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西门笔记 » 三百三十一章、辽国的反应

三百三十一章、辽国的反应

    童贯几人心情无比舒畅,围着火锅,喝了一坛子西门家的高度五粮酿,今晚,大概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有人睡得安稳,就必然得有人辗转难眠。

    这一夜,对登基大典在场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噩梦。

    梁太后睡不着,革达革旦也睡不着,所有西夏人也都睡不着,三枚轰天雷,唤起了他们还没忘却的恐惧,面前那场大战的惨烈,会成为他们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辽人和其他国的使团也睡不着,他们满脑子都是那三颗黑色的球体爆发出的火光,浓烟,还有地上斑驳的大坑,飞扬的沙土。

    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为什么大宋朝会有那么恐怖的物事,为什么他们没有见过,甚至闻所闻未。

    大宋不是向来软弱可欺么?不是向来大方友好么?

    虽然不知道那些黑球为何物,但是,傻子都知道,拿东西如果用在战争中,该有多么恐怖。

    辽国使团中那个傲慢无礼的络腮胡子,已然忘却了耶律洪基交代他除掉西夏梁太后的任务。

    傲慢并不代表他痴傻,他知道,比起刺杀梁太后,还是将白天发生的事情速速传回大辽更加重要。

    虽然大辽与大宋自打百年前签订了檀渊之盟以后,从未有过大规模的摩擦。

    可是,大辽一直将大宋看做唯一的敌人,不,是一定要捞到自己碗里,吃饭自己嘴里的肥肉。

    同时,他们也明白,大宋历代皇帝一直心心念念想要从他们大辽手中夺回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曾经还只是大宋偏安一隅的一块苦寒之地,大辽得到之后,国力立刻激增数倍。

    拿如果能一举将大宋全部收入囊中,中原肥沃的土地,江南丰富的鱼米,满地的奇珍异宝,山珍海味,绫罗绸缎。

    如果大辽入主中原,拥有了这一切,那普天之下,又有谁人能敌?

    檀渊之盟已经过去百年,宋辽两国也都分别经历了几代帝王。

    说不好听的,什么辽国讲信用都是扯淡,什么檀渊之盟,签订和撕毁不过帝王一句话的事情。

    事实上檀渊之盟是当初辽宋双方打了半天,势均力敌,双方互有胜负,谁也奈何不了谁,劳民伤财,最后谁都打不起了,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诞生的产物。

    然后,双方内部都产生了雷同的集团斗争,虽然江山都没有易主,可斗争都一直持续了百年。

    因此,辽国才在这百年间重点培养了西夏这么个打手,暗中支持他们不断向大宋挑起战火,以此来消耗大宋的实力。

    因为辽国知道,自然环境和文化,生产技艺方面,他们差大宋太多,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大宋的回血速度绝对远超他们辽国。

    这也是为什么辽国几代帝王都热衷学习汉族文化的原因。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然而……

    “不行!一定要弄清楚宋人那些黑疙瘩是什么……”

    辗转反侧的络腮胡子,一个翻身从床榻上站起,挑亮灯火,取了纸币书写起来。

    半晌拿起手中的写好的书信,认真反复的审阅几遍,装进了一个竹筒里,随后叫来门外值守的卫兵,让他连夜上路,快马加鞭送回大辽,送到耶律洪基手中。

    ……

    从西夏都城兴州(今宁夏银川),到辽国的都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四千里的路途,仅三天四夜,便已抵达。

    只不过,到了上京之时,马上的传讯兵,已经不是从兴州出发那位了。

    一封书信,三天四夜,四千里路,跑死了五匹马,跑废了三个人。

    耶律洪基都忘了自己有多少年没有半夜被惊醒了……

    强打起精神,拿着书信看了又看,心头大震。

    他看着那几行字,双手止不住颤抖……

    “通体漆黑如墨,圆如珠,有细尾,大小如人之首级。

    用之,以火烧其尾,由孔武军士猛然掷出,疾飞十丈,猛然爆开。

    其声如雷震,其火如流星,其烟如瀑布,其力如山崩……

    声传数十里,烟尘经久不散,沙石四射,只见平地丈许深坑,骇人至极。”

    耶律洪基身居帝位数十载,见多识广,大宋的典籍他多有涉猎,有很多经典他都能倒背如流。

    此时此刻,他绞尽脑汁,调集了这辈子积累的想象力,开始脑补书信上形容的这东西的模样,还有爆炸的场景。

    许久之后,颓然坐下,眼神空洞,久久无语。

    他不会怀疑络腮胡子会无端封书信,并且启用多年未曾有过的八百里加急,大半夜将他叫醒来欺骗他。

    因为络腮胡子不仅是大辽的武将,还是他的死士统领,就算是自己让他自杀,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拔刀自刎。

    大宋……为何会有此等利器…

    耶律洪基不明白,他想不通,这等神物,怎会出现在世间?

    所谓站的越高,看的越远,就连一个武夫都能看出轰天雷的重要,身为帝王的耶律洪基更能意识到轰天雷的逆天作用。

    如果大宋有能力大量制造这样的东西,那……大辽危矣!

    好半天,耶律洪基才堪堪回过神来,继续看了下去,后面的意思是请示耶律洪基,该怎么办。

    然后,小面还有一张纸,纸上是络腮胡子画的轰天雷的模样。

    只是画工稍微差了点儿就是了,但是轰天雷本来就不复杂,也就是圆圆的一个黑球,上头带着一跟细细的小尾巴…那是导火索。

    思索一会儿,耶律洪基走到桌案前,提笔写下了回信。

    “来人!”

    门外的侍卫赶紧小跑了进来。

    “你速差人将此书信送到西夏都城,八百里加急!另外!传朕旨意,召三品以上文武官员速速来见!”

    “……”

    侍卫听了耶律洪基的挂,竟然有点懵…

    大半夜召集群臣这样的命令,还是他进宫做侍卫以来头一回见到。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

    耶律洪基眉头一皱,大喝道。

    “额~是!”

    那侍卫吓得浑身一哆嗦,连滚带爬回的跑了出去。

    片刻之后,宫门大开,宫内亮起了一团团火把,一大队侍卫全副武装,举着火把骑在马上,出了宫门像各个方向疾驰而去。

    上京城数十名文武官员在睡梦中被叫起,听得是耶律洪基召集他们进宫,一个个不敢耽搁丝毫,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出大事了。

    大殿里,耶律洪基将那封书信给众文武官员传阅一遍,随后讨论之声响彻开来,一直到天光大亮,都未散去。

    当天,辽国就派了一队使臣带着耶律洪基写给赵煦的书信直奔大宋的京师汴梁而去。

    同时,无数的密探装扮成客商也离开了上京,一路南下。

    几天后,大宋境内的辽国密探都接到了一道命令,让他打听寻找一样东西。

    同时收到的,还有一张纸,纸上一个字都没有,有的只是一幅画,横看竖看,那就是个黑乎乎,圆溜溜的东西,上面有个细细的小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