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紫禁城十五阿哥 » No.27 册封典礼

No.27 册封典礼

    乾隆训完永琰之后,回到养心殿,一想到天地会的人竟然敢进宫行刺自己,气不打一处来,马上就下旨,让清兵明天全京城去抓捕天地会的人。

    第二天清兵就在京城外贴上抓捕天地会人的名单,恭拉慈也在抓捕的名单之中,公告上写着提供天地会线索的人都有重赏。

    这天夜晚永琰不相信恭拉慈会是天地会的人,有很多事还没有弄明白,想当面问清楚,于是,找来一个为自己办事的线人,拿着恭拉慈的画像,对线人说一定要尽快找到这个人。

    永琰知道以皇上的脾气,要是恭拉慈被抓住,如果她做了很多坏事,就算不会被皇上处死,也会面临牢狱之灾。

    恭小如拿着洗脸盆路过,被站在门口的陆晴用脚绊了一下,还好自己是习武之人,脚步站得稳没有被绊倒,但是水泼出去一半,衣服也被弄湿了。

    陆晴磕着瓜子和几个宫女不友好的站在一旁,看恭小如生气的看着自己,就假装没有看到也不承认是自己做的。

    恭小如现在还没有找到恭拉慈,在自己身份没有被人知道之前,就不能惹是生非,否则就很难在皇宫里待了,强忍克制自己不能跟她们动手打架,说你们不要太过分。

    陆晴漫不经心说我们过分了吗,你哪只眼睛看到是我们绊了你。

    旁边的宫女起哄说就是,真会睁眼说瞎话。

    这时郑麽麽走过来,看到她们要掐架的样子,赶紧劝架,但是郑麽麽也不看好恭小如,所以会偏心偏向陆晴这边。

    陆晴看到郑麽麽过来,就假装很听话的样子。

    郑麽麽一上来就对恭小如一顿呵斥,说干嘛呐,干嘛呐,你看你自己,拿个水都拿不稳,弄得一地都是水,还不快去拿块布来擦干净。

    恭小如满脸不服气的样子,瞪着郑麽麽和陆晴,就是不动不去拿布,说明明是她用脚绊我,水才洒在地上,为什么要把责任怪在我身上,让我去擦地?

    郑麽麽看恭小如不服气的样子,说这水盆明明在你手上,不是你弄洒在地上,是谁弄撒的,是你吗,是你吗?

    在场的宫女都摇头说不是我们,不是我们!

    郑麽麽说你看,大家都说不是自己,水盆在你手上,不是你自己还会是谁?

    恭小如说不是我,是陆晴,她用脚绊……话还没有说完,郑麽麽着急了,一着急脾气就上来,上去就用手拧恭小如的后背。

    恭小如在心里想忍一时被欺凌,至少不会把问题闹大,还可以减少发生肢体冲突,只好默默去拿布来擦地,布拿来了,但是自己还是有些不情愿。

    陆晴在一旁无情的看着恭小如可怜的样子,不屑一顾嗑自己的瓜子。

    郑麽麽看恭小如慢吞吞的样子,实在是忍无可忍,就一把推倒恭小如在地,说擦个地都这么磨磨唧唧,装可怜给谁看啊。

    站在一旁的宫女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种人就喜欢装可怜骗取别人的同情心,陆晴还故意把嗑剩下的瓜子壳仍在地上。

    恭小如知道一个人心里强大,这点委屈对于自己来说不算什么,韩信当年都能忍胯下之辱,自己只是被排挤一下而已。

    乾隆来到承乾宫,坐在陈贵妃旁边,看到陈贵妃恢复得不错,心理也算安心一些,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不是很好,不够宁静,觉得不适合养伤,就想到寿康宫,那边环境要好一点。

    乾隆就跟陈贵妃说寿康宫那边环境要比这里好一些,要不朕给你安排一下,你过两天搬到那里去居住调养身体?

    陈贵妃知道寿康宫之前是皇后居住过的地方,要比其他寝宫要好很多,赶忙跟皇上道谢,说臣妾听皇上安排。

    喜睿来到毓庆宫,小琉璃抱着孩子在一边,喜睿跟永琰站在一边,并且知道永琰娶了那位秀女是天地会的人,皇上也因此生了永琰的气,现在生了皇孙,也算是将功补过,皇上应该会看在皇孙这件事上不计前嫌。

    喜睿说今晚去看一看皇上吧,皇上他看到旻宁,他应该会很高兴的。

    永琰没有自信的说,皇上现在还在气头上,可能他不会见我!

