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当网抑云青年开始修仙 » 第九章:儒学来人

第九章:儒学来人

    清早时分,街道上传来了依稀的叫卖声。

    声音不大,对于床上浅眠的小道已足够清晰。

    白天沉默寡言,随意自在;晚上情绪低落,文案不断。

    梦里不知身是客,人间今朝换颜色。

    李俞从床上缓缓起身,惬意的向客楼窗外探了探脖子,看着大清早街道已开张的几个客摊,有些诧异。

    咚,咚,咚的敲门声,带着些许散漫的味道。

    打消了一觉睡到日上三杆的想法。

    神识轻微一动,门像是被一缕风吹过,缓缓打开。

    门外的人伸着懒腰,面上皆是慵惰之意,胖脸一觉起来便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也不知道一大清早又有什么欢喜事。

    “可是修行完了?”

    随意的问候了一句,门外人就开始表明自身来意:

    “贫道打坐一宿,心境略微枯燥,听到窗外有卖早食的吆喝传来,压不住心底的那点贪念,索性顺其自然,邀请道子同去尝尝。”

    看着身为高阶修士的颜前辈呵欠连连,脸上还带着刚睡醒的倦意,李俞恍惚间不知眼前人到底是云中谪仙人,还是江湖草堂客,亦或许是那庙里弥勒佛。

    可能,只有道武佛三者皆修,同为大宗师层次的话本人物,才能有这般意境。

    对了,

    谁说在庄公面前打坐不是打坐。

    ......

    卖葱饼的老张已经在寻仙镇这街上摆几十年摊子了。

    风吹雨打,数十年如一日。

    大周江湖中英雄豪杰都换了两茬,他这小本生意都还是做的有滋有味。

    吃了这多年的盐巴,老张看什么事都是平平淡淡。

    即便是蛇妖的扰乱,也只是让他收摊歇业了几天。

    昨日赵府刚传来些许风吹草动,便通过他人嘴中知晓蛇妖被高人驱逐,这两日一大早便又出起了摊子。

    拾缀完工具,老张不急不缓的坐下来等着老顾客上门,象征性的扯了两嗓子,迎面走来两张陌生面孔,身着道袍。

    一时间散发了联想,常来摊子吃食的赵府短工,昨日与他闲谈时说过些传出来的消息。

    加上寻仙镇总共也没多少道士停留。

    老张这般人精,心中马上有了猜测,上前招呼道:

    “两位可是赶走了蛇妖的道长?”

    李俞略微诧异,心想这寻仙镇的消息传递不比互联网弱几分,不过嘴上依旧没有开口,只是点头应着。

    仙凡有别,老张见状,看向二人的眼光中多了几分尊敬,但言语之间还保持着自然。

    应是见怪不怪了。

    “既然是除妖的两位道长,今日在小老儿摊子上的吃食钱,一个铜子都不收了。”

    颜柯哈哈一笑,给人的感觉极为亲和友善,连连摆手道:

    “哎,施主客气了,能驱赶那蛇妖,是赵府一众江湖豪杰的共同努力,贫道二人可不敢戴着这般名号骗吃骗喝。”

    老张嘿嘿一笑,也没在这话题上继续扯,将发话内容转到了自己主业上。

    “两位道长可是想吃些什么?铜子什么的就真不要了,两位道长除了妖,小老儿这摊子生意才能接着做下去。”

    话都说了这份上了,李颜二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后者笑呵呵的,点着最普通的伙食:

    “来几张招牌葱饼,再呈上两碗清粥。”

    “好嘞!”

    老张看出来李俞,颜柯二人不是那种难相处之辈,打饼期间,嘴上忍不住打趣道:

    “从选择的吃食来看,两位仙长和平日里要去做短工的常客当真没什么不同。”

    “世人皆说神仙好,神仙只道佳肴香。”

    颜柯嗅到了葱香,笑着吧唧了几下嘴。

    “您二位才是真的得道高人!”

    老张有些感慨,随后便开始专心做事,待将葱饼和清粥端上,方才又想起一个赵府传来的消息,想与面前两位唠唠: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小老儿活了大半辈子,识人无数,也是头一回看走眼。

    那赵家的季子赵昊平日虽是看起来有些纨绔,但一直觉得其本性不坏,没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未曾想到竟和妖怪串通,也是活该被赵家处死。”

    “赵昊似噜?”

    撮清粥的颜柯含糊不清的问道,语气中却没多少疑惑。

    颜柯身旁咀嚼葱饼的李俞速度明显慢了一截,看出来是有些愣神。

    他前两日还想着赵琼他儿有宗师之姿,怎么这就身消道陨了。

    随后,葱饼老张就在摊位上开始长篇大论的讲着赵昊的过往,两人各有想法,一个默默听着一个还频频应和点头。

    全当下饭了。

    这期间不知哪的冒出了个俊俏后生,一副儒生打扮,油头粉面。

    待两人享用过后有离开的迹象,那儒生上前一步,挡了二人去路,略微欠身行礼道:

    “两位便是李道长和颜道长了吧?”

    李俞没从记忆中发现自己见过这个人。

    而且李颜的姓,也都是在赵府中随意交谈中提了一嘴,没想到被有心人记了下来。

    见两人没有任何表示,儒生心中咯噔一下,连忙开口道:“两位道长,小生马禹,是镇上学堂的先生,堂里的儒学前辈让小生来,邀两位堂里一聚,有关于蛇妖的要事相谈。”

    李俞看了看颜前辈,后者陷入了沉思,良久才点点头,笑着答道:

    “儒学学堂,有趣有趣,且带路。”

    ......

    寻仙镇的学堂不小,毕竟附近村落众多,镇里烟火气足,生源自是不会少了去。

    一些乡间豪绅,民间义士,还有考了举人成为官老爷的读书人,都会时不时往里捐些银子。

    再加上全镇也没几个读书氛围好的地方。

    一来二去的,十里八乡有点名气的儒生,都汇聚于此。

    毛志才,字宁远,年少时考取了大周的举人功名,会试没中,也无意官场。

    在外游历结交了一番,中年回乡研究儒家经典,闲暇时间也指导指导后生,其人学富五车,一身浩然气。

    时间一久,名声也渐渐传开了,成了离风县里都有名儒家前辈。

    儒者四阶。

    待到学堂,却是另一番景象。

    学堂先生们都很尊重的毛志才,见到颜柯时,愣神几秒,行了大礼。

    “学生毛宁远,见过颜院长。”

    毛志才的话让全场哑然无声,都愣神等待着下文。

    颜柯有些意外,笑眯眯答复着:

    “你认识我?”

    毛志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谎言以复:

    “学生曾在天德学院读书,有幸目睹过院长尊容,听取过您的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