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间行道录 » 第九章 做善事

第九章 做善事

    这就厉害了,陈玄觉得自己找到了获取功德的途径,做好人嘛,这个还不简单,本色出演就行了。

    以后要多出门转悠,遇到乞丐就施舍给吃的,遇到逃难的流民就送他们些麦麸,遇到过马路的老奶奶就去扶她一把,遇到无家可归的34D小姐姐就领回自己家。呃,仿佛混进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总之,要多做善事,好人有好鲍。

    这种灾荒年景正是自己积德行善的好时候,要知道现在每天庄园的出产平均下来也有几万斤,不说能吃饱,至少能让半个安城县的人饿不死。只要每天庄园里的产出都送出去,那还不原地起飞?

    不过这只是个理论而已,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颇大,只能悄悄摸摸干,效率就会变得极低,最关键就是他不能光明正大的干,那样恐怕不是原地起飞,而是原地螺旋升天了。

    实力呀,实力,没实力干点啥都不方便!

    “爹,咱们去地窖放点东西,你跟娘解释的时候心里也有数。”递给老陈一串水灵灵的葡萄,陈玄说道。

    地窖的入口就在老陈的柜台下面,爷俩把桌子搬开就进去了。

    当老陈看着陈玄掏出来的腊味、咸鱼、笋干、腌鹅蛋等,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他知道陈玄上午买盐是准备做这些的,可是他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好了,还说自己不是神仙转世?

    这么多,足够吃到明年了吧?

    看到满满一地窖物资,老陈有点犯愁,东西太多了,该怎么编才能让婆娘相信这是自己攒下的?

    前些日子一直吃高粱面饼子,忽然就大鱼大肉起来了,这也太不合理了。

    还是得循序渐进,不能每天都大吃大喝,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让她适应。

    “娘,您做的这鱼真香啊。”陈坤道。

    “好吃都堵不住你的嘴?”陈林氏敲了一下他的头。

    “哥说过赞美别人也是一种美德,而且要及时。”陈坤呼噜呼噜扒拉着饭回道。

    陈玄夹了块鱼腩放进他碗里,“好吃就多吃些,这块刺少。”

    陈瑶虽然小口小口的吃,但是吃的并不慢,有时候陈玄觉得看自己妹妹吃饭都是一种享受,特别的优雅,充满了贵族范儿。

    吃过晚饭,陈林氏收拾碗筷,陈玄带着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纳凉顺便消食,每人手里塞了一小把葡萄干。

    “不要告诉娘,要不然她又嫌爹爹乱花钱了。”把锅甩给老陈,陈玄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反正他是个扯谎的惯犯,想必能圆回来吧?

    “哥,给我们讲个故事呗?”陈瑶晃着陈玄的胳膊问道。

    “故事啊,那我想想。”

    讲故事这种事情难不倒陈玄,且不说前世本就是个码字工,编故事的能力还是凑合的,不过要说老少皆宜引人入胜的故事,还得是西游记,前世半辈子的经历,每年的寒暑假电视重播次数最多的就是西游记,那剧情陈玄简直可以倒背如流。

    “遥远的星空中有一个世界,名为地仙界,地仙界分为四大部洲……”

    ……

    时光如梭。

    转眼半个月就过去了。

    也不知道老陈给陈林氏灌了什么迷魂汤,陈林氏去了一次地窖之后,居然真的相信老陈有能力攒下那么多好东西。

    现在陈家的饭食已经大大的改善了,早晨吃着腊肉包,陈玄喝了满满一大碗皮蛋瘦肉粥。

    邻里各家现在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陈家也不敢太张扬,所以吃包子比较多,传不出去味自然就不容易遭人眼红。

    皮薄馅大,肉香浓郁。

    包子的汁水浸透了面皮,嫩白中透着金黄,咬一口里面的油滋滋的冒,嘴里香气四溢。皮蛋瘦肉粥更是口感顺滑,米香、肉香、皮蛋的香味融合在一起,咸鲜美味。

    “舒坦。”陈玄打了个饱嗝站起来,陈瑶把碗筷收拾起来拿去洗了。

    陈玄偷偷往她口袋里塞了一把杏干,然后就到前面医馆帮忙去了,说是帮忙,其实就是父子俩泡上壶茶大眼瞪小眼。

    安城县的物资供应越来越紧张了。

    尤其是猪牛羊肉,市面上几乎不可见,就连酒楼里都时常断货,听说那些大户老爷们现在也不是每天都能吃上肉了。

    粮食也一样,虽说粮商们从其他地方也运粮过来,但是因为受灾的是三州,分到安城县里面也就没多少了,那粮价自然就像坐了火箭一样。

    就连蔬菜也被官府管控起来,凭户籍限量购买。

    总之,现在安城县里只要是能往嘴里吃的,什么物资都紧张,许多人家已经开始每天只开两次火。

    外面纷纷扰扰,甜水巷这边倒是受影响较小。

    每天清晨,保和堂都会往外卖一百斤麦麸,当然是以抓药的名义。这年头,粮食是粮店特许经营的,普通人卖粮食怕是要去吃牢饭,好在麦麸确实是味中药,有开胃健脾、清肠润肺、滋润皮肤、美容养颜、乌发固发的功效,倒也不算违规。

    老陈特地咨询过钱铁匠的儿子,官府对这种事情不管,钱铁匠的儿子钱周是县衙的衙役,这种事情见多了。

    “陈叔,您这每天一百斤只是小打小闹,比您卖的多的药铺海了去了,那些粮商赚钱都忙不过来,没心思找你们麻烦,放心好了。”这是钱周的原话。

    这年头粮食就是命,甜水巷的人家为了自己不被饿死,倒是没人往外传,所以陈家这平价麦麸一直就是这么内部消耗。就连那十几户现在依然吃高粱面的人家也每天买点存起来,毕竟谁也不敢肯定自己就没有吃麦麸的那天,遇上这么大个便宜不占白不占。

    相比外面的麦麸一个大钱一升,陈家这五个小钱一升的麦麸只有市价的一半,已经算是在搞慈善了。而且这种善心之举,也让陈家的积累不错的名声,群众基础这一块算是稳了。

    陈家父子路子野,能搞到吃的,这个灾年说不得就靠他们家活下去了,谁都不能拆台,这是甜水巷住户的共识。

    他们或许会血赚,但是陈玄永远不亏,因为卖这些麦麸每天能得功德点,甜水巷这五十多户人家,在他眼里那都是绿油油的韭菜。若不是怕放出来太多惹麻烦,陈玄一天可以卖他几千斤。

    诸葛一生唯谨慎,做善事可以,不能把自己折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