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戏说演义之冷眼观三国其一 » 第十五回 招夫婿张员外设擂

第十五回 招夫婿张员外设擂

    上文说到,童渊和秦琪姐弟被庞异带人堵在了房中,想要放火烧死三人,多亏蔡阳的老仆人肖义,从床下暗道进来报信,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三人带出了青果山山寨。

    待到四人出来,肖义说他知道蔡阳的行踪,三人又惊又喜。

    童渊连忙问道:“老人家,但不知蔡大哥现在何处,能否相告?”

    老肖义说道:“当初蔡寨主和我说过,他打算离开山寨了,我想和他一起走,蔡寨主说我暂时还不能走,因为他还没确准一定会退出山寨,永不回头。但是他告诉我了,如果他一年之内还没有回来,可以去三个地方找他,他一定在那里。”

    秦琪问道:“哪两个地方?”

    老肖义说道:“蔡寨主说,头一个地方就是汝南,他妹丈一家在那里居住;第二个地方名叫‘西亭’,他的启蒙老师在那里;第三个地方名唤‘力华山’,他有个多年好友在那里。”

    秦琪摸了摸脑袋,看看姐姐,又看了看童渊,问道:“姐姐,恩公,你们知道‘西亭’和‘力华山’在哪里吗?”

    二人都摇了摇头,又问肖义,肖义说道:“瞧我,老糊涂了,蔡寨主说过,‘西亭’在江夏,据说在当地很有名,一问便知。‘力华山’在淮南,听蔡寨主说,是当地有名的高山,也是人尽皆知的。”

    童渊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先前往江夏吧,离此地也不远。”

    老肖义说道:“童大侠,老奴认为蔡寨主最有可能去汝南吧,毕竟那里有亲,他又点明是头一件去处。”

    童渊一指秦琪二人,笑道:“老人家,你以为这二人从何处而来?他们就是从汝南来投奔舅父的。”

    老肖义一拍脑门,也笑了,说道:“童大侠,您看我这脑子,真是老了,不中用了。”

    秦琪跑过来,一拉老肖义的胳膊,摇晃着说道:“肖爷爷,您可没老,您还救了我们的性命呢。”

    听秦琪说完,三人都笑了。

    简短来说,三人走了十几天的路程,这一日就到了江夏。

    到了江夏,四人找了一个饭馆,坐下吃些东西,顺便打听一下“西亭”所在。

    待到饭菜上齐了,童渊问道:“店伙计,我们是外乡人,想想你打听一下‘西亭’所在?”

    店伙计有些吃惊,答道:“哟,客爷,您四位一看就是第一次到我们江夏,若是提起来‘西亭’,那可真是人人皆知啊。您在我们这儿吃完了饭,顺着东边,一直往前走,大概有个五六里,有一个繁华的街道,那条街就叫‘西亭’。”

    童渊问道:“哦?只是一个街道?就因为繁华,所以人人皆知吗?”

    店伙计笑了,说道:“客爷您说笑了,我们江夏虽然比不得荆州、襄阳等大城,却也不算小,怎么可能因为一个繁华的街道大惊小怪呢。”

    店伙计边说,还看了一眼老肖义等人,他以为这是一家人,童渊带着父亲和儿女前来呢。

    店伙计继续说道:“看您这打扮,还带着家伙,想必也是前来比武招亲的吧?”

    童渊等人一愣,问道:“比武招亲?什么比武招亲?”

    店伙计说道:“难道您带着兵器,骑着马,不是来比武招亲的?那怎么打听‘西亭’呢?”

    还是老肖义经验丰富,拦下了童渊,说道:“我们也是听说这‘西亭’出了一件热闹事,因此前来开开眼。你能不能和我们仔细说说这比武招亲的事?”

    店伙计说道:“说起来,这比武招亲的人家,也是远近闻名,这家本姓‘张’,家主名叫‘张康’,听说原来是个武教师,本领不小,后来赚够了银子,就不干了,来到了我们江夏。因他本事好,容貌也不错,到这里之后,被我们一个将军看上了,将自己的女儿许配于他。我年纪小,没有看见,听说这将军女儿长得如花似玉,当年也是江夏有名的美人。”

