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鸿烈行者 » 第二十八章 比比脚力,如何?

第二十八章 比比脚力,如何?

    清晨阵阵鸟鸣,叫醒了沉睡的诸葛寒,他缓缓睁开惺忪睡眼,发现镜玄正伏在自己身上似软玉温香,她好像被诸葛寒醒来的动作惊扰到了,便像猫一样抓了下他的肩旁,用头往他胸口蹭了蹭,柔然的长发如丝般的滑向诸葛寒的脖子,一股酥麻之感搔弄着他的心。

    此时诸葛寒将手抚在镜玄的背上,手指沿腰间向下滑去,当滑倒后腰之时被一只芊芊玉手抓住了动作。便见镜玄抬起头来,眼眸中泛起柔情:“哟!官人醒了”随即她便起身,将薄纱披在肩上,走向桌子倒了一杯水缓缓饮下。

    诸葛寒看向正在喝水的镜玄,结结巴巴又略带不舍的说:“镜玄姑娘,在下可能要出趟远门,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一年,这段时间不能再来看望姑娘,请保重!”鸿烈帝国疆域辽阔此去江宁府路程两千里,往返所消耗的时间过长,因此诸葛寒才向她道别。

    镜玄听到这段话也未答复,只是问了诸葛寒一句:“昨晚和官人密谈的那位白衣公子,便是千手罗汉吧?”

    诸葛寒果断回答:“没错,正是千手罗汉-王枭”

    听了诸葛寒的回答,镜玄缓步走到自己的床边,将床下的一个四尺多长的木匣抱了出来,放在桌子上面又缓缓打开,诸葛寒目光移向木匣,只见木匣之内装有一柄长剑,剑柄和剑鞘通体漆黑,往外散着森森寒气。

    镜玄拿出长剑递给诸葛寒开口说道:“奴家在这花船之上,听坊间传闻,王枭已将舜山龙首格杀,你此行要保重。这把剑是家父留下来的,名曰“皂尺”勉强算的上一把好剑,你定要带着这把剑平安归来,我等你。”

    诸葛寒双手接过长剑,握住剑柄“噌”的一声拔剑出鞘,漆黑的剑身在晨光下泛着寒意,说它是长剑倒不如说是一把铁尺,此剑并无剑尖,剑身两面开刃,剑脊处刻有一串铭文,看上去像是北国文字。

    诸葛寒收剑入鞘,冲镜玄拱手:“谢姑娘赠剑,我定会将此剑带回,在下告辞!”说罢诸葛寒转身走出花船,往家中去了。镜玄面带忧色低声呢喃:“谁要你这冤家还剑了,只要你能回来就好,希望“皂尺”的煞气别影响到你才好。”

    不大会儿,诸葛寒回到家里,立春已经去村东头的张秀才家读书认字了,父亲则是在舜山南麓执行公务。此时诸葛寒来到父亲的书房,在桌子上留了封信向父亲道别。然后回到自己的屋内,打开衣柜拿出一个老木匣,这个木匣子是裴渊留下来的,里面都是些道士用的东西。

    诸葛寒将木匣内的罗盘,经书,墨斗等零碎物件装进百纳箱,再将里面的衣物和拂尘拿出来。随即诸葛寒摘下明昭司的黑纱帽,脱去明昭司长袍,将头发束起扎了个发髻,插一个桃木簪子,再穿上道袍拿起拂尘放在臂弯,将皂尺放入百纳箱,如今俨然一副道士打扮。

    收拾完毕之后,诸葛寒出家门往淮河渡口走去,不大会儿,打扮成道士的诸葛寒来到淮河渡口,招呼过来一个船夫,给了他一文钱,拱手开口道:“船家,请将贫道送至西岸。”

    “好嘞!道爷您请上船”船夫招呼着诸葛寒上船,随即摇着船桨往西驶去。

    半炷香左右,小船停靠在了西岸,诸葛寒背起百纳箱跳下船。径直往二郎庙方向走去,走路途中诸葛寒算准时间,在未时左右来到了二郎庙门前。却见王枭赤裸上身,头戴斗笠身上背了一个包袱,腰间的无定环拆分成了六个小铁环,各分三枚戴在双臂之上。诸葛寒看见王枭便朗声开口:“寿春无量观小道念忧,见过王大侠!”

