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在江湖飘荡的日子 » “十五章、这样的有好几个”

“十五章、这样的有好几个”

    “我观李公子气质非凡,想必也不是普通人家出身吧。”有人问道。

    淦,事真多,老子还得编一套出身,李慕心中默默吐槽,“唉,这位仁兄一语中的啊,我祖上也是官宦世家,不过祖父当年因劝谏陛下,被贬到边关,本来靠着祖上蒙阴,生活还算富足,可哪知又造了兵祸,一打起仗来,万贯家财顷刻间就烟消云散了,如今家中只剩下我和灵儿两人相依为命,这次出来本想去京城赶考,哪知道路上被人偷了财物,所以沦落至此。”李慕一边说,一边用茶当眼泪抹了几下,转头一看,周灵儿还在吃东西,赶忙拿手肘撞她一下,周灵儿反应过来,马上红着眼眶,陪李慕演戏。

    夜幕已经拉开,见月光照了进来,李慕赶紧举起杯子,口中吟道:“案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各位见谅,李某只是突然想起来遭了兵祸的家人,一时情难自禁。”

    “无妨无妨,太白兄如此大才,此去一定高中,足以告尊父母在天之灵啊。”

    “好诗好诗啊,虽然言简意赅,但胜在情深意切,实在是好诗。”

    “来来来,大家都敬太白兄一杯,如此好诗,怎能没有好酒相配!”

    众人一齐举杯共饮,趁着喝酒的空当,李慕赶紧偷偷伸手超周灵儿腰间掐了一把,然后往自己嘴里指了指,示意她给自己喂吃的,这丫头只顾着自己吃了。

    周灵儿被李慕偷袭,突然如遭重击,她一个女孩子,哪里被人捏过腰,瞬间脸上就挂满了红霞,低着头满眼的不知所措,心里面又羞又怒,许久才缓过劲来。

    除了李慕偶尔念几首李白的诗,其他人也开始出来献诗,大都能赢得众人一致的喝彩声,即便有诗作的不佳的,也不过被大家取笑一番,罚酒三杯,酒至正酣,李利贞开口道:“诸位,今日我等在此集会,又有太白公子这样的诗仙同在,何不请太白公子作一篇序,把我等诗作编篡成集,以流传后世!”

    众人一致叫好,李慕则是赶紧推脱,让我抄诗还行,作序实在是不行啊,想想自己学过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这么老长谁背的下来啊,就算能背下来,这也不应景啊。

    大家都让李慕来作这个序,李慕推脱不过,只能答应下来,喊了一声酒来,一旁的周灵儿马上把酒递到李慕面前,脸上也是写满了期待,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慕,想要看他又要作出来什么惊世大作。李慕看着旁边的周灵儿,心里忍不住吐槽,你是期待个嘚啊,看看看,还看,一会我下不来台,你也跑不了。

    “拿笔墨来!”一旁马上有人拿了上来。

    “你帮我写。”李慕指了指周灵儿。

    李慕心中焦急,面上确是云淡风轻,手提酒壶,三两步就一口酒,没几口壶中酒就被喝完了,一旁马上有人,送上一壶新的。完了,没酒这招不能用了。

    李慕又灌了两口酒,晃晃悠悠的跌倒在了周灵儿案前,众人忙上前去扶,被李慕挥手退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李慕念了一句就赶紧趴在桌案上装作一醉不醒。

    “李兄?李兄?”李慕感觉到有人在轻轻推他。

    “看来太白兄酒量不行,喝醉了,哈哈。”

    “可惜了我们的序还没作完啊。”

    一旁有人拿去周灵儿刚写下一句的宣纸,“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凭此一句就可断定又是一千古名篇啊!”

    “是啊是啊。”

    …………

    李慕一喝醉,他们很快也散了场,除了李慕,大都没有喝醉,众人扶着李慕给他在隔壁客栈开了一间房,留下周灵儿照顾,就各自回去了。

    看着躺在床上的李慕,周灵儿有些纠结晚上该怎么睡,这里只有一张床还被李慕给占了,看来要睡地上了,看着在床上装睡的李慕,今晚要和他睡一个房间了,想到刚才他掐自己的腰,周灵儿又是一阵脸红。

    装睡的李慕听到众人离去,偷偷睁开了眼,猛地坐起了身,吓了周灵儿一大跳。

    “你不是喝醉了吗?原来你是装醉!”

    “嘘,小点声,我能不装醉吗,非要我作序,我都说了我不会。”

    “你说的那两句不是挺好的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还有你作的诗,没想到你除了胸中有韬略,诗才也这么好。”

    “你不会真的以为这些诗是我做的吧!”

    “这难道不是吗?这么好的诗,在你之前我也没在别处听说过啊!”

    直接承认是自己写的吧,李慕实在是不好意思,可说不是自己写的,别人也不信啊。

    “我好像跟你提起过其实我是个孤儿。”李慕准备好编故事了。

    “你说过你之前住在山上。”

    “是的,我是孤儿,在山上住了十五六年,李白其实就是养我长大的人之一。”

    “所以这个李白是真人?不是你随口编的名字?还是他把你养大的!”周灵儿满脸惊诧。

    “废话不然我那些造反的理论都是从哪学的。”

    “李白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杜甫,陶渊明,唐伯虎等等几个人。我小时候就是跟着他们长大的。”

    周灵儿没有说话,但是满脸的不可思议,我不相信,你在骗我。

    “陶渊明先生上山之前是个小官,因为上官来时需要卑躬屈膝,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官上山。他平生最爱菊,曾作诗:

    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好诗,全诗尽显悠然自得之意。这么说你说的是真的?”周灵儿半信半疑地问。

    “还有杜甫先生,本是官宦之家,后来家道中落,自己数次赶考落地,最后穷困潦倒,一生悲苦,曾作诗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周灵儿已经目瞪口呆,

    “这,这都是大才啊,你刚才说这样的还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