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凰棺 » 第二十五章:庙儿要回家

第二十五章:庙儿要回家

    七月初二,凤岭学院升级统考。

    隔天成绩公布,月生68分全科第一,庙儿66分和杜兰特并列第二。

    而且两人都分在了中2班。

    七月初五,学院放假,定于九月同日开学。

    放假当天,庙儿先去乾元街买了身新衣,后拿着攒了许久的私房钱,为尚未谋面的小侄子打了副银手镯,顺带为母亲和嫂子买了些胭脂水粉。

    下午又和月生一起吃了食堂小灶。

    小鸡炖蘑菇,庙儿一下点了两份。

    “要不迟两天再回去?”

    月生这样问,她也没说话,只顾着闷头吃,像林狐一样。

    “咋啦?竟然连形象都不顾了。”

    …

    “后天七月七,过了生辰再回吧!”

    哪知话一落音,庙儿径直去了洗手间,好一会儿才走出来。

    回来后还是不说话,只知道往月生碗里夹菜。

    初六一早,庙儿还是上了回家的渡轮。

    这里的渡轮分两种:沿岸走的叫长渡,对岸走的叫短渡。

    她坐的船叫岚龙长渡。

    这条渡轮是由戏船改造成的,有棚有窗,里面共有四十六张座椅。

    一番上下之后,船家解缆摆桨,随后喊了声离岸的号子,十丈有余的渡轮缓缓启程。

    船行百米,忽见庙儿冲出客舱,手扶围栏,朝着岸边嘶声大喊:“月生,谢谢你,一定要保重啊!”

    话一出口,瞬间哭成了泪人。

    她知道,今日一别,恐怕再也不能相见了。

    所以事先在交托保管的布偶盒里藏了封信,但愿月生能放下自己,重新开始。

    渡船走的飞快,不一会儿就把送行的人群拉成了一条直线。

    庙儿仍旧站在船尾,双肩不时轻颤,看着孤零零的,像只迷路的大雁。

    绕过河弯之后,渡轮开始加速,岸上的景色依次铺陈,仿佛在画中穿行一般。

    从下游的凤岭学院到上游的老庙村,需要经过十几个渡口,路上停停走走的,极耗时间。

    好在天亮出发,日落之前还能上岸。

    河水涛涛,不辞东流。

    庙儿也想往东走,哪里月生一直在等,可惜命运的大船偏把她带去了另一个方向。

    此时,她正斜靠在临窗的竹椅上,偶尔有泪花窜出眼眶,后经河风一吹,慢慢不见了踪迹。

    “小姑娘,我看你心事重重,必有难言之隐,何不让老道算上一卦,以解宽心。”

    随后,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士出现在对面的座椅上。

    只见他手拿拂尘身挂布袋,灰白色的道袍上还划了道口子,不时抚须,显得极为高深。

    可惜修容学的不精,犯了顾脸不顾喉的大忌,脸面苍桑脖肉紧致,一看就是个跑江湖的假道士。

    见庙儿没有搭理,继续问道:“要不这样,我免费送上一卦,如果觉得灵验,再做定夺如何?”

    说完就又从布袋里拿出个铜镜大小的青铜八卦,四周明光泛绿的,像是有些年份。

    上面不仅驳爻错落五行点缀,中间还有个拇指粗的圆孔,孔中立着一根指针。

    指针似有磁性,会自己转动,乍看之下像极了航海用的罗盘。

    他将罗盘放于桌面,凌空一抹,手心里已多了根黑发。

    发丝很长,明显是从庙儿头上扯下来的,可她却毫无察觉。

    老道先将发丝揉成一团塞入圆孔,又从布袋里拿出一粒羊粪样的黑球压在上面,随后一同点燃。

    燃起的青烟升腾摇摆,随后汇成一股,竟推着指针转了起来。

    虽然转的很慢,但确实在动。

    待青烟散尽,磁针正好停在了离火的位置,老道看后唇角微动,又掐指算了算。

    “姑娘应是家中独女,生于七月中旬,现在在外求学,眼下正为情所困。敢问姑娘以上说的可有偏差?”

