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爱无声: » 第二章 初到丹桂巷

第二章 初到丹桂巷

    第二天当欧小可再次见到郑滔光和刘新阳时,差点认不出他们来了。郑滔光一改平时嬉皮笑脸的样子,变得严肃认真起来,只在嘴角挂着个浅浅的迷人的微笑,刘新阳更是一副精明干练的商人模样,两个人看起来都容光焕发,神采亦亦。

    前两天看他们事事亲力亲为,还以为他们为人做事很低调,谁知开业这天他们会请来这么多客人,大部分还是阳城有头有面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所有的来客中,其中一个老奶奶最引人注目了,欧小可看到几乎所有的来客都会恭恭敬敬地到她面前去向她请安问好。

    这些来客中欧小可只认识孙亦文和林娜,她只是在开业典礼举行前匆匆跟孙亦文打了个招呼,其他时间就在人群中穿梭帮忙着,能做什么做什么。从大家的议论中欧小可知道那个林副市长就是郑滔光的女朋友林娜的父亲,今天他们夫妇跟林娜都来了。

    林娜简直成了开业典礼的明星,她身高大概有一米七左右,皮肤很白晰,又喜欢化妆,总把自己打扮得光艳照人,走到哪都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不认识她的人恐怕还会误以为她是个明星或者模特,但是实际上她是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她似乎很喜欢红色,今天穿了一件红绸缎吊带礼服,雪白的脖子上挂着一串手工精美的金项链。她站在那里,一会儿指挥这个去做这样,一会儿指挥那个去做那样,开业典礼开始时,她又成了主持人,给大家一一介绍那些出场剪彩的人物。听到那些几乎包括了工商税务公安教育新闻出版等部门的人物名单,欧小可惊奇极了,看着郑滔光和刘新阳也觉得陌生起来。

    他们的门面太窄,剪彩的人连隔壁那家装饰材料品店的门口都站满了。也是这时,欧小可才知道这家有五个门面的大装饰材料品店也是刘新阳和郑滔光的。剪彩仪式在上午十一点十八分准时进行,剪过彩后,林娜、郑滔光和刘新阳就忙着招呼大家到阳江大酒店去用餐。

    于是刚才开到别处去停放的车辆又陆续开了过来,汽车在中山大道上排成了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向阳江大酒店驶去,这个阵势引来了不少路人驻足观望。

    在汽车队浩浩荡荡地向阳江大酒店开发时,欧小可看到刚才在这里帮忙的人有好几个都往公司里走去,心想他们大概也是本公司新招来的员工吧,于是也跟着他们向里面走去。

    这时,刘新阳搀着那位刚才倍受尊敬的老奶奶走过来,对欧小可说:“小可,这是我奶奶,这里就暂时交给你了,其他这些人都是本公司的员工,你们相互认识一下,等下酒店会送两桌酒席过来,你们就在这里吃午饭,吃过午饭不能离开,下午三点钟要开公司的第一个全体员工会议。”

    “哦,好的。”欧小可过去搀住奶奶说,“奶奶也跟我们一块在这里用餐么?”

    “是的,本来我们打算一块到酒店里去的,可是我奶奶和滔光的父母都说,既然是开业,公司一定得有人成天守在这里,第一餐开业饭一定得在公司里吃,这样才好,所以,只好让酒店送两桌饭菜过来了。我奶奶不愿意上酒店去,要留在这里跟你们一块吃饭,我和滔光必须过去招待一下客人,所以这里就拜托你了。”刘新阳说完就匆匆走了出去。

    欧小可将奶奶搀到办公室的沙发上坐好,想去收拾一下那些乱七八糟的酒杯糖果什么的。奶奶赶紧制止她说:“别动别动,这些都留着明天才收拾。”奶奶接着说,“你去告诉他们那些人,今天不允许打扫不允许搞卫生,一切都要留到明天再搞。”欧小可不敢问为什么,心想大概是老人迷信或者是本地的风俗习惯,有什么讲究的吧,赶紧将奶奶的意思告诉大家。传达完了奶奶的意思,欧小可才回到奶奶身边,陪伴在她身边坐下。奶奶身材跟欧小可一样,个子瘦小,但精神很好,一头银白色的头发梳得整齐光滑,在脑后挽了个发髻,布满皱纹的瓜子脸看起来很慈祥,一套黑底红团花的绸缎衣服给她增添了几分贵气。

    她仔细端详了一下欧小可,突然惊喜地说:“你,你,你不是那个女孩子么?”

    欧小可疑惑地看向老人家,发现自己并不认识她。

    奶奶继续说:“两年前,在西郊外河边,你是不是救过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孩?”

    欧小可这才想起来,两年前她到阳城来旅游,确实在西郊外河边从河里抱起过一个往小河深处走去的小女孩,但是,她不认为那是救,因为小女孩当时并未发生生命危险。

    想起这件事,欧小可不由得脸红,说不算是救,只是生怕那个小女孩发生危险,抱起了她。

    奶奶慈祥的微笑着,说:“当时我正在洗我的脏鞋子,没注意到她已经走下河里,若不是你及时抱起她,她马上就会发生危险,当时我看到她胸部的衣服都湿了。”

    “我当时是看到水已经淹到她胸部,想喊你已经来不及,就着急的先冲进河里抱起她。”欧小可不好意思的说,“这点小事,难为你还记得。”当时因为把孩子交到奶奶手里,她就走了,就没记住奶奶长什么样,没想到奶奶倒记得她的模样。

    “你是我们家的恩人,我当然记得。”奶奶一边说一边伸出布满老年斑的枯瘦的手,轻轻拉过欧小可的右手,摊开她的手掌仔细看着,欧小可微笑着说:“奶奶,你会看手相呀。”奶奶含笑不语,左看右看,又盯着欧小可的脸看了几分钟,这才笑着说:“不错不错,你是哪年生的?”

