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聊斋从夜叉国开始 » 第三十章 妖怪

第三十章 妖怪

    店家忽然压低了声音,说道:“你可小心着说话,我可听说,这道士能请神上身,扎纸成兵的,小心你在这里说话,人家都听得一清二楚。再说了,什么人敢骗赵员外,他不怕孙把总一刀砍了他脑袋啊。”

    “算了,反正我是不信这道士,走了,去别处买黄纸喽。”那客人说完便走了。

    店家没有理他,依旧在柜台前翻着账本。

    “孙把总。”徐固心里默默念着这个名字。

    之前,他教训过的官兵伍长曾说过,是把总下令,让他们来捉拿杨洪的。

    看来,查清杨洪是否真的是反贼的机会来了。

    徐固写完了家书,洗了笔,把墨晾上,就走向了柜台。

    “掌柜的,刚才听你们说,咱们安德县里在闹妖怪啊。”

    这世上,听见妖怪两个字,能不起好奇心的,少之又少,掌柜只当徐固是普通的询问,就从账本上抬起头,讲了起来。

    “你还不知道啊,这事在咱安德县可是传得沸沸扬扬啊。”

    人这一辈子,指不定能不能遇到妖怪,现在遇上了一次,可不得传得沸沸扬扬嘛。

    “我看你是今天才来咱们安德的吧,这件事,外地人来了,绝对不用等到第二天,那都是当天就能知道的。”

    徐固点了点头,这掌柜说的不错,就是半天说不到正事上。

    “我确实是第一天来,还请掌柜的给我讲讲呗。”

    “要说这赵员外,那可真是咱安德县的大善人,乐善好施,乡里乡亲没有不受他恩惠的,我这文具店啊,当初就是问赵员外借钱开的。这安德县,谁不感激赵员外啊,可是谁知道这坏事怎么就偏偏发生在他家。”

    “这得从半个月前说起,那天赵员外的公子出去参加诗会,回来的时候,就是在县衙后面的那条道上,遇到了一个和尚。那和尚就专门在前面等赵家公子呢,赵家公子一来,他就往前面一挡,赵家公子往左,他就往右,赵家公子往右,他就往左,就是不让赵家公子过去。”

    “赵家公子就问他,你想干什么啊?知道那和尚怎么说吗?那和尚竟然张口就要赵家小公子给他捐一座庙。”

    “要说赵家公子,任气好侠,这县里的年轻人没有不服他的,遇到这样事,他能忍吗?而且啊,据说,早年赵员外外出经商的时候,被和尚害过,现在又来这么一个和尚狮子大开口,赵家公子更不能忍啊!”

    “当时,他就讲道理痛骂了那和尚一顿,那和尚被骂了还是不依不饶啊,张口就骂赵府为富不仁,徒有虚名,不敬神佛,早晚要遭报应。”

    “赵家公子那是从不受气的,哪能容人这么侮辱自己的家门,上来就给了那和尚一拳。那和尚也不是省油的,两个人就这么打了起来。”

    “赵公子是咱安德的俊杰青年,那和尚肯定打不过啊,当时就被打得满地找牙,东西南北全都找不到了。”

    听到这里,徐固终于忍不住了,问道:“掌柜的,当时你在旁边?怎么这么清楚?”

    掌柜的咳嗽了一声,说道:“我当时虽然不在旁边,但情况确实就是这么个情况,这是当晚赵公子回去后,给自己家里人讲的,那能有错吗?”

    “对对对,掌柜的你继续讲。”徐固有些不信,但还是让掌柜的讲了下去。

    “刚才说啊,那和尚被赵公子打了一顿,跑的时候,就放话,说让赵府小心点,马上赵府就要大祸临头了。当时,赵公子只当那和尚在放狠话,就没放心上,晚上回到家还跟家里人讲这事呢。”

    “谁知道,第二天,就祸事了啊!”讲到这里,掌柜的情绪激动,猛地大拍了一下桌子。

    “第二天一早啊,赵公子就醒不来了!你说这怕不怕?”

    “赵老爷就赶紧找郎中啊,县里的不行,就去府里找,府里的不行,就去省里找,从京城回来的老御医都请了好几个,这才把赵公子弄醒过来。”

    “可是这赵公子,醒了后,就神智不清了,痴痴傻傻的,跟掉了魂一样。这下,御医也没办法了。赵府就开始求神拜佛,到处找那个和尚,结果那个和尚是怎么也找不着啊。”

    “这时候,赵府就开始发生各种怪事,家里丢东西啊,瓷器自己摔碎啊,半夜鬼压床啊,什么事都有。”

    “然后前几天啊,不知道打哪来了个道士,听说了赵府的事,就自己找上门,说能解决这事。赵府现在人心惶惶,一看有人说能解决,立马就把这道士请了进去,这道士进去后,走了一圈,就说这府上有妖气,说是那和尚受了气,勾结了妖精来害人。”

    “这道士呢,就这么在赵家住了下来,咱们也不知道这道士有没有真本事,就听说是能请神上身,剪纸成兵啥的,不过啊,这都好几天了,赵府里一点好转都没有,这道士倒是把全城的黄纸都快买完了。”

    讲完了故事,掌柜的还意犹未尽地咂咂嘴,好像还想讲。

    他讲的津津有味,可徐固却觉得啰里八嗦,赶紧说道,“没想到这里还有这样的奇事,今天算是长了见识了。”

    “可不是嘛,这样的事,人这一辈子都难遇到的。”掌柜说道。

    “不过,这赵员外和那个孙把总是什么关系啊?刚才听你们说,这孙把总好像很向着这赵府。”

    “这孙把总啊,小时候父母双亡,他知道这赵府仁义,就上门卖身葬亲,谁知道,赵员外不仅帮他葬了父母,还不收他为奴。后来他参了军,立了功劳,现在成了把总,当然感激赵员外,和赵府亲密。”

    徐固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果然是仁义之人。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想问问店家,咱们这里可有替人代捎书信的行商啊。”

    “你第一天来,就往家里写信,有孝心,现在这人啊,外出几年,都想不到给家里写信的,你这样的年轻人很少见了。你是哪里人啊?这里恐怕只能往一些大地方带书信。”

    “我是交州来的,应该能送到吧。”徐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