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凰棺 » 第五十六章:乌鸡谷里的风声

第五十六章:乌鸡谷里的风声

    “听说了吗?乌鸡谷那边出大乱子了!”

    赵宋药铺斜对面的烧饼摊前,一个肩披汗巾的老柴农正和两个治安巡逻的班头闲聊。

    可惜官大些的汉子听了他的话极为不忿:“净鬼扯,家巧儿都躲着走的地方,能有啥乱子!”

    年轻点的汉子也跟着帮腔:“就是,砍柴的追着放羊的唠,再敢瞎糊弄,看我点了你的柴火。”

    见他俩不信,老柴农伸直了小拇指:“骗人是这个。”

    随后放下柴担,拿起汗巾抹了抹脸:“就前天,我去拾干柴,老远就听见谷子里一片惨叫,而且还有枪炮声,动静可大了,跟打仗一样。”

    “枪炮声,你咋不说锡兰山的火药库炸了呢,少TM扯犊子!”

    眼瞅着对方要走,老头这才掏了一样东西:“呶,这个总骗不了人吧。”

    “呦呵!头儿,你快看!”

    看到明晃晃的弹壳,领头的汉子顿时来了兴致:“咋,难道那边还有长毛贼?”

    接着便习惯性的拿起弹壳掂量掂量。

    谁知卖柴的突然有了脾气,直接双手一揣,坐到柴堆上抽起了旱烟:“像这种掉脑袋的事,咱可不敢乱说。”

    “瞧你那点出息,不就是赏钱吗?给!”

    平白得五个铜板,老柴农显得极为喜庆:“长毛贼那是老黄历的事,早死绝了。我说的是一群戴大檐帽的部队,人数加起来比手脚都多,全搁谷口堵着呢,只是他们好像吃了大亏,也不知现在挪窝了没?”

    “部队?”年轻点的汉子一脸苦相:“头儿,上面好像没和咱说过这事儿。”

    “别打岔,老头儿,你说吃了大亏是啥意思?”

    哪知柴农得了赏钱就不想浪费口舌了:“我也是瞎猜的,反正当时挺乱,就看到蜂群围着人群转,有开枪的有放炮的,我怕受牵连,老早就逃了。”

    领头的汉子不知想到了啥,竟然嘀咕起来:“这倒也怪了,以前长毛贼乱窜还好说,可眼下无灾无难的,为何突然调一帮兵油子过去?”

    估计是接话接惯了,只听年轻点汉子随口回道:“难道是,又有人想造反?”

    奈何话未落音,反倒挨了一顿头锤:“造反、造反、造反~丫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能不能给爷想点好!”

    哪知吼完一回头,卖柴的竟然不见了。

    领头的心急,忙冲旁边的小姑娘问:“小孩儿,刚说话的老头去哪儿了?”

    好在小姑娘不怕生,抬手一指:“呶,去药铺了。”

    “这老小子,收了钱不干事,跑的还挺快。”

    眼瞅着班头去了药铺,年轻点汉子却还惦记着吃:“老板,饼先留着,等下再来取。”

    随即也跟了过去。

    许是卖烧饼的婆子开明,见人走了,直接把刚出炉烧饼给了别人,又提点道:“小七,以后这话可不能乱说,这帮人没一个好东西。”

    元七却是嘿嘿一笑:“大娘,知道啦,那老头以前就是帮凶,巴不得他们相互磨去。”

    “哎呦喂,你可真是人精。哦对了,你三爷爷最近咋了,也没见出来。”

    “忙采药呢,前几天找了几株黄精,刚让我送药铺了。”

    “噢,怪不得。那行,你快回吧,免得他又担心。”

    “嗯,走啦大娘。”

    等元七卖药回来,却发现同恩寺的厢门被人打开过,于是没等进屋就开始抱怨:“蛤蟆哥,都说了别乱动别乱动,你就是不听。”

    “哪有,我就一直躺着呢,地都没沾过。”

    “哼”元七丢了烧饼给他,径直往桌边一坐:“别以为我不知道,我关门都是留了记号的。”

    蛤蟆实诚,转念就招了:“我也就去了趟茅房,再说了,也就腿上挨一枪,不用这么金贵。”

    “金贵咋啦,连庙儿姐都说人人平等,难道你比她还有学问!”

    许是心里呕不过,元七忽又站了起来:“不行,我要去告诉爷爷你不尊医嘱,老乱跑!”

    蛤蟆一听顿时慌了,耿直了腰杆喊道:“别别别!小七,我认错还不行吗。”

    “我保证,下次再有事,一定先找你商量好了再去。”

    “这话当真?”元七挑着眉,盯得蛤蟆有些发毛。

    “当真!”

    许是蛤蟆心虚,赶忙岔了话题:“你还是快去墓室吧,那边的好姐姐还等你送药呢。”

    见他一边啃着烧饼,一边咧着嘴傻笑,元七都气乐了:“就你多嘴,也不知道刘家嫂子给了你啥。腿上都中枪了,还能给人一路送到船上。”

    说到这事,蛤蟆莫名叹了口气:“她连吃的都发愁,还能给啥了。反正以后娶媳妇,一定要找她那样的。”

    “切,还不是看人家长的漂亮。”

    “漂亮能有啥用?心善才是最宝贵的。”接着他又叹了口气:“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在码头禁闭室,曾清楚听见刘大哥答应把刘嫂灌醉了送人…”

    “啊?那你还…”

    蛤蟆无奈耸了耸肩:“好赖话都说了,可刘婶还是要跟着他,我能怎么办!”

    “不可能,刘婶那么精明的人…”元七眼珠滴溜一圈,又道:“哥,该不是你慌慌张张的听错了吧?”

    “听错,我倒希望真是听错了!”

    蛤蟆的声调越说越低,整个表情像极了庙儿看月生时的样子。明明满眼星光的眸子,却堆满了难以言表的失落。

    见他这样,元七就没再问了,独自拿着草药,悄悄去了墓室。

    毕竟情窦初开的年纪,以他俩的阅历,是体会不到深爱时的单薄和无助的。

    山底墓室,庙儿俯趴在床头,雕塑一般,痴痴的盯着昏迷的月生。

    “咋啦,又抹眼泪啦!”

    听到这人小鬼大的调调,庙儿也习惯了,因此动都没动:“你不也一样,被人给气了。”

    元七放下药包,也学庙儿趴了过来:“厉害哇,你咋猜到的。”

    “还用猜,平时都一蹦一跳的,今天突然安静了,你说为啥?”

    “啊,我还有这习惯了?”

    “那可不,这就叫经验。大你几年岂是白大的。”

    元七却不以为然,翻身靠在床边:“既然如此通透,为啥还茶饭不思呢。”

    庙儿依旧趴着,葱白的手掌贴着月生的侧脸,拇指轻轻划过他的眉尖,满眼都是温柔,好一会儿才说:“等你长大就懂了。”

    元七倒也不辩,只是利索的拆了药包:“老规矩,三煎五蒸,熬成一盏,喝完就行了。”

    庙儿怕记错,忙回身看了看,随口问道:“你干啥去?”

    “这不刚去买烧饼,偶然听了一个坏消息,要给爷爷说说。不过你可看好啦,你的宝贝我交了,出啥差错可不能怨我。”

    见她这样,庙儿顿感不悦:“小妮子,还来劲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说完追着就是一顿挠叱。

    元七怕痒,是庙儿万万没想到的,正因为摸清了这个弱点,两人关系融洽多了。

    这不,原本昏沉沉的墓室,又一次充满了欢乐的空气。

    那给元七笑的,真叫一个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