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苍元图 » 第七章 前往京都

第七章 前往京都

    三日后的清晨。

    易云起床时翎夕已在煮饭,他洗漱后也去帮忙。

    待韩羽醒来,三人一同吃了早饭,易云便陪同翎夕前往集市,购置些必需品。

    由落叶城至京都,两千里路,衣食住行都需准备充分。

    一路上,易云跟在翎夕身后,看她挑选东西,与人讨价还价,心头一暖,这才是生活。

    采买妥当,二人背着鼓鼓囊囊一大包东西,回到韩家宅院,韩羽正坐在藤椅上晃悠,轻品细茶。

    翎夕问了声好,便去整理东西,易云则留下,陪在韩羽身边。

    韩羽噎了口茶:“阿云呐,算算日子下月初便要开学,你二人收拾收拾,明日离开罢,早做准备。”

    “爷爷,阿云想多陪你几日。”

    易云一阵难过,祖孙二人相见不久便要分离,着实难以割舍。

    “好孩子,总是要走的,你还年轻,不能陪我这个糟老头子浑浑度日。”

    “该面对的,就不要逃避!孩子。”韩羽语气一正。

    易云点点头:“爷爷,待学业闲散,我便多回来瞧你。”

    “呵呵,你有这份心就好。”

    韩羽拍着易云的手背,语重心长:“京都龙蛇混杂,切记不可意气用事,翎丫头自幼乖巧懂事,贤惠持家,你……要好好待她,多听她的话。”

    “阿云记下了,定会听翎姐姐安排。”

    韩羽面露古怪,微微一笑,也不多言。

    翎夕收拾妥当后,瞧着日头不早,去灶房烧饭。

    韩羽朝着易云递了个眼色:“阿云呐,去给你翎姐姐帮忙,打打下手。”

    “哎!”

    易云应声走进灶房,见翎夕在洗菜,如玉般的手指在青菜中穿梭,也上前帮忙。

    “翎姐姐,你辛苦,我来。”

    “不辛苦,你且去陪爷爷喝茶,饭菜马上就好。”

    “我来罢,姐姐你炒菜就是。”

    “也好。”

    二人推托间,易云无意间碰到翎夕的手,触手冰冷。

    “翎姐姐,你手好冰,可是病了?”

    翎夕面色微变,解释道:“无碍的,许是凉水沾多了,暖一会便好。”

    易云不深究,点点头便继续洗菜。

    很快饭菜便好,肴香扑鼻,祖孙三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吃罢饭,易云孤身一人坐在安乐巷口,看着人来人往,忧思满怀。

    记得十三年前,自己便是在这里被韩羽收养。

    那时他才五岁,从平川郡逃难至此,多亏了哥哥一路照拂,才捡得一条命,栖居于破庙之中,靠捡些烂菜叶子为生。

    那年天寒地冻,他耐不得冷,高烧不退,哥哥背着他,求遍城中医馆,最后瘫软在这里。

    那时,他以为自己要死了。

    死了……解脱了,不再拖累哥哥。

    ……

    翎夕走来,看到孤零零的易云,凑近些同坐,问道:“阿云,怎么了,可是有心事?”

    闻着翎夕身上淡淡的体香,易云恍惚间又看到了哥哥的影子,他们……真的好像。

    同样贤惠,同样照拂自己,同样的……平易近人。

    如今安乐巷仍在,车马如流水,一直宠溺自己的哥哥,却是彻底失去了。

    “我没事,翎姐,谢谢你。”

    “傻子,谢我作甚。”

    易云不语,朝着少女浅浅一笑。

    ……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次日。

    翎夕收拾行囊,背起一张大弓,箭矢十数支。

    那弓有一人高,通体银白,前侧有刃,握手处有两个圆点,尾部铭刻“弧光”两字。

    此弓乃是金属弓,若要拉满少说也有八百担的重量,竟看不出翎夕消瘦的体型,也有这般大的气力。

    见易云对弧光长弓好奇,翎夕笑了笑。

    二人收拾妥当,便与韩羽辞行,在韩羽千叮万嘱下,离开落叶城,一路北上。

    路途遥远,好在翎夕准备充分,又善厨艺,二人一路相谈甚欢,渐渐熟稔。

    ……

    ……

    丘连山脉延绵数百里,多有农家猎户居住,翻过山脉,便到了京都领地。

    二人都有修为在身,脚步轻快,尤其是翎夕,本就是初元后期境界,若非有意照顾易云,怕是早已抵达京都。

    沿着羊肠小道,一路来到山顶,这里有一户人家,篱笆矮墙,土屋草顶。

    一名面黄肌瘦的妇人怀抱着三四岁的小男孩蹲在门口,遥望着远处另一座高山,焦急中带着期盼。

    “通天神尊保佑,孩儿他爹,你可要平安回来。”