    秦琪只顾着吃东西,有时仰头喝茶,就看看店伙计,然后继续吃,七岁的小秦琪不明白,到这里找舅父,为什么听店伙计讲故事,其他三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店伙计说:“那张康一来有本钱,二来有做将军的岳父提携,经过十五年的磨练,生意做越做大,现在已经是江夏的首富了,人称‘张员外’。本来他与夫人之事,大家当作一段美谈,已经渐渐淡忘了。没想到,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张员外的女儿,长得比她娘还要美貌。后来越传越神,说是这张康有意坐山招婿。起初大家还不是很热衷,后来有很多人想到能够入赘张家,不仅一辈子荣华富贵,还能娶到一个漂亮的娘子,也是不错。因此,前去张家保媒的,不计其数,真可以说是踢破了门槛。”

    说到此处,店伙计眼露羡慕之色,仿佛是自己也想一般,见大家都在看他,脸色一红,继续说道:“后来张员外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发布了一个告示,说道她女儿自幼从高人学艺,有一身的本事,他有意摆下擂台,比武招亲,只要是年龄相当,没有妻子的男子都可以参加,打赢他的女儿,就可以入赘张家。”

    童渊不解地问道:“按理说,张家既有财富,女儿又漂亮,怎么会选出这么一个抛头露面的方式,选择夫婿呢。何况张员外还是走过江湖的人,真是怪事。”

    店伙计好像十分健谈,闻言说道:“客爷,那小的就不知道了。人家有钱人的想法,总是和一般人不一样的。不过,您别怪小的我多嘴,您如果想要上台打擂,可要多加小心,这是官准立擂,打死打伤,概不负责。”

    童渊又是一惊,越想越觉得不合常理,问道:“这座招亲擂台立了多久了?”

    店伙计道:“算起来,好像有两个月了。要说这小姐,武艺可真是高,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能够胜她。”

    童渊又问道:“那么立擂以来,可有死伤?”

    店伙计说:“这倒没听说,先前我也经常去看,从没见过张小姐下狠手,每次都是将人打败就算了。”

    童渊点了点头,掏出了一小块银子,说道:“多谢你了,这点银子你收下吧。”

    店伙计自是千恩万谢,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等到店伙计走了,老肖义看向童渊,笑道:“童大侠有意前去吗?您这本事,到了擂台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嘛。”

    童渊脸色一红,说道:“您老人家就别拿我打趣了,人家姑娘才15岁,做我的女儿都可以了,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不过,我倒是有些好奇,想不明白,张家为什么要设这座招亲擂?”

    秦姓女子问道:“恩公,莫非这招亲擂台有什么蹊跷不成?”

    童渊点了点头,解释道:“贤侄女,你有所不知,一般的比武招亲,多是江湖中人,想要为女儿找个夫婿。看起来和张康倒也相符,但是,前者是常年在外抛头露面的女子,本就与久在闺阁的小姐不同。而张康已经退出江湖十五年了,按理说不会用这种方式为女儿选亲。”

    秦姓女子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啊。”

    童渊说道:“不仅如此,坐山招婿之事本就不常见,何况要以比武的方式进行呢?要知道有本事在身的人,大都有清高之气,怎会甘愿入赘妻家?这是第二个疑问。第三就是,比武招亲,为的就是选择夫婿,又怎会立了两月有余,仍不见效果?”

    老肖义问道:“童大侠,此言何意?难道就不能是两个多月没看到适合的人,或者真就没有高手打败张小姐吗?”

    童渊道:“这种可能不是没有,但是比武招亲与其他擂台不同,此擂只可摆十五日,即使官准立擂,张家势大,也不能超过1个月。如今已有两月,仍不见撤擂,我料其中定有文章。这仿佛不是为了招婿,而是故意制造声势,在引人前往。”

    此时小秦琪吃得差不多了,正听到此处,仰头说道:“恩公,管他有什么问题,我们吃完去看看不就行了嘛。”

    童渊也笑了,说道:“我们倒还不如一个孩子,确实,稍后我们前去看看就清楚了。”

    说完,三人也低头吃了起来。

    吃完了饭,四人一商议。决定先找家客栈住下来,收拾完毕再前往‘西亭’张家擂台。

    四人找了一家距此不远的“李家老店”,收拾已毕,秦姓女子说道,有些累了,打算在客栈之中歇息,就不去看擂台了。

    童渊点头,和老肖义一起,带着小秦琪,三人直奔“西亭”张家擂台。

    童渊三人到了擂台下,见上面正在打着,一个蓝衣男子手持单刀正和白衣姑娘交战,那姑娘手中用一柄宝剑,正被逼得不断后退,眼看姑娘就要退到擂台边缘,被逼下擂台。

    欲知二人胜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