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定居山海 » 第十七章 乐器!灵魂的交流

第十七章 乐器!灵魂的交流

    俗话说五年笛子十年萧,一把二胡拉断腰。

    横吹箫竖吹笛,从构造和制作难度上看去,萧一般是六到八孔,而笛子一般为六孔,二者在吹奏上技巧运用都有些许差异。

    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竹笛出现的远远比萧要早。

    二者音质不同,笛子声音清脆悦耳,让人不由高歌一曲。

    而萧的声音低沉幽扬委婉,优雅而又不失胸怀,它能让人修身养性。

    萧的声音细腻丰富,寄托着宁静致远的情怀,从古人到今人无不为它沉迷,许它为知音,多少文人骚客陶醉其中。

    东坡先生恰当而又文雅的抒怀了,对它的喜爱,“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甄自修想到这,他拿起了身旁的竹子,先打空内部,接着拿起刀在上面钻着孔。

    不一会两只八孔竹箫便出来了,仔细看了看开始慢慢打磨了起来。

    相比之下古人也比我们,更加的会享受生活,在后世出土的贾湖骨笛,它穿越九千年的时空出现在民众面前,当骨笛演奏出幽扬清凉的声音,听众仿佛梦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那一刻两代不同的人,仿佛成为彼此的知音。

    大海依旧处于往日的波涛中,此时一道声音,仿佛划过寂静的天地,沉闷的声音慢慢传出,姒目几人停下手中的动作,听着清幽的箫声慢慢回荡在天地间。

    一曲终了,众人依旧沉迷其中。

    “这是谁写的曲子叫什么?”姒目睁开眼问道。

    “目伯,曲名《梅花三弄》!”

    “人生不经历大起大浮,亦非高尚之士万难作出此曲。”

    “它的作者名恒伊,是我国名士。”

    姒目闻言在旁感叹道:“此等人物,真想与他畅聊一番。”

    看着坐在一旁感叹的姒目,甄自修不由暗自腹诽道:“晋朝的人物,您想跟他畅聊,那不成关公战秦琼,都乱套了。”

    而旁边的姒名也在不停的感叹,甄自修望了望他:“你小子,装什么文化人。”

    转头看着周围的人尽皆如此,自己此时不禁想起一幅画面。

    三国洛阳东市!山涛将古琴给予一囚徒。

    “叔夜!叔夜!你此番一去,《广陵散》就此绝矣。”

    此时刑场上的嵇康掩泪说道:“巨源兄!在听我演奏一曲吧!”

    说完下方三千太学士无不掩面而泣。

    一曲终了,黄泉命断!《广陵散》从此绝矣!

    正当甄自修沉溺在自己的悲伤中时,转头看向其他人,姒名几人却早早的干活去了。

    尴尬的站在海边,感受着海水打湿自己的鞋子。

    走到火堆旁,把鞋子放在上面烘烤。

    黑夜在次袭来,姒目围坐在篝火旁讲道:“明天我等就要回国了,盐田会留下两人在此看守,待首领他们看完后,我们在商量接下该如何安排。”

    甄自修听完颔首同意,接下来便是几人干饭的时间,不知道是明天回家的喜悦,还是自己演奏的效果,今天晚上吃的特别多。

    吃完饭姒名走了过来,望着他扭捏的模样,甄自修一眼便看出他内心的小九九。

    “想学,我教你!”

    而姒目那个骄傲的小老头,吃完饭就往竹林里跑,真以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看着他们走了回来,一个个捏着袖筒,生怕有什么东西掉下来一样。

    一群人走到甄自修面前,从袖口中抽出一根萧,齐齐的望向他。

    熟练的掌握让甄自修不由感叹道:“这是远古人吗?比我学的都快。”

    身旁的姒目,不仅完全掌握了指法,并且能吹奏一些简单的曲目,至于是什么曲子,甄自修就不得而知了。

    一夜无话,甄自修一觉睡到大天亮,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几人匆匆用过早饭,便准备启程回家。

    留下两个小鼎和一些陶罐,以便留守的两人生活,告别同伴一行人走向远处的小山。

    地面传来微微的颤动,一群老虎如脱缰的野马飞奔而来。

    甄自修骑上老虎回头望向远处的盐田,眼中露出些许不舍,毕竟在此住了六天,此处是他人生开始的地方。

    两边的风景在眼中闪过,骑虎比开车唯一的好处,便是开车时要目视前方,注意两侧来往车辆,而他现在什么都不用管,老虎自带导航系统,还能全程陪你聊天。

    这样的老虎,你值得拥有!

    一众人望向远处的部落,都面带喜色,纷纷翻身下虎,目送着老虎遁入山林。

    拿着手中的盐罐,往村里快步走去,刚到部落门口,周围的人都纷纷走了过来。

    这些国民从自己的亲属口中得知,新来的异人会制盐之术,如若成功他们在也不受缺盐的困境,一时之间民众奔走相告。

    在国人的热烈的欢迎中,他们走进了议事殿。

    姒目把食盐恭敬的放在上方,姒国几人伸手分别抓了一把,雪白的食盐呈现在几人面前,捏起一撮放在嘴中。

    “好!好!好!”看向甄自修,几人随即走向他的面前,躬身施礼称谢。

    甄自修在旁连忙回礼道:“几位大人切莫如此,若非君子国待我以诚,用之以信,食盐是不可能制成的。”

    几人谦让一番落座后,甄自修朝着上方施礼道:“首领制盐之地尚有两名国人看守,以修之见我们要形成一个制度,方便食盐的管理。”

    姒国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以你只见,该形成何种制度?”

    “首先我们要派一些国中妇人,制盐的工作比较轻,她们完全能够胜任。”

    姒国闻言连忙出声道:“她们能应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吗?”

    “制盐之术简单方便,我等都曾尝试过,国中妇人完全没有问题。”听到姒国的担忧,姒目在一旁解释道。

    “姒目大人所言非虚,首领要是担心她们的安全,可派一些士卒随身保护。”

    甄自修看到姒国微微点头,端起身旁的水喝了一口接着讲道:“而且往来途中也需要运输和保密,如此一来可保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