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紫禁城十五阿哥 » No.22 逢场作戏

No.22 逢场作戏

    时间来到第二天晚上,乾清宫这边宫女带来消息,跟陈贵妃说那个新来的秀女,跟十五阿哥走得比较近,他们经常出双入对,一点都不避嫌,夜晚他们还,还住在一起?

    陈贵妃一脸淡定轻声一笑说呵,他们那些男人喜新厌旧是常事,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不过这个新来的秀女,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好处,只会打乱我们的计划,不能让他们在一起,一旦成亲生子,那他坐稳太子之位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贴身宫女说娘娘说得对,绝不能让他们在一起,奴婢倒是有一计,可以拆散他们。

    夜晚永琰在皇宫一个地方办公,坐在桌边看书看资料,工作起来就忘了时间,直到把手头的工作做完为止。

    恭拉慈则一个人站在永琰旁边,本来想跟永琰学点知识,可惜自己是门外汉不仅听不懂,也提不起兴趣去学,只能帮永琰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拿东西或则收拾东西,没事吩咐自己时,就一个人静静站在一边,但也没闲着,默默熟悉宫中地形,要完成师傅交给自己的事,这一站就站到大半夜,直到站到瞌睡。

    永琰忙完手中的工作,拿出怀表一看,时间来到深夜一点钟,起身收拾桌上的资料,让恭拉慈过来帮忙收拾,叫了两声没回应,抬头一看,恭拉慈靠在柱子边睡着了,也不好去吵醒她,自己把书本和资料整理好。

    永琰整理好资料后,走过去叫醒恭拉慈,说喂走了,走了。叫了两声才把恭拉慈叫醒,恭拉慈还没反应过来,以为叫自己收拾东西,说忙完了吗?

    恭拉慈一看桌上的资料都已经整理好,永琰说已经忙完了,回家休息吧。跟在永琰后面,永琰问恭拉慈辛不辛苦,要是怕辛苦,明天可以不用跟着他?

    恭拉慈一听不让自己跟着他,那怎么能行,马上就打起精神来,说不辛苦,不辛苦,刚才只是偶尔瞌睡了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永琰起床,穿好衣服,洗漱完之后,走出来就看到桌上摆着菜篮子,恭拉慈看见永琰出来,马上就从菜篮子里拿出饭菜,并摆放好碗筷。

    永琰坐下拿起筷子准备吃饭,问恭拉慈吃了没有,没吃就坐下一起吃吧?

    恭拉慈点点头说自己已经吃过了,不用了,让永琰自己吃。

    永琰拿出一块随身携带的怀表,一看时间才七点钟,那么早就已经吃过,感到惊讶的说那你还蛮早的吗?

    永琰一边吃饭,一边说我这个人比较忙,没有时间带你玩,你只能一边跟着我去做事,再一边了解皇宫的事情。

    恭拉慈微笑的说没事没事,我这个人不怕辛苦,跟着你这几天,我也学会了很多,我愿意跟着你一起去做事。

    永琰从不喜欢强人所难,恭拉慈没有什么怨言,自己就放心了,正说着,然后让恭拉慈去拿旁边那几本书,还有那一支笛子。

    吃过早饭之后,恭拉慈拿着书本和笛子,跟着永琰就出门去,恭拉慈问永琰今天要去做什么事?

    永琰说上午去上朝听政,看其他官员有没有什么事要处理,要是没有什么事要处理,下午再安排其他的事。

    十五阿哥永琰来到太和殿,拿上上朝听政的东西,让恭拉慈在这里等自己上完朝政,恭拉慈说好的自己在这里等。

    永琰去上朝后,恭拉慈一个人在太和殿外面等待,看着偌大的紫荆城,皇宫禁地到处都有御前侍卫看守,要是没有熟人带路,根本接近不了皇上。

    一些来上朝的官员,他们在太和殿等候,皇上来了,太监李玉出来禀报,并说上朝,所有官员整齐划一站好。

    李玉接着说皇上驾到,乾隆穿着龙袍走出来,坐上龙椅,来听政的官员纷纷下跪行礼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一声免礼,紧接着李玉说下一句,说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一个老官员走出来,并上前一步说启禀皇上,微臣有事起奏。

    李玉示意让这位官员说自己的事,官员说自己在某些事上遇到一些困难,请皇上帮忙协助自己把问题处理好。

    上朝商讨的事情多,那么上朝时间就久一点,一般固定时间也要半天,永琰这一去上朝,就上了两个多小时。

    下朝的时候,永琰和一群官员走出来,然后和恭拉慈一起走,一些官员看见也只是问声好,没有感到什么好奇。

    恭拉慈问永琰,上朝的时候,你看到皇上了吗?

