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篡汉 » 第三十三章 借刀

第三十三章 借刀

    “骆公意欲何为?!”

    董杨听着骆舟说了半响,直接向他问道。

    骆舟看着董杨,“老朽只是想让董司马,莫要听信谗言,免得诬害忠良,否则要后悔莫及!”

    “是否忠良,自有大汉律法定夺,非一人之言可定!”

    听到这话,骆舟知道今天已经是谈不下去了,看了一眼董杨后,走出营帐。

    带着部曲护卫和民夫,刚走出营寨后,陈缪、邵广等一众豪右,就忍不住上前问道,“骆公,现在到底如何了,可跟那董杨谈了什么?!”

    骆舟摇了摇头,脸色有些沉重,“雷公山得贼首,应在董杨手中,恐怕并未身死!”

    听到这话,哪怕是一向胆大的邵广也脸色难看,他胆子可不小,跟陈缪一样,他也跟塞外部族做过交易,不论哪个年代,最容易发财的买卖,都在律法里写着。

    但陈缪干的,可是铁器生意,他可是卖过不少铁器,除过常用的铁器外,还偷卖过兵刃给外派部落,胆子比陈缪要大的多。

    雷公山挖出来的铁石,相当一部分,到了邵广手上,被他私铸铁器,甚至有甲胄等,不然以为那些豪右大族家中的部曲私兵,兵器甲胄都是哪里来的。

    要是把他跟雷公山得生意抖落出来,那邵广连同他一族人,都要吃不了兜着走,绝对其株连的下场!

    “董杨应非不识好歹之人,我等今日已经示弱,明日再向其父,还有董太后,献上重礼就是了,董杨应不会跟我等为敌,那与他有何益处!”

    骆舟看到众人脸色宽慰道,准备从董平跟董太后身上下手,董太后喜钱财之声,可是天下皆知。

    “若是董杨不肯呢,执意要与我等为敌呢?!”陈缪的声音传出来。

    骆舟撇了他一眼,淡然说道,“那就是与河间士族为敌!”

    “就凭一介贼首的胡言乱语,想要定罪于我等,痴人说梦!

    就算要定罪,也得河间国相府甚至冀州牧府问罪才行,我明日,就与张氏、束氏、沐氏通信,董杨安能凭贼首胡言乱语,就定罪于我等?!”

    士家大族关键时刻都是站在一起的,如果打起了嘴炮官司,想要靠河间相国府治罪骆等,那到时候,士族都出声反驳,制造舆论,到时候别说扳不到倒骆家,反而要被戴上一定残害士族的罪名!

    骆舟以为,董杨最多,就是把张易交给河间国相府审问,再牵扯到他们罢了,至于董杨直接向他动手,他压根没想过,毕竟他可是士族出身,皇帝要杀他,都得审问一番,还未必能杀的了他。

    “司马!”

    骆舟等人离去后,朱灵、孙礼都来到了营帐中,他们都心知肚明,张易就在雷公山上呢,董杨留着张易,肯定不是就是用来挖矿的。

    “司马,真要向那些人动手?!”孙礼指了一下营帐外,向董杨问道。

    董杨哑然失笑,“何故我向他们动手?!”

    摇了摇头,董杨说道,“勾结贼寇,私通黄巾,残害百姓,自有大汉律法惩处他们,就算要动手,也是董太后要杀了他们,平天下民愤!”

    有董太后这张牌在,董杨肯定要物尽其用,别人怕什么士族豪右,董太后可不怕,什么世代千石之家,她让宦官杀的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明日待我入城后,文博率一百甲士分批进城,德达率兵马回乐成城外校场休息整,派出斥候,盯紧骆家、马家、邵家等人!”

    “喏!”

    朱灵、孙礼听到董杨的命令,对视一眼,还是齐声应道。

    第二日一大早,董杨就带着李成等一众护卫,进入到乐成城中,董杨先是去国相府赴命,随后还没来得及回董府,就被董太后派人来诏见。

    “董杨参见太皇太后!”

    “勿需多礼!”

    比起刚来河间时的落魄,如今董太后气色略好了几分,让一众婢女退下,董太后就迫不及待得向董杨问道,“何进正在召集外军,诛杀宦官,你认为他此次是否能成?!”

    能明晃晃的问出这话,就代表董太后此刻,已经是心慌意乱,宦官一旦被何进杀干净了,那何进就真的独掌大权了,董太后也别想什么再返回雒阳了,甚至可能性命都难保,被何氏兄妹为了绝后患而给铲除掉了。

    “未可知!”

