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君子如玉 » 20 萃英堂

20 萃英堂

    逢春去北地秘境后,逢秋在苦苦修炼,小光经常下山,逢秋也不怎么跟随了。

    她逐渐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光。

    篱落山上一如既往,不会有外人光临。

    篱落大阵中,小光的日常,修炼就是睡觉,然后醒来瞎想如何能修复丹田,如何能运用法术。

    逢秋则是打坐吐纳,小光编写的长春揽月功的效果确实不错,逢春走后的第二天,她突然突破到练气五层。

    体内膨胀的真气,有点想把她冲爆的感觉,丹田也是频繁地鼓荡,对她来说,灵脉仅仅是一种酸胀,并没有痛苦的感觉。

    小光一共给了她六个版本,她也是反复练习,想要找出哪个效果更好。

    总之,各有千秋吧。

    很快,也就是两天的时间,体内的真气一切妥当,支脉也冲开两处。

    出来后的逢秋,意气风发,她是金火灵根,可以发射火弹术和金弹术,趁着小光不注意,一个金弹就飞了过来,打得小光疼,还没法说她。

    小光的体格也是好的,好到什么程度,金弹打到身上,就是当时感觉疼,只一会儿,连个肿块都没有。

    更气人的是,逢秋的御风术也是极为熟练,小光躲也躲不过,逢秋,你说她小吧,其实也九岁多了,你说她懂事吧,就是一个赖皮瓜子,喜欢捉弄人。

    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不太会体会别人的苦处。

    小光无论怎么发火,她都知道小光不会伤害她,也没有能力伤害她,也就更加肆无忌惮。

    小光一个法术也打不出来,他的灵脉状态就是练气一层的状态。

    真气压根形不成爆冲的状态。

    这是小光最恼火的地方,真气无法在体外凝聚,意味着法术不行。

    通常这个时候,他就会借机跑出篱落大阵,逃到山下,到坊市里转转,话说,小光到坊市的频率越来越高,当然,定北越来越喜欢。

    安静寂寞的仙界,找个人聊天是件很难的事情,小光的到来,彻底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以致于,定北每天都在翘首以待,望向篱落山,看看那个俊俏的小伙子,为啥还没有来。

    与小光这个剑门弃徒一样,定北在仙界,也是一枚有家的弃子,父母忙于修炼,大多数时间不会理会她,她存在的意义,就是做些简单粗糙的活路,同时帮着父母照看一下弟弟,弟弟们十二岁就会离开她回清风山修炼,等到练气中后期再出来做事。

    定北的修为是凡人,连仙苗都算不上。

    一般来说,修士们为了修炼,不会将住的地方搞得繁琐,家当用一个储物袋就装下了,卧室往往就是一张床,空空如也。

    原因么,修炼到一定火候,爆发出来的威压,会将屋子毁了。

    定北的宅子,跟小光在莲花山上的风格布局都是一样的,她整理得干干净净,又养了许多花草,放了许多的摆件,橱柜桌椅都是一应俱全,整个栖霞坊市,她这里最具有人间的烟火气。

    小光喜欢到坊市里来,也是喜欢她这里,感觉舒适。

    小光替她干活时,她也不闲着,给小光做几身衣服,小光的长袍,都是那种开身的,不像定北那种套头的大氅。

    定北的袍子是法袍,防水防火还自带清洁功能,家族里发的。

    小光不喜欢法袍样式,也不喜欢黑色,去灵衣坊买几卷棉布,当然也有丝绸,丝绸是给逢秋做衣服用的,玉家小妹气质非凡,也有小光给她打扮的缘故,每次到坊市,除了吃食,大部分灵石都花在逢秋身上。

    定北手脚不算笨,但也算不上巧,珞璎在莲花山上给小光做的衣服,不仅款式好,也合身,定北则需要改好几次。

    当然,做饭也不咋地,好多事,小光觉得她活了六十多岁算是白活了,不怎么懂,不会做。

    也怪不了她,吴家的衣食住行本就简单,小光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度过这么多年,还能保持这种笑嘻嘻的模样。

    栖霞坊市的灵气充沛,她依然突破不了练气一层,加上服用了大量的丹药,整个人衰老地特别快,可以说,到了对人生彻底绝望的时候了。

    小光反复劝说她修炼长春揽月功,后来,有了逢秋的示范效应,定北就尝试了一下,结果一个月后,练气一层的关口有了松动的迹象,随之而来的是,人也有些圆润的感觉了。

    吴家的丹阁依山而建,山不大,后面有个小湖,湖水绕过山脚,滑过丹阁门前,就有了些玉带水的味道。

    定北讲,吴家在栖霞坊市有个几万年,有位大能曾讲,吴家丹阁的布局,上风上水,万年内必出蛟龙,这事,还在吴家的族谱里记了下来。

    以致于,多少年来,吴家对栖霞坊市里的丹阁特别重视。

    选派过来的人,都是嫡系,绝不用旁支。

    为了这个传说,吴家也是小心谨慎,到处与人为善,当然,大能的话,已经传遍了整个玄灵宗,吴家并没有发达,反而越来越颓废,所有人都不相信了,包括吴家的人,也就是嫡系这几个老头,空守着这个瑞兆。

