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篡史志 » 第三六章:佐佐木希

第三六章:佐佐木希

    四月三十这天,礼部尚书胡濙、襄王朱瞻墡等八人来东宫求见朱祁镇。

    朱祁镇自是出去相迎,随后在大厅落座,随着礼部尚书胡濙的介绍,朱祁镇才明白了其余六人的身份,只得感叹一句,大明王朝外交达到了古代的天花板!

    主客司负责接待事宜;会同馆负责住宿;行人司驻外使节,当然此时的大明是霸主势力,因此行人司的分量与后世的还略有不同,一言可决国际纠纷;市舶司负责民间与国外贸易的机构;四夷馆负责外国使节沟通,同时还培养翻译人才,这让朱祁镇微微一愣;最后则是鸿胪寺负责大型礼仪外交的筹备。

    朱祁镇随后又了解到,东瀛来使佐佐木希等一行人在市舶司的安排下,五月初二便是按照惯例需要到奉天殿进行国书的移交等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但因为东瀛迟迟不肯来朝贡,不准备接待,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朱祁镇。

    朱祁镇开口问道:“皇叔,胡大人,关于佐佐木希等一行人的招待你们是怎么准备的?”

    朱瞻墡对着胡濙道:“这件事情还是你来说吧!”

    胡濙点了点头,随后道:“佐佐木希是东瀛国王与一娼女所生,虽然出身低微,但自小聪慧,夺得东瀛国王的宠爱,其成年后一直被东瀛国王带在身边,这是其第一次出使大明,有传言称东瀛国王可能想通过这次外交活动,来洗白提升佐佐木希的身份,然后传位于他,所以这次活动陛下本来是交由襄王接待,这也是我大明的惯例!”

    因为东瀛属于依附之国,并不是平等国的关系,因此一个亲王接待对方的太子也足以说明对其的重视性了,而且这是介于大明皇帝不见来使的情况,若是大明皇帝在奉天殿接见了来使,随后的接待一般由兵部大员接待即可!根本不用亲王出面!

    当然朱祁镇跳出来要接待东瀛来使绝对是另有目的!这不是惯例!这件事情是朱瞻基不曾想到的事情!但是朱瞻基考虑到自己儿子需要树立威信,因此破格接待也无所谓!也是佐佐木希不曾想到的事情!

    胡濙见朱祁镇听到自己的话神色异样,甚至露出了一丝笑容,一时不明所以,但是朱祁镇并未开口,因此继续开口道:“按照惯例,需要赐四夷之宴!”

    听听大明是多么的霸气!接待外国来使的宴会叫“赐四夷之宴”!

    朱祁镇一一了解后,道:“四夷之宴太丰富了!四菜一汤即可!按照一荤三素,拿彘来做!”

    “太子殿下!这万万不可啊!”胡濙惊声道。

    此时的大明,猪肉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若是端上国宴,未免失了面子!

    “为何不可?”朱祁镇追问道。

    “猪肉一般是不上国宴的!”胡濙开口道。

    “赐四夷之宴!”朱祁镇顿了顿继续道:“既然是四夷之宴,所吃之人多为蛮夷之人,未开民智!猪肉已经相当不错了!”

    “襄王,你……”胡濙此时转头看向襄王朱瞻墡试图让其开口劝解。

    “尚书大人,陛下交代,此事全权交由太子处理,你按吩咐照做即可!”朱瞻墡打断了胡濙的话,开口道。

    朱瞻墡此时是善意的,因为经过近半个月的接触,虽然不了解自己这个侄子,可是皇兄与母后对其甚是满意,皇后孙氏又独宠后宫,而且其五岁时便手握皇帝亲卫三百余人,朱祁钰已经不用说了,而朱祁微还在襁褓之中,朱祁镇便跟随皇兄看奏折了,虽然名为学习!此时驳斥朱祁镇实为不智!毕竟是孩子心性,惹恼了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的身份!

    胡濙自然人老成精,听得襄王朱瞻墡的话,并未再开口劝解,当然也没有开口道歉,因为此时的朱祁镇还不具备让堂堂礼部尚书大人认错的资格!

