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大主宰 » 第二十六章 难忍的煎熬

第二十六章 难忍的煎熬

    差不多同一时期,逃到陕西的李自成也在煎熬。

    一片石大战后,李自成领导的闯军,连续十几战都被吴三桂关宁军和清兵的联合军击败。匆忙退出北京后,一路逃到陕西,由于亡命逃跑,部队损失十分严重。

    此时清兵的策略,竟然是同时向闯军和南明开战。

    多尔衮决策,分兵两路同时进军,征服全国。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统兵,进攻陕西的大顺政权。一路由豫亲王多铎、孔有德、耿仲明率领,进攻南明弘光政权。

    这时,李自成收到了一个好消息,闯军一部两万余人,在河南怀庆发动了发击,击败清政府任命的巡抚,使清军在河南兵力捉襟见肘,大大振奋了闯军的士气。

    让李自成煎熬的是,此战难得胜利,对于闯军意义重大。但此战胜利却引发了一个严重的后果。

    多尔衮意识到,不彻底击败闯军,清军在北方还不稳定,而南明政权则没有威胁。于是多尔衮令原本南下的多铎大军,调转方向由南改西,他们向西朝着潼关而来。

    刚在怀来取得胜利的闯军不是多铎大军的对手,很快被击败。

    李自成原本计划在陕西收拢兵马,会合李过、高一功的西路闯军,整合闯军的主要力量,与清西路军阿济格和吴三桂的主力来一次大决战。如果闯军主力集结齐整,全力以赴对抗阿济格军,还是有不小的胜算。但多铎部的方面改变,突然朝他而来,却让他措手不及。

    现在李自成面临艰难决定,他的主力在西安,清兵却分两路向西安而来。西安的东边是潼关,但潼关守军不到一万,肯定挡不住清兵多铎部的进攻。

    如果李自成的主力去协助潼关守军。那么他的西路军李过、高一功部面对阿济格的清军,也是凶多吉少。两边任何一路被突破,他的主力大军都将陷入被围的困境。

    李自成陷入痛苦煎熬中,无论怎么选择,他的形势都非常不利。

    南明政权的北使团团长左懋第,也很煎熬。

    左懋第越往北走,越发现“联虏平寇”策略的不可行。他已打听到,吴三桂不是借虏平寇,而是投降清朝,连辫子都剪了,这使得他联虏的希望大大降低。北使团到京后,清朝礼部官员态度傲慢,他手捧“御书”,要面见顺治皇帝,但清鸿胪寺官员奇库却毫不尊重,直言:“有书可付吾等,凡进贡文书俱到礼部转启”。

    左懋第到北京城几天,竟然连清朝像样的高官面都见不到,几乎就是把他们晾在一边了,这样的态度,使他感觉到出使任务完成的机会渺茫。

    使团武官陈洪范是主动要求北使的,但他到北京后,却频频独自去见满清官员,这也使得左懋弟心下不安。

    左懋弟在北方为自己的使命和朝廷未来焦急煎熬时,最应该煎熬的人,却过得很舒心!

    南明政权政治上矛盾重重,军事上危机重重,作为皇帝的弘光应该是特别煎熬才对。但事实上,弘光过了把皇帝瘾,自我感觉还是很好的。

    朱由崧登基后,把一切国事交由马士英等人处理,他一心等着“借虏平寇”,剿灭闯军后,与清朝南北分治,偏安江左他就很满足了。

    朱由崧亲自关注的第一件大事,是以“大婚”名义,派出内官到苏州、杭州一带搜刮美女。太监屈尚忠等人乘机作威作福,到处找“秀女”,有钱人给了钱就放还,竟然能日入斗金。

    在常州府等地,朱由崧派出信任的内官以配制春药之需,要求上交大量蟾蜍,内官们公然打着“奉旨捕蟾”的旗号胡作非为,民间称弘光为“虾蟆天子”。

    一天,弘光帝闷闷不乐,急传几位大臣入见,大臣们以为是北方形势不利,清兵有南下的意向,致使皇帝忧惧,他们纷纷叩头谢罪。哪知过了良久,弘光开口说道:“朕倒没有想到这些,我不开心,是见皇宫戏班子无有一个好看的,朕意广选良家子,以充掖庭,你们尽快去办吧!”

