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照夜行 » 第二百六十七章 浮光跃金

第二百六十七章 浮光跃金

    陆远勉强称了声是,心里却盘算着他日若有机会定要好好教训教训萧钧,毕竟,作为陆家的长房长孙,他觉着萧钧实在太嚣张了。

    他心里正不平,一斜眼看见神色不豫的陆裕,暗哼一声:“姓萧的意欲挑拨离间,想要陷害二叔,也好,我正好借二叔的手好好教训教训他,灭神破瞳镜?嘿,二叔手里的宝贝可多着呢。”

    想到这里,他假装咳嗽一声,说道:“姑祖母,这姓萧的虽然有两下子,但居心叵测,意图陷害二叔,绝不可放过他!”

    他口中虽称姑祖母,说话时眼睛却一直瞅着陆裕,只是看到陆裕神色古井无波,不免心中失望。

    “混账!我看你才是居心叵测!萧贤侄和你二叔不过是有些误会,哪里来的什么陷害?”

    陆夏令顿了顿手中的拐杖,两只眼冒出了凶光。

    “贤侄?误会?”

    陆远听了陆夏令的这句话,顿时有些懵了,他实在不明白为何转眼之间陆夏令变化如此之大,而且看样子这位姑祖母极有可能为了她的“萧贤侄”对自己不客气。

    在“敌人”面前被骂混账,陆远能忍,敌人变成了“贤侄”,陆远……也能忍,在这位眼冒凶光的姑祖母面前,陆远决定暂时躲避锋芒,当个缩头乌龟。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不信自己的二叔也是个缩头乌龟。

    但,今天出乎陆远意料的事情实在有点多。

    陆裕满面春风地向陆夏令笑了笑,说:“姑姑说的是,我想萧兄弟和侄儿之间一定是有些误会。”

    这一下,陆远的眼珠子差点掉在地上,不单是他,就连陆燕都有些吃惊。

    “还是裕儿识大体!”

    陆夏令呵呵一笑,略加思索,向陆长林道:“二哥,我看为了证明裕儿的清白,也为了消除裕儿和萧贤侄的误会,你不妨以‘浮光跃金,鸣鉴千里’之法,搜检探查裕儿周身,如此以来,纵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宵小之徒,也会无话可说了。”

    她说完,笑了几声,看向众人,道:“大家说呢?”

    大家面面相觑,无话可说,不过,每个人的脸上都分明写着“敢怒不敢言”几个字。

    身为外人,未经许可乱闯陆家重地合义宫。

    合义宫中出手立威,明着相救,实则狠狠落了陆家长房长孙的脸。

    直斥陆家的当家人陆裕是杀害自己大哥的凶手,并且现在邪魔附身。

    以上这一桩桩事,换做任何一个人,就算是十宗宗主,坐忘真人,那也是大大的失礼,甚至可以说意图不轨。

    更何况,干下这些事的人还是谣杀害陆家长房长子的凶手!

    但现在这个“凶手”不但毫发无伤,诡异的是,被指斥为邪魔的陆家当家人却要接受“浮光跃金,鸣鉴千里”的搜检探查。

    “浮光跃金,鸣鉴千里”是什么?那是逍遥洲顶尖的鉴魔之法,也是陆家的绝学之一。

    神御气,通五识,金光所及,风鸣所及,一切邪魔外道无所遁形。

    可是,现在对陆家的当家人用这种顶尖的鉴魔之法,这不是巨大的冒犯是什么?不,这是一种侮辱。

    合义宫很静,静得甚至能听到陆离若有若无,细若游丝的呼吸声。

    人人都望着陆长林,而陆长林阴沉着脸不说话,显然,对于陆夏令的提议,他并不喜欢。

    “二哥,你看怎么样?”

    陆夏令好似没看出众人的异样,也没看出自己二哥的不喜,步步紧逼。

    “不……”

    陆长林不字刚出口,合义宫中就响起陆裕淡淡的声音:“我看三姑的提议甚好!”

    啪!

