井自杀,跳的就是后来金钏儿跳的那口井。

    贾珠自杀的证据,是因为府里很少提起贾珠,也从来不祭奠贾珠。

    按照宗法,贾珠的儿子贾兰是重长孙,按理地位应该比宝玉都高。但在府里却是个小透明,不受重视,只能跟贾环这个庶子混在一起。

    当然,这都是府里的一些传说,是真是假,贾瑞这个边缘人也不太清楚。

    贾政这里提起戊辰之变,就是因为这次是太上皇的恩科,不想让贾瑞卷入旧党、新党之争,或者太上皇和当今皇帝之争中去。

    贾政也没有把话说死。

    “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下场。便是不中,历练一下也是好的,也能察觉有哪些不足,今后拾遗补缺,以利再战。”

    “不过,借钱一事,我一向不理家事,你去找你二婶子或者琏哥媳妇。要不找找珍哥儿,他是族长,会给你个计较。”

    其实,贾政认为贾瑞下场,也没多大问题。

    党争之事可能有,但贾瑞即使中举,参加大挑,也得三次不中进士之后才有资格。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偏远小县的知县而已,还没有参与党争的资格。

    真实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也不看好贾瑞。贾母那边已经表态,不想出钱。贾政怕老婆,不想为这事儿去跟王夫人争取,干脆把贾瑞一杆子支到贾珍那里去。

    这个结果早就在贾瑞预料之中,他也没指望能借到钱。聊了几句就告辞,去宁国府找贾珍。

    贾珍了解贾瑞,自然也不看好。

    但是勋贵大家讲究体面,即使宅斗,也斗而不破,不能撕破脸皮,于是作出高兴的样子。

    “这是好事儿,瑞兄弟有这个志向,祖宗也会高兴。若是一举中第,也是祖宗的荣耀,自然应当全力扶持。去,把蓉哥媳妇叫来。”

    很快,秦可卿带着瑞珠、宝珠过来。

    看到秦可卿,贾瑞不禁心中微动。

    都说她兼具黛玉和宝钗自己之美,纤巧婀娜,颇有风情,确实不假。难怪能够让北静王、贾珍、贾琏,宝玉、贾蔷等人神魂颠倒。

    不过,此时的贾瑞已经不是原来的贾瑞,对于见过蓝星无数美女的贾睿来说,也就是微微感叹一下而已。瞟了一眼,也就过去。

    贾珍说了借钱的事情,秦可卿已经跟王熙凤有了共识,早就有了主意。

    “瑞叔下场自然是好事,不管中不中,都理当扶持。可是府里看着家大业大,内里早已经左支右绌,仓促间实在拿不出200两来。”

    “瑞叔若是实在想借,我那里还有几件首饰,明日拿出去当了,便给瑞叔送去。”

    女人变了心,还真是无情无义啊。

    贾瑞站起来。

    “既然如此,我就不难为珍大哥和侄儿媳妇了,告辞。”

    来到街上,贾瑞回头看看宁国府大门。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难怪衰落下去。

    你们不讲究,以后也就别怪我不讲究了。

    好好跟你们说不行,非得来硬的。

    就一个字: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