    欧小可说:“八六年十月的。”奶奶想了想,说:“哦,八六年的,蛮好!蛮好!”欧小可不明白奶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她刚想问个明白,这时阳江大酒店的酒席送过来了,欧小可便忙着招呼工作人员将酒席摆进屋里的办公桌上,摆好酒菜,大家拿了凳子,围着办公桌吃起午饭来。奶奶一直在仔细观察着欧小可,那天欧小可来应聘后,回到家郑滔光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告诉了奶奶,郑滔光一见到奶奶就激动的说:“奶奶我们今天录用了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姑娘,样子很清秀很可爱的,跟我们非常有眼缘,而且我哥跟她很有话说,好像这么多年我都没看到我哥跟哪个姑娘说过那么多话,你可一定要让我哥抓住这个机会了呀。”奶奶听到郑滔光这样说,一时也激动起来,说你们哪天领她回来让我看看呀。郑滔光惋惜地说:“我说了让我哥邀请她上你们家来住,不要在外面住旅馆,他不听。”奶奶问:“为什么要去住旅馆,是外地人呀?”这时刘新阳下楼来了,赶紧对奶奶说:“奶奶你别跟着他在这里瞎起哄呀,我们只是招了个设计员而已,是外地人,而且现在还是个不明身份的外地人。”奶奶听了这话吃了一惊,连忙问是怎么回事,郑滔光就将欧小可那天的遭遇对奶奶说了。奶奶叹了口气,说你们要照顾好她,一个小女孩子,到外面来讨生活不容易,至于交朋友的事呢,还得等你们相处久了,彼此多了解了解对方再说吧。想起刘新阳的第一次婚姻,她也是怕了,所以刘新阳再婚的话,一定要慎之又慎。刘新阳朝郑滔光竖起两根手指,作了个胜利的动作。

    今天奶奶见到了欧小可,立即肯定了那天郑滔光的提议,欧小可那真诚质朴、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待人接物的态度让奶奶一下对她充满了好感。并且,她还是她们家小公主的救命恩人呢。心想等下回去是得跟新阳好好谈谈,这真是个不错的女孩子。

    刚到三点钟,刘新阳和郑滔光匆匆回到了公司。一回来立即召集大家开会,在会上强调两点:第一,不许叫刘新阳和郑滔光老板,其他职务的人也不许以职务来称呼,全公司的人都直呼其名。第二,在不影响工作,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各人可以自由掌握呆在公司的时间。有事情需要整天不来的,得向他们两人请假。

    说完第二点,大家都在等着听下文的时候,刘新阳和郑滔光却宣布散会了,要大家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正式上班。

    欧小可正要起身随大家离去,刘新阳叫住了她:“小可,你等一下。”

    欧小可停下来,不知道刘新阳将她留下来有什么事。这时,门外探头探脑地走进来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青年,小青年看到刘新阳,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刘哥。将自己怀里抱着的那个纸包递给刘新阳。刘新阳将纸包接过来,拆开了,将纸包里面包着的那只小包递给欧小可,问:“这是你那天丢失的那只包么?”

    欧小可惊喜地接过包来,一边查看着里面的东西,一边说是是是。刘新阳问:“你看看东西少了没有?”欧小可又仔细查看了一遍,发现包里的东西一样不少,连连对那个小青年说:“谢谢你,真是太感谢你了,想不到你们还能给我找回这只包。”刘新阳知道欧小可将眼前这个小青年当成公安干警了,笑了笑,不作解释,对那个小青年说:“你先回去吧,我送你出去。”

    刘新阳跟那个小青年来到门外,从钱包里掏出一叠钱递给那个小青年说:“小李子,这点钱拿去请弟兄们吃餐饭,我这两天忙,就不亲自请你们吃了。”

    小李子推辞着说:“刘哥,这是另一伙人干的,我们找到他们,教训了他们一番。这点小事,哪好意思要你请吃饭。”

    刘新阳将钱塞进小李子手里,说:“你就别跟我客气了,这次麻烦你们了,拿去吧,弟兄们混碗饭吃也不容易。”

    小李子将钱塞进口袋里,恭维着说:“刘哥,你总是对我们这么好。以后有什么事,你只管支一声,小弟们就是赴汤蹈火,也会在所不辞。”

    刘新阳笑了,拍拍小李子的肩膀说:“不错啊,也学会文诌诌地讲话了,你先回去吧。”

    小李子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行,那我先走了,刘哥你先忙着。”

    傍晚,刘新阳刚进门,奶奶就将刘新阳拉到客厅里坐下,说:“新阳,今天我见到那个欧小可了,真的是个不错的女孩。”

    刘新阳笑着说:“是吧?我和滔光的眼光还可以吧?主要是技术过硬。”

    奶奶也笑了,说:“我可不管她技术过不过硬,我想要她做我孙媳妇。”

    刘新阳止住笑,说:“奶奶,你别急,孙媳妇会有的。”

    奶奶着急的说:“还不急,你都三十了,我能不急么?你看你这几年,恋爱都不谈一个。”

    刘新阳安慰奶奶说:“遇到合适的了,我会找女朋友的,奶奶,你真的不必为我这种事操心。”

    奶奶叹了口气,说:“我觉得这个欧小可是个不错的女孩,当然,最主要还要你觉得合不合适,新阳,试试吧,不深入了解一下你怎么知道她合不合适你?”

    刘新阳认真的说:“不能试,奶奶,她只是我公司的一名员工,试了如果成功倒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你想她还会在我们公司工作么?那就等于在赶她走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不许再提了,奶奶。”奶奶想想刘新阳说的话也有道理,但是还是觉得可惜,老希望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来。

    正式上班后,欧小可才知道阳光公司除了她之外,还另请了八个设计员,其中六个跟欧小可一起主要负责室内外装饰设计,两个主要负责板报、招牌、宣传图片等的设计,公司刚建立,就将市政府、工商、计生、税务等好几个单位的板报、宣传图片等业务全部承揽了下来。

    第二天一上班,刘新阳、郑滔光和欧小可就忙开了。因为林娜给他们拉来了一单大生意——由市政府出资建设的“阳城安居小区”的室内装修工程。这个阳城安居小区坐落在阳城市北面郊区,是市政府的安居工程,一期有五幢七层楼房,每幢各有二房一厅的套间二十八套。主要提供给本市低收入人群,所以市政府不但要建好房子的框架,还要按计划统一装修好这些房子,让大家拿出那点仅有的钱来廉价买下房子后,即可以搬进去住。