    庙儿随即侧身,根本没心思理他。

    心想这人真是奇怪,为啥总爱扯胡子,本来仅有一小撮,也不怕捋没了。

    眼见庙儿一脸嫌弃,那老道也是无奈,起身叹道:“镜中花水中月,月生是空,月隐也是空。心有情事看不破,神仙来了也无用。”

    忽听‘月生’二字,庙儿心头一紧,随后问道:“你真能解惑?”

    他本来要走,听后立即折返回来,整个人飘飘然坐下,一抚须一眯眼,故作深沉的说道:“上可问月老,下可请阎罗,前可解周公,后可遣山神。只要姑娘说清谜团,贫道必能给个三六九等的解法。”

    庙儿不想多啰嗦,伸手亮出定灵坠:“既然出自道门,你可认得这是什么物件?”

    那道士粗略瞄了一眼,刚想抚须,又凑近看了看:“老夫眼花,烦请姑娘摘下看个仔细。”

    “那还是算了吧,我怕你把命搭进去。”

    老道一听顿时收了拂尘:“难道这是定灵坠!”

    原以为就是个江湖骗子,没想到他还有些眼力:“知道就好。人活一辈子不容易,老想着招摇撞骗,最后只怕会害了自己。”

    “小姑娘,这么说可就过分了,贫道走南闯北这么久,向来以消灾解难为己任,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勾当。再者卜卦问吉凶,古已有之,何来骗人一说?”

    老道似是动了火气:“正所谓坏人名声如同杀人父母,这事儿老夫可要论个真。

    是不是骗人姑娘大可一试,三问之内,若说的有半点出入,此事概不追究。

    如若句句属实,那你可要说句道歉的话。”

    听他如此托大,庙儿反问道:“你就不怕我故意刁难,把真的也说成假的。”

    “不怕,公道自在人心。再者指真为假,这才是骗子。你总不能贼喊捉贼吧!”

    老道看着虚夸,说话倒是敞亮。

    自从上了渡轮,庙儿像是丢了魂,如今有人搭讪,权当消遣解闷了:“那好,你算算我可有兄弟姊妹?”

    “这个…”老道的手指不自觉的抵在鼻根,揉了下眼角:“麻烦握紧右手。”

    庙儿自是握手成拳,正反转了一圈。

    “姑娘乃是家中独子。”

    见他如此干脆,随后又诈了一句:“你确定?”

    毕竟是旧社会,鲜有独生女孩的家庭。

    “离火之女,难有同胞,必是独子无疑。”

    老道说的毫不含糊,反让庙儿有些刮目相看。

    后见她转而望向窗外,一时没有说话。

    若真如老道所言,谁会忍心丢掉家中独子呢?

    “老神仙,刚才是我言重了,请您别往心里去。”

    见她认了错,老道瞬间恢复仙风道骨的风彩:“这话倒是受用。你放心,贫道也不是倚老卖老的人。”

    连抚了三遍胡须,又开始谈起了生意:“要不再问问姻缘,百文一卦,不准不收钱。”

    说完又拿出一个签桶。

    “不用了,我快要下船了。”

    庙儿顿时心生感慨,月生老了应该也像他这样吧。

    哪知生意没做成,他却问起了路:“既然姑娘是龙口人,敢问老庙村要怎么走?”

    俗话说宅门有三怕,一怕催债的榔头,二怕报丧的快马,三怕登门的道士。

    道士登门,必有邪事儿。

    “难道老庙村又进了不干净的东西?”

    “姑娘莫要多心,贫道本想去清风道观,听说走老庙村最近,所以先问问。”

    “噢,慈母渡口上岸,北走五里就是!”

    这边正说着话,忽觉船体一阵晃动,像是撞了东西。

    问题是河道这么宽,中间又没有暗礁浅滩,哪来这么大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