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小熊 » 第十六章 练胆量

第十六章 练胆量

    说着,德强将剩下的一个糖包递给小莉,小莉将糖包递给小熊,只见它接过糖包,大口的、香甜地吃了起来。德强看到不解地问道:

    “小宇哥,它怎么那么愿意吃糖包?”

    “它不是喜欢吃糖包,它是喜欢吃糖包里的糖。”

    小宇笑着接着说道:

    “任何动物,都喜欢吃甜食,而黑熊更是特别喜欢吃,你们还是否记我上次给你们讲得熊偷吃蜂蜜的事?”

    看见大家点点头,小宇接着说道:

    “它为了偷吃蜂蜜,被马蜂蜇得抱头鼠窜,下次看见照样偷吃不误,不是它没有记性,而是蜂蜜的吸引力太大了!它情愿再被马蜂蜇一回,也要把蜂蜜吃到嘴。刚才它嗅到德强糖包里的甜味,所以不管不顾地要了。”

    大家听后都笑了起来。而小熊早就三两口将糖包吃完,满意地拍拍肚子,上一边玩去了。

    吃完饭大家休息一会,领着“放归”来到一棵臭李子树跟前,招呼“放归”上树,可是它只抬头看看,仍你怎么招呼,就是不动。小宇一看不行,直接抱着它放在树干上,想叫它往上爬,没想到小家伙吓得四只爪子紧紧地抱着树干,一动也不敢动,嘴里嗷嗷地叫着。怎么会是怎样呢?熊不是擅长爬树吗?大家一时都觉得不理解,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想让小熊上树,必须得一步一步锻炼。没办法,只好把小“放归”抱了下来。

    既然问题来了,就得想法解决。但是怎么解决呢?小宇边走寻思着。小“放归”不是不会爬树,缺少的是胆量,应该先从锻炼胆量开始。但这胆量应该怎么训练?小宇边走边想,没注意看道,一脚踢在一棵倒木上,把小宇吓了一跳。看着这棵有十米左右长的倒木,三十厘米左右直径,树干挺直。这棵倒木大概倒地有几年了,表面树皮有些腐朽脱落。望着这棵倒木,小宇一下来灵感了,对,让小“放归”先从地面过独木桥开始。说干就干,小宇招呼大家带着小“放归”来到倒木跟前,将小“放归”抱上倒木一端,希望它能走过去,但是小“放归”还是不敢走,只是东张西望地瞅着大家。这可怎么办?正当大家无计可施时,小宇突然想到一个办法,从背包里拿出半个馒头,放在“放归”鼻子下让它闻了闻,然后拿着馒头在前面引诱着它。小“放归”闻到馒头的香味,馋劲就上来了,两只小眼睛紧紧盯着前面的馒头,最后馒头的香味战胜了恐惧,一步一步向馒头走去。只见它每走一步,脚掌上五个尖锐的爪子紧紧地扣住倒木上,平稳地向前走去。

    “放归加油!放归加油!”

    几个小伙伴情不自禁地为小熊鼓劲加油。终于走到端头了,小宇高兴地抱着熊脑袋亲了亲,将馒头送到它的嘴里。

    打破第一次的心理恐惧,接下来就方便了,当第二次引着它走到中间树皮有起鼓脱落的位置,只见它不走了,用尖锐的前爪掰开树皮,原来树皮下面有十多条肥肥胖胖的白色虫子在蠕动,哦!原来它发现美食了。小家伙在战胜恐惧的同时,也尝到了胜利后的成果,这下好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棵倒木上的虫子还不真不少,每瓣下一块树皮,都有十多条虫子在蠕动,小家伙吃得不亦乐乎。

    从此后,在倒木上行走,已不再是小“放归”的障碍,有时候看见地上的倒木,它直接爬上去寻找食物。并且从不空嘴。

    回家了,今天的收获不少,特别是小“放归”走出了战胜恐惧的第一步,并且吃到了不少美食,增强了自己找食的能力。大家背着背箩,领着小熊,嘻嘻哈哈往家走去。快到村子了,德强用链子将“放归”拴上,虽然它不会伤人,但也怕它吓着小孩子。

    第二天,大家来到一块草甸跟前,小“放归”不等大家招呼,自己就噼里啪啦地跑下去了。这片草甸子大,并且来的人少,自然生态好,鸟窝的数量就多了。小“放归”下去找了一会,就找到一窝鸟蛋,望着它香甜吃着鸟蛋,小伙伴们不禁为大鸟们悲哀,好不容易生育的下一代,还没等出世就葬入熊腹,真希望它们以后筑巢时把窝筑得高一点,不要轻易地被其它动物所伤害。

    看到小“放归”连吃两窝鸟蛋,小宇就让小莉招呼它回来,小姑娘一声娇喝,小家伙虽然还想再接着找鸟蛋,但小主人的话不敢不听,只好乖乖地回来。来到林子里,继续让小莉陪着小放归在林子里找食,他们三个背着背箩继续昨天的工作。小宇的心里还是想着怎样进一步段练小“放归”的胆量。前面又发现几棵倒木,其中一棵倒木一端落在地上,一端搭在另一棵的倒木上,这一端底部悬空有四十厘米左右,倒木顶部距地面有七十厘米左右。对,让它逐步走悬空的独木桥,以此来段练它的胆量。小宇把自己想法与两个小伙伴一说,立即得到两人的同意和赞赏。

    来到昨天吃饭的地方,小莉已经把塑料布铺好了,大家拿出伙食一看,今天的主食,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带了糖包,都高兴地笑了起来。吃完午饭,稍事休息,小宇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莉,大家一起朝那棵倒木位置走去。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加上一端是在地上,那一端也不太高,对小放归的难度不算太大。来到地方,小宇瓣了半个糖包放在倒木的另一端,小姑娘下达指令:

    “放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