    因为是廉价房,装修起来当然很简单。按市政府的“简单实用耐用美观”的装修理念,欧小可他们很快就设计出了一套装修效果图。主管这项工程的覃副市长一再强调要刘新阳和郑滔光务必亲自监督工程进展和质量,一定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如果第一期工程不做好,以后就很难合作了。

    这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工程,又是他们公司的第一单大生意,因为质量要求高,造价低,算起来除了人工费和材料钱几乎所剩无几,刘新阳和郑滔光还是投入了所有的热情和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做。

    刘新阳要留守公司,郑滔光和欧小可就三天两头地往施工现场跑。从郑滔光嘴里欧小可得知,刘新阳的奶奶姓苏,今年七十九岁了,在他们阳城第一中学当了差不多三十年校长,六十岁才退休。是个令人尊敬的正直充满爱心的好老师,真正是桃李满天下,他们开业那天来的那些人年纪大些的几乎都是她的学生。刘新阳的父母现在生活在美国,他们在阳城设立了个新阳慈善基金,主要用于帮助那些孤儿和贫困生。市政府这次投资建设“阳城安居小区”也得到了刘新阳父母的赞助,所以说虽说这个工程是林娜给他们拉来的,其实这里面可能覃副市长更多的是看在刘新阳父母的面子上。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得做好来。”郑滔光认真地说,“这不光是关系到我们公司的面子、前途问题,还关系到太多人,最重要的还是这本来就是一个深得民心的市政项目,如果因为我们的质量问题让老百姓们有闲言碎语就不好了。所以就算是亏本,我们也要严把质量关。”

    下工地的第一天,郑滔光和刘新阳都去了,他们一大早就开着小车到欧小可的住处接她,跟她一块去。

    第二天早上,郑滔光骑着摩托车去接欧小可上工地,下班时又将她送回家……

    这天傍晚,林娜到工地上找郑滔光来了。林娜找到郑滔光,拉住郑滔光就要走。

    郑滔光说:“小可没车,我得先送她回家,你坐车来了么?”

    林娜说:“坐了呀,这么远难道我会走路过来。这个欧小可也是哦,为什么不自己买辆车呢,要你接来送去的。”

    郑滔光说:“我这不是顺路嘛,要买车也没这么快呀。你是跟我一块送她回去呢,还是在哪跟我碰头。”

    林娜没好气的说:“你将她送回去就迟到了,今天是我父母请客,让他们等我们太久不好吧。要不这样吧,把你那辆车借给她开,明天让她去接你不就行了。”

    郑滔光说:“人家又没有驾驶证又不会开摩托车,哪能随便将车借给她开呢。我来得及的,你先走吧。”

    欧小可走下楼来,听到郑滔光和林娜为了她在那里争论,赶紧走过去说:“你们有事就先走吧,我搭车回去不就行了,公路上好多过路车的。”

    郑滔光说:“顺路送你回去,误不了事,快点上车吧。现在已经六点了,这条路线过了六点就没有公共汽车了。过路车多数都是长途车,你坐这么点路程人家不搭你的。”

    林娜老大不高兴地说:“有车搭就搭车回去呗,哪顺路啊?我们要去的地方跟她的住处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欧小可你带了钱来没有,要不要我给两块钱你搭车。”

    林娜觉得郑滔光大小也算是个老板,这样对待自己公司的打工妹,也太没老板的威严了。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欧小可是老板,郑滔光是司机呢。她实在看不下去,才要故意为难一下欧小可。

    欧小可边往外走边说:“带有带有,真的我搭车回去就行了,你们快走吧。”

    郑滔光看看林娜,再看看欧小可,又不好去拉欧小可上车,只好对欧小可说了声要是天黑前拦不到车的话就给我或新阳打电话,你可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一个人走夜路不安全的。

    欧小可答应着,来到外面国道公路上等车。真如郑滔光说的那样,这些过路车都是长途车,一听说欧小可只是搭到阳城市里,都不让她上车,欧小可只好边走边拦车,结果走了一个多小时,直到走到了住处,也没有拦到一辆车。经过了一天的劳累,再来走这一个多小时,真是件很折磨人的事。欧小可一回到家就累得倒在床上不想动了,这时她的电话响了起来,电话是郑滔光打给她的,问她有没有搭到车,到家了没有。欧小可感激地说到家了,我现在都躺在床上了。郑滔光说那你好好休息吧,这才放心地挂了电话。

    欧小可想自己买辆电动单车,跟郑滔光商量想让他去帮忙选一辆车时,郑滔光却不同意,说:“现在我们都是暂时用摩托车,很快我和新阳就买小车了,那时就用不着坐摩托车了,你现在买电动单车不是浪费钱么。还有就是,我们现在是刚开始,还没走上正轨,以后等我们再物色到一个优秀人材,就不会让你下工地了,那时你只要成天呆在公司办公室里就是,公司离你的住处不远,根本就用不着坐车。”

    欧小可说:“可是现在都很不方便呀,老要你接来送去的,也不好。”

    郑滔光笑了:“这有什么不好的,你就当我这辆车是公司的公车,当我是专门接送你的司机就行了。要是以后林娜再来找我,我不能送你回去的话,我会让新阳来接你的。你不用担心老会把你晾在工地上。昨晚新阳不在阳城,才没办法来接你的。”

    “不是这个意思,”欧小可说,“只是我觉得如果我自己有辆车的话会方便些罢了,不会给你们添那么多麻烦。”

    “这有什么麻烦的,”郑滔光说,“我们两个人坐一辆车来回,路上还有个伴说说话呢。真的,也许做完这个工程我们就会招人的,到时真的不用你下工地了的,本来也不应该让你一个设计员来下工地。”

    “哎,你别理解为我不愿意下工地哦。”欧小可说,“通过下工地我还学到不少知识呢。”

