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这里是西游,一统七国有什么用 » 第5章 黄梁一梦,回到大秦

第5章 黄梁一梦,回到大秦

    久候不见那鬼卒回返;在众将的劝阻之下,陆天只得按下穿越之心,回到大秦世界。

    当他睁开双眼,看到的便是虞姬坐在龙榻边,柱手打着瞌睡,眼角依旧还有泪痕,盛世容貌也憔悴了很多。

    “爱妃,爱妃!”

    陆天坐起来,轻声呼唤。

    “啊!”

    “陛下,您醒了?”

    虞姬惊醒,激动说道:“陛下,您终于醒了。”

    陆天问道,“爱妃,吾不过睡了一觉而已,何故如此?”

    虞姬悲呼:“陛下,您昏迷已有百日,何乃一夕!”

    “什么?”

    “我竟昏迷百日?”

    陆天大惊。

    他在神识虚空如黄梁一梦,仿佛只是一夕之间;哪料外界竟已过去百日!

    是有时间差吗?就像那天庭一样,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他赶紧又将神识沉入神识虚空,发现龙且、虞子期、夏侯婴等人的动作,并没有变快或者变慢;又与外面的虞姬作比较,倒是并无差别。

    如此看来,神识虚空的时间,与现实时间是一致的。

    难道他在神识虚空真的度过了一百天?

    感觉也就双方鬼魂打了一仗、捞了一会儿鱼,怎么就过去一百天了?这时间也太快了吧?

    “这大概就是常言说的,修仙无岁月吧?”

    陆天感叹一声,有些明白那些神话中的仙人,动不动就闭关百年、千百的原因了。

    就是不知那穿越之门后面是否也是如此。若也是这般,一次穿越就是几年、几十年,再回来时,怕是沧海桑田,国将不国了。

    “陛下醒了。”

    “陛下金安!”

    宫女、太监们纷纷涌进寝宫,跪福请安。

    虞姬吩咐道:“绿儿,快快将粥盛来。”

    “曹乇,快打些热水来,为陛下盥洗。”

    一时间,宫女太监们来往忙碌。

    虞姬端来一碗浓粥,柔声说道:“陛下,您久病初愈,不宜饮粗食。先喝些浓粥,缓缓精神吧。”

    那浓粥晶莹剔透、浓香四溢,还带着温温的热气,显然是刚熬制没多久;而他昏迷百日,虞姬不可能算准陆天的清醒时间,显然是时时熬制、时时准备。

    陆天心中一暖,握着虞姬的柔荑玉手,笑道:“爱妃有心了。”

    虞姬眸如云雾,斯斯说道:“能得陛下恩宠,已是臣妾福气,只盼陛下多多怜惜。”说着,她竟抚着自己的小腹,其意不言而谕。

    陆天挑起美人光洁的下巴,笑道:“你这妮子!行,今天朕便成全你!”

    说着,他揽着美人软腰,便拉上龙榻。

    “啊!”

    “哈哈……”

    虞姬惊呼一声,咯咯娇笑,美人娇躯柔软似蛇,在陆天怀中扭动,引得陆天心火大旺,就要将美人就地正法。

    宫女太监们赶紧低头,缓缓退出寝宫、放下帏帐。

    “陛下……啊……咯咯……”

    美人娇嗔,云帐翻涌。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太监一声高呼:

    “陛下,丞相张良求见。”

    龙榻上狗男女身子一僵。陆天无奈道:“爱妃,这可不能怪朕。”

    虞姬嗔道:“这张良,好不知趣。”

    陆天拍了拍虞姬的玉背,笑道:“好了,别闹,张良此时觐见,必有要事。”

    “哼!”

    虞姬悻悻不乐,披上彩衣、整理凤仪,这才请安离去。

    她前脚刚走,张良便走了进来,望着虞姬离去的背影,道:“陛下,您大病初愈,还需节制,保重龙体。”

    陆天笑道:“爱卿,可是寻来了修仙黄石?”

