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天生有反骨 » 第二十三章 待客不周的万寿山

第二十三章 待客不周的万寿山

    万寿山坐落于徐州最北,其峰不险,其岭不峻,却是徐州最负盛名的山脉。

    因为万寿阁就坐落于其上。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便是此意。

    对于寻常修士而言,万寿阁阁主寇长生,便是某种意义上的仙人。

    否则怎么能活到四百多岁呢?

    甚至有传言说,寇阁主本身就是星君下凡,是拯救世人的真菩萨。

    这话倒也不假。

    毕竟万寿阁最擅炼丹,每年不知有多少天星子民,来此求药。

    万寿阁的金疮药是最好的,顺气丹乃天星一绝,就连种的枸杞都是千金难换,人注重的就是一个养生。

    而万寿阁也专门于山门外开设了善堂,不仅每日会有义诊施药的丹师坐堂,每当天灾人祸之时,还会组织人手前往救援,发放赈款。

    可谓是六大宗里名声最好的一家了。

    即便明日便是老阁主的寿辰,整座万寿山已经张灯结彩,挂满了大红灯笼,山脚下的善堂也不曾歇业,依旧是在照常施诊、抓药。

    隔着老远也能闻到那浓郁的药香。

    远处的林间小道上,一辆看起来颇有些老旧的马车,正缓缓驶来。

    药香飘进车里,唐诗鼻翼微动,随即便迫不及待地将脑袋从车窗探了出去,满脸兴奋地喊道:“到了!到了!前方便是万寿山了!”

    闻言,一旁头昏脑涨的万松也赶紧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连连道:“是吗?终于到了啊!”

    嗯。

    万长老之所以会头昏脑涨,当然不是因为晕车,而是一旁的唐诗实在太能说,这一路上那小嘴儿就没停过,从天南叭叭儿到海北,都给万长老聊傻了。

    于是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陈洵一再坚持要坐在前头负责赶车了……

    铁剑派与万寿阁都在徐州境内,说远不远,说近却也不近,三人一大早就出发了,紧赶慢赶,总算在太阳落山之前,来到了这座久负盛名的仙山。

    期间陈洵还特意往白马镇绕了下路。

    在确定白马镇的民众都将注意力转移到那出师未捷的血魔老祖身上之后,陈洵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计划算是通了。

    据说就连现如今万福酒楼里的说书先生,都已经开始在编纂血魔老祖那辉煌且罪恶的一生了。

    但陈洵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总觉得明日老阁主的寿宴,是六大宗联手做的一次钓鱼执法。

    至于钓的到底是来自幽冥黄泉的妖人,还是他这个所谓的域外天魔,就不得而知了。

    在报章杂志上利用密文来传递消息,算说是一种比较古早的间谍手段了,老王选择用这种方法联络陈洵,当然是说得通的。

    但问题是,老王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么长的时间,是怎么混到《星元轶事》编纂这个位置上的?

    而且陈洵明知道己方已经有支援小组的成员被裁决司抓了活口,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寻求联络的消息,都有可能是一场埋伏。

    毕竟来自陈洵他们这个世界的特工,不管经受过多么严苛的训练,能够扛住多么恐怖的拷问,却依旧无法战胜星元王朝最玄妙,也是最残酷的刑讯手段。

    搜魂。

    所以这场寿宴,陈洵是真不想来的。

    他那么谨慎的一个人,绝不允许自己栽在如此幼稚的钓鱼执法上面。

    但思来想去,陈洵还是决定接受命运给他的启示。

    他可以不去赴约,但也可以过来看看。

    顺带保护一下万松和唐诗的安全。

    如果运气再好一些,说不定还能剪除掉黄泉妖人对自己的威胁。

    高风险,自然也有高收益。

    陈洵从来不是赌徒型的特工,但或许是在铁剑派待得太久了,也免不了受了些莫副宗主的影响……

    驾车来到山前,陈洵一眼就看到了守在不远处的方牧,心想这货还真是一根筋啊!