    “是么?”郑滔光笑嘻嘻地说,“我和新阳就是想放你到工地来锻炼锻炼呀,仅此一次,呵呵,让你积累点实战经验。”

    欧小可羡慕地说:“你们哥儿两个,外人不知道的都以为你们是亲兄弟。”

    “那是。”郑滔光自豪地说,“我们两家都做了好几代邻居了,我们两家人一直都挺好的。新阳比我大三岁,从小就以我哥自居,他还有个妹妹,比他小四岁,现在跟他父母一块居住在美国。小时候我成天跟新阳泡在一起,他妈妈是个温柔贤惠的家庭主妇,没有到外面去工作,就在家带着我们这几个孩子,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新阳十岁那年,他父母去了美国才有所改变。那时新阳不愿意跟我分开,不愿意离开我们那条小巷子,死活不愿意跟父母到美国去。但是后来,还是被父母强行带走了。”

    “那他现在怎么又回来了?”欧小可笑着说,“不会是舍不得你这个兄弟,去了一会儿美国又跑回来了吧?”

    “不完全是,”郑滔光说,“新阳又回到我们丹桂巷,是因为他爷爷去世了,他们一家人回来处理好爷爷的后事后,由于他奶奶死活不愿意到美国去,新阳就借口留下来陪伴奶奶留在了丹桂巷里。你不了解新阳,不知道他是个多么孝顺老人的人。”

    欧小可哦了一声,一时对那个皮肤黑黑、身材瘦薄的刘新阳充满了好奇。

    郑滔光像洞察欧小可的心事一样,哥们儿义气十足地说:“以后我会慢慢将新阳的故事告诉你的,他这三十年,真是活得太坎坷了。你还想自己买车坐么?自己买车坐就听不到我们的故事了啊。”

    欧小可被郑滔光逗得笑了起来,说:“你这个架势就像在问一个小朋友,你还打不打架呢,要是再打架的话我就不分糖给你吃了呀。”

    欧小可这句话惹得郑滔光在前面一阵乱笑,车头乱摆。吓得欧小可赶紧说你小心点呀,摔倒了就麻烦了,一车两命呢。

    郑滔光笑着说哪有那么容易摔倒,我的车技你放心,林娜还敢跟我去飙车呢,你敢么?

    欧小可说我不敢,我胆小得很,哪个将车子开快点我都怕。

    郑滔光说我一看就知道你是那种胆小如鼠的人,果然是。

    欧小可认真地说知道就好了,以后载着我的时候可不要开快车,我会被吓倒的。

    郑滔光哈哈大笑起来,突然加快了车速,把后面的欧小可吓得紧紧抓住车后架,笑骂道:“喂,你再开快点我就跳车了。”

    郑滔光将车速减了下来,说你看看快点也没有什么呀,听风声呼呼地从耳边吹过,多带劲。

    欧小可说看来我是生了个走路的命,我就受不了风儿从耳边吹过时的这种感觉,好像自己要飞起来一样,除了害怕还是害怕。

    郑滔光认真地说:“这样看来你是真的怕坐快车,以后我不吓你了。别人都是在享受这种要飞起来的感觉呢,你却觉得怕。”边说边将车开到楼房下停好来。欧小可下了车,说你以为我跟你开玩笑的呀,刚才要那样来检验我。看着旁边停放着的几辆摩托车又说他们今天来得蛮早呀,比我们先到了。

    郑滔光刚想说话,突然看到欧小可踩到了一小截碎砖头上,身体向一边歪倒过去,郑滔光赶紧冲过去扶住欧小可,说看来我刚才真的吓到你了,走路都不知道看路了,你以为这块碎砖头能承受得起你这四十多公斤的重量。

    欧小可站稳来,红着脸说不是一时没看清嘛,我老顾着看上面了。

    郑滔光笑着说哎我发现你特别喜欢脸红,在任何人面前都喜欢脸红,真是个害羞的小姑娘。

    欧小可羞恼地说说了不准叫我小姑娘的。

    郑滔光笑得更欢了,说行行行,从今天开始不叫了,叫大姑娘,咱欧小可是个大姑娘了,行了吧。哦,对了,你还没有男朋友的是吧?

    听到郑滔光这样问,欧小可调皮地问:“怎么的?老板这么关心员工,还想操心帮员工介绍男朋友呀?”

    郑滔光嘿嘿一笑,说没有最好了,能安心工作,所以要重点培养你。

    欧小可想了想,说:“我们班有些女同学说先结婚生孩子,再去找工作比较好,这样没有人嫌弃,因为很多老板都害怕那些产假什么的。女孩子找工作难找,我却认为结婚这事得讲缘分,想结也得遇到合适的人呀,哪能说想哪时结婚就哪时结呢?”

    “对对对,你说得太对了,小可。”郑滔光笑着说,“放心,我们不怕你休产假,一定要找到那个合适的人了,才跟人家谈婚论嫁。”

    林娜见郑滔光将欧小可接来送去的,两人还成天呆在一起,听他们谈起话来跟几十年的老朋友似的,一点老板跟员工的样子都没有,生怕他们日久生情,于是对郑滔光成天呆在工地很有意见。自己常常有事无事跑到工地来,一来就拉郑滔光走,不想让他老跟欧小可呆在一起。

    每次看着郑滔光老不情愿提前离开工地的样子,林娜就来气,甚至当着欧小可的面都说:“为什么你要亲自到工地来呢?人手不够就多请几个工人嘛,还有就是,就算老板要亲自下工地,为什么刘新阳不能来,要你来呢?你们不能换换么?你做老板做得这么辛苦,他却做得那么舒服。”

    郑滔光想不到林娜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跟她相处三个多月了,他一直以为她是个美丽大方明理懂事的女孩,没想到因为他下工地,耽误了一些跟她相处的时间,她就会变得如此不可理喻。

