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勇者无敌之误入尘烟 » 第十五章 黑云压城

第十五章 黑云压城

    听丫鬟说杜文林到来,曹翠竹喜不自胜,马上来到正堂,两人相见,自是千言万语堆积在心头极欲倾诉。

    “相公今日回来南京可有要事?”翠竹温声问道。

    “嗯,与厂里的兄弟们来江南办些公事,顺便拜访巡抚大人。”

    “准备住几日?”

    “本来下午就要离开,奈何巡抚热情,晚上要给大家摆酒接风,那就明天天明再走。”

    “哦,让他们在前面衙门食堂就餐好了。等会我给娘说一下,今晚你来家里吃,行不?”

    杜文林点头答应。

    情人相见,本应有说不尽的情话,道不尽的衷曲,奈何一个是懵懂少年,自小闭门苦读圣贤,并不懂得如何取悦对方。

    一个是深闺淑女,自小接受的是三从四德,妇道理法,即使面对日思夜想的情郎也难以敞开心扉。

    俩人四目相望,一时竟没有了话语。

    为了打破尴尬,杜文林笑说:

    “记得秦淮河的夜景不错,要不饭后我们去逛逛?”

    听杜文林如此提议,翠竹立马高兴起来:

    “好的!”一边说,一边鼓掌,像个得了糖块的孩子。

    晚饭时,曹巡抚去南院陪孟刚他们喝了两杯酒,就回到家中,此时家里的饭菜也已上桌。

    曹夫人今天穿了一身鹅黄色的裙装,轻施粉黛,娇美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不断招呼着杜文林吃菜。

    如果不是碰巧遇见那夜的丑事,杜文林倒是真的会受宠若惊。

    可惜,不管曹夫人如何热情,他心中总是觉得别扭。

    “文林啊,你能这么快从翰林院里出来,这样的机会着实难得,多少士子在那里一呆就是十几年而无人问津,蹉跎了岁月,熬白了头。”曹巡抚叹息道。

    “我这么快就从院里出来,第一是仰仗爹爹你的举荐,第二要感谢杨尚书的大力提携!否则凭我一介小民出身,朝廷里又没有个依靠,想混个出头之日倒也真的难!”杜文林的言辞似乎是在谦虚,其实也是实话。

    朝堂为官,除了有才,还得有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你现在吏部是担任吏科给事中,算是正式步入仕途。杨尚书让你挂职东厂。其实是为了给你以后上进增加资本,同时也是给你一个历练的机会。”曹巡抚道。

    “嗯嗯,多谢杨尚书的一番苦心。”

    “你们厂卫一次出动这么多人来江南,是不是有什么大案要办啊?”曹夫人问道。

    “回娘的话,我只是奉命而来,具体办案的细节我也不知,一切听从指挥的安排。”杜文林不会向她透露实情,虽然难保她不会向曹巡抚打听。

    曹巡抚听杜文林这样回答,眉毛明显跳了一下,也不知是何想法。

    夜幕低垂,大小船上都点起了灯火。灯火透过船只的窗户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这一条流淌了几千年的蔷薇色的河流,上演了多少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杜文林与曹翠竹徜徉在河畔,听闻着画舫上传来的阵阵丝竹之声,看着河里的点点灯光,真的疑似天上人间。

    “秦淮河美在她的娇柔,如江南女子,充满了软哝细语”杜文林赞叹道。

    “乌衣巷,朱雀桥,王谢厅堂,这些地方哪一个没有凄美的故事流传?秦淮河还美在这些传说吧。”曹翠竹说道,女孩中总是容易被凄美的故事所感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杜文林轻声念着。

    “唉,曾经的辉煌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只留下无数后人的凭吊罢了!”翠竹的话语充满伤感。

    “今夕何夕?秦淮河畔伴君游,明日知归处?”杜文林笑着。

    曹翠竹转忧为笑:

    “明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大不了七夕之时我们鹊桥上再见罢了。”

    “去年临别之时,曾经誓言今年春试过后我们就完婚,谁知俗事缠身,一直拖到今日还没个着落。”对于这事,杜文林的确感觉有些歉意。

    “你刚刚步入仕途,有好多事等着去做,我们俩的事何必急于一时!”

    “我,我想问你件事,不知当问不当问?”嗫嚅了半晌,杜文林开口道。

    “什么问题啊?如此吞吐。”

    “平时你感觉娘的言语或者行为有什么异常之处没有?”

