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西门笔记 » 三百一十九章、又一个叔叔

三百一十九章、又一个叔叔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为了出人头地,童贯准备了二十年。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人,不在于你的得到了多少财富,鲜花和掌声。

    而在于你能承受多少苦难,寂寞和孤独。

    得到身为大宋代表,出使西夏新皇登基大典的重任,童贯很开心,却也很平静。

    因为他知道,机会也是两面性的,它不只代表着成功,还代表风险。

    机会越大,风险就越大。

    一个本不该落在自己肩头上的重任,却落在自己肩头了,自己不是王爷,也并非宰相,只是一个黄宫里夹了二十年尾巴,小心翼翼做人,谨谨慎慎做事的内监。

    如今,竟可以代表整个大宋了?

    自己就这么去西夏了,去参加人家的新皇登基大典?和各国的王公大臣坐在一起?

    风光么?风光!

    凶险么?凶险!

    传闻,西夏的梁太后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大宋派自己一个小小宦官过去……简直与打脸无异。

    说不得会被那女人大卸八块,装进盒子里送回来,然后呢?宋夏之间怕难免又是一场战争。

    “呵呵……难道真的是上了年纪,就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了么?”

    童贯看了看铜镜中自己的面容,摸了摸脸颊的胡须,自嘲一笑。

    “呵……童贯啊童贯,你苟且二十载,补不就图个出人头地,富贵荣华么?倘若此次一去不回,即便引起一场战争,也能青史留名吧?此生足矣!”

    正在这时,外头走廊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由远及近,转眼到了门口。

    “童监事,王公叫小的知会您到他那去一趟~”

    一个小黄门在门口探着脑袋笑道,他口中的王公,自然是宫里最大的太监王贵了。

    “知道了,你先回去向王公复命,我这就过去!”

    童贯客气的说了一声,看小黄门离去复命,才转身对着镜子,整理了下衣冠,又从水盆中沾了些清水,捋了捋胡须。

    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在宫里当差,更要注重仪容仪表,因为那不仅代表着他们个人,更代表着皇家的体面。

    王贵召唤,童贯万万不敢耽搁,带上门,疾步赶了过去。

    “王公,您找我,不知有何吩咐?”

    来到王贵住处,童贯恭敬施了一礼。

    “呵呵,来了?坐吧!”

    王贵看了看眼前恭恭敬敬,穿戴整齐,一丝不苟的童贯,脸上浮现出灿烂亲切的笑容,像一朵菊花绽放。

    同时也在心中感叹不已,如此人才,为何自己以前却不曾重视呢?还是西门侯爷眼光毒辣啊,不过,好在自己现在重视也不算晚。

    “童贯,咱家叫你来,没别的事情,只为给你道喜,此番你代表大宋出使西夏,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若非咱家得侍奉陛下走不开,那是铁定要与你争一争的~”

    看到童贯落座,王贵笑着打趣道。

    他的话有真也有假,童贯这个差事,的确让他有些羡慕,可他这把年纪,功名利禄看的要淡很多,再加上,皇帝身边需要他这样的体己人,的确是走不开。

    “呵呵,王公说笑了,若您当真有意,哪里轮得到小人?小人可听说了,这份差事之所以给我,全凭王公在朝堂之上,在陛下面前为我美言。小人对王公的提携之恩,没齿难忘!”

    “哈哈哈哈,你这个嘴呀,当真是会说话,如此一来,我便放心了!

    童贯,实话告诉你,这次于你而言是个机会,但是,其中也有莫大的凶险!西你之聪慧,想必已经揣摩出来了~”

    “王公提醒的是,不瞒您说,对于这次西夏之行,小人已经抱着必死之心了!为了大宋的威仪,我童贯死而无憾!”

    童贯说这话时,神情严肃,目光坦荡,倒是真心话。

    “哎?如何能这么想?那西夏梁太后固然狠辣,可也多半不会在新皇登基大典上杀你,毕竟,是她们不怀好意在先!

    何况,西门侯爷大胜至今不过数月,想来西夏三五年内没有再战的能力。

    此番你去,梁太后最多设法刁难于你,落一落我大宋的面子,你小心应对便是!

    这个度,你可要把握好,不能辱没的我大宋的天威,又不能得罪西夏太狠。”

    王贵交代起来,也是一脸严肃,止不住从座位上起身,踱了几步到童贯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公叮嘱的是,童贯谨记在心,小叔曾对我嘱咐过,凡事要做最坏的打算!我想,此次前去西夏,最坏的结局就是我身死他乡,不会比这更坏的了。

    无论如何,我会保住大宋的颜面!”

    童贯说道动情,双眼通红,泛起泪光。

    “好!若你平安回来,便是大宋的功臣!同时,也是咱们这些内监的功臣!到时咱家亲自为你接风!

    你刚才说的小叔,可是西门侯爷?”

    “正是!”

    “呵呵,若我记得不错的话,你应是开封人士,而你也比西门侯爷年长甚多,这其中可有何缘由?”

    王贵心中好奇又好笑,觉得眼前这童贯越发让他看不懂了。

    平时做事谨小慎微,对自己恭恭敬敬,对待国家大事又丝毫不含糊,视死如归,如今却又管年纪可以做他儿子的西门庆叫叔叔,着实有趣的紧。

    “呵呵,王公与我那小叔相交甚笃,我就不蛮您了,其实,这称谓是随苏学士叫的~”

    “苏学士?”

    王贵疑惑了,大宋人人皆知,苏学士一般代表苏轼,小苏学士代表苏辙,可这和苏轼又有什么关系呢?

    “额,其实……是这么这么回事……”

    童贯将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的给王贵讲述了一遍,听得王贵那嘴巴是越长越大,眼睛瞪的越来越大,稍不小心甚至都有掉到地上的可能。

    “你……咳咳,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嘶……万万没想到哇…想不到你竟然是……是苏学士之子?”

    王贵说到最后,还忍不住暂停一下,小心看了看门外,将手掩在嘴边,声音降低到最小,生怕被旁人听了去。

    他是聪明人,知道这事情不可乱说,毕竟童贯自己都没与苏学士相认。

    苏学士是谁?那是名满天下的大家,当得上当今天下文人之首。

    童贯又是谁?那是宫里一个太监……

    若传扬出去,苏学士岂不被天下文人诟病耻笑?

    不过……这个消息,当真是太……太太太太劲爆了。

    “呵呵……那啥,既然如此,此时咱家定然会为你保密!”

    “如此,小人谢过王公了!”

    “哎?以后不许小人小人的,不管是苏学士的关系,还是西门侯爷的关系,即便是宫里的这份情谊,你也不能如此生分了,我年纪与苏学士相差不大,同样与西门侯爷兄弟相称,你我以后大可叔侄相称嘛!

    在外头,有你西门叔父,在宫里有你王叔父,保你不受任何人的委屈!”

    “是,小侄见过王叔父!”

    童贯何等聪明,未等王贵话音落地,他连忙起身,深鞠一躬。

    “哈哈哈,好侄儿,快快起身!距你去西夏还有三五日,稳妥之见,你不妨去一趟山东阳谷!”

    王贵将童贯扶起,拍着他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

    “哦?叔父的意思是……找我……”

    “对!找你小叔,西门侯爷一趟!”

    王贵神秘一笑,似是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