    每次当林娜在那里抱怨郑滔光不陪她时,欧小可就劝郑滔光跟林娜出去走走,跟她去散散心。开始几次郑滔光妥协了,他知道他的离开会给欧小可带来更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后来看到林娜老是那样,郑滔光终于不耐烦了,当林娜又一次来到工地,向郑滔光抱怨并要拉他离开时,他朝她吼道:“你别以为刘新阳呆在办公室里就比我轻松,他比我更辛苦,公司新开张,我呆在了工地,方方面面的事都要他去管。请你以后少插手我们公司的事,我们的工作该怎么安排我们心中有数。”这么久以来,郑滔光从未在欧小可和林娜面前发过火,他这一吼把林娜和欧小可都吓倒了,林娜委屈地哭着跑了出去。

    欧小可说:“有话好好说嘛,你看看你,把人家林娜都吓跑了,快追去哄哄她吧。”

    郑滔光说:“不,才不去惯她的小姐脾气,以前不是这样的,现在越来越变得不可理喻了。”

    刘新阳正好陪覃副市长到工地来看看工程进展情况。看到边哭边跑的林娜,忙想拦住她。林娜却边避开他们边赌气地说:“不要你们管。”覃副市长笑着摇摇头说:“八成跟小郑吵架了,呵呵,随她去吧。”

    陪覃副市长一行人检查了一遍施工现场后,大家一块去吃饭,因为到了下班时间,郑滔光和欧小可也跟他们一块去吃了饭。吃过饭,送走覃副市长一行人,刘新阳对郑滔光说:“刚才是怎么回事啊?你怎么把人家林娜气跑了。”郑滔光说:“别提这个女人了,变得越来越不像她了,真不知她撞了什么鬼,三天两头地跑到工地来闹。”刘新阳觉得事情严重,紧张地问:“怎么了?为什么要到工地来闹?”

    “为什么?我要是知道为什么就好了。”郑滔光说,“看样子她希望找个成天无所事事的老公,只要每天陪她逛街吃饭睡觉就行了。”

    刘新阳想了想,说:“也怪我考虑不周到,你们正在热恋呢,让你成天守在工地,没有时间陪她,她生气也是应该的。你多为她想想吧,要不这样吧,林娜不是轮休的么,你看哪天轮到她休息了我就过来替你,给你放假。”

    郑滔光说:“什么跟什么嘛,这么去将就她,那她的尾巴还不翘上天了。她不支持我的工作也就罢了,还要我放下工作去讨她欢心,这种不支持我工作的女人,不要也罢。”

    “行了行了,人家埋怨你两句,你还真记在心上了。”刘新阳说,“她不支持你的工作,我们能这么顺利地拿下这项工程?快去找人家陪个不是吧,就说以后轮到她休息时就抽时间陪她。”

    郑滔光扭捏着不愿走,被刘新阳一把塞进他开来的那辆小车里,说:“快去吧,回头记得将车还给孙伯伯。”

    送走郑滔光,刘新阳回头看着欧小可问:“时间还早呢,你有约会么?”欧小可红着脸笑笑说:“没有。”

    “那请你陪我去给我女儿买些衣服,好么?”刘新阳说,“要是你觉得累,想回家休息的话就算了。”

    欧小可听说刘新阳有女儿,觉得有点惊奇,再一想如他这个年纪的人,有个女儿也很正常呀。于是说:“好呀,我不累的,这么早逛逛街也好。”

    刘新阳见欧小可答应了,很是高兴,便带着她回家去,接他女儿一块出来买衣服。太阳刚刚下山,被太阳暴晒了一天的房屋和街道散发出阵阵热浪。走在街上,阵阵热气扑面而来,欧小可觉得刘新阳在坐车这方面“有点小气”,奇怪他一个大老板为什么不买轿车,平时也多数都是步行,不愿打的。

    刘新阳看着走在身边的身材娇小的欧小可,心里又升起了那种暖暖的感觉,每次当他跟她单独在一起时,心里总有这种亲切友好的暖暖的感觉。他悄悄地看着她,跟她相识这么久了,好象他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她,这一看才发现她有一张不经任何修饰的脸,一头长发在脑后扎成了一束马尾,两道浓淡相宜的眉毛下是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看着她那只小巧的嘴唇,刘新阳奇怪她长了这样一张小嘴,却不是那种快言快语的人。

    刘新阳看着欧小可那两道显得有点散乱的眉毛,心想:她连眉毛都不拔一根,修一下,真是一张纯天然的面孔。欧小可其实属于那种乍一看觉得不怎么漂亮,越看越耐看的人。印象中,她每天都是短袖衫配牛仔裤、休闲裤什么的。从未见她穿过无袖衣裙子之类的衣服,其实象她这样的身材穿裙子一定很漂亮。

    捕捉到了刘新阳的目光,欧小可偏过头问:“我脸上没有什么脏东西吧。”刘新阳不好意思地红了脸,笑着说:“我在想你为什么不喜欢穿裙子,好象从来没有看到过你穿裙子。”

    “在工地穿裙子多不方便呀。”欧小可说,“面对一帮大老粗们,还是穿得随意点好,你看林娜每次到那里去时那帮工人看她的目光,好象要把她生吞活剥了似的。”

    “也是哦,你很会保护自己。”刘新阳笑着说,“喏,往这条巷子进去,最里面就是我和滔光的家,我们两家是邻居。”

    进了这条巷子欧小可才明白刘新阳他们为什么不坐小车了,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古老的小巷子,只有一排青砖琉璃瓦飞檐结构的古老建筑。巷子前面建起了一幢二十二层高的大厦,可以看得出大厦将这条巷子的大半道路占去了,只留下一条约有两米宽的青石小路。

    走进巷子没多远,身后的喧嚣已属于另一个遥远的世界,这里清静得让人以为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刘新阳告诉欧小可,他们这条巷子里这十多座房子都是清朝时留下来的了,以前政府有意要他们拆迁,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当时前面这排房子已经被破坏,他们屋前这条青石路原来有八米宽,因为他们不肯搬迁,现在只留下了这条小巷子。不过现在,住在这里面的人,只有五六家是真正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的,其他人家不是出国就是到外地去生活了,他们的房子现在都是托亲戚朋友在看,都不出租。因为有大师说过这里风水好,是个丁财两旺的风水宝地。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愿意搬迁。