    采购完毕,小光在定北的陪同下,大部分时间,都在清风丹阁的后山上,湖心亭、听风阁,灌云轩,都是好风景的所在。

    仙界确实比凡间景色更美,仙界同样有春夏秋冬,不同的是,仙界灵气灌注,好多草木不再枯萎,一直长青,任由其春夏秋冬。

    仙界也有红叶黄叶,但大都是树木天生本性使然,也就是说,草木极少有荣枯。

    “光儿哥,你看那红叶谷,”定北指着湖北面的山谷,“那里是吴家的秘境,不过很多年没人进去过了。”

    “是不是每家都有秘境?”小光好奇。

    “是呀,挖个洞就是秘境,弄个阵法放几件法宝,都是留给子孙后代,外人很难进去。”

    “红叶谷的秘境,大姐进去过吗?”

    “没有,这个秘境,筑基修士才可以进去,不同的修为有不同的秘境,我刚感气的时候,清风山上有个秘境,我去过,在那里还得了一件法器,”定北从口袋里拿出一支桃木剑,然后很不好意思,“我驾驭不了,要不给光儿哥吧。”

    “咱俩一样,大姐还是留着吧,也是个念想,”小光肯定不会夺人所爱。

    身在修仙界,肯定有所希冀,定北也不例外,她掏出桃木剑,小光看得出来,也是不舍得,装个穷大方而已。

    红叶谷的风很大,山间流水声,也是轰鸣不断,小光也曾在这里过夜,很冷,冻醒他好几次。

    定北有法袍在身,睡得倒是安详。

    小光不会在吴家待太久,最多两天,还要回去给小逢秋做饭,他买了个灵锅,从黄家,里面有个阵法,即便用普通柴火,也能将灵米煮烂。

    这样,煮一锅灵米饭,就够逢秋吃三天。

    再下山搜集些下饭的菜品,逢秋的伙食并不差。

    不去坊市,在篱落山的日子,很平淡,就是照顾逢秋。

    然后在大阵里到处转转,搜集些果子吃。

    篱落山大阵很大,他转不完。

    这一天,大阵上的灵光闪耀,紧接着大殿上方的阵法就消失了,随后从宗门方向飞来一群修士。

    褐色长袍,梅花标记,一看就是外门弟子。

    玄灵宗内外有别,外门褐色长袍;内门浅色法袍,一般是白色或黄色,当然,内门女子们也有穿红色的,内门管制不大,外门不行。

    像沈楚玉、逯和和金刚这些掌柜们都穿褐色长袍,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是宗门中人,这是行走的依仗。

    像定北这样的,没法在玄灵宗挂名,是不允许穿的。

    褐色,很难看的颜色,黑中带些黄。

    陆陆续续地,一波接一波的修士们落在了篱落山。

    他们眼中都充满了好奇,传说中的剑门就在自己脚下,很快,在几位老者的招呼下,一刻也不闲着,各种法术释放,一会儿工夫,青石板都变得铮明瓦亮,篱落山大殿有种金碧辉煌的感觉,乌鸡变凤凰。

    不过,剑门给开放的空间不大,十几里方圆的山巅建筑群,玄灵宗只占据了大殿。

    其它的地方,依然有阵法隔绝,例如小光的宅子,孤零零地在大殿旁边,修士们能看见他,却过不来。

    修士们在打扫的时候,不时有新的发现,甚至有修士在一棵枣树上看到以柄乌木断剑,剑鞘上刻着无忧两字,惊起了一阵惊叹。

    剑宗无忧老祖用的灵剑,之所以有半截,传说中,老祖觉得活着没意思,就用这把剑自戕。

    不用担心,老祖天资异禀,捅了自己一千八百剑,愣是没死,气得折断灵剑,一半剑锋留在体内,有柄的一半,就留在了剑宗。

    最后,据说,找了个地洞钻了进去,再也没出来,谁也找不到他。

    这把断剑,一直以来就在这枣木里,强如苏破也无法将它取出,可见,均是机缘未到。

    这种奇遇,在大殿里比比皆是,毕竟篱落山大阵有个几万年没打开了,里面丢弃的东西不知凡几,小光也是好奇,看着修士们拿着那些破烂,如获至宝的样子。

    好多,小光都把玩了不知道多少遍,侧殿有类似电影里的兵器库,十八般兵器插在架子里,修士们拿起就爱不释手,最终是带队的长老发话,一人一柄,这才使得场面没有失控。

    不过,仙界讲究机缘,发现了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又是另一回事。

    比如,无忧断剑,被发现后,修士们挨个往里面注灵,如果能操纵断剑,乌木剑就是他的,这就是仙界的规矩。

    遗憾的是,没有一人能带走。

    于是,无忧断剑就这样孤零零地插在枣树里,等待有缘人。

    小光不稀罕,这把破剑他拔出来插进去不是多少遍了,他没法注灵,拿给自己也是废物。

    这件事,小光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他分析断剑这事,要么自己是天才,只是大鹏一日同风起的机缘未到;要么这断剑,是个凡人就能拔出来。

    他宁愿相信前者,可是,机缘呀,你究竟在哪里呢?