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元江湖录 » 第十四章 云顶论道叹炎凉

第十四章 云顶论道叹炎凉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只听见砰的一声,欧阳豪手中木剑被斩为两段。

    “果然英雄出少年,没想到孟贤侄的徐林剑势竟这等炉火纯青,林公一身绝技有传人了,是老夫输了。”欧阳豪赞道。

    “前辈承让了,如果您使用的是鬼雄剑,我恐怕坚持不到二十回合。”孟世杰也明白,如果不是借着兵刃之利,自己绝非欧阳豪对手。

    “姑苏世家有你们这姑苏双璧,后继有人了,你们走吧,萧夜白,今日我不再追究,但如果以后再遇上休怪我鬼雄剑不讲情面。”欧阳豪虽不愿意放虎归山,但自己当着众人面所承诺过的话也不能不做数。

    林无衣说道:“世伯大人大量,我认识的萧兄绝非敢做不敢当的鼠辈,今日误会虽未能解开,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炎落早晚也会重归藏锋谷。我等今日冒昧讨扰,这就告辞了。”

    三人便离开了藏锋谷。

    势如鸾风向南飞,万壑干岩滴翠微。筇竹吟风摇月影,桃花含笑送芳菲。龙头香客祁福祉,石殿仙师试戒衣。真武升天寻上寿,长生不老古来几?

    武当七十二峰,峰峰朝大顶,而七十二峰中的最中心是由四方位的分别四峰环绕在主峰四周,而这五峰之名对应的正是天地君亲师。天峰-名曰天柱,为武当主峰,历代武当掌门修炼之地;地峰-名曰万丈,奇险非常,万丈峰中的万丈涯为武当道人的埋骨之所;君峰-名曰皇涯,挺拔巍峨;亲峰-名曰髽髻,髽髻乃发丝之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此峰又名犟峰,是七十二峰中唯一没有偏向主峰的一峰;师峰-名曰师子峰,五峰中相对较低,但山谷中溪流水涧颇有几分诗情画意。

    许渊从小便在这师子峰中长大,或许是收到环境的影响,每当困苦无助之际便会独自来到师子峰中一处山涧溪流之中,看着潺潺流水,一切烦恼便抛诸脑后。

    自从离经门一役后,许渊为武当出尽了风头,但随之而来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正如罗府君所说,武当从此再也无法置身江湖之外了。

    武当山集幽、奇、秀、美为一体,四季风光不同,景色各异。自西汉年间起这里就有众多武林中人隐修于此,武当派最初只是在此修道隐居之人的松散朋党。自第一代天师起,武当越来越紧密的成为江湖上难以忽视的派别。武当虽乃道家圣地,除了道家的名声远播外,江湖中人更看重的是武当的绝世武学,故武当表面上遗然世外,但其弟子众多,门派内免不了各种派系争夺。

    此役后,集贤书院的情报网更是直接上达天听,梁帝萧世聪本就意欲立武当为国教,但武当避世良久,一直没有机会,此次更是数次加封武当。但武当内部的意见却存在分歧,一派以玄尘道长为首,他们认为武当本就位于大梁境内,梁帝的屡次恩遇,更是让武当道家文化发扬光大,武当的所有弟子不仅仅是武当弟子,更是大梁的子明,先国而后家。

    而另一派则是以玄机道长为首,他们认为武当自古以外就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自第一代武当天师起就从未参与朝堂之事与江湖争斗,无为而治才是道家真谛。显然作为掌门人的玄微道长更倾向于第一种,因为玄微自幼便见识过后周治下百姓的惨状,官官相护,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但玄机道长乃是玄微的师兄,也是玄微这一辈的大师兄。当年玄微被确立为武当掌门之时,玄机就略有微词,因为历代掌门绝大多数都是由大弟子接任。不过好在武当没有看错人,玄微继任掌门后虽与玄机偶有分歧,但始终有着大局观,虽有分歧但最终的结果仍然能够统一。

    当然,绝大多数都是玄微道长做出的让步。

    这次就不同了,玄微道长对于玄机道长避世言论很明显的没有让步,梁帝的每次加封玄微都欣然接受,更是把自己手抄的《道德经》赠与梁帝,表达谢意。

    但同时,北周玄甲营也没有消停过,暗中通过各种手段来拉拢武当,如果说梁帝萧世聪看重的是武当的道家信仰,北周看重的更多则是武当世代流传下来的武学。

    武当武学博大精深,武当功法典型的仙风道骨,融合了道家真谛,万法自然,像玄微玄机这中武当高手,在作战之时不但可将自身内力如意运转,更可用自身能力构造出一片太极气场,攻守如一,进退自如。抱朴功法大成后,更是随他敌强敌弱,顺其自然,自以不变应万变。而武当的绝顶轻功“梯云纵”更是可以做到移形换位,几乎做到敌不沾身。

    玄甲营最擅长的就是搜罗天下武学,多次尝试拉拢武当不成后,更是派人潜伏在武当弟子中。但是武当功法属于循序渐进的,初期收效甚微,但道家玄门内功修行二十年后功力便会成倍增长,玄微道长的内力更是当世无敌。所以江湖中最大的谜团就是玄微道长与荀太傅谁才是真正的南梁第一高手。

    当然武当功法因此等特性,玄甲营派去武当潜伏之人,终究只是略通皮毛。

    这一日,武当天柱峰顶云海翻腾,玄微道长对着茫茫云海,便叫来了许渊。

    “何为道?”玄微道长问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运转之规律乃为道。”许渊回答道。

    “何为道?”玄微摇了摇头,又继续问了一遍。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许渊又继续回答道。

    “何为道?”玄微道长依旧摇头,又继续问道。

    “吾之道,寻双亲,保家国,护黎民,此生足矣。”许渊再次回答道。

    玄微道长这时才点了点头,言道:“渊儿果然悟性极高,你要记住,道从来就不是一层不变的,何为道,并不是想让引经据典来掉书袋,老庄固然乃是先圣大贤,但道之所以曰道,就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所谓属于自己的道,而我想要知道的即是你心中所理解之道,换而言之就是何为你的内心之道。”

    “师父教训的是,弟子愚钝,第三次询问我才明白师父的深意。”

    玄微道长捋了捋长髯:“你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能理解究竟何为道,只道是中庸无为才是道,但真正的大道是无为中有为,有为中无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弟子受教了。”

    “你知道为何五尊原为儒家之五尊,我武当七十二峰中的核心五峰却以儒家五尊天地君亲师命名吗?就是因为命名的天师真正领悟了道法真谛,道包括万象,儒本是道。”

    “那依师父所言,我之宏愿,其实都包含在道内?”许渊又问道。

    玄微道长点了点头,低头看了看脚下茫茫云海。

    “你心中所愿,正是你内心之道。你下山去吧,去这茫茫的云海之下,完成你心中的大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