    “阿娘,爹爹什么时候回来,宣儿饿了。”

    那孩童声音稚嫩,眨巴着大大的眼睛,满是渴求。

    “宣儿乖,再忍忍,待你爹爹回来,就做肉于你吃。”

    “阿娘,我饿…我饿…”

    “乖,再等等,娘记得……记得还有些剩饭,盛于你吃罢。”

    妇人起身,许是蹲久了腿麻,立身不稳,忙挥舞手臂来保持平衡,惹来一阵咳嗽。

    “咳咳……宣儿,你在这等着娘,不许乱跑,娘给你盛饭去。”

    “哎!娘亲快去,宣儿乖乖的。”

    妇人抬脚往回走,口中念念有词:“孩儿他爹,快些回来吧,回来吧……”

    途径此地的翎夕见到眼前一幕,不由愣了愣神,思绪万千;

    记得那年,母亲也是这般抱着自己,守在门口,守着爹爹归来。

    那日天地苍茫,雪好大,大到迷住双眼,掩盖住了泪痕。天好冷,冷到母亲温暖的怀抱也渐变冰凉……

    翎夕一阵心伤,径直走向那个男孩,不回头的说道:“阿云,可还有干粮,分他们些吧。”

    易云忙从行囊中掏出两块干饼,递了过来。

    翎夕拿过干饼,又转递给男孩,哄道:“孩子,饿了吧,来,拿着。”

    男孩眨巴着眼睛,盯着那两块干饼,犹犹豫豫。

    抵不过腹中饥饿,他在身上擦了擦手,一把夺过干饼,开始狼吞虎咽。

    “慢些吃,不着急,姐姐这里还有。”

    翎夕拿出水囊递过去:“喝口水吧,别噎着。”

    男孩只顾着吃饼,半句话听不进去,直到两块饼下肚,险些噎着,拍了拍胸口,才接过水囊,“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

    “你们做什么!快放开我孩子!”

    妇人恰巧端着碗回来,看到先前路过的二人围着男孩,忙冲过去,原本视若珍宝的碗也顺手摔在地上,里面……有一小团发黄的锅巴。

    妇人抢也似的抱住男孩,紧紧搂在怀中,死死盯住翎夕,满脸警戒。

    好生一个宝贝儿子,莫不要碰到人贩子给拐了去。

    “阿娘……”

    “宣儿,你可有怎样?他们有没有打你?”

    “娘亲,姐姐给我饼吃,甜甜的,可好吃了。宣儿现在不饿了。”

    “胡说!娘不是教你,不要随便吃别人东西吗?”

    “阿娘……可是……可是宣儿肚肚饿嘛。”

    妇人心头一酸,搂住男孩的头,泪水也再忍不住,泣道:“宣儿乖,是娘没用,是娘没用啊……娘该死,娘拖累了你……”

    翎夕见妇人失了敌意,陪笑道:“实在对不住,婶子,我们不是坏人,仅是看这孩子饿,给他口吃的,你莫要担心。”

    妇人止住哭,瞧了翎夕与易云一眼,没有说话。

    她依旧保持戒备,做好随时拼命的准备。

    翎夕浅笑,又留下几张干饼,转身离开。

    易云则缩了缩手,攥在手心的两块麦芽糖,也没机会拿出来。

    妇人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胸口起伏,思绪万千,咬咬牙,鼓起勇气喊道:“你们……你们莫慌走。”

    翎夕回头,却见妇人抱着孩子“扑通”跪在地上,哀求道:“我也是没个法子,求求你们……帮帮我吧!”

    翎夕忙上前扶:“婶子,有什么事起来说话,怎行如此大礼,小女受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