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长夜实录 » 第十四章 猜想

第十四章 猜想

    可控核聚变技术在2197年被研发成功,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在本就十分紧张的国际局势上浇了一桶热油。

    “如果这座储备库里确实存在核聚变发电设备,那么关于选址的一系列疑问就可以得到解答。”石瑾越想越觉得靠谱,“占据这座仓库,我们就再也不用操心能源问题。”

    厉觉冷眼看着激动不已的石瑾,泼起了冷水:“如果我们敢独占这里。恐怕很快就会迎来河西镇和守备团的联合打击。”

    松果镇确实不具备占据这里的条件。这是1017号避难所的生产力决定的。

    战前,政府推动避难所计划时,有两种设计方案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一种方案是将避难所建设成一座小型地下城市,制定严格的物资分配制度,配以相应的教育、医疗、工业生产条件,在监督官的控制下,让居民在其中生活,直至外界环境达到人类生存基本需求,或储存的物资消耗殆尽。另一种方案是从各行各业中选取优秀的人才,置入休眠仓沉睡,每隔20年唤醒监督官,由监督官根据外界环境决定是否开启避难所。

    这两项方案的优缺点都十分鲜明。聚居型避难所注重于物质,能够更好地保留下先进的设备,保留工业生产能力,避难所开启后,居民们能够迅速武装起来,在预想的恶劣环境中立足;休眠型则注重于精神,将各类人才保留后,为文明存续薪火,为重建地表秩序创造条件。

    最终,出于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考虑,两种方案均被采纳,1017就是一座休眠型避难所。

    事实上,即便是神明也无法预见到核战争带来的可怕后果,更无法想象人性的可怕。

    致命的辐射和污染的影响在战后三十余年才逐渐被大自然的自我清洁能力淡化。监督官的腐化堕落、急剧膨胀的人口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许多避难所或溃于内乱、或提前开启。而外界恶劣的环境、可怕的异种又给了刚出避难所的居民们一记迎头痛击。

    人类已经不再是地表的主宰。

    所幸,凭借着避难所内还算丰厚的文明遗产,有人在废土上站稳了脚跟。但崩溃的秩序也让本就危机四伏的地表变得更加凶险。

    等到休眠型避难所在战后120多年后开启时,最早走出避难所的人们已经在废土上繁衍了数代人。这些在战前充满秩序的社会里长大的人们,仿佛忽然从温室走进了血腥的丛林,在废土上寸步难行。有人沦为奴隶,有人变成口粮…

    1017号避难所只是其中较为幸运的一个。但薄弱的武装力量和附近虎视眈眈的邻居,成为了他们发展壮大的枷锁。

    清醒过来的石瑾顿时泄了气,哼哼唧唧地往地上一躺,像一条失去梦想的咸鱼。

    厉觉看的一乐,安慰道:“咱们倒是还有多占点好处的机会。河西镇和守备团都比我们距离这里更近一些,按理说他们应该比我们到得更早才对。”

    “你说,他们有没有可能是遇到了李七说的那个怪物。”石瑾躺在地上,手指敲打着腹部的装甲。

    “不排除这个可能。”厉觉也躺在地上,准备休息,“虽然有些不厚道,但我挺希望他们遭殃的。如果明天还没人来,我们就有操作空间了。”

    石瑾呵呵一笑:“找到入口再说吧。”

    ———

    “呼呼……”

    深夜,G111道某段。

    一个人影靠在倒下的树干上,沉重地呼吸着。

    他身上穿的是战前装甲部队配装最广泛的开拓-4-a型动力装甲,但此时胸部装甲出现了一个恐怖的凹痕,右臂部分连带他的胳膊都已经消失,只留下一个血肉模糊的断面。

    大量失血让他感到有些眩晕,长时间奔跑导致肺部如同被烙铁穿透般灼痛。

    荒野的夜幕对着他张开了血盆大口,死神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将装甲内置的最后一支治疗针注入血管,他感到稍微好受了一些,努力燃起对生的渴望。他转过身,伏在树干上观察一番,没发现什么危险,长长舒了一口气。

    “咳咳…”

    动作牵动了胸前的伤口,他不禁咳嗽两声。稍作修整之后,他沿着G111道继续奔跑起来。

    求生的本能促使着他忽略了疼痛,尽管他知道,这恐怕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夜晚了。

    几只乌鸦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不时在树枝上歇息一番,期待着一顿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