    喜睿说不见也要带孩子去看一看他啊,皇上不是盼你能有个阿哥吗?

    皇上现在要是能看到旻宁,应该会放下你和那个秀女的事,再说了,你也是不知情的,皇上又何须去责怪你。

    乾隆在御书房写字,李玉进屋禀报说皇上,十五阿哥永琰和喜睿他们带着孩子来见您。

    乾隆手中的笔停顿一下说让他们进来吧。

    喜睿抱着孩子跟永琰一起走进御书房,走到皇上跟前,并行了一个礼说儿臣给皇上请安。

    乾隆见到永琰来就高兴不起来,继续低头写自己的字,嘴上只是轻声回一句说不必多礼。

    行过礼之后,永琰也没有主动跟皇上说第二句话,喜睿看气氛有些尴尬,自己只好抱着孩子走到皇上面前,说皇上你看这皇孙长得像不像永琰小时候?

    乾隆看到自己的皇孙,一下子气就消了一半,接过孩子哈哈一笑,说你还别说,他还真长得像永琰小时候,你看这眉毛,和这小嘴,真的太像了。

    喜睿说是嘛,我还没见过永琰小时候长得什么样,要是有一张画像就好了,就可以看看他小时候的样子。

    说到画像,乾隆突然想起来,永琰在小时候留有一张画像,说你还别说,他小时候还真有一幅画像,你等一下,我给你找找看。

    喜睿接过孩子,然后乾隆转身走到一边书柜去找,很快就找到一幅画轴,把画轴拿过来,说找到了。

    乾隆把画轴放在桌子上摊开,说这张画像是他小时候跟他皇母在御花园留的画像,你看,这个就是他。

    喜睿抱着孩子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把孩子抱过来和画像上的永琰比较,说嗯,他们长得还真的挺像的。

    喜睿见永琰站在一边也没有说什么话,也不知道皇上还生不生永琰的气,只好试探性去了解皇上对这件事的看法,说皇上您是不是还在生永琰的气,其实这件事永琰也是不知情的,那个秀女隐瞒身份进宫,才发生后面那一连串事情。

    乾隆坐在椅子上,说朕知道,朕也相信他是不知情的,罢了,罢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以后别在我面前提那个人就行了。

    乾隆说完话后,从桌子旁边拿过来一个卷轴,打开卷轴,这是一份立太子的宣纸,说永琰一直是朕最为看重的皇子,早些年前,朕就向大家说过,要立他为太子,可是一直没有给他一个正式的太子名分,主要是他还小,人不经过磨炼,心性就没办法稳定下来,心性不稳定又怎么能做这个别人对你寄予厚望的位子。

    乾隆看喜睿都已经有了子嗣,永琰也长大成人,有能力去办好自己的事,身边也就他一个人有能力和靠谱一些,此时,若再不立他为太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乾隆叫李玉过来。

    李玉走到皇上面前,乾隆把卷轴交给李玉,让李玉明天去办一场册封太子的典礼仪式,也算是昭告天下,十五阿哥永琰是未来皇上的接班人。

    永琰双脚跪地低头双手抱拳说儿臣谢皇父,一定不会辜负皇父对儿臣的一番厚爱。

    第二天下午陈贵妃搬到寿康宫居住,这刚搬进来住下没半天时间,惇妃匆匆忙忙跑进来,一进屋就叫姐姐,姐姐。

    惇妃走到陈贵妃床前,悄悄说皇上要立永琰为太子了,册封太子的典礼仪式已经在宫里开始办起来了。

    陈贵妃听到永琰要被立为太子,吃惊的从床上坐起来,表现出一副不相信的表情问真的假的?