    身为堂堂三代亲传,竟然跟个守山弟子似的站在门口迎宾,别问,问就是在等“热情似火”、“侠肝义胆”的陈师弟呢。

    陈洵心知躲得过和尚躲不过庙的世间真理,于是一拉缰绳,翻身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见过方师兄。”

    “嗨呀!陈师弟你终于来了!”方牧显得很高兴,伸手在陈洵的胳膊上拍了拍,随后才见到车上一脸好奇的唐诗,以及面容憔悴的万松。

    “这两位是……”

    陈洵将唐诗抱下马车,这才对方牧介绍道:“这位是我们铁剑派弟子,唐诗,这位是万松万长老。”

    方牧对着万松微微颔首执意,随后便将注意力放到了唐诗的身上。

    “尚未开星海?”

    陈洵笑道:“她还小。”

    于是方牧脑中灵光一闪,恍然大悟。

    照理来说,万寿阁开宴贺寿,寻常门派,是绝不可能只派自家长老和教习来观礼的,更别说带上这么一个连星海都没开的小屁孩儿了。

    否则岂不是显着对万寿阁不太尊重?

    而此番铁剑派却这么做了。

    这得是多大的谱儿?

    连宗主都不亲至?

    所以答案应该只有一个……

    方牧觉得自己悟了,不禁笑着摸了摸唐诗的小脑袋,对陈洵打趣道:“贵派宗主还真是老当益壮啊!”

    陈洵微微一怔,立刻知道方牧误会了,却不知该不该解释,于是装作与方牧心照不宣,开怀大笑。

    “呵呵呵呵呵呵……”

    接着便在方牧的带领下,陈洵三人终于踏入了万寿阁的山门。

    别的不说,光是山门后那长达八千级的青石台阶,就已彰显了一座超级大宗的底蕴,绝不是铁剑派这种小门小户所能比拟的。

    当然,照人家寇老阁主的原话是:楼梯修得长一点,有助于弟子们锻炼身体嘛……

    石阶两旁,皆是奇花异草,也有庭楼小阁伫立,根据方牧的介绍,这些楼阁均是为了宾客中途休息所用。

    来过一次的陈洵当然知道这是瞎扯淡,倒也没有当面揭穿。

    反倒是唐诗这小家伙光爬楼梯还不嫌累,竟然还不是跑到人家楼前张望一番,然后又兴致勃勃地跑回来。

    “方爷爷,我刚刚看到好多人在那边跳舞呢,是为了欢庆老阁主的寿辰吗?”

    “哈哈,那其实也是我们的一种修行方式,可以强身健体。”

    “方爷爷,方爷爷,您快看,那边有小鹿在散步!我能不能过去摸摸它?”

    “这是羚鹿,不伤人的,不过它跑得很快的,估计你追不上它。”

    “方爷爷……”

    从年纪上来讲,唐诗才十三岁,方牧一百多岁,喊一声“方爷爷”确实不算过分,甚至还占了便宜,但却听得一旁的陈洵忍不住地撇嘴。

    毕竟他是跟方牧以平辈而论的。

    唐诗又是他的徒弟,顶了天叫声师伯。

    而现在却是差了辈儿了啊!

    陈洵一边吐槽,一边转头看向万松,却有些意外地发现,对方一点儿不像个土包子进城似的满脸惊叹,反而显得格外的不屑一顾,行步匆匆间,额角似有青筋浮现,仿佛对这里别有一番厌气。

    大哥。

    您这才几斤几两啊?

    难不成还真看不起人家万寿阁的道术啊!

    闹呢!

    好奇之下,陈洵不禁低声问道:“莫非万长老以前还真参加过万寿阁的开山小比?”

    闻言,万松顿时面露尴尬,干咳了两声道:“咳咳,那倒没有,不过照我看来,这万寿阁,也不过如此。”

    “何解?”

    “你看啊,咱们都走了这么远了,居然连一间茅厕都没有看见!相比起来,我觉得还是我们铁剑派待客更加周到!”

    啊……

    难怪走路走得这么快,面部表情如此用力,原来,是憋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