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苏不晓 » 023 先天下之忧而忧

023 先天下之忧而忧

    昨夜下了一场雨,气温变得凉爽了许多,街道上,落叶紧紧贴在湿漉漉的地上,如同给路面披上了一层破烂的地毯。

    时间还早,公交车难得还有空位,苏不晓就坐在靠近老弱孕专座的前排,默默打量着缓缓后退的街景。

    车内多是清晨去公园遛弯顺便去市场买菜的中老年人,他们大多都谈性旺盛,这个说女儿在国外大公司拿高薪,那个说儿子在京城全款买房,这个“抱怨”孙子所在的幼儿园学费太高,那个“谴责”子女给买的保养品贵得离谱……

    苏不晓听得都有些汗颜,不由得反思自己最近是不是有些脱离群众了,就这一车普通老头、老太太的平均生活水平,比之以高福利著称的北欧也不遑多让。

    “吱……”

    公交车突然来了个急刹,一车人不由惊呼出声,也幸亏刚刚车速不快,要不然真摔伤一个两个来头颇大的老人,司机师傅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长没长眼,看不见红灯啊!”

    师傅拉开窗户就朝行人喊了一句,车内乘客顿时意识到了罪魁祸首,这手仇恨转移的功夫司机师傅耍得炉火纯青,当然,这只是苏不晓阴暗的小心思,刚才的行人确实闯了红灯。

    “唉,咱们华夏这代年轻人的素质还是太低了……”

    苏不晓听得高论转头望去,就见一大爷满腔忧国忧民的姿态,叹息摇头、痛心疾首。

    “我上次看哪的报纸来着,说八零后这一代是垮掉的一代。”

    “还是和国外没得比……”一老太太接话道:“上次我家姑娘回来,说在国外就算是大晚上没有车,人家也会乖乖地等绿灯才过马路。”

    “人家那是从小教育的好。”

    “说到教育,你们看过前两天《齐东日报》那篇文章了吗?”一位刚才痛斥子女乱花钱的大爷,满脸忧心地道:“说是前段时间华夏和脚盆的孩子在草原举行了一个夏令营……”

    苏不晓目瞪口呆地听着大爷嘴里那些宛如特种兵的脚盆小学生,竟然不知不觉间与这些大爷大妈产生了共鸣,满脑子都是国家要完……

    “唉,看看人家,真没法比啊。”

    “唉,可惜咱都老喽……”

    “……”

    大爷大妈们竟然一时间有些无语凝噎,这让苏不晓顿时有些肃然起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觉悟,果然是老一辈才能达到啊。

    “……南园市场站到了,需要下车的乘客……”

    “今天鸡蛋两块三……”

    正当苏不晓内心还充满敬佩之时,一大妈“嗷”地一嗓子把他给吓了一跳,紧接着,一群刚刚还满腔激愤的大爷大妈旋踵间便跳下了车,动如脱兔,好不灵活。

    苏不晓很想喊上一句,你们还没老,快回来救救国家吧。

    ……

    “呼……”

    一上午的时间,苏不晓都在认真翻看着艾伶送来的资料,结合他这两天恶补的往期节目,心中对《对话》这个栏目也算有了一些认识。

    《对话》是一档新闻谈话类节目,每周一、四晚九点三十分首播,每周二、五同时间重播,收视率在全国卫视同时段节目中勉强能达到中游水平。

    开播一年以来,收视涨幅平稳,但如今节目已然来到了瓶颈,根据近一个月九期节目的收视率分析,其收视曲线有跌有涨,总体趋于平直。

    苏不晓特意看了那两期收拾上涨的节目,内容中规中矩并无爆点,只是主持人艾伶的穿着比平时暴露了一些。

    论坛的网友留言中,很大一部分谈论的是主持人艾伶,尽管留言有褒有贬,但基本与节目内容无关,苏不晓都有些好奇,这么一档平庸的节目,电视台维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直到他登陆城市信息港,在本地论坛板块发现《对话》栏目的讨论度陡然而升,这时苏不晓才意识到,这个节目在省内收视率并不低,基本维持在同时段前三的水平,艾伶在省内的知名度甚至能与电视台主持一姐杨漾并驾齐驱。

    《对话》节目最开始的定位便不是面向全国,而是服务于省内观众,它会邀请省内热点人物做客节目,对嘉宾和新闻事件做深入剖析,而这些嘉宾和新闻事件大多数吸引不了外地观众,也只有本省的人可能由于利益相关感同身受。

    “那这栏目干脆放到新闻频道或者都市频道不就得了……”苏不晓合上资料,小声挑了句刺。

    苏不晓的认知中,卫视是一个省面向全国的窗口,它可以立足省内但绝不能囿于省内,卫视节目质量不高、广告低劣,那绝对会影响到本省形象,乃至给本省百姓贴上负面标签。

    依照苏不晓的想法,卫视可以播出面向本地人的栏目,包括新闻报道、公共服务等内容,而更多的本地节目应该分担给其他频道。卫视的广播信号既然覆盖全国,那做节目时就应该有更大的格局和和更高的定位,努力展现出本省人民更美的形象、更佳的审美、更好的素质。

    但苏不晓只是电视台一个最底层的员工,他既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影响力,再多想法也只是空中楼阁、梦幻泡影,不过他还是想给艾伶写一封邮件,阐述一下自己对这个节目的理解和思考,或许以后就能有所改善呢……

    写完邮件已是午饭时间,苏不晓伸了个懒腰,目光不经意间瞥到了门口的书报架上,他忽然想起了早些时候在公交车上的耳闻。

    “《齐东日报》是吧?”

    虽然六组办公室只剩下了苏不晓一人,但每天的报刊还是会有人准时送到,不出多久,苏不晓便在书报架上找到了那期报纸,在四版顶部有六个加粗加大的黑体字——《夏令营的较量》。

    “……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假如华夏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备竞争力,华夏能不落伍?”

    “振聋发聩,振聋发聩啊……”苏不晓忍着不适看完了整篇文章,不由得对这位作者深深佩服,虚假的过程,升华的结尾,他不知道这位作者写此文章的目的,但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认同了这篇文章为事实,那么只会萌生出深深的挫败感,而后对这个国家的教育和未来感到悲哀。

    “小布,查一下这位叫做王佳恒的作者,另外在中文互联网收集一下同类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