    陆远本来站在桌子旁,陡听此言,身子一震,险些摔倒,手扶了椅子一下,衣袖却拂到茶碗,登时摔得粉碎,他见众人皆注目于他,尴尬笑笑:“燃魂之法太过伤人……”

    他嘴上说着,眼却一直往陆裕处偷瞟,暗道:“我倒是班门弄斧了,二叔却是个千年老乌龟。”

    ……

    ……

    …

    …

    合义宫中央。

    陆长林和陆裕相向而立,双掌紧贴,皆紧闭双目,神情端肃。

    片刻,陆长林长须飘起,衣袖轻动,须臾间,衣裳猎猎作响,须发乱飞。

    这时,一道风仿佛从虚无中吹荡出来。

    风如洪流,劲吹八方。

    整个合义宫顷刻间宫灯乱摇,窗子乱摆,四周弟子有些道行浅的,顿时被吹得东倒西歪。

    萧钧看到此景,暗暗心惊,便在这时,突见陆长林头顶出现道道金光,笔直照向他额头。

    金光煌煌,浮动若纱,而陆长林笼罩在金光中,宝相庄严,真有神仙之象。

    萧钧心中暗赞:“如此降魔之相,确实殊为胜景。”

    萧钧对陆家了解不多,不过“浮光跃金,鸣鉴千里”这等顶尖鉴魔之法,他怎能没听过,可是,“鸣”在何处呢?

    此念方生,一声清响传遍八方天地,宛如凤鸣,宛如莺啼,萧钧听见此声,顿觉心底清凉,浑身舒泰,盘桓于心中之杂念,终日频生之妄想皆被一一祛除。

    鉴魔须先镇魔,免得魔头反抗逃跑,鸣声一出,千里之内,群魔伏慑,驱邪正心,“浮光跃金,鸣鉴千里”自然是世间一等一的鉴魔之法。

    萧钧久闻陆家“浮光跃金,鸣鉴千里”的鉴魔功法,此时亲见亲闻,更增钦佩之心。

    忽然,呼啦啦,四周一众弟子纷纷盘膝坐地,竟于此时凝神用功起来。

    心静如水,灵台清明,如此心境,难求难得。

    此等大好机缘,众弟子岂会浪费。

    不必说这些弟子,此时就连萧钧也有些心动,自然,他也明白众人的心思。

    声音时高时低,时急时缓,风势或如江流急湍,或如万马奔腾。

    呼啸中,鸣响中,陆长林头顶的金光越来越盛,渐渐将二人身形笼罩其中,仿佛薄雾轻纱,轻轻浮动,而二人立在其中,都神情淡然,面如止水。

    没有黑气氤氲,没有魔头狰狞,更没有妖氛邪雾,什么都没有发生。

    金光鉴神通识,陆长林施法之下,金光穿透五识,扫荡百骸,深及泥丸,无所不至。

    金光到处,一切邪魔妖魅皆无所遁形。

    只是,金光如水,人亦静如水。

    四周众人见状纷纷长舒一口气,虽然在众人心里,萧钧之言早就被当做妄言,但事到临头,事关陆家自己人,众人心里还是有些莫名紧张的。

    好在,虚惊一场。

    但,很快,众人便扭头望向萧钧,满面怒意。

    萧钧也有这些吃惊,浮光跃金,鸣鉴千里,此等鉴魔之法,怎会无功?

    可,自己分明听到陆裕所言“识破真身”之类言语,而陆离也曾亲口告知,难道陆离会看错了人?

    萧钧扭头望向倚坐在靠背上,依旧昏昏沉睡的陆离,心中又是焦急,又是迷惑。

    “萧兄弟……”

    陆长林一声咳嗽将萧钧惊醒过来,他微微转了转头。

    此时金光已渐渐敛去,陆长林负手而立,直直望着萧钧,一脸怒意,而他身旁的陆裕脸上则挂着淡淡微笑,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萧钧再看四周,人人怒目相向,有人甚至摸上了手中的兵刃。

    顷刻间,萧钧知道,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