    说着刘新阳指着身边那座宅门口摆放着两盆铁树的房子说这是孙伯伯家,现在他父母和他妹妹一家人住在这里面。说起他妹妹,也真是奇怪,以前在家时她的身体一直好好的,健健康康的,自从嫁到海南去后,三天两头就生病,也没有孩子。孙伯伯的父母急了,要女儿女婿一块回家来生活,开始他们女婿不同意,孙伯伯的父母只好强行带回自己的女儿,说不想让她死在外面。没想到回到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她的身体又变得健康起来,老人们说这就是所谓的水土不服。见妻子又变得健健康康的了,孙伯伯的妹夫才不得不相信水土不服这种事,只好迁就妻子,也来到了我们阳城,到这里的第二年,他们就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可把孙伯伯的妹夫乐坏了。

    进公司这么久以来,欧小可很少跟刘新阳单独相处,原来还以为他是个不喜欢说话的人,现在才发现他也这么健谈。

    两人说着话,不一会儿就走到了巷子尽头,小巷的尽头用青砖砌了一堵丈余高的围墙,将这条古色古香的小巷子跟旁边的现代建筑隔离开来。巷子的周围也是一个居民小区,怪不得这条巷子会如此清静了。在围墙与房屋的角落里有一棵粗大而古老的桂花树,桂花树树冠是自然的伞状圆形,枝繁叶茂,叶色碧绿发亮。刘新阳指着这棵桂花树说:“这棵桂花树有上百年树龄了,是我曾祖父八岁那年种下的,现在都有人出价百万了。不是普通的桂花,是丹桂,花是桔红色的,到了开花的季节,这方圆十里都是香的。”

    “哦——怪不得你们这条巷子叫丹桂巷呢。”欧小可由衷地赞叹了一声,“看起来这么古老这么自然这么美,要我说它岂止值百万,是无价之宝呢。”

    “是的,在我眼里它也是无价之宝。”刘新阳说,“在我们全家人眼里,在我们这条小巷子的人眼里,它都是无价之宝,我们小巷里所有的人都喜欢它,爱护它,要不是大家都爱护着它,有两三次它差点就被偷走了。”

    欧小可惊奇地说:“还有这种事啊,这么大一棵树,怎么能偷得走啊?”

    刘新阳说:“那些事以后有时间再慢慢告诉你吧。”这时刘新阳三岁多的女儿刘真真听到他的声音,如只蝴蝶般从屋里向他“飞来”,一下扑进他怀里,娇滴滴地叫着爸爸。刘新阳疼爱地抱起女儿,说:“快叫阿姨。”刘真真好奇地看看欧小可,脆生生地叫了一声阿姨。欧小可朝她友好地笑笑,这才看到她当年在河里抱起的,就是这个小女孩。只是她没想到这个小女孩会是她老板的女儿。

    欧小可跟着刘新阳进了屋。从宅门进来,是一条有十二根红色的实木柱子的长廊,长廊的左边是一个铺着鹅卵石的足有两三百平米的院子,院子中间有一张石桌和几只石凳,四周摆满了花盆,靠围墙那边还有一个葡萄架,架上爬满了葡萄藤,架下吊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葡萄藤和各种花草都长得郁郁葱葱的,院子右边是一幢两层的青砖琉璃瓦房,窗框都是雕花木窗框,上面镶嵌着花玻璃窗。欧小可好奇地打量着这幢古色古香的房子,看着长廊屋檐下那些已不多见的雕花檐挡,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

    位于长廊中间的是客厅,客厅面对院子这一面都是镂空雕花木门,门上镶着花玻璃,看起来古朴、典雅、美观。欧小可好奇地匆匆从外面望了望客厅,看刘新阳没有进客厅的意思,只得跟着他一直走到长廊尽头的厨房和餐厅里。奶奶正在厨房里洗碗筷,看到刘新阳和欧小可一块回来,听到欧小可甜甜地叫着奶奶,掩饰不住心里的高兴,边应着边连忙问:“你刚才打电话说不回来吃饭,我就跟真真先吃了。你们吃过了么?”

    刘新阳说我们吃过饭了,是跟覃副市长他们一块吃的,今晚有时间,想回来带真真去买几套衣服,眼看着天气转凉了,她去年那些衣服都不太合身了。正好小可也有空,想让她去做做参谋,女孩子比我们男人会买衣服。你跟我们一块出去走走么?

    奶奶说:“我受不了商场里那些冷气,你们去吧,早点把真真送回来,等会儿我要跟立杰两口子到滨江路散步去。”刘新阳说:“哦,那我们先走了。”奶奶看着欧小可说:“要不坐会吧,你看看你,人家小可是第一次上我们家呢,水都没喝一口就叫人家走。”

    刘新阳被奶奶这么一说,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欧小可赶紧说:“不用这么客气,还是趁早去给真真把衣服买了吧,也好让她早点回家睡觉。”奶奶边到水果盘里拿葡萄边说:“也好。这是刚摘下的院子里的葡萄,带两串在路上吃。等下回来我再给你剪几串带回家去,自家种的,自然熟,不喷农药不施催熟剂,味道可好了。”

    欧小可推辞说等下回来再吃,奶奶却硬要她拿着,推辞不过,欧小可只好捧着那两串葡萄跟着刘新阳父女俩出了门。

    这次来到刘新阳的家,欧小可对他们这条古老的小巷子充满了好奇,也在心里对刘新阳充满了疑问,按理说刘新阳肯定结婚了,可是她似乎从未听人说起过他的妻子,连一向快言快语的郑滔光也从来没有在她面前提到过刘新阳的妻子。没有妻子,他哪来的女儿呢?不会是收养的吧?看样子真真长得像极了刘新阳,肯定是他的女儿,那他的妻子呢?是离了还是死了?或者没有离也没有死,只是到远方工作去了?

    刘新阳一把拽住埋头往前走的小可:当心车子!你在想什么呢?小可,这么心不在蔫的。

    欧小可吓了一跳,这才发现自己走神了,不好意思地朝刘新阳笑笑,为自己的好奇心感到羞愧,在心里对自己说:“怎么回事啊欧小可,什么时候变得这样爱管闲事了,你管人家有妻无妻,管人家妻子在哪呢?”