    永琰看了恭拉慈一眼,说那当然看到了,上朝皇上要听政,他得来主持大局,他不来听政,我们这些官员就没办法做事了。

    恭拉慈忍不住问永琰,能不能带自己去见见皇上?

    永琰好奇问恭拉慈,为什么要去见皇上?

    恭拉慈说来皇宫谁不想见皇上啊,再说了,选秀,你选中我,我算是你未过门的夫人,见一见皇上不是很正常吗?

    永琰想了一想觉得也正常,两人在皇宫里相处也有一段时间,见一见皇上也很正常,决定下午带恭拉慈去见一见皇上。

    下午在屋里恭拉慈问永琰要不要带点什么礼物去见一见皇上?

    永琰说不用带什么东西,在皇宫里皇上不缺什么礼物,你换一身干净一点的衣服就好。

    恭拉慈明白,接着去屋里换一身好看干净的衣服,穿好衣服出来之后,永琰看了觉得很好,然后就去养心殿见皇上。

    乾隆在养心殿写字,李玉进来禀报,说永琰带恭拉慈来见他,乾隆很高兴,说让他们进来,永琰他们进来,恭拉慈第一次见到皇上,心里是既紧张又激动,但自己又不能做什么,只好跟着永琰向皇上行礼。

    乾隆一脸慈祥,举手示意让他们免礼,走出来走到永琰面前,看着恭拉慈说这位…就是你选中的那个秀女?

    永琰点头回答说是的父皇。

    乾隆看恭拉慈长得很水灵,一眼就满意这个未来的儿媳妇,笑哈哈说好,永琰的眼光不错,你跟他真的是很般配。

    恭拉慈说谢皇上夸奖。

    乾隆想到恭拉慈在宫里住着也有一段时间了,就问她在宫里住着还习惯吧?

    恭拉慈回答说习惯,说永琰很照顾她。

    乾隆见她对永琰也感到满意,自己也就放下心里的顾虑,难得永琰遇到自己喜欢的人,说明永琰已经长大成人懂事。

    乾隆说有什么需要的,你就跟我们说,把宫里当成是自己的家。

    恭拉慈感受到永琰和皇上都是热心肠的人,自己在宫里也不缺什么,皇上这一说,自己的自由也有了,说谢皇上,有您这句话,我觉得我在宫里变得自由多了。

    乾隆哈哈一笑说皇宫里的规矩礼节是多了一点,不过慢慢习惯它就好了,人嘛,到新的环境里来总要去适应一段时间。

    恭拉慈说谢皇上,我也在慢慢适应中,刚来皇宫的时候,什么都不懂,还闹出不少笑话,不过有永琰教我,我已经在学习了。

    夜晚恭拉慈回到自己的住处,把一张纸条绑在鸽子脚上,把自己在皇宫里的消息,用飞鸽传书带给紫禁城外的天地会。

    林田文接到恭拉慈的飞鸽传书,打开纸条,看到她们写在皇宫里的情况,在心里想着事情正在自己计划之中。

    第二天一个下午,乾隆休息时间在御花园喝茶赏景,闲暇之余把永琰和恭拉慈也一起邀请过来喝茶聊天赏景。

    乾隆见到永琰他们来,让他们过来喝茶,说这洞庭碧螺春,这茶特别好喝,我一个人在这里喝茶太单调,你们也过来品尝一下。

    乾隆煮好茶给他们倒茶,他们接过茶,他们各自品尝一口,说这茶确实清香干甜。正当他们在品茶之余,没过一会,陈贵妃也来到御花园,见永琰他们也在,说哟,大家都在啊!

    乾隆说你来得正好,一起来喝一喝,这刚进宫的新茶。

    陈贵妃皮笑肉不笑说是吗,那臣妾我可要好好品尝一下了。

    永琰和恭拉慈自从上一次和陈贵妃闹得不愉快之后,现在心里都有阴影了,见到陈贵妃一点高兴的心情都没有。

    乾隆给陈贵妃介绍说这位就是永琰新选的那个秀女,她叫恭拉慈。

    陈贵妃听后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先低声说恭拉慈,记住了这个名字,然后说她就是那个新选的秀女啊,知道,知道。

    乾隆感到好奇问陈贵妃他们,你们认识啊?