    董杨的回答,仍旧跟当初一般,让董太后是眉头一皱,又听董杨说道,“这件事,早已与太后商议过,何进与十常侍等宦官有今日,并不出意外,不论谁胜谁负,后必有波澜,甚至雒阳都会有变故!”

    董太后听着董杨这话,确实,早在何进手下,救她回河间时,就跟他说过,何进跟十常侍宦官两边,恐怕必有鱼死网破一方,眼下确实是发生了而已,何进磨刀霍霍要除掉一众宦官。

    “若是何进这次能身死就好了,也解了我心头之恨!”董太后忍不住恨恨说道,要是让她重回雒阳,那肯定是要将整个何家全部处死,绝不留一点祸患的。

    董杨看了董太后,“不论雒阳局势如何,太皇太后在河间一天,吾必保太皇太后不受贼人所害!”

    董杨一定得把董太后,给安全送回雒阳才行,她不活着回雒阳,董杨在河间,实在是独木难支。

    董太后闻言,脸上终于是露出笑容,她现在的这座府邸,护卫就是董杨派来的人马负责,有董杨太,董太后在河间也不用担心被人给谋害了。

    “危难之时,唯有吾族中之人可用啊!

    若是能回到雒阳,吾必定不负汝之今日……”董太后现在能做的,也就是许空头支票了,除此之外,也拿不出什么东西了。

    “董杨,还有一事向太皇太后禀报,想请太皇太后定夺!”

    “何事?!”董太后不免有些好奇,她现在就是一个失势得老妇罢了,收到她发出的诏令旨意的人,不会当面驳回,但听不听诏令,全靠那些人自己心情了,她不知道,董杨还有什么事,是需要她帮忙的。

    董杨拿出一份文书,“这是剿灭雷公山巨寇时,其首领张易亲手所写,证据已确凿,河间骆家、马家、邵家等,勾结贼寇,甚至黄巾军私通交易,打造贩卖甲胄兵器,欺压逼迫百姓卖其田,让其为家仆佃户……”

    看着那份文书,董太后越看,气的手越发抖,她不是气这些士家大族、豪右们干的那些破事,而是气他们当初欺骗汉灵帝跟她,当初太平道和黄巾军声势浩大,短时间内就席卷大汉各州,汉灵帝为了平定黄巾之乱,花费了巨额得府帑,平定之后,还免除赋税安定人心。

    结果,那些士族跟豪右,早就跟黄巾军暗自私通,那些帑银说不定有相当一部分到了这些人手中,最后各种免除的赋税,也都便宜了这些士族豪右,那些钱可是亿万之多的五铢钱,董太后怎么能不心疼,那些钱原本都是属于她和汉灵帝的啊,结果被人给掏空了!

    “这等乱臣贼子,当真该杀!”

    不过一通骂之后,董太后又犹豫的说道,“若我在雒阳,这等乱臣贼子,早就诛杀了,但现在河间国相府欺我老妇,冀州牧府也不愿听我诏令,要抓捕骆家等,恐怕不易啊……”

    到现在,董太后也基本上清楚了她现在的处境,她这个前皇帝母亲下的诏令,对于现在皇帝手下的臣子来说,并不是那么管用了,前朝的剑,斩不了本朝的宦吏了。

    想让河间国相府,或者冀州州牧府那边,抓捕骆舟等人,董太后感觉不会听她诏令,就算听了,也未必能治这些人的罪!

    听到董太后的担忧之话,董杨上前说道,“在河间国,那些人不听董太后诏令,但董杨愿奉诏,只需太后一份诏令,董杨愿带兵,将那些勾结贼寇私通黄巾的乱臣贼子,都拿下!

    到时候,人证物证俱在,太后只需要将此事,诏令通告河间国相府、冀州牧府就是了。”

    “这……”

    见到董太后还犹豫不决,董杨抛出了诱饵来,“这骆家、马家、邵家等,都是河间本地豪强,家訾田亩商铺甚多,地窖不知掩藏了多少财货,还有众多多少奇珍异宝,一旦将这些乱臣贼子抓获,这些都可填充太后府库!”

    董太后有些肖薄的嘴唇,听到这里,再也忍耐不住,不就是得罪河间国相府,她都到了这副田地,还有什么要怕的。

    “吾身为太后,哪怕离开雒阳,这等乱臣贼子,吾也要除之!

    吾现在下诏于你,尽快将这些乱臣贼子抓获,切不可使他们逃脱!”

    如果只是为了河间百姓,那董太后肯定不愿意,去干得罪河间国相府、冀州牧府,插手当地政务什么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做了有什么用。

    可要能拿到骆家、马家、邵家的家财跟奇珍异宝,那董太后可就愿意做了,哪怕到了河间,董太后何尝不想恢复在雒阳时的奢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