    听到诸葛寒的声音,王枭抬起头来打趣的问道:“诸葛捕头何时出家,变成了念忧道人了?也罢!多个身份行走江湖也方便。”诸葛寒将手中拂尘甩了一下,说道:“贫道已经安排妥当,何时动身去挂甲湖?”王枭此时也从门槛上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我等你半天了,事不宜迟,现在动身吧,兴许子时前能赶到汝阴城。”

    诸葛寒则是轻笑一声:“王大侠莫要乱打诳语,汝阴城此去一两百里,如何能在子时前赶到?”王枭则是一脸笑意的说:“坊间传闻诸葛兄身法过人,在下相于兄台比比脚力,不知道诸葛兄意下如何?”

    王枭的话刚落音,诸葛寒便收起笑容,脚下猛地发力,向前方疾驰而去,并在空气中留下一句话:“好说!好说!王大侠您可要跟的上贫道才行!。”

    王枭见诸葛寒一溜烟跑了,大声惊呼:“卧槽!抢跑?”随即运转风雷劲,身体暴射而出向诸葛寒快步追去。

    诸葛寒的两仪劲裹挟着罡气和煞气,在体内自然流转,双脚大步腾挪,身体轻灵异常,在前面奔跑着。王枭的风雷劲则是刚猛非常,在体内似无休止的奔涌着,他的身体带着风声快步追向诸葛寒,只用了半个时辰便追上了,当二人交汇一时,相视而笑便放缓了脚步,快步走着以调息恢复体力。

    诸葛寒与王枭一起走着也没言方才胜负,只是唠着市井趣闻轶事,二人边聊边走,就这样快步走了一个时辰,王枭冲诸葛寒咧嘴一笑:“换你追我了!”随即左脚猛然蹬地,快步奔跑了起来,诸葛寒则是奋起直追。

    二人就这样你追我赶,一路上说说笑笑,转眼间便到了子时。二人渡过颍河,来到一处城郭之前。“这便是汝阴城了”诸葛寒微微喘气说道。随即转头看向王枭:“你我二人进城投宿吧,明早再议行动如何?”王枭点头示意,二人便往城内走去。

    由于汝阴郡近期要攻打挂甲湖,城中戒严,城门口有哨兵守门,两人走近城门之时被哨兵拦下:“什么人?为何深夜入城。”诸葛寒见状则是不慌不忙地从百纳箱里拿出腰牌,出示给哨兵看:“在下是寿春明昭司诸葛寒,奉命协助汝阴郡明昭司办案。”哨兵看到令牌确实明昭司所铸无误后,便放二人进城。

    二人沿汝阴主街找到一家还开着门的客栈,便进去投宿了。二人订了一间房,由于奔波了半夜也饿了,就叫了一桌子酒菜,诸葛寒将拂尘和长剑放在桌案上,和王枭一起吃了起来。

    此时吃着鸡腿的王枭,将目光移到诸葛寒的长剑上,嘴里含着还没下咽的鸡腿说道:“哟!这可是柄好剑呀,怎么着?祖上传下来的?”

    诸葛寒则是喝了口酒回答道:“我祖上不练剑,练拳的!这柄剑是昨晚那镜玄姑娘送我防身的。”听到这里王枭坏笑一声:“看来诸葛兄与那花魁关系非同一般呀,竟舍得将如此宝剑借你。”诸葛寒则回应着王枭:“萍水相逢而已,只是这镜玄姑娘确实大方。”

    王枭打趣地看着诸葛寒,用手中的筷子指了指皂尺:“这可不是大方的事,这柄剑名曰“皂尺”,是辽东离宫的十大名剑之一,亏你还是用剑高手,竟然不知?”

    听到这句话诸葛寒咽了嘴里的东西,瞪大眼睛看着王枭:“啥?!离宫名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