    陈贵妃说永琰天天带她在皇宫里游玩,谁人不知道啊。

    乾隆一脸笑呵呵的说哈哈,原来这样啊,就我一个人不知道,看来真的是朕平时太忙了,没时间留意宫里的事。

    陈贵妃喝了茶之后,问恭拉慈家住在哪里,家里有几口人,有空带他们来宫里喝喝茶?

    恭拉慈回答陈贵妃的话,说自己老家住在京城外,家里有三口人,她跟妹妹和一个亲人。

    陈贵妃一听这么少人,问她说你的父母呢?

    恭拉慈说父母很早的时候就不在了,自己和妹妹是跟亲人一起长大的。

    陈贵妃说原来是穷人家的孩子啊!

    恭拉慈说自己不是穷人家的孩子,只是家里遭遇一些变故,他们离开的比较早而已,家里是做生意的,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不是特别穷。

    乾隆给他们倒茶,然后拿起茶杯说来喝茶,喝了这杯茶,以后大家就都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茶会结束之后,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住处,陈贵妃在想,恭拉慈不是什么达官贵族,那应该很好解决她的问题。

    陈贵妃让贴身宫女明天想个办法去把恭拉慈骗出宫就行了,再让侍卫把她赶走,她自讨没趣自然就会走了。

    在某一天的下午,陈贵妃贴身宫女找到一个麽麽,让麽麽想办法去把恭拉慈骗出宫,她在宫里没有熟悉的人,一旦出宫就很难再进宫了。

    这个麽麽来到恭拉慈经常活动的地点,走到面前,手里拿着一封信,问谁是恭拉慈啊?

    恭拉慈接过信,看了信,是自己妹妹恭小如写的,说自己很想她,想跟她在京城外见一下。

    这个麽麽问恭拉慈说是亲人写的吧?

    恭拉慈激动的说是啊,是我妹妹写的,她想见我一面。

    这个麽麽说那你快去见她啊。话还没有说完,恭拉慈就迫不及待想去见妹妹,刚要走的时候被麽麽叫住,麽麽说你就这样去见她吗?

    麽麽赶忙从怀里拿出一块令牌,然后递给恭拉慈,说你出进宫要有令牌,不然侍卫是不会给你放出去的。

    恭拉慈拿过令牌,向麽麽道谢,就去找自己的妹妹,来到午门把出宫令牌给侍卫看,侍卫看后就放她出宫去。

    恭拉慈按照信上所写的地址,来到指定地点,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人来,以为是恭小如在忙其他的事,就继续等等看,可是一直等到夜晚,也没有见到人来,心想她可能回天地会了,看夜色已晚就先住下。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自己好不容易出宫一趟,得回天地会看一看他们,说一下自己在皇宫里的情况。

    恭拉慈驾车回到天地会,天地会一个兄弟见到恭拉慈回来,高兴的跑去跟林田文禀报,说二舵主拉慈回来了。

    林田文一听恭拉慈回来,赶忙跑出来,见到恭拉慈,既感到意外也表示高兴,问她怎么一个人出宫是不是情况有变?

    恭拉慈说情况不变,递过来一封信,说是恭小如约她出宫的,问恭小如是不是回天地会了?

    林田文一脸疑惑说恭小如没有回天地会,自从她们进宫之后,她就没有回来过,问这封信是谁给的?

    恭拉慈说是一个不认识的麽麽给的。

    林田文说这封信肯定有诈,你回来的时候,有没有人跟踪?

    恭拉慈说应该没有人跟踪,自己回来的时候,都是绕了好几遍路,都是没有人走的路,是不可能跟踪到自己的。

    林田文一脸疑惑问那就奇怪了,这封信又是谁写的,他的意义又是何为?

    其中一个天地会兄弟说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找到恭小如问清楚情况,就知道这封信意义何为了。

    林田文也觉得说得有道理,让恭拉慈先回宫去,找到恭小如了解清楚情况之后,才能再做下一步打算。

    恭拉慈驾车回到紫禁城,准备进宫,把进宫令牌拿出来给一个侍卫看,侍卫看了一眼之后,说这块令牌是假的。

    恭拉慈一脸懵逼,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但还是不愿意相信,说自己出宫的时候,拿的就是这块令牌怎么就会是假的了?

    眼看解释不了了,就说自己是皇宫里的人,自己跟十五阿哥认识,是他未过门的夫人,前几天还见过皇上。

    侍卫说每个想进宫的人都说跟十五阿哥认识,跟皇上是亲人,这样的话我听多了,没有真令牌是不能顺便进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