    惇妃点点头一脸严谨和认真,看来是真的,不会有假了,陈贵妃现在在养伤期间,也没有那个精力再去折腾这件事,只好承认了。

    这一天太和殿要办册封典礼,永璘穿着一身好看王爷服装,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在现场帮忙把关和布置摆放。

    自从上一次皇宫进来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后,现在皇宫里已经加强安保,巡逻的带刀侍卫也比平时多一半,还有很多清兵站岗。

    一些达官贵族,文武百官装着朝服进宫来参加永琰的册封典礼,他们都得有令牌,侍卫才会放行让他们进宫。

    文武百官来到太和殿,走在太和殿中间,旁边两侧则坐着很多喇嘛,喇嘛在念经祷告,还有一些打鼓吹号角的乐兵。

    乾隆穿着一身金黄色五爪金龙在李玉的搀扶来到太和殿大殿上,坐在龙椅上,殿内的文武百官向皇上行叩拜之礼,行礼完之后,李玉在殿内大声说“宣,毓庆宫十五阿哥爱新觉罗.永琰进见”殿外另一个太监按照李玉的原话传递下去,紧接着,乐兵吹响号角,鼓声响起,十五阿哥永琰身穿一身明黄色四爪蟒袍,头戴朝冠,一身正气走进太和殿,经过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检阅,算是对太子身份的一种认同。

    永琰走进太和殿向皇上行叩拜之礼,行完礼仪之后,李玉开始念皇上的诏书,正式立十五阿哥永琰为皇太子,读完诏书说上见,永琰走上殿,首先由内务府大臣辅国公,军机大臣,都统大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人检阅。

    喜睿和小琉璃也在太和殿里,凡是关系好的人都可以来参加永琰册封太子的典礼仪式,作为正妻就是明顺言正的太子妃了。

    检阅完辅国公向太子永琰颁发太子证书册,玉玺,戴上挂在胸前的佛珠,再颁发一柄宝剑,宝剑意喻着下杀贼寇,上斩贪官。

    颁发完这些证书物品,然后李玉说礼毕,行太子之礼。在场的文武百官向永琰鞠躬,说臣,见过太子殿下。

    经过一个月的追查,朝廷很快就查到天地会总舵主郑继藏匿在一所寺庙里,为了能够顺利抓到郑继这个人,乾隆下旨让福康安去抓人。

    这一天福康安率领上百号清兵来到寺庙,为了能够顺利抓到郑继,寺庙周围都埋伏有清兵,封锁寺庙所有出口。

    福康安带领一群清兵进寺庙去抓人,很快就找到郑继,并问你叫郑继?

    郑继装糊涂以为自己扮成一个和尚就不会被别人发现,没想到还是被朝廷给查到,双手合十说贫僧法号,叫行义。

    福康安说抓的就是你,带走。清兵上前就去扣手,郑继说你们干嘛啊,我是一个和尚,没有犯什么罪,你们抓错人了!

    郑继被带走后,福康安看到一群和尚和几个老和尚站在一旁,不明事理的在看,于是,走过去并说那个人是天地会主谋,我们要带他回去接受调查,你们窝藏天地会人员,明天起关闭寺庙所有人都要接受审查。

    这一天乾隆在养心殿看奏折,李玉走进屋,递上一本奏折,说皇上,这是刑部送来的,请您过目批阅。

    乾隆接过奏折,翻开一看,是刑部对天地会一行人的审讯通告,从头看到尾也没有看到恭拉慈这个人在,检查完,没有什么遗落,就签了字,让刑部按照清朝法律法规对这些人进行处分。

    惇妃急急忙忙来到寿康宫,进到屋里,跟陈贵妃单独聊,拿来一张恭拉慈的画像,说姐姐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那个秀女是天地会的人。

    陈贵妃也不相信恭拉慈会是天地会的人,打开纸张,上面文字通告和画像上的人的确是恭拉慈。

    惇妃说姐姐我们要不要把那个秀女交给皇上啊?

    陈贵妃想了一下,不行,不能交给皇上,不能再让那个秀女进宫了,还是把她交给当地地方官让他们去审判吧。

    惇妃说那怎么把她给交出去啊?

    陈贵妃说你就按照这张画像写的,带她去领奖就行了,至于她是坐牢,还是流放,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这一天夜里恭小如趁大家都睡着,偷偷一个人起床,穿好衣服走出去,睡在一个房间的宫女陆晴听到响声,看到恭小如趁着微微月光抹黑出去,新生好奇就跟着一起出去,刚跟到门口,一个转身就不见踪影。

    陆晴一脸疑惑说怎么一下子就不见了,跑到哪里去了?向四周巡视一遍,也没有看到人,又只好回去睡觉了。

    恭小如打听到消息,天地会的人几乎都被抓了,但始终没有恭拉慈的消息,为了弄清楚那天自己姐姐失踪的原因,只好又回到自己姐姐当初居住过的地方去寻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