    刘新阳没有放开欧小可的手,一直将她拉到了街对面,真真挣扎着要下地自己走时才顺势放开了欧小可的手。

    也许是因为刚才欧小可一直在喂她吃葡萄的缘故,真真对欧小可很友好,一从爸爸怀里溜下来,就拉住了欧小可的手,仰起小脸问她:“小阿姨,我以前没有见过你,你是我爸爸的女朋友么?”

    一句话将欧小可和刘新阳闹了个大红脸。小可赶紧说:“不是,阿姨只是你爸爸公司的一名员工,今晚是要陪真真去买漂亮新衣服的。”刘新阳笑着说:“你为什么要叫她小阿姨啊?”真真说:“因为她很小啊,你和奶奶都叫她小可,那她不是小阿姨是什么?”“人小鬼大,这么小,你也知道什么是女朋友?”刘新阳笑笑说,真真说:“是滔光叔告诉我的,他说林娜阿姨是他女朋友,滔光叔有女朋友,爸爸也有女朋友的,是么?”刘新阳一时无语了。欧小可赶紧转移话题:“来,我们进这家服装城看看吧,给真真买新衣服去。”

    他们逛了两三家服装店,给真真买了三套衣服,看看已是九点多钟了,真真打起了哈欠,刘新阳提议回家,说真真习惯早睡,回去晚了奶奶也会着急的。

    走出商场,真真一扒到刘新阳背上就睡着了,欧小可本来不想再跟他们回去的,看到这个情形,不得不帮刘新阳提着刚才买的东西,跟他们回家去。

    回到家,趁刘新阳背着真真上楼睡觉,奶奶从厨房提了一大袋葡萄出来,要欧小可等下带回去吃。

    欧小可说留着你们吃吧,我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的,我又没有冰箱,沤坏了就可惜了。奶奶听欧小可说没有冰箱,就不勉强她带那么多了,掏出一半放进自家冰箱里,对欧小可说:“这些你带回去吃,吃完了又过来拿,我们也吃不了多少的,平时都是分给邻居吃的。”欧小可一边答应着一边要走。奶奶将欧小可带到客厅里,说:“你在这里坐坐吧,让新阳送你回去,一个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我们这条巷子什么都好,就是被他们建了前面这幢大楼后就不方便坐车了,想买辆车都开不进来,所以现在巷子里多数剩下些老人了,年轻人都到外面买房子去了。”

    “我觉得挺好的,你们的房子都保留得这么好,真的是很难得。”欧小可一边环顾着客厅的摆设一边小心翼翼地坐到那张看样子年代久远的雕花木椅上。欧小可略有点古董知识,看到刘新阳家客厅里这些桌椅板凳,就知道全是些老古董,都是有历史的好东西。客厅呈四方形,地上铺着红褐色的实木地板,正对大门那面放着一张香火台,墙上挂着一幅有松柏有海水有日出的国画,香火台前面是一张八仙桌,看来是用于供神用的。客厅左边是一张雕龙画凤的长椅及两张躺椅,墙上挂着四张春夏秋冬国画条幅。客厅右边放着一张茶几,四张椅子,墙上挂着四张书法条幅,这些家具看样子都是木质上等,雕刻精细,手工一流,年代久远的东西。客厅四角各有一个做工精细的木花架,上面摆放着金边吊兰,虎尾兰,厅门两边还摆放着两盆茂盛的万年青。整个客厅看起来古朴、典雅、简洁而又透着一股富贵气息。奶奶看着欧小可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赞许地点点头,笑着说:“你不要怕坐坏它,它差不多有四百年历史了,坐了好几代人了,坐不坏。”欧小可听奶奶这么说,吓得一下站起来,说:“你们家这些东西都是好有历史的吧,摸一摸都怕一不小心弄坏了。”奶奶过来将欧小可拉到自己身边坐下,说:“是的,难得你这么年轻,也有这方面的知识,一眼都能看得出来。我们这条巷子里的人家,可以说每户都有一些老古董,你看这些房子这些砖瓦这些家具多结实。”

    “是啊,我也挺佩服以前的建筑师傅的,”欧小可说,“你看看这些砖头烧得多好,砌得多工整,这些灰浆抹得多平整多光滑,以前的房子不用任何装修材料,看着就很美观,哪像现在的房子这样,砖头烧得尽是窟窿,歪歪扭扭的,建成个框架在那里,不去装修一下简直都没法住进去。”

    “是啊,住惯了这座老屋,他们说要到哪里买房子我都不愿意去住,哪里都没有这里住得这么舒适、安心。”奶奶说:“以前新阳刚结婚时,听那个女人的话到外面买了一套房子,那个女人嫌我们老屋太老太旧,厕所不在卧室里,又不通车,住着不方便。硬吵着要新阳到外面去住,新阳只好随她到外面去了,可是后来……”

    这时刘新阳咚咚咚地从楼上下来了,奶奶停止说话,转过头去看看正面墙上那只古老的八卦钟,八封钟清脆地响了十下,奶奶对刘新阳说:“真真睡着了?你送小可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班呢。”

    “明天是星期天了,奶奶,”刘新阳说。

    “哦,我真是老糊涂了,”奶奶笑着说,“小可再在这里坐会儿吧。”

    欧小可站起身来,礼貌的说:“太晚了,我该回去了。”

    奶奶也不强留她,只对刘新阳说:“你去送送小可,小可认得门了,以后有时间常过来玩啊。明天过来吃晚饭吧,我给你做好吃的,补补身子,是不是工作很累啊,看你好象瘦了。”

    欧小可说:“没有啊,可能是天太热了,一到热天我都会瘦。”

    奶奶坚持说:“是瘦了,明天过来吃饭,你平时一个人自己做饭吃吗?”