    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默然摇头而出。

    朱由崧好酒贪杯,沉缅于醉乡之中,不敢面对现实。一日大臣刘宗周来见弘光帝,见弘光喝得有点多了,就劝弘光振作起来,戒掉喝酒。弘光帝自言自语道:“为了你,我就不喝酒了?”,他犹豫良久,渐渐面露难色。刘宗周察颜观色,便又劝道:“皇上,若是能少喝一点,每天喝一杯,那么也没有什么影响。”

    弘光开地道:“好,就听你的,就喝一杯。”然后叫内侍拿来最大的酒器,倒满喝了起来。

    喝到一半,他杯不离口,却停了下来。内侍已知其意,又倒上,然后弘光喝一半,内侍再倒上,表面上说还是一杯,但实际上他的酒可以一直喝。弘光帝可没有一丝忍耐煎熬的想法,他已是皇帝,还有什么事值得他煎熬?

    一个皇帝,如此儿戏。大儒刘宗周气得说不出话来。

    河南有个士子,逃到南京后,听闻了弘光朝的种种,作诗说:“怪底新朝无个事,大家仍做太平官”,嘲讽南明官员在风雨如磐的危急时刻,置军国大事于脑后,文恬武嬉,不能长久。

    南明弘光朝廷的这些情况,朱致朗也是有所耳闻,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要尽快争取自己的力量。但现在他没有功夫细想这些,他现在是一个耐心的猎人,正紧张注视着前方。

    阎应元的眼线传报,高玩等一行喝完酒正朝这边来。一切都按他们估计的,高玩选择走这条近的路,在城内,他根本想不出谁有胆量对他不利,谁有能力对他不利?

    高玩等几个官员坐在马车里,他们的人挑着灯笼,每辆车前后有十几个人簇拥着,像一条长龙,慢慢进入了伏击圈。

    时间变得好慢,高玩骑的马似乎放慢了脚步,一步,两步,缓慢走来。埋伏两边的朱致朗等人紧张得手心都是汗。但朱致朗事前严令,必须等他发令,两侧同时发动攻击。

    终于,高玩一行踏入伏击圈,朱致朗等待的最佳时机到了,他示意房顶之人放出信号,两边同时突然发动袭击!

    根据朱致朗事先的安排,丽塔火器和另三名弓手等远程攻击,是最主要的刺杀手段,率先狙杀对方队伍中的高手。

    丽塔没见高玩,他率先的目标,都是那天高玩身边的人。“怦!怦”两声枪响,高玩身边两个跟班就中枪倒地。

    阎应元手下只有三张弓,他挑选了三个箭术高明的人,这时也纷纷开弓,高玩三人的队伍中又倒下五六人,现场一阵混乱。

    事起仓促,高玩的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朱致朗对高玩的详情知道的也不多,高玩身边刚刚得到了高起潜送来的两名浪人武士,功夫非常了得,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这个“太子”。

    这时高玩这边的人在这两名浪人的组织下,纷纷向朱致朗他们这边反扑过来。

    高玩三人的队伍总共有四十多人,这时地上倒下十几人,拼着又有四个人被弓箭和火枪击伤,高玩的人已经冲到了身边,跟朱致朗和阎应元等展开近战。

    高玩也是个凶狠的人,这是怒气勃发,探出头来,大骂道:“哪里来的不开眼的蟊贼,给我杀光了他们,统统杀死,一个不留!”

    高玩带两的两名浪人,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朱致朗特别注意,等到他们靠近后才发现,这两人辗转腾挪,近战功夫十分了得,才一个照面,就伤了二名阎应元的兵士。

    这两名浪人配合默契,有他们打头,高玩的人重新爆发了凶恶本性,一起大叫着冲过来。

    朱致朗暗暗责怪自己,没有探清对方底细,导致现在这么被动局面。他心下着急,如此胶着下去,对己方可是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