    张良摇头叹息,道:“并未寻得。臣料想,距离与那老人之约还有七年,可能是时机未致。请陛下再等些时日。”

    “这样啊……”

    陆天遗憾摇头,倒也不如当初那般迫切了。毕竟已经有了星空长河可观命运,又有穿越之门可穿越过去未来,却是有了更好的盼头。

    只待那小三子回来,便可穿越世界,行走于过去未来,去寻那仙踪圣影、拜各方圣人为师。

    到那时,长生不老,还不是唾手可得?

    “子房费心了。”陆天换了个姿势,问道:“朕昏迷这百日,朝中可有大事发生?”

    “陛下!”

    张良神色凝重,递上一堆竹简,道:“您昏迷这些日子,世间传言,乃陛下杀伐过盛,引来天罚降罪。如今,天下三十六郡蠢蠢欲动,已有九郡反叛,气势浩大,恐有当年中原复国之祸。”

    “还敢反叛?”

    陆天啪的摔下竹简,冷笑道:“看来,还是杀得不够啊,还需再杀!”

    一句话,令屋内温度骤降,杀气腾腾。

    张良神色一凝,不敢再多言。

    都说皇帝一怒、赤血千里;眼前这主可是真的嗜杀成性。

    当年秦始皇灭六国,只是将各国王族迁至咸阳;而陆天灭六国,却是真·灭六国!

    五年来,被他灭杀的王公贵族,不知凡几,真是杀人如麻,比起白起、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良匍伏在地,大气也不敢出,生怕引来圣君迁怒。

    “不过,南阳、淮阳、颖川三郡倒是比较本份,子房倒是用心了。”

    陆天捡起其中一卷竹简,很满意张良的态度。

    自秦始皇废除分封、建立郡县起,天下便分为三十六郡;其中南阳、淮阳、颖川三郡,正是前韩治所,也是天下士子豪绅最多的地方。

    作为前韩丞相,在淮阳三郡的影响力,自然是非同一般。

    当初“丈田令”之下,天下皆反,唯有淮阳三郡最先完成田地登记和转让,是为天下表率。如今,秦皇百日不现,天下人心浮动,接连九郡竖起了反旗,作为天下士子圣地的淮阳三郡,竟然风平浪静。这其中,必然是张良发挥了重大作用。

    不管张良出身如何,能为陆天办事,陆天就非常满意。

    张良伏地高呼,道:“全仗陛下圣威,臣不过严格遵照陛下圣令,认真执行而已,不敢居功。”

    陆天放下书简,眼眸闪烁,向外高呼,道:“曹乇,进来。”

    黄门令曹乇急步进来,躬身道:“陛下,奴才在。”

    陆天道:“召集众宫女太监,封锁朕已醒来的消息。如有走漏风声,拿你人头是问!”

    “是,陛下!”

    曹乇一惊,垂目回应,缓缓退身,急步离去。

    “陛下,您是想……”张良欲言即止。

    陆天笑道:“吾正是要叛贼再多一些。”

    若是没有叛贼,他如果获取生魂?如何饲养那漫天星河的鱼兽?如何穿越前世今生、过去未来?

    可张良不这么想,也不知陛下所想。

    “陛下……”

    他跪伏在地,劝谏道:“陛下丰功伟绩,平叛乱、灭六国、归田地,可谓震古烁今,为千古之第一帝王。然则天下初定,人民尚需休养生息。若是再起兵戈,恐我大秦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自愈。还请陛下三思!”

    “嗯?”

    陆天冷声说道:“看来,你那《太公兵法》得不错啊,安敢忤逆朕意?”

    张良正色说道:“陛下,若把我大秦比作大舟,那万民便是渭水。舟行驶于水面,来往戈壁。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可无水、不可恶水。只有治好了水,我大秦这方神舟方能远度,方可千秋万代,永传于世。请陛下三思。”

    “嗯?”

    舟水论?

    陆天心中一惊,瞬间怒气全消。张良的一番话,如当头棒喝,将他从杀劫中唤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