    欧小可说:“中午就在外面吃工作餐,晚上自己做。你不用麻烦了,明天我同学来看我,我想陪她到效外去走走,不定什么时候回来。”

    “哦,那以后再说吧。”奶奶遗憾地说。边说边将那袋葡萄塞进欧小可手里,欧小可接过葡萄,跟刘新阳往外走去。

    走在小巷里的石子路上,看着这排琉璃飞檐的青砖瓦房,看着家家户户宅门口挂着的红灯笼,欧小可有种恍若如梦的感觉。对刘新阳说:“以前我来过阳城几次,竟然没有发现你们这条古老的小巷子,前面这排房子被拆来建这座大厦真是可惜了,要是没拆,你们这条巷子都可以作为阳城一个景区了。”

    “前面这排房子并没有保存得我们这排这么好,”刘新阳说,“抗日战争时期前面这排房子中了两颗炮弹,中间两三户人家都被炸坏了。我们才不希望这里成为景区呢,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多好。”

    “也是哦,在这个紧张繁忙、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年代,在这个喧嚣吵杂的环境里,还能保留着这方净土,真的很不容易。真如奶奶说的,住在这里面,会觉得更舒适更安心。”欧小可说,“呵呵,以前我老奇怪你和滔光为什么不买车子,现在总算明白了。”

    “是啊,就是这点不方便,孙伯伯也是因为这个才不得不到外面买房子,不过他仍然经常回家来住的,说是住在老屋很好睡,容易睡得着,一觉能睡到天亮。”刘新阳说,“我们现在就揩揩孙伯伯的油吧,用车时就跟他借,他不用的时候总会借给我们的。”

    刘新阳又说:“公司不是孙伯伯一个人的,老跟他借车也不好。我们现在正在附近找车库,如果能在附近找到个车库就好了,这样就不要老去借车了,没有车还真是不太方便的。”

    走出小巷子,刘新阳说:“打辆车过去吧,刚才走来走去的,累了吧。”

    这时一辆小车悄然无声地停到了他们身边,郑滔光从车内伸出头来,说:“你们两个怎么在这里?上车吧,一块去吃夜宵。”

    欧小可刚想拒绝,却被刘新阳拉上了车。

    上了车,欧小可问:“你们两个吃葡萄么?新阳奶奶刚刚摘下来的。”滔光说我开车,不吃了。林娜本来很想吃,但是她看到是欧小可提着葡萄,只好闷声说:“我也不吃。”不管郑滔光吹嘘欧小可技术多高能力多强,林娜就是对她横竖都看不顺眼,可能是因为欧小可是乡下人的缘故,林娜向来不喜欢乡下人,她总认为乡下人的手脚上都沾有泥巴粪便的,浑身透着一股土气臭味,再怎么穿着打扮都成不了城里人。何况这个欧小可还不喜欢打扮,成天穿着T恤衫牛仔裤。

    四人来到阳城滨江南路上的小吃街,郑滔光问:“我们去吃点什么?”林娜说:“好久不吃狗肉了,去吃狗肉吧。”

    郑滔光说:“不会吧?这么热的天吃狗肉,再说小可不吃狗肉的,小可是瑶族人。”

    刘新阳听郑滔光这么说,微微吃了一惊,因为欧小可进公司那天他没有看到小可的身份证,后来也一直没看。他竟然不知道小可是瑶族人,不知道小可不吃狗肉的。

    林娜听郑滔光这么说,一肚子的不高兴,本来就是他们俩想去吃夜宵的,偏偏在半路碰上了欧小可和刘新阳,现在还要去将就他们,满脸不高兴地说:“你又在那里问,问了人家说出自己想吃的东西了又在这里反对,干脆你自己决定好了。”

    欧小可早就习惯了林娜的脾气,笑着说:“你们想吃什么就去吃什么吧,不要迁就我,我刚才吃了好多葡萄,一点都不饿。”

    林娜听欧小可这么一说,心里更不高兴了,心说不饿你来凑什么热闹?

    说真的刚开始见到欧小可时,林娜一点都不把这个又瘦小又不漂亮又不时髦的乡下土老冒放在眼里,可是自从郑滔光跟欧小可一块下工地后,她渐渐凭女人的直觉感觉到郑滔光喜欢欧小可,不是一般的喜欢,是那种不知不觉的喜欢,对,不知不觉,因为郑滔光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他是喜欢欧小可的。林娜捕捉到郑滔光这一危险信息时,心里竟然有一种害怕失去他的感觉。跟郑滔光之前她已经谈过四次恋爱了,对象都是些有权有势的公子哥,那几个公子哥除了家里有钱有权有势外,都是一身的臭毛病。虽然她自己也是一身的毛病,脾气坏,势利,多疑,花钱大手大脚等等——林娜从别人的嘴里知道自己有很多毛病,但是她还是希望能找个缺点少,优点多的好老公。当别人介绍郑滔光给她时,她说不出有多开心,且不说郑滔光是个年轻有为而富有的年轻人,就算他家境一般林娜也会喜欢上他的,因为他脾气好,能包容她的坏脾气;因为他善于照顾人,能让她得到最好的照顾,在别人面前出尽大小姐风头,挣足面子。她是多么喜欢郑滔光对她的细心周到,体贴入微;她是多么喜欢每次当她耍了大小姐脾气过后,郑滔光好言好语哄小孩一样地来哄她开心;她是多么喜欢郑滔光真诚明朗,心无城府的心境;她是多么……啊呀,总之她知道自己喜欢上了郑滔光,真正爱上了他,深深爱上了他,连她的父母都劝她:你二十六了,不小了,郑滔光不错,你要学会珍惜。

    林娜是想好好珍惜郑滔光的,她想无论如何不能让别人抢走郑滔光。自从她捕捉到郑滔光喜欢欧小可的信息后,就更勤于往工地跑了,每次看到郑滔光不自觉地替欧小可说话,维护欧小可的时候,林娜心里就有一股说不出的憎恨,可是她又不能发作出来,因为欧小可并没做错什么,郑滔光也没说错什么做错什么。她恨死了欧小可,所以从未拿她当过朋友,现在,看到郑滔光又在替欧小可着想,林娜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必须得把他们分开了,不能再让他们两个老呆在一起,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