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带着心事去旅行 » 温岭游记:坑潘村

温岭游记:坑潘村

    开篇提示:本文较早期写作,文笔不精。请忽略华彩,关注攻略即可。

    坑潘村

    来之前查了一下村子的资料,是这么写的——“全村人口620人,外来人口21人,人均收入30000元。”

    人均收入3万元的村子,到底什么样子呢?带着好奇的心一日游后,我不得不承认,即便对我这个走南闯北多年的人来说,这也的确算得上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坑潘,这个很不太容易被记住的名字的来因,和它久远的历史有关。

    800多年前的某一天,暮色在坞根镇的上空微笼,夕阳的余晖倾洒在北面的大莱山侧,草木随微风摆着,轻描金边,一切一如往昔。

    就在这时,从那落日的最后一抹光束里,远远地走来一人。他见路边有一棵樟树凉荫正盛,就坐于树下,准备歇歇脚。他擦擦额上细密的汗水,回望着那条已经走了一天一夜的披荆斩棘的山路,觉得此处极好,距离自己的老家温州永嘉县不远,又不失山水环绕,他突然决定,不走了。

    此人姓潘,名从制,从此潘氏一族世居于此,生息繁衍至今。就在那一年,这里便有了一个名字:坑潘。潘氏家族安居之后,那棵樟树的位置,就成了坑潘的村口。后来樟树越长越大,村子里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棵樟树就成了坑潘村的标志。有客从远方来的时候,老潘会提前寄信过去:我家很好找,只要见到一棵很粗很粗很粗的樟树,就到啦!

    从南宋到今朝,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坑潘很粗很粗很粗的樟树已近千岁,而坑潘村,也顺应时代的小高潮,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网红村。

    图①,800多岁的樟树,胸径5米多,8个女生合绕尚可以围成圈圈。这村子在数年前发过一次大火,樟树也被烧空了心,可它依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比以前更有精神了。大概这树和人一样,“心大”的人总是活得格外久些。

    所以呢,遇事不妨放“宽”心,坦然接受发生在生命里的一切,磨难一旦过去,便会焕发新的光彩。

    图②,就像老树“爱”上坑潘不忍早死离去,就像潘氏一族对这里一见如故,坑潘是一个有“缘”和有“爱”的地方,这村子里处处都是“爱情的味道”,我们一样一样地说。

    坑潘神木,据说求姻缘的人在这里许愿,会遇到真爱,情侣去了拜见一下,会更相爱。

    图③,“谢谢你,一直在我的世界里。”走进坑潘村,爱着语气满溢眼底。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著名的网红语“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坑潘人则告诉你:你不是过客,你一直在我的世界里。

    图④,作为坑潘的村民,每天徜徉在这爱意满满的氛围里,走在这文艺味儿十足的小巷中,不知是否内心和记忆中也曾有着一抹痛快的青春,发酵在清新的小巷里。

    图⑤,坑潘的每一条巷子,都是一个拍照布景,这也吸引了很多热爱旅拍的姑娘们来到这里,或立于丛中,或轻倚门楣,莞尔一笑,嫣然无方。

    图⑥,坑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巷陌纵横,那些藏着古老故事的传统民居带着质朴的美,井然有序。这个以“爱”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区,时时处处都在传播着爱意。这里有文化礼堂,有传统手工体验馆,还有婚俗展示区,还有——

    图⑦,如果逛累了,可以去茶室里休息。原只想喝杯茶,可进去以后才发现,这里不仅可以喝茶,还可以在休闲区捧一本书靠着窗边晒晒太阳、聊聊天,如果是和同事、朋友一起来的话,还可以聚会、做活动,还有几间民宿可以栖身。整个村子里都弥漫着一种时空错落的感觉,有那么几个瞬间,感觉自己像是游走在BJ的798艺术区。

    图⑧,因为不是周末,所以坑潘村并没有特别多的游客,没了门牙的老奶奶坐在樟树下聊着家常,背着手的老大爷冷不丁地就从哪个巷子口上缓缓地踱步而出,苍苍的白发和那墙上的灰雕相映成趣。

    灰雕是浙江民间的一门古老的手艺,由于它用料简单,操作容易,保持又持久,所以十分常见。工匠们将石灰经过特殊处理后,塑出人物、鸟兽、山水等风景,将他们安置于庙宇楼堂的墙上或者屋檐下作为装饰,那灰泥往往历经千百年依然坚固无比。

    图⑨,坑潘村特色小吃,是各种各样的糖,店主说这糖是她们自家手工打做的。糖的种类很多,花生的、栗子的、谷子、小米……我们买了一罐分着,边走边吃,就像这村子的主题,甜甜蜜蜜竟有了一种想要恋爱的感觉呢。

    花溪村坑潘景区,来这里,谈个恋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