    朱祁镇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曾在意,实际上朱祁镇此时对胡濙已经有了四五分的了解,如果他上一世留意这段历史,那么他就该知道胡濙也是五个托孤大臣之一,那么对其能力和衷心程度或许有进一步的肯定!

    “另外,东南沿海有倭患,扰我沿海居民,抢劫无数,虏我妇女,此事需要同佐佐木希好好的交涉一番!”朱祁镇顿了顿,继续道:“因此赐四夷之宴上,除了歌舞升平外,我也需要刀枪林立!”

    “这……”胡濙顿了顿,随后道:“微臣无权调动甲士!须得请奏陛下!”

    “这件事情我来想办法!”朱祁镇回答道。

    “你们记住一条即可!对待东瀛来使,只要礼节不失我大明之威!其它的不必在意!若敢在大明境内滋衅闹事,格杀勿论!”朱祁镇与众人一一敲定细节之后,对着众人吩咐道!

    在襄王朱瞻墡和礼部尚书胡濙带头下,一行人纷纷表示谨记,然后告退!

    朱祁镇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瞒不住朱瞻基,但是不曾想在坤宁宫用午膳的时候,朱祁镇便开始询问起了此事的缘由。

    实际上朱祁镇今日听到将军府后才想到此时的东瀛似乎还是幕府统治时期。

    这个时期武人执政,东瀛国内人人向武,也给治理带来了麻烦!佐佐木希身份有如此特殊,可谓是一个热情招待的大好时机!

    朱祁镇并未详细说明,只是一再拍着自己的胸脯保证道:“绝对不会破坏外交关系!”

    朱瞻基见此,也就作罢,但是强调怀柔政策,守备为上的外交理念!

    午膳过后,朱祁镇随同朱瞻基一道前往乾清宫,处理政务!

    “父皇,这七十二份奏章共禀告了一百三十六件事情,除了这份请求重立永宁寺碑外,其他的事情我感觉没什么重要性!”朱祁镇饶有兴趣的将重立永宁寺碑的奏折看了几遍,随后道。

    “好好看!这就是你以后需要做的事情!”朱瞻基接过重立永宁寺碑的奏折,随后道。

    所谓的重立永宁寺碑是指在奴儿干都司所在地特林修建永宁寺,碑文用汉、女真、蒙和藏四种语言书写,记述明政府建置奴儿干都司和兴建永宁寺的经过!

    之所以是重立,是因为在永乐九年的时候已经立过一次了!

    朱祁镇之所以看了几遍主要是集中在了奴儿干都司所统辖的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达库页岛,北至外兴安岭,南临倭人海的广大领域!

    “那父皇,这奏折怎么批复呢?”朱祁镇望着朱瞻基问道。

    “自然是准奏!”朱瞻基顿了顿,继续道:“这是我们统治奴儿干地区的有效历史见证!”

    朱瞻基随后叹了一口气,道:“关于奴儿干都司是否裁撤在朝中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嗯?父皇,怎么要裁撤呢?”朱祁镇有些不解道。

    “造船、运粮是需要一大笔经费的,而且现在采取与民修养的政策,边境不复成祖时期了!”朱瞻基解释了一句,随后用毛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准字!

    朱祁镇一愣,随后思绪万千,用了晚膳后,父子二人一道离去,一同前往坤宁宫,朱瞻基留宿,朱祁镇则是请安之后离去!

    五月初一,朱祁镇乔装打扮,在不引起他人瞩目的情况下,悄悄打量了一番佐佐木希一行人!

    五月初二,初三和初四一连三天,朱祁镇自称身体不适,拒绝出面接待东瀛来使,但是张环李朗二人却是五月二日一大早就进驻会同馆,美其名曰为保护,实则朱祁镇怕其闹事,惊动了朱瞻基。

    张环李朗入驻后,胡濙等人便被限制进出东瀛人所在会同馆的区域了!

    五月初五,乾清宫来太监,代替朱瞻基问话,“朱祁镇,你小子接了差事为何不办事?还限制胡尚书等人的行动!”

    朱祁镇听得此话,微微一愣,随后道:“儿臣身体不适,今日已经康健,正准备召见东瀛来使!关于限制胡尚书等人的行为纯属意外,望父皇明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