    翠竹冰雪聪明,杜文林既然这样问,心中知道娘大概是出了问题,因为自己本身对她也有些疑问在心。

    她面色冷了下来,看着秦淮河上的画舫在水中划动,任由晚风吹乱了额前的头发。

    杜文林后悔提出了这个问题,心说她一个女孩子又怎会涉足大人的世界,若是自己说出那夜发生的事,给她徒增伤感而已。

    想到这里,刚要转换话题,翠竹突然道:

    “她会趁着爹出外巡查之时,夜里自己出去,具体去哪我也不知。我还偷听到她动员爹加入一个叫‘红封教’的教派组织,被爹拒绝了。”

    说完这些话,翠竹的脸色非常难看,既有羞愧,又有难堪。

    这些事出在一个身处豪门大家的女人身上,本来就不正常,况且她还是自己的母亲,难堪是次要的,替她担忧倒是真的。

    “说实话,那个‘红封教’可能不是什么正派组织,虽然崛起的时间不长,但是背后应该有一股极大的势力推动它,所以发展迅速。如果已经危及到国家社稷安危,朝廷会加大力度对付它的,到时候就怕爹的前程会为娘所累。”杜文林并不想危言耸听,他尽量说得委婉一些。

    对于他的话翠竹非常理解,她不理解的是,凭娘一个封疆大吏的家属养尊处优,万人敬仰,为什么非要加入江湖教派组织呢?

    摇摇头,无奈得叹了口气,不知如何再聊此事。

    “好了,你也不用过于担心,大人的事自有他们自己处理。回去后你也不要多问此事,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好了。”杜文林安慰道。

    “我能装作不知道吗?每天都要面对一个神秘的娘,换做你,心中咋想?”翠竹着实有些懊恼。

    “听我的,你一定不要找她打听此事,这样不但于事无补,甚至还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唉!”翠竹又无奈得深深叹了口气。

    杜文林轻轻握住她的小手,并肩迎着河里吹来的风,风儿比往日似乎暖了许多。

    今夜的京城乌云遍天,眼看着就要下雨。

    位于京城宣武门内的留守卫指挥使司,是拱卫京城的重要军事机构,握有整个京城内部卫戍兵力之大权,虽然隶属于兵部,但是又受皇帝直接管辖。

    此时,在指挥使司的值班房内,都指挥使郑国泰来回不安得踱着步,他在等待南方来的消息。

    郑国泰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身材修长,五官端正,如果不是因为一身将军服饰,简直就是玉树临风。

    可惜,眼中有太多的阴狠外露,毁了整个形象。

    随着脚步声响,一名身着千户长服饰的三十来岁军官拿着一封信急匆匆走了进来,递给了郑国泰。

    郑国泰拆开看后,把信狠狠扔到了地上,气急败坏道:

    “真的废物!那么多人连几个厂卫都搞不定,反而委屈叫冤自己折了好几个高手,真他妈还有脸说!”

    “按说罗教主手下高手如云,此次行动出动的人手肯定也不弱,咋就没有搞定那十来个普通厂卫呢?倒是奇怪。”旁边的那个军官说道。

    郑国泰手指着地上的信,气不打一处来得说道:

    “他在信中说,此行中有个少年高手,一出手瞬间就弄死了他们三大高手,还打伤了好几个,此次行动就是因为他而失败的。明明是无能,却还在想办法为自己开脱。”

    那个军官捡起信来,仔细看了一遍,皱眉道:

    “罗教主并不是一个喜欢夸大其词之人,按照他信上的说法,也极有可能此次下江南的人中有这么一个高手。可惜,东厂的老蔡当时并没有把情报弄详细。”

    “王千户,明天再你去查一下这个人的来历,把资料都报给我。”

    “好的!”王千户行了军礼,正要往外走,又停住了脚步:

    “这伙厂卫此行既然是奔着胡金胜案子去的,我们还得小心与这个案子的相干人等,别再在他们身上出了纰漏。”

    “嗯,嘱咐罗教主,时刻注意这些人在江南那边的行动信息,及时汇报,别做亡羊补牢之事,尽量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实在不行,再把那群‘虫子’派过去。”郑国泰咬着牙说道。

    黑云压城,京城的夜更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