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凰棺 » 第四十三章:旧佬茶铺

第四十三章:旧佬茶铺

    “走那么急的干嘛。”庙儿心有不甘,走出好远还在回望。

    只见清冷的灯光下,林芳如的冷笑更显神秘。

    “防人之心不可无,初次见面,别急着掏心掏肺。”

    “就你聪明!六年不见张口就能喊出人家名字。”

    “这都哪跟哪儿啊,哎呦不说了。走,哥带你看戏去!”

    奈何庙儿依旧纠结:“阳台上能有,难道说哪些绿植不能动?”

    “也不对!盆栽都换了好几天了,也没啥影响啊!”

    “咦,月生?”庙儿四下看了看,身边人来人往的,那还有月生的影子。

    难道小解去了?

    垫着脚尖往胡同口望了望,依旧不见人。

    这边刚一转身,却见月生喘着粗气跑到跟前:“我问了,如姐说和绿植没关系。”

    庙儿很是无语,看了看距离,又看了看他:“属耗子的,跑这么快!”

    “羡慕吧,腰好腿好,没办法。”这时又劝道:“现在可以安心逛街了吧。”

    庙儿撇了撇嘴:“好吧,咱们去哪里?”

    “走,去有钱人的场子逛一逛。”

    她一听当场泄气:“那还是去猜谜吧。”

    “放心,我绝不乱花钱。”

    庙儿秀眉一挑:“你确定。”

    月生立马手捂胸口:“黄天在上,厚土为证,我对猫发誓...”

    “啥!你才是猫,你全家都是大笨猫。嘴欠的家伙,别跑!”

    火树银花的宝悦街上,两个少年一路打闹,穿过鱼舞龙,又跑过踩跷队,一路去了乾元街口。

    乾元街与宝悦街仅个了条老巷子,以前每逢灾年,穷苦人都会兜着刚满月的孩子来这里叫卖,所以此地又叫兜儿巷。

    不过那已是老黄历中的传说了。

    如今的兜儿巷,可是有钱人扎堆的地方。

    六里深的巷子,顶头是脂粉牌楼,巷尾是茶馆戏院,中间是豢鹰斗犬养蛐蛐的宠物铺子。

    再加上文玩汇聚的宝悦街和吃拿杂耍的乾元街,共同组成龙口最为繁华的黄金地段。

    常言道:乾元吃,宝悦看,兜儿巷里转一转。这便是龙口人眼里的富贵生活。

    “哎!二位爷,里面请!!”

    兜儿巷尾,旧佬茶铺门口,迎门揽客的伙计连连招呼。

    “八折还要百文一碗,抢劫啊。”看见门牌价目,庙儿转身要走。

    “来都来了。”

    眼见伙计迎了别人,月生忙劝道:“今天可是戏说连台,唱曲儿的说书的都有,不算白来。”

    见她不为所动,又说道:“以后毕了业,少不了和这样的场所打交道。咱这叫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可是...”

    “别可是了,先进去再说。”

    连拉带劝,总算把她请进店门。

    外面看着不大,没想到里面竟有十丈的进深。

    靠里的戏台子三丈见方,上面正演着《五郎探母》。

    台下黑压压一片,也不管唱的怎样,总有人不停叫好。

    没想到楼上还有雅间,左青花右琵琶,一支白兰端放在镂雕隔断前。

    红木桌檀木椅,正中摆着素瓷木叶盏。

    庙儿看了一圈,都不敢随意落座:“这得耗费多少银钱。”

    “管那干啥,有茶喝就行。”

    庙儿来到窗前,见下面一堆脑袋,又问道:“月生,你敢说自己是第一次来!”

    “不然呢?”

    “一个人没问,直接进了这屋。偏偏这里还是最佳位置,说出来你会信。”

    “咋,还不准我放假跑来赚外快啊!”

    刚说到这里,门却被人推开了。

    “还以为谁呢?原来是学院里的挂科大王。”

    “月生,今天我生日,麻烦你和你的朋友把地方让出来。”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药理科的赵源礼和陆康明。

    他俩身后,还跟了五六个富家子弟,个个提笼架鸟鼻孔朝天,显然霸道惯了。

    庙儿不想惹事,忙劝道:“这里这么闷,还不如看灯会。”

    见他直捏鼻梁,知道月生要较真。

    于是很爷们的攀住肩膀,贴他耳边撒娇似的说道:“求你了,犯不着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

    见他依旧不听,索性抱了过去:“天太黑,一个人回去,我害怕。”

    “松手吧,俩男人抱一起让人看了笑话。”

    听他这么说,庙儿长处一口气,忙站直身子,还不忘掏出折扇两下。

    却听月生嬉笑着回道:“既然赵老大发话了,啥事都好说。”

    赵源礼不知是计,得意的回道:“那就别磨蹭了。”

    “好说好说。”

    临出门时,又回头奉承一句:“赵老大果然厉害,说让谁当跟班就让谁当跟班,兄弟佩服。”

    赵源礼也不算太傻,立即骂道:“放狗屁,老子啥时间说过这话?”

    月生忙用手拍了拍脑袋:“噢!对对对,醉话不能当真。”

    “你…”

    这边刚掩上门,里面就有计较:“赵六儿,谱摆的挺大啊!”

    “周哥,别听那家伙信口雌黄。”

    “你还别说,搞不好咱们真被人蒙在鼓里呢!”

    赵源礼顿时有了火气:“老金,说话可得凭良心。”

    眼看他们要窝里斗,这才追着庙儿跑下楼。

    两人刚要出大门,忽听楼上喊了一句:“小虫子,把门口那俩家伙请上来。”

    话音刚落,门口已经堵了五个壮汉,为首的竟是叶里虫。

    “两位,楼上请吧!”

    月生无奈一笑,侧身说了句:“刚才听你的,这次可得听我的。”

    紧接着说道:“要么让开,要么躺下,你们可以选一个。”

    五人一听顿时乐了。

    叶里虫蛮横惯了,抬手就要拿人:“看来你还是个硬茬…”

    没等话说完,人已倒在了地上。

    另外四人顿时傻眼,没等弄明白情况,也跟着倒了下去。

    “叶…他们…?”眼看五人像木头桩子一样说倒就倒,庙儿根本不敢相信。

    她那里会知道,十步开外有人吹了迷魂针。

    “别担心,死不了。”月生说完,拉着庙儿就往巷口走。

    等到赵源礼发现异常,两人早跑了没影儿。

    “月生,要不咱们回吧!”即便走到张灯结彩的枫林河畔,庙儿依旧有些后怕。

    “呶!前面就是枫林灯会,都到跟前了,总要去看看。”

    龙口县水系众多,南有百米宽的慈母河,北有九丈宽的石子河,唯独县中心的枫林河最窄,左右仅有一丈,加上临近龙涎湖,因此成了放河灯的好去处。

    别看庙儿自诩本地人,对龙口县城的了解远不如月生。

    庙儿顺势看去,只见百米外的街市上挂满了灯笼,一旁的河里也是星星点点的,不时还有孔明灯往远处飞,再加上偶尔闪现的烟火,显得特别热闹。

    “那好,再玩半个时辰,争取早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