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是修三代 » 第五章 道,魔,佛上

第五章 道,魔,佛上

    在几百万年前,一支人族来到了这方世界,最初的生活地方就是起源岛。

    而他们带来人修炼功法,就是一切功法的起源。

    现在的道修功法是这么功法的优化版,更适合这方世界修行,道修也就继承了原始修行理念的一只。

    为什么会出现理念分歧,还要从苍源界,人族的修炼方式说起。

    苍源界修炼到筑基后,分为前中后和大圆满,四个小境界,前中后期虽然有点小瓶颈,但是只要磨总能破开,而大圆满需要悟,机缘到了悟通了下个境界有望。

    前中后期相当对灵气的积累,只要不是资质太差,条件太差,总能达到,而大圆满境为什么叫大圆满不是灵气吸收满了,在于一个圆。

    在于对自己吸收的灵气整理归纳成圆满如一。

    而这个整理归纳就需要自己去悟,外出历练寻求机缘,让自己有所领悟,能够整合如一。

    打个比方让人好理解,丹田就像一个国家,灵气就是人口,前中后期就是为自己招到足够的人口来自己的国家生活,大圆满就是要找到管理方法人让人口有序,能够发挥出人口的能力。

    而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没有很好的借鉴方法,就要出去游历,感悟天地,寻找机缘,寻出自己得道。

    普通人资质对大圆满瓶颈还是有很大影响的,灵根越多,体内的灵气越复杂,对于大圆满越难。

    而单一和少灵根体内灵气相对单一,步入大圆满就相对容易一点。

    而境界越高体内的灵气越多,大圆满境界想要跨入越难。

    所以修道最重悟性,悟性高者,看见什么都能有所悟,只要有修练天赋,妥妥的未来可期。

    悟性高者凤毛麟角,而且不可量化,所以门派收人还是多看资质,毅力,心性。

    因此出了不少散修强者,都是悟性高,资质一般,没有被宗门收入门墙。

    大约在两百多万年前,逆天道创派祖师,后来被尊为逆天魔尊季封天还是筑基后期修士。

    因为大圆满迟迟无法踏入,蹉跎几十年,季封天从小就心高气傲。

    斗法天赋高,同阶很少敌手,以前的不少对手踏入的金丹,另其丧气不以。

    一次去妖兽森林历练,不过行了两三个月,就遇到四五次筑基后期的妖兽厮杀。

    出于好奇他隐藏气习,在一旁观察,在一头筑基后期妖兽战胜了另一头后期的妖兽之后有了突破大圆满的征兆。

    后来两年多观察了几十次后期妖兽的争斗,出现突破征兆的有四五次。

    而且还发现有突破征兆都是连续多场胜利的妖兽。

    至此季封天开始了他的同阶挑战之路,在他经历多场死战,在方圆一地打出了同阶于敌的称号。

    而季封天感觉到无敌这强盛的信念,直接强行统合他的灵气,让他步入的大圆满境界。

    这次的成功给了季封天强大的信念,之后的时间四处挑战,而他的境界节节攀升。

    最终化神,季封天觉得他的道路就是要逆难而上,在艰难和胜利中树立强大的信念,以强大的信念强行统合灵气,步入大圆满。

    最后他创立的逆天道,传授的的他的道路,而魔道因此兴起。

    在季封天崛起,建立了逆天道,传授他的道统后几百年里。

    起源岛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到处但有斗法,四处都有打斗,不少学习季封天的修仙者,四处约战。

    导致一些想出门历练的修仙者,只能呆在宗门内,但是一些中小宗门,也不安全,有强者直接打上宗门。

    整个起源岛修小界只有几个大宗门相对安稳,但是弟子也没有出宗门历练的机会。

    散修日子更难熬,只要有点名气的散修,无一没被挑战过,多少人冤死在这大道争流之中。

    而一次采花大盗,在费劲千心万苦,奸淫一个中小宗门的天才女弟子,在这样的信念加持下竟然破境。

    和一个修士作为幕后黑手,覆灭了一个小家族,他这种掌控一切的信念加持也破镜的传言流出。

    人们总结出了这种破境办法的真谛,不一定要做到斗法实力,同阶无敌,只需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成就,那种成功的带来的信念就可以强行统合灵力,让人破境进入大圆满。

    而这种认知的出现,各种流派相继出现。

    背后阴谋筹划把人玩弄于手掌间的“纵横道”。

    专门淫乐的收集美人“合欢派”。

    以杀戮为乐的“帝血盟”。

    以欺诈哄骗的“坐忘道”。

    以偷遍世界一切为口号的“摘心阁”。

    正统的修仙者,知道了季封天的修炼感悟来源于妖兽,大骂这是修妖魔之道,但是又考虑到这是人族的修炼体系不好用妖道称呼,故改为魔道,以为分辨。

    之后的两千多年里,群魔乱舞,世道混乱。

    在这混乱的世道中一个苦海湖中的净土岛悄悄的崛起,一些被魔道影响的无法正常修仙者聚集到了此岛中。

    此岛有一位名为明慧的化神修士隐居于此,所有一般宵小都不敢来放肆。

    一些被魔道影响的散修,中小宗门,中小家族听到消息聚集到此,势力日见扩大。

    而这位明慧大修士,一生也是传奇,因为小时候贪玩,急躁,导致双亲皆亡。

    后来被路过的一个散修看中,收为弟子,悉心教导,有所成就,在一次义气之争中,导致师傅枉死。

    回到散修留下的无名小岛后,发现自己这一生都因,贪嗔痴恨爱恶欲所扰,落了个双亲离难,恩师枉死。

    许下大愿要戒掉一身的贪嗔痴恨爱恶欲。

    把自己所在的湖改名苦海,示意人被苦海包围。

    自己所在的岛唤作净土,只有戒掉贪嗔痴恨爱恶欲,脚下才会有净土。

    慧明之后安心在净土岛上修行,每到了一个境界的后期,心烦意乱时,就想起自己的大愿戒掉贪嗔痴恨爱恶欲。

    加以时间磨炼已身,修戒持,虽然不如悟性高的修仙者破境快,但是每个需要破的境界,最后还是磨破了,没有像其他人,被难在门外,看不到破境的希望。

    不知道不觉他就修炼到了化神了。

    后来世道混乱他就让一些被魔道所害,路过此地的修士上岛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