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长短集 » Chapter 06 隐士缘(三)

Chapter 06 隐士缘(三)

    (三)三公会首

    同小四一间房睡的几个伙伴,夜里老是听到他说梦话!

    小四每每半夜里突然嘀嘀咕咕嘟嘟囔囔一番,然后又重新酣睡若无其事。

    剩了几个同房的光着身子围在他床边,相视无语。

    第二天几人问他,他却支支吾吾不肯多言。但一到夜里,小四又说起了梦话。

    夜夜如此,白天问不出话来,但几个同房的已经将他夜里的梦话听出了七七八八……做梦这事,实在是谁也没法约束谁。

    于是从柳家开始,小四的梦话,让表面宁静村子暗地里热闹了起来。乡里人间的话题有限,小的柴米油盐酱醋,大的作物气候收成,无非如此。

    小四的梦和梦话一时间成了一个流行话题……

    这一天,柳家堂屋内,话题当事人中的柳老爷、李老爷、陶老爷,三公会首。

    就因为年轻人的梦话,进山遇见祖师爷的事情愣是成了公开的秘密,三人对此颇为无奈。

    而阿三的事情再也瞒不下去,也不能瞒了,“失踪”的阿三家里人找来了。

    至少登门拜访的人自称如此。

    而之后柳家放出的消息也是如此。

    但这个消息却又被另一件事情掩盖过,几乎无人留意。

    ——上午,柳老爷家来了人打门求见。

    仆人也就是小四开门一瞧,四个人立在门外,但自己一个也不认识,应该都不是本地的人,看穿着打扮,更不像普通人家。

    为首者一袭青衣,和善地主动表明身份和来意。

    小四打量着一行人,青衣人在前,三个灰袍人伴随其身后,主仆气势不凡,都是他没有见识过的,连家主老爷也没有这般气势,因为其平日里为人和蔼。

    听这几人是替某人来找家人的,而他们要找的人,很可能就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那位小伙伴。

    这个家里,以及不少地主爷家里,许多下人都是因为饥荒,或被遗弃路边、运气好被人捡回供养的;或小小年纪被家长送到大户人家当童工,渐渐地成了主家的下人,与自家里基本上断了联系。

    柳家下人之中,前者多、后者少。小四也属于前者,但阿三属于后者。

    小四至今不知自家姓名,每每想起不免悲伤,这几年长大了懂得一些事,便在悄悄地存起了钱。

    集腋成裘是不太可能,但攒点盘缠、有机会时可以去见一见自己生父生母也行,或者哪一天,等到他们找来这里看自己,即使不领自己回家,自己也可以拿出一点点钱,送给他们作为报答……

    小四想想自己,又想到了别的伙伴,若是他们中的某人的亲人找来了,那也是值得高兴的。

    因为老是有以上念头,现在遇上真事,小四心中很是激动,赶紧转身欲去通报。

    但跑了两步又急忙停下,想到了什么,转身挠着头向着门外几人不好意思道:“我去通报,几位贵客稍等!”

    为首的青衣人依旧面容和善,点点头示意无妨,目光中甚至有一抹欣赏的意味。

    小四这才又转身匆匆进了院里。

    柳老爷听了小四描述来人,尽地主之谊亲自出门相迎,请入大厅看座奉茶。

    堂屋内屏退了闲人,只余宾主交谈。

    不久,青衣人一行由柳老爷送出堂屋,欲送至院外,但被客人拦住了请留步,于是只得叫下面人送客,自己站屋檐下目送。

    观其言行,比宾主间的客气又多了分似乎是恭敬的味道。

    送客的小四回来回报客人已离开,柳老爷挥手打发表示知道了,然后一个人站在檐下默立。

    小四见状,心里有疑问也暂时按压下了,他觉得事情似乎不和自己先前预想到的一样简单乐观,不明所以时他选择默默退下,向伙伴们通告好消息的念头也暂时打消了。

    良久,柳老爷吩咐仆人分别请李老爷、陶老爷过来,这就有了三公会首的场面。

    时隔多日,除阿小三、小四,偶遇祖师的五个当事人中的三位老者又碰头在一起。

    堂屋内,李、陶二老默默喝着香茗,等着主人家先说话。

    柳老爷一开口,二老放下茶杯倾听。

    柳老爷语气诚恳道:“李公,陶公,咱三人中我的年齿最小,素日里有赖两位老哥让着我,相交多年,在下不多说那些虚头巴脑的,上午小弟家里来了客人,不知二位可曾得知?”

    李老爷:“柳公身为本地保正,与我们平等相交,本就是我等高攀了,何必谦虚!”语气乐呵呵地。其实李老爷还有句话没说出来,柳老爷可是有个二儿子做了大官咧!一般人不敢轻视。

    说是二儿子,却也是柳老爷如今的独子。柳老爷子大儿子出生不多久夭折,二儿子总算成人,还考了个京官儿当,算是出息了。

    此外柳老爷还有一位小女儿,待字闺中。

    这个女儿也不得了,门庭好不说,听说生的也算端庄清秀,李、陶两家都来提亲过,不过柳老爷都为女儿婉拒了。原因无他,柳老爷只觉得两位老友家里的配不上自己女儿,打心底里认为女儿的亲事首先要门庭对等,其次女儿也不喜欢这二位家里的,于是口含桃李,送来的生辰八字看都没看,话题往女儿身上推,说此事还需女儿自己考虑,回头问女儿意见再答复,一副我很开明的样子。

    而结果他女儿自然不愿意,回头柳老爷再向两位略表抱歉,事情就算揭过了。

    亲家没成,但乡里三位大老爷成了朋友,三人年轻时也都曾读书科考,有许多共同的话题,于是常常一起喝茶聊天、手谈、清谈。这是前因后果。

    陶老爷脸型奇特,不管什么表情看起来都是在笑着。他一开口就是笑着说话:“柳公不必多言,你我几个老伙计早就无话不说、也无所谓交浅言深。今天到您府上的客人,我在自家楼上也远远见过,看模样就不寻常,莫非也是官宦之类!”

    柳老爷:“正是!他们对通报的门房自称是阿三的亲人找来了,见到我时方明言是宫里的钦差!”这话他是压低声音说的,只足够两位客人听见。然后又笔划着手势道:“他们亮出一面金牌!看着不像假的。”

    陶老爷道:“他们这样找上柳公,所谓何事?”笑脸让人感觉亲近,乐于与其谈话。

    柳老爷回道:“是为了祖师!”

    “什么!”陶、李二位老爷听了同时一惊。李老爷道:“祖师的事迹,连宫里人都晓得了!”陶老爷目光与其一对,也是同样的意思。

    “祖师”只有那么几个人见过,村里虽然因为小四天天梦话流出了些传言,传就传吧,真相只有几人掌握,几人并未刻意为此出面澄清什么,可是怎么就牵扯到京城宫里了?

    柳老爷抬手下按,示意客人稍安勿躁:“我已经向来人如实相告,当日奇遇现在仍只有限的几人知道。我观来人反应,一一询问完事情细节后并没有什么表示,告罪打扰一声便去了。”语气又稍稍郑重几分道:“二位老哥,我有个想法,想与二位通个气!”

    二人被其郑重语气震慑,皆连道请讲。

    “我等应当为祖师出把力,祖师所居之处咱们都曾见过了,虽然清净,景色也奇,但似乎有些简陋,配不上祖师大德!我们不如为祖师修座庙、供奉些香火!也算是尽心